迎來稅費利好,社區型託育機構將成為學前教育的潛力股

2020-12-22 芥末堆

迎來稅費利好,社區型託育機構將成為學前教育的潛力股

作者:幼教觀察 發布時間:

迎來稅費利好,社區型託育機構將成為學前教育的潛力股

作者:幼教觀察 發布時間:

顯而易見,在2019年「幼有所育」作為補齊民生短板的重要內容,已經被國家被擺在了首要位置。當前,我國新時代託育參與者正在經歷進入新階段的變革,從業者從以往「管吃喝拉撒」無序低門檻經營,逐步向系統性、多樣性、科學性、差異化轉變。同時,可預見的監管政策可促使入局者的規範性愈發完善,優惠政策可促使顯著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和投資回收速度。

稅收政策將直接利好直營的社區型託育機構?

據《關於養老、託育、家政等社區家庭服務業稅費優惠政策的公告》顯示,稅收優惠政策顯示社區託育免徵增值稅,並減按90%徵收企業所得稅。

那稅收新政能夠給託育行業經營者帶來什麼?據廣證恒生資料顯示,假如,一個面積600㎡的託育中心,年營收額為594萬元,稅後淨利率98.41萬元,淨利率約16.57%。

考慮稅收優惠後,單店盈利模型發生的主要變化, 如稅後淨利潤增加32.46萬元,淨利率增加5.47%,同時投資回報時間也將會縮短。

從中可以看到,稅收政策將直接利好直營的社區型託育機構,顯著提高企業盈利能力與投資回收速度。

當前,我國新時代託育參與者正在經歷進入新階段的變革,從業者從以往「管吃喝拉撒」無序低門檻經營,逐步向系統性、多樣性、科學性、差異化轉變。同時,可預見的監管政策可促使入局者的規範性愈發完善,優惠政策可促使顯著提高企業盈利能力和投資回收速度。

但需要注意的是:政策指明稅收優惠對象為社區提供0-3歲嬰幼兒託育服務的機構。其中社區託育機構定義其為在社區依託固定場所設施,採取全日託、半日託、計時託、臨時託等方式,為社區居民提供託育服務的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而社區託育服務是指為3周歲(含)以下嬰幼兒提供的照料、看護、膳食、保育等服務,早教服務是否納入其中暫不清晰。

部分託育/早教機構

目前的市場各玩家仍處於小而分散的分布。對於託育機構,多數以直營或直營+加盟模式、師資培訓、社區型的模式存在。如紐諾教育、全優加、YoKID優兒學堂、孩盟國際、袋鼠麻麻、壹號貝貝等。

1、紐諾教育四大板塊布局託育

自2009年創辦成立以來,在三年內獲得三輪數千萬融資,其中2019年4月獲得A輪融資和B輪融資。紐諾教育創始人王榮輝表示,本輪融資主要用於人才培養和區域擴張。

2018年全年,紐諾在校生3000人,總營收近億元,主要業務分為託育園運營、師資培訓、睡眠顧問以及在線育兒課程四大板塊,2019年預計營收和直營園數量翻倍。

在託育園運營上,據相關數據顯示,紐諾一般選擇在大型社區、CBD、企業園區開園,單園投入200萬元左右,一半不到兩年可收回成本。紐諾的託管服務按月收費,單價在5000-6000元/月,續費率高達90%。

據王榮輝採訪透露,成熟校區的轉介紹率可高達70%以上。完成B輪融資之後,紐諾除了面向珠三角城市外延式擴張之外,還進軍B端的育職業培訓,對外輸出國際育嬰顧問、睡眠顧問培訓。截止到2018年11月,廣佛深三地超過30家直營保育園。

2、YoKID優兒學堂四年融資3次

YoKID優兒學堂成立2015年,課程包括國際日託班(0-3歲)、親子課,同時為大型企業提供線上線下服務。據官方資料顯示,YoKID在北京有10所高端託兒幼教中心,運營方式以100%直營模式。其中,YoKID在北京日託以年費為主,單價在16000元~18000元/月。

四年來融資3次,據公開資料顯示,2018年5月獲得1.5億元人民幣A+輪投資,領投方為融創中國、多家老股東跟投。2017年10月獲得軟銀中國、黃曉明旗下明嘉資本數千萬元A輪融資,以及於2017年12月王思聰旗下普思資本的戰略投資。

3、全優加:直營+加盟+師資培訓;

全優加成立於2002年,是國內最早從事早期教育的機構之一。據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獲得中鐵寶盈戰略投資,2018年營收規模突破1億元,累計學員人數12萬人。截至2019年7月,全優加旗下合計直營店37家,加盟店33家,合計70家。此外,公司還成立商學院從事早教師資及營銷、運營管理人才培養,至今為行業培養輸送超過13000名專業人才。在課程研發上,鑽研幼兒早期教育,獨創「1+2+N」課程體系,自研「卓越」系列精品內容。

值得注意的是,全優加加盟校場地條件要求包括具有建築產權或場地租期在5年以上,建築可以一至三層,淨高在3米以上等。

4、孩盟國際多模式共存

孩盟國際成立於2016年,孩盟是一家針對2-3歲兒童,提供7X12小時(早8點到晚8點)託管式早教服務的連鎖品牌,專注於中高端託管和親子教育領域。截至19年7月已有19家直營託育中心,均分布在杭州地區。據IT桔子數據顯示,孩盟國際分別獲得A輪、天使輪兩輪融資。

孩盟的運營模式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分別是自建自營模式、共建直營模式、企業定製化幼兒園及託管中心以及移動網際網路平臺。其中自建自營模式「孩盟」依託社區,自建自營「孩盟國際兒童公館」,為20-40個月的幼兒提供7x12小時的託管服務;共建直營模式,為特定區域(如大型辦公園區,辦公樓,居民區等)提供幼兒園及託管中心解決方案。

定製化幼兒園及託管中心,依託僱主企業向其員工客戶提供定製化的幼兒園及託管中心。並引入海外精品課程、聯合知名學者共建課程。

5、袋鼠麻麻

袋鼠麻麻成立於 2016 年,由童學匯創始人索瑪創立。截至 19 年 7 月已有 13 家直營託育中心,均分布在上海地區。袋鼠媽媽自研「CARE」課程體系,獨創APIIC教學方法,並嚴控師資準入門檻,值得注意的是袋鼠麻麻擁有家園共育、實時監控,同時紐諾園區也實行24小時監視器監控,監控不僅作為內部運營使用,還會開放給家長,用於家長了解孩子的實時動態。

除此之外,在愛樂祺的宣傳手冊上,曾出現兩種店面形式,一種是樣板店,另一種則是社區店,著重服務社區;多樂小熊也將自己定位於社區日託早教;譯珣託育的幾乎所有的門店都開在了社區裡面,據官網顯示譯珣寶貝將用五年時間,在中國的二三線城市開設超過十萬家社區門店。

從中可以看到,社區託育可以更貼近家庭,也方便客戶早晚接送,同時可以得到物業、租金方面的優惠,有效降低運營成本。似乎社區化的託育更受青睞。

託育社區化則也得到了諸多業內人士的認可,據宮照偉表示:「相比於在高端的繁華的購物場設立託育場所,社區的託育機構便捷、普惠,更能滿足家長的需求。以社區為中心,才是託育的核心。

由於學前教育的民生屬性大於市場屬性,普惠和教育公平成為幼教行業關鍵詞。然而市場需求未減,隨著人口出生高峰、外來人口大量湧入以及家庭育兒觀念裝變等多因素疊加,也許未來託育會真正成為「剛需」。但目前託育領域發展尚在初期,政府仍支持社會資本參與其中,且行業盈利能力受益於政策利好而持續改善。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幼教觀察」。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轉載文章,原文:

幼教觀察;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幼教觀察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託育機構如何借東風,拔頭籌?
    在託育服務規劃布局、城鄉發展、普惠服務、稅費支持、財稅支持、人才供給等方面,要出臺一系列政策。地方政府正在積極響應2019年國務院發布的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實施意見,並陸續出臺具體政策,支持本土託育行業良性發展。
  • 中國兒童發展論壇關注託育:全國已有近三千家託育機構備案
    談及疫情之下備受關注的兒童託育問題時,國家衛健委人口家庭司司長楊文莊表示,從國家2020年1月開始運行的託育機構備案信息系統來看,全國已經有近3000家託育機構進行備案。受疫情影響,託育事業發展確實受到很大損害,目前有些地方開始復學復託,正常的秩序還在建立和恢復之中。
  • 多種資源辦託班 上海新增託育機構迎來首批小毛頭
    原標題:上海新增託育機構迎來首批小毛頭  新學期第一天,兩歲半的小愛在爸爸的陪伴下來到徐匯區領幼託育園,14名和他一樣不滿三歲的小毛頭成為這裡的第一批「學生」。這家託育園開在徐匯苑小區,不久前剛剛獲批。新學期來臨,滬上新增一批託育機構,除了各區原有的以及新開的公辦幼兒園託班以及託育中心以外,又有19家民辦託育機構獲批。
  • 娃送託育機構不放心?官方規定來了
    中國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賀丹說:「0-3歲包括學前教育是整個孩子的成長養育期間成本最高的,但這個階段沒有納入到我們的義務教育階段,都是由家庭來承擔。社會上已經有的這些託育的機構不到兩成是公辦的、普惠的,大多數是民辦機構。為了保證運行,價格還是比較高的。我們也調查到,能接受價格的家庭不到1/3。」
  • 邵蔚委員:建立公共託育服務陣地,推進社區型託育機構普惠性發展
    二孩家庭增多,家庭的撫幼功能弱化,家庭的託育服務需求日益增長,許多家庭在育兒和工作中處於兩難境地。針對日益嚴峻的「託育難」問題,市政協委員、南京市第二醫院副院長邵蔚提出了自己的議案《我市託育服務供需矛盾現狀分析及建議》。
  • 金睿家獲北京首批託育機構營業執照,託育市場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近日,託育行業龍頭品牌金睿家獲得由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放的「託育服務營業執照」,成為北京市首批獲準「託育服務營業執照」的託育機構。此證書標誌著首都託育服務市場已走上正規化發展之路 ,對全國託育服務機構規範性的探索、示範,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標誌著託育行業將進入全新的爆發式增長階段。
  • 推動託育機構規範優質發展
    大力發展3歲以下嬰幼兒託育服務,是實現幼有所育,助推「全面兩孩」人口政策順利實施的重大民生工程。託育機構作為承擔嬰幼兒託育服務的重要場所,不僅會影響到託育服務事業的發展,還將直接影響嬰幼兒的個體發展和家庭福祉。李克強總理在2019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針對實施全面兩孩政策後的新情況,支持社會力量興辦託育服務機構,加強兒童安全保障。
  • 2018-2020上海將新建改擴建幼兒園90所, 3歲以下託育機構將有標準
    2018-2020上海將新建改擴建幼兒園90所, 3歲以下託育機構將有標準 作者:許沁 發布時間:
  • 2019年度中國十大早教+託育機構排行榜 !
    2019年被稱為「託育元年」,國家層面首次把目光聚焦到0-3歲階段,短短半年時間,出臺了6條行業利好政策,5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5月29日《政府工作報告》決定加大對養老、託幼、家政等社區家庭服務業的稅費政策優惠。
  • 上海新託育迎來「最萌新生」
    與此同時,一批市場化託育新機構也陸續亮相,截至記者昨天發稿,本市已有21家合法登記備案、已發放告知書的託育機構。而40個市政府實事項目新建的社區幼兒託管點正陸續通過檢驗。更多企事業單位樓宇為自己職工舉辦的福利性託育,也在醞釀推出。這些舉措,讓今年9月的開學和往年不一樣,更多2-3歲的小小萌寶走進了新政下的新託育。  2-3歲的萌寶新開學是怎樣的情形?
  • 成都這家「頂流」託育機構深耕11年 呵護「最柔軟的群體」
    成都有這樣一家託育機構,以其「近便、平價、優質」的核心服務定位,根植社區託育服務11年的落地經驗,備受市民追捧。對於託育機構,多數以早教中心轉託班、幼兒園帶託班、社區家庭園、商業體託育中心等模式存在。有業內人士認為,相比於在商業地帶設立託育場所,身處於社區內的託育機構更便捷、普惠,更能滿足家長的需求。像成立於2009年的希希家,採用社區託育模式,根植社區內部。在成都,辦學11年的希希家已經成為社區託育服務模式的「標杆」。
  • 託育賽道成新風口 各機構搶佔時間窗口「劃地盤」
    導語隨著二胎全面放開,80後、90後家長的育兒觀念進一步轉變,加上政策利好,託育賽道逐漸成為新的風口。現在,許多0-3歲寶寶不僅面臨家長需要上班、長輩無力照顧的現實痛點,還面臨需要接受教育問題,託育需求在近兩年開始大幅增長。作為教育鏈條的最前端,託育機構開始受到家長的青睞和資本市場的關注。
  • 0—3歲託育還要邁過哪些坎兒?
    如今自己在大城市工作,她沒想到,找個中意的託育機構挺難的。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前,大多數託育機構以單位或村居為依託,具有明顯的福利性。在很多大型企業,員工及家屬的醫療、教育等生活所需都由公家包辦。這幾乎成為一代人的集體記憶。80年代末,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社會轉型大背景影響,國企逐漸剝離「辦社會」,企業或機關辦的託兒所、幼兒園關停並轉、快速萎縮。
  • 甘肅託育機構登記有了細則
    來源:健康報圖集 11月23日,甘肅省衛生健康委、省委編辦、省民政廳、省市場監管局聯合印發《甘肅省託育機構登記和備案實施細則(試行)》。《細則》明確,託育機構申請登記時,應當在業務範圍(或經營範圍)中明確託育服務內容。託育機構申請登記的名稱中可包含「託育」字樣。已註冊登記的學前教育機構舉辦事業單位性質和社會服務機構性質的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應按照國家有關託育機構設置標準等相關規定,向原業務主管單位申請變更業務範圍後到登記管理機關進行變更。
  • 中國託育機構備案企業超過5000家
    馬海燕 攝中新網北京11月1日電 (記者 馬海燕)國家託育機構備案信息系統1月8號上線以來,截至10月26日,備案的企業已有5167家。這些企業都是明確有提供託育服務的項目和內容。北京師範大學·託育服務發展論壇10月31日至11月1日在北京舉行。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口家庭司司長楊文莊在論壇上演講時作出如上表示。
  • CCPro 七彩寶屋保教院:社區「早教+託育」服務模式的先行者
    《意見》提出,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梳理社會力量進入的堵點和難點,採取多種方式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意見》還要求加大對社區嬰幼兒照護服務的支持力度,支持和引導社會力量依託社區提供嬰幼兒照護服務。  新政的鼓勵與引導,預示著嬰幼兒照護行業,特別是基於社區的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將迎來新的大發展。
  • 2020年度早教託育一體化品牌排行榜出爐
    早教+託育哪家強?2020年度早教託育一體化品牌排行榜出爐近年來,早教託育熱詞不斷成為人們的熱點話題,伴隨家庭教育剛需不斷增長,市場資本快速流入,讓很多投資者紛紛將目光瞄向這一市場領域。尤其是2019年,被稱為「託育元年」,國家層面首次把目光聚焦到0-3歲階段,短短半年時間,出臺了6條行業利好政策。
  • 2019年度中國十大早教+託育機構排行榜出爐,Yokid光榮上榜!
    2019年被稱為「託育元年」,國家層面首次把目光聚焦到0-3歲階段,短短半年時間,出臺了6條行業利好政策,5月9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5月29日《政府工作報告》決定加大對養老、託幼、家政等社區家庭服務業的稅費政策優惠。政策的扶持,讓託育行業的井噴式爆發,同時也鼓舞了日益高漲的市場情緒!
  • 「早託一體化」是當下學前教育市場的發展方向
    後疫情時代的學前教育市場,崛起多家早託一體化的教育品牌,其中以好晴朗早教託育家庭中心為首,依託於其母公司三樂優合雄厚的資本實力以及資源整合優勢,實現多元化多領域教育產業鏈齊發力,繼續開拓、深挖早託託育市場,拓展雙模式協同運作
  • 我市今年已建成託育機構40家
    機構模式主要分為公辦幼兒園延伸託班、社會力量舉辦、社區供給、用人單位提供保障等。對於納入民生實事項目的機構,我市將按照市、縣(市、區)現行民生實事項目財政體制,對硬體設施等方面的投入落實經費保障。每個嬰幼兒照護機構暫按2個班的規模測算,其中公辦的給予全額保障,每班補助金額不高於30萬元;社會力量舉辦的按49%標準進行補助,每班補助金額不高於15萬元,具體根據建設評估情況進行資金撥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