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這家「頂流」託育機構深耕11年 呵護「最柔軟的群體」

2020-12-23 成都頻道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3日訊  醫護人員李先生的兒子壯壯剛滿2周歲,過去三個月裡,壯壯在離家步行10分鐘的希希家優品道店度過了一段開心時光。這對李先生而言,解決了小家庭的一件大事。

祖輩年紀大沒精力、父母上班沒時間,0-3歲嬰幼兒誰來看護?這成為成都不少小家庭的煩心事。

如何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對3歲以下幼兒託育服務的需求?成都市在全省率先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促進全市嬰幼兒照護服務的發展,結合成都實際,市政府出臺了《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

那如何加強3歲以下嬰幼兒家庭對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的客觀認知與接納呢?成都有這樣一家託育機構,以其「近便、平價、優質」的核心服務定位,根植社區託育服務11年的落地經驗,備受市民追捧。

01

成都積極推進普惠性託育服務

社區託育是實現「幼有所育」的重要支撐

2013年12月起,「單獨二孩」政策正式實施,允許一方是獨生子女的夫婦生育兩個孩子。2016年起,國家全面放開生育二孩,新增的嬰幼兒促使託育服務需求日益增長。在2019年,「幼有所育」作為補齊民生短板的重要內容,已經被國家擺在首要位置。

近年來,各級政府和社會越來越關注和重視0到3歲嬰幼兒育護工作。在成都,越來越多的託育機構在社區、公寓、寫字樓、商業中心等人口集中的區域開辦起來,加之去年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託育機構設置標準(試行)》和《託育機構管理規範(試行)》,明確託育機構在開辦和運營過程中的各項要求,以促進市場走向規範。從行業角度說,託育或將成為家長們一項新的選擇。

事實上,在今年市政府辦公廳發布的《成都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提出,未來新建居住區按照每千人口不少於10個託位,規劃建設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及配套安全設施,與住宅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區無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的,應在5年內通過購置、置換、租賃以及舊城改造等方式,按照每千人口不少於8個託位建設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

目前託育市場各玩家仍處於小而分散的狀態。對於託育機構,多數以早教中心轉託班、幼兒園帶託班、社區家庭園、商業體託育中心等模式存在。有業內人士認為,相比於在商業地帶設立託育場所,身處於社區內的託育機構更便捷、普惠,更能滿足家長的需求。

像成立於2009年的希希家,採用社區託育模式,根植社區內部。在成都,辦學11年的希希家已經成為社區託育服務模式的「標杆」。據了解,希希家主要針對社區裡0-3歲的嬰幼兒提供全日制或臨時制看護照料、早期發展啟蒙、家長課堂等養育支持服務。醫護人員李先生介紹,「早上8:30家長將孩子送來,下午5:30將孩子接走,完全解決了像我們這樣的「雙職工」家庭帶養孩子的問題。」

希希家品牌創始人李楹芝表示,要在「幼有所育」解決新增0-3歲託育機構問題上不斷取得新進展,構建社區託育服務模式是重要支撐。「成都積極推進普惠性託育服務,希希家作為先行者,『近便、平價、優質』,是責任也是義務。11年的堅守,一切為了3歲以下這個『社會最柔軟的群體』。」

02

託育是「醫、養、教」的融合

三方面缺一不可

作為新興行業,不少家長都搞不清楚託育機構、早教中心和幼兒園的區別。對此,業內人士表示,言簡意賅地說,「早教中心注重早教課程,幼兒園注重學齡前啟蒙,而託育機構則應注重優質的帶養照料。」

託育機構服務針對0-3歲的嬰幼兒,是「醫、養、教」的融合,三者缺一不可。其中,託育應該以「養育」為主體,「醫療」是護航,「教育」重啟蒙。一個正規的託育機構,應該重視搭建一個擁有專業育嬰師、營養師、醫護保健人員的專業團隊。

另外,託育一般可以進行日託、半日託和計時託等服務,時間更加靈活,在場地的選擇上,也多在社區、公寓、寫字樓、商業中心等人口集中的地方,以便於雙職工家庭的接送。

「目前,成都市面上的託育機構以借鑑臺灣、歐美等託育起步比較早的地區經驗者居多,但各個機構的質量還在經歷市場驗證中。」據李楹芝觀察,目前市面上多數託育機構仍在結合本土經驗,在「醫、養、教」融合的道路上不斷探索,整體的框架、統領和評估體系尚未完善。

如果將「託育」二字拆開,把「託」定義為託管照料,把「育」定義為早期發展啟蒙。李楹芝更願意把託育定義為服務業,兼具教育屬性的現代社區家庭服務業。「託育運營有別於幼兒園運營,從業者應避免在投入和運作過程中,將託育機構『幼兒園化』。」

03

近便、平價、優質

打造惠及全民的「民族」品牌社區託育

從2009年到2020年,在李楹芝引領下,希希家紮根託育行業11年,以「近便、平價、優質」著稱,打造真正惠及民生的社區託育,做成都市民家門口放心託付的託育機構。

針對3歲以下孩子生理特點、身心發展特點和家長對於孩子安全的考慮,希希家堅持只做0-3歲的低齡託育,堅持將託育開到「家門口」,讓家長們推著嬰兒車就能到。為了給孩子營造「家」的感覺,每一所社區裡的希希家都控制面積,真正做到小而美、小而精的居家生活中心。

11年經驗,希希家認為託育需要的不只是年輕的早教老師,更加需要有生養經驗的婦女來帶孩子。因此,希希家堅持實行特色化的老中青1:1:1的用人比例,更好地落實託育服務,得到國家衛健委和家長的高度肯定。

在這裡,年輕的幼教工作者佔三分之一,用教育經驗對嬰幼兒進行早期發展啟蒙;而有生養經驗的育嬰師和保育員佔據三分之二,她們愛孩子,有耐心和責任心帶孩子,負責孩子的日常看護生活照料,讓孩子和家長都在這裡擁有足夠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針對3歲前孩子的生理、生長特點,希希家為更好的實現醫育結合,與大型婦兒醫療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在這裡,每三個月一次的婦兒專家到店體檢,讓孩子生長指標盡在掌控,讓嬰幼兒身體得到全方位的持續保護。

04

十年磨一劍

社區託育引領者落戶城南

2009年,希希家正式創立,為0-3歲的嬰幼兒提供全日制或臨時制看護照料、早期發展啟蒙、家長課堂等養育支持服務。2015年,成為四川省早教行業協會首批掛牌單位;2019年,成為國家發改委「成都市城企聯動增加普惠性託育服務有效供給」第一批備選服務企業;2019-2020年,更是成為國家衛健委託育服務典型案例,進行全國分享。

集合品牌自身10餘年嬰幼兒照護服務經驗,在運營多家社區託育園基礎上,希希家高新店應運而生,成為希希家優化升級打造的示範業務中心。

據了解,高新店位於榮華北路雅頌居商業二樓,園所佔地面積1000平方米,設置乳兒班、託小班、託大班,涵蓋0-3歲嬰幼兒的育養照護及科學育兒指導。從硬體裝修到軟體服務,全面打造適合0-3歲嬰幼兒及其家庭成長所需的綜合性育養服務場所。

作為「希希家」落戶城南的「首子」,未來高新店將承擔希希家在城南的品牌輸出、人才培養、社區店賦能等責任,將嬰幼兒照護服務進一步優化,深入到城南的千家萬戶。

無論養育理念、生活環境,一以貫之的希希家讓孩子多了熟悉與安全感,少了陌生與不適應。「因為這裡的愛是無私的,這裡的愛,是姐姐般的、媽媽般的、奶奶般的,著眼於最細微之處,給孩子強有力的生命支撐!」

05

老中青招聘1:1:1

社區聯動,助力下崗女工再就業

近日,希希家高新店的招聘公告顯示,招收老師年齡區間從二十餘歲到四五十歲,招聘人群從有學前教育經驗的年輕教育從業者,到有生養經驗的下崗再就業女工。

事實上,11年來,希希家堅持並鼓勵小區居民參與到嬰幼兒託育工作中來。小區可以組織一批40至50歲的家庭女性,希希家對她們進行培訓,持證上崗,既能解決一批家庭婦女的就業問題,還能上班不離家。

希希家認為託育需要的不只是年輕的早教老師,同時需要有生養經驗的婦女來帶孩子。所以,希希家老師的比例為老中青1:1:1,年輕的幼教工作者佔三分之一,而有生養經驗、天生愛孩子,有耐心和責任心帶孩子的育嬰師和保育員佔據三分之二。

年輕幼教老師,帶領孩子上課、唱跳、觀察世界;有生養經驗的育嬰師和保育員,則負責孩子的日常看護生活照料,讓孩子和家長在這裡擁有足夠的幸福感和安全感。這樣的用人比例,也讓希希家關注到了一群就業困難的人群「中高齡階段下崗女工」,同時,與社區聯動,解決下崗女工再就業問題,也讓希希家得到社會大力讚揚。

「我們與社區進行了深入交流和有效聯動,歡迎和鼓勵有再就業需求的下崗女工來到希希家。」希希家創始人李楹芝稱,不擔心她們不具備知識技能,只要熱愛孩子,熱愛教育,有責任心,希希家會通過規範有效的內訓機制,讓下崗女工再就業,迎來事業新高峰。

「託育面對的是全社會年齡段最小的人群,需要以中華民族成熟的養育方式和經驗培育符合未來社會發展的世界公民。當然,託育機構不應盲目崇拜舶來文化、舶來思想,應大力發揚民族精神,匠心打造『民族』託育品牌,將優質服務惠及萬千嬰幼兒家庭。」李楹芝期望希希家對標本土民族品牌紅旗連鎖,實現一公裡一個希希家的戰略布局,真正開在離老百姓最近的社區,家長們可以放心送託到希希家,毫不猶豫。(馮俊傑 陳凡坪)

相關焦點

  • 為呵護最柔軟群體「保駕護航」,託育服務從業人員有了專屬培訓教材
    兒童是「最柔軟的群體」,理應得到家庭和社會最溫柔的呵護。 隨著全面「兩孩」政策的施行,社會對於多元化的家庭育兒指導、普惠型託育服務的需求日益凸顯、更顯迫切。
  • 走近「最柔軟群體」:「普惠託育」讓愛不分「高低」
    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以來,很多雙職工家庭面臨幼兒的無人照看的難題,2-3歲幼兒成為了社會關注的「最柔軟群體」。作為全國託育服務試點城市,上海2018年出臺《關於促進和加強本市3歲以下幼兒託育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按照「政府引導、家庭為主、多方參與」的思路,鼓勵社會以多種形式提供託育服務。
  • 步行10分鐘 家門口的「普惠託育」呵護最柔軟人群
    讓最安全和細心的設施,呵護『社會最柔軟人群』。」託班的教師陣容也是精心安排的,年長的老師夏紅有託小班30年帶班經驗,年輕的老師施佳麒愛好營養和飲食製作,參加過中級西點師培訓,還有高級育嬰師資格證書。家門口的託育,讓人省心、開心、放心。」耿雋說。未來,像四季藝術幼兒園這樣家門口的「普惠託育」將惠澤更多有需求的嬰幼兒家庭。今年,上海發布了《上海市託育服務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這是全國首個託育服務行動計劃。
  • 吚呀學苑 成功獲批成都高新區首家託育備案機構
    封面新聞記者 張崢日前,成都高新區發放了第一張《託育機構備案回執》,通過了吚呀學苑提交的《託育機構備案書》,這標誌著經過監管部門的嚴格審核,吚呀學苑成為成都高新區首家託育備案機構。11月24日,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教育文化和衛生健康局在成都率先發布《成都高新區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實施方案(試行)》,提出到2020年底建成2個示範性嬰幼兒照護機構,到2022年底每個街道普惠嬰幼兒照護機構不少於1家,到2025年底嬰幼兒照護服務政策支持體系基本健全,多元化、多樣化、覆蓋城鄉的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基本形成,多部門協作的綜合監督管理機制基本建立
  • 呵護"最柔軟群體" 滬今年要培訓託育從業人員四千餘人
    上海全面啟動託育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和素養培訓。今年,上海市16個區4200人將參加職業道德和素養培訓,包括託育機構管理人員、育嬰員、保育員、營養員、保健員、保安員和財會人員在內的所有的從業人員都囊括其中。  10月13日,「幼有善育,我們在行動——上海託育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和素養培訓」啟動會在上海開放大學舉行。
  • 用心呵護1.5-3.5歲「柔軟」群體,吉的堡最新推出託育課程
    9月上海政府發布《上海市託育服務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文件,對『幼兒託育』行業明晰了未來發展走向。每年新增50個普惠性託育點;增加託幼一體園所佔比;隨著全面二胎政策的推行,越來越多的家庭需要更豐富的家庭育兒指導、更加專業的託育服務。全國託育機構隨著春筍般冒出,希望瓜分這個巨大的市場蛋糕,但「託育機構良莠不齊,難選擇,難入學」的呼聲仍是0-3歲孩子家庭的主旋律。世界衛生組織(WHO)把生命早期1000天定義為人的生長發育「機遇窗口期」,把握住,孩子的未來將大有不同。如何讓「幼有所育」?
  • 呵護好「最柔軟群體」,上海今年要培訓託育從業人員四千餘人
    呵護好「最柔軟群體」,上海今年要培訓託育從業人員四千餘人 澎湃新聞記者 臧鳴 2019-10-13 13:08 來源:
  • 成都託育機構哪家好?盤點成都0—3歲寶寶的託育機構
    除了什麼金蘋果啊、紅黃藍等等,你們都還知道哪些教育機構呢?那一種機構才是最合適最符合咱們可愛的寶寶進行優質的教育和學習呢?下面小編就來介紹一下這一家!成都成華區國際高端的優質託育機構——MOMYHOMEDAYCARE睦米日託。
  • 託育機構在成都興起,它和早教、幼兒園的區別在哪裡?
    家有萌寶的成都家長們一定都注意到了,近兩年來,在成都學前教育市場,越來越多的託育機構在公寓、寫字樓、商業中心等人口集中的區域開辦起來,加之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印發了《託育機構設置標準(試行)》和《託育機構管理規範(試行)》,明確了託育機構在開辦和運營過程中的各項要求,以促進市場走向規範。
  • 青島嶗山:首家通過備案的普惠託育機構今天開業啦
    據嶗山區衛生健康局婦幼老齡健康科陳瑩科長介紹,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國家、省、市相繼印發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和實施意見、託育機構設置標準和管理規範、託育機構登記和備案辦法等一系列文件。
  • 走近「最柔軟的群體」:信息化託育服務 跑出愛的「加速度」
    中新網上海11月22日電 題:走近最柔軟的群體:信息化託育服務 跑出愛的「加速度」作者 高志苗 鬱玫每天,上海市閔行區託育服務指導中心主任王淳都會打開託育監管平臺APP,查看全區17家託育機構午餐留樣、
  • 成都高新區發出首張《託育機構備案回執》
    ,成為成都高新區首家託育備案機構,嬰幼兒託育行業再次受到關注。2019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優先發展普惠性託育機構,並明確相關政策支持和部門責任。
  • 護航嬰幼兒健康成長,寶安區這場託育機構衛生保健培訓班滿滿乾貨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李丹 通訊員 馮承芸 許詠詩10月30日,在寶安區衛生健康局的組織下,由寶安區婦幼保健院承辦的「寶安區兒童身心健康學術交流課暨全區託育託幼機構衛生保健培訓班」在格蘭雲天酒店會議廳舉行。
  • 做幼教,上幼大--匯美託育培訓企業定製班開課!
    目前隨著0-3歲託育產業的興起,0-3歲教保師缺乏實踐操作經驗,不能滿足產業的需求。匯美幼大聯合國際嬰幼兒教育協會(ICE),邀請匯美幼大首席教授、ICE臺灣分會會長徐千惠教授開展託育人才輸出的企業定製班,以實際需求為導向、實踐教學為主進行人才培養,確保在最短時間內為相關機構、加盟園等提供針對性強、實操能力強的合格人才。
  • ​長興的託育機構看過來!託育機構備案怎麼辦理?最詳細步驟來啦!
    2020-11-02 19:46 |健康長興
  • 多種資源辦託班 上海新增託育機構迎來首批小毛頭
    原標題:上海新增託育機構迎來首批小毛頭  新學期第一天,兩歲半的小愛在爸爸的陪伴下來到徐匯區領幼託育園,14名和他一樣不滿三歲的小毛頭成為這裡的第一批「學生」。這家託育園開在徐匯苑小區,不久前剛剛獲批。新學期來臨,滬上新增一批託育機構,除了各區原有的以及新開的公辦幼兒園託班以及託育中心以外,又有19家民辦託育機構獲批。
  • 成都嬰兒早教:託育服務行業市場現狀及前景分析,早教+託育並行
    原標題:2019年中國託育服務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早教+託育並行搶佔更廣闊市場規模  託育服務行業基本概況分析  早教託育行業主要針對0-6歲嬰幼兒提供家庭教育、早期教育、託育服務等相關產業,產業鏈主要為上遊產品內容提供商、母嬰社區平臺商、企業管理系統技術提供商等,中遊早教中心、託育中心等服務型機構,下遊為家長與嬰幼兒消費者。
  • 選擇託育機構專業教育,讓孩子贏在起跑線
    社會經濟的發展和2016年1月1日起實施的全面二孩政策以來,三年成都中共出生50.53萬人,其中一孩出生29.94萬人,二孩出生20.59萬人,三年二孩的出生就20.59萬人,這樣的人口基數也是非常大的,隨著經濟發展現在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也是越來越重視,也越來越多的家長都接受一種新興行業
  • 上海全面啟動託育從業人員職業道德和素養培訓
    上海16個區4200人將參加職業道德和素養培訓,包括託育機構管理人員、育嬰員、保育員、營養員、保健員、保安員和財會人員在內的所有從業人員都囊括其中。  託育服務的對象是社會「最柔軟的」一部分群體,託育機構的從業人員所面對的,是一群尚不能用語言完全準確表達自身需求,但卻各具特點、正處在快速發育成長階段的孩子。
  • 一邊需求火爆一邊規範缺位 託育機構與家長齊喊「難」
    從「有託」到「有育」再到「優育」,「最柔軟群體」的託育之路該如何走下去「4+2+1」是當前國內多數家庭結構的真實寫照——四個老人,兩個大人,一個孩子。隨著「二孩政策」放開,「4+2+1」正在演變為「4+2+2」,原本照顧一個娃尚忙活不過來的老人們,如何再分心力多顧一個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