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欄目資金流向千股千評個股診斷最新評級模擬交易手機看股
金證券記者 江芬芬
在質量門裡穿梭多次,雲南白藥(000538)沒想到,這回在四川栽了個大跟頭。繼去年12月20日,四川省藥監局在其官網上曝出雲南白藥膠囊水分項目不合格後,近日四川藥械採購與監管部門再下殺手,宣布取消該膠囊的基本藥物中標資格,且三年內不再參加四川基藥招標採購,企業亦被列入「黑名單」。
對此,雲南白藥的說辭並不新鮮,「歷次檢查合格」、「出事為運輸問題」、「其他省份沒有出現這個情況。」昨日,公司內部人士向《金證券》記者透露,「公司幾個部門正在聯合準備資料,打算對結果提出申訴。」
膠囊出事歸於「運輸」
2012年12月20日,四川省藥監局在其官方網站上公布了2012年第二期藥品抽驗的36個不合格批次藥品,其中由瀘州紅嶺醫院監測的雲南白藥膠囊 (20110213批次,規格:0.25g×16粒)被查出水分不合格。
該事件餘波未了。近日,四川藥械採購與監管官網再度發布消息稱,取消雲南白藥生產的雲南白藥膠囊(0.25g×32粒)的基本藥物中標資格,且三年內不再參加四川基藥招標採購,企業亦被列入「黑名單」。
受此影響,昨日公司股價下跌0.27%。
《金證券》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公司證券部,內部人士強調,「公司自查並沒有發現問題,其他省份也都正常」。
公司稱,雲南白藥的膠囊劑生產線是雲南省第一條通過新版(2010版)GMP認證的該劑型生產線,制訂了高於國家法定標準的產品內控標準。去年12月份膠囊「質量門」爆發後,公司對該批產品的生產及檢驗記錄進行核查,發現出廠產品檢驗符合質量標準要求;對該批次雲南白藥膠囊的留樣進行了嚴格檢測,結果符合標準要求;從市場上購入同一批次雲南白藥膠囊進行檢測,10項檢測結果符合國家法定標準要求;對該產品的包裝設計及自上市以來的歷史記錄進行排查,雲南白藥膠囊的包裝為具有較強隔離效果的雙面鋁塑鋁密封包裝,未出現過水分不合格的質量問題。
上述人士揣測,「市場抽檢結果水分指標不合格,是水分增加不是減少,也就是吸潮了,該批次產品批號是20110213,說明是2011年2月份生產的,距現在一年十個月了,中間經歷了兩個夏天。因此,極有可能是在流通環節的過程中受到外界物理影響或極端環境影響所致。」
公司叫屈準備申訴
事實上,近些年雲南白藥在地方食藥監局頻頻上榜,出事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
2007年三季度湖北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藥品質量不合格名單中,雲南白藥的「田七花葉顆粒」(批號2004066),「檢查乾燥失重」不合格;「熱毒清片」(批號:20050310),「性狀」不合格。
2008年10月河北省河間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抽驗不合格藥品通報中,雲南白藥集團昆明雲健製藥有限公司的 「燈盞花素片」(批號:20070470),「性狀」不合格。
2009年三季度,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稱雲南白藥集團麗江藥業有限公司的「開胸消食片」(00309005批次)存在「重量差異」不合格情況。
2012年7月,雲南白藥子公司大理藥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清肺抑火片(100726批號)更因重量差異被廣東省食藥監局列入「黑榜」。
不過,這次雲南白藥尤顯緊張。前述工作人員坦言,雖然對於公司該品種在四川的中標金額「不清楚」,但膠囊是公司的上億品種,「當然主要的銷售戰場還是在雲南地區。」
《金證券》記者也發現一個蹊蹺的細節:去年年底被四川藥監局揪出的膠囊規格為「0.25g×16粒」,此次被封殺的卻變成「0.25g×32粒」。
公司方面透露,各部門正在聯手準備資料,打算向四川監管部門提起申訴,挽回影響和損失。
進入【雲南白藥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