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的完美一日行千萬不能錯過兩家必看的學院——基督堂學院和莫德林學院。博德利圖書館和阿什莫林博物館也是不可錯過的重要景點。登上聖母瑪利亞大學教堂俯瞰牛津「夢幻尖頂」的全景,在大學公園等待日落,你也算浮光掠影地看過了牛津最美的風景。
8:30四根蠟燭小酒館—— 從一頓英式早餐開始
在英國旅行的完美一天當然要從一頓英式早餐開始。雖然大部分的酒店和旅館都會提供免費的早餐,基本大同小異。但是如果想要體驗更加多樣的英式早餐,可以試試在Wetherspoon連鎖酒館「四根蠟燭」(FourCandles)吃一頓早餐。
全套英式早餐(LargeBreakfast)有煎雞蛋、培根、香腸、烤豆、薯餅、蘑菇、西紅柿和烤麵包片等等,但這裡的早餐還提供雞蛋餅、水果粥、奶酪麵包圈、水煮雞蛋、英式鬆餅等多種選擇。
9:00卡爾法克斯塔——牛津的地理零坐標
卡爾法克斯塔(Carfax Tower)位於四條道路交匯的十字路口,南面是StAldate’s Street,北面是Cornmarket Street,西側是Queen Street,東側是High Street。英文名卡爾法克斯(Carfax)起源於法語詞Carrefour,意味「十字路口」,所以卡爾法克斯塔一直被當做是牛津的城市中心。
塔樓從1122年到1896年一直被用作城市教堂,供市長做禮拜。後來因為交通改造,教堂的主體部分被拆除。如果天氣條件不錯,時間又較為充裕的話可以考慮登塔觀光,但這裡更建議在下一個景點聖母瑪利亞大學教堂登高遠眺。
9:30聖母瑪利亞大學教堂——俯瞰「夢幻尖頂」
如果說卡爾法克斯塔現在是牛津城市的地理中心,那麼聖母瑪利亞大學教堂(The University Church of St. Mary the Virgin)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是牛津大學的地理中心。更準確地說,早在13世紀牛津大學的各個學院成立之前,聖母瑪利亞大學教堂一直被當作是牛津大學的行政中心,用以召開大學會議、授予學位等。
塔身的主體建築建於公元1280年,塔頂的裝飾性雕塑大約完成於1315年至1325年。其後新建的學院也都圍繞著教堂依次排開,而今天的教堂依然承辦大學各項重要的儀式。教堂東北側的老禮拜堂(Old Congregation House)有兩層樓,原本被用作大學的第一間藏書室和議會廳。在清晨登上塔樓俯瞰大學,雄偉莊嚴的一座又一座塔尖盡收眼底。
10:00博德利圖書館——大學學術的心臟
牛津大學博德利圖書館(Bodleian Library)其藏書規模僅次於大英圖書館。圖書館分為五個主體建築:神學院(Divinity School)、老四方院(Old Schools Quadrangle)、克拉倫登大樓(Clarendon Building)、瑞德克裡夫樓(Radcliffe Camera)和新圖書館(The New Bodleian Library)。15世紀初,漢弗萊公爵捐贈給牛津大學大量手稿使得原先聖母瑪利亞大學教堂的藏書室過於擁擠,牛津大學決定在神學院建築上修建漢弗萊公爵圖書館(Duke Humfrey's Library),也就是老四方院。
後來,託馬斯·博德利(Thomas Bodley)為圖書館的復興做出了貢獻,圖書館便以他的名字命名。瑞德克裡夫樓(Camera是拉丁語房間的意思)現為閱讀間,不對外開放。克拉倫登大樓原為牛津大學出版社所在地,現作為圖書館行政辦公地,而最北側新圖書館自2011年起一直在改建裝修。
11:00嘆息橋與謝爾登劇院——入學與學位授予儀式
在參觀謝爾登劇院(Sheldonian Theatre)前,你可以向東側望去,便看以看到大名鼎鼎的嘆息橋(Bridge of Sighs)。牛津的嘆息橋原名赫特福德橋(Hertford Bridge),因為跟威尼斯的嘆息橋形似,同樣被冠以嘆息橋的美名。
謝爾登劇院是牛津大學舉行入學儀式與學位授予儀式等重大典禮的場所。此外,劇院也承辦各類音樂會、歌劇等演出。劇院的巨型穹頂壁畫完成於英王查理二世時期,非常壯觀。
11:30特爾街廚房——一頓悠閒的英式午餐
特爾街廚房(Turl Street Kitchen)這家餐館非常特別。餐館的裝修十分居家,有一張張很有質感的木椅和木桌以及一牆的書。餐館的菜單每天都會有變化,主要還是英國傳統的正餐,值得一試。雖然這是一家2011年才開張的新店,但餐館的座位一直以來都非常緊張,所以建議提前預定餐位。
13:00莫德林學院—— 牛津最美的學院之一
牛津莫德林學院(Magdalen College)由溫徹斯特主教威廉創建於1458年,曾經被評選為牛津劍橋最美的學院之一。它同時也培養了諸如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約翰貝傑曼(John Betjeman)和謝默斯希尼(Seamus Heaney)等等文學巨匠。
你要是有機會進入莫德林學院參觀,一定不要錯過可以說是牛津最美的學院迴廊(Cloister),迴廊南側的禮拜堂(Chapel Hall)也值得一看,裡面的彩窗玻璃、木雕和石雕之精美,簡直令人驚嘆。然而最讓其他學院羨慕的是莫德林學院主校區北側的鹿苑(Deer Park),這不僅是一大片空曠的綠地,你還能時常看到覓食的鹿群。
13:30莫德林橋碼頭——在牛津運河上撐船
如果你覺得有多餘的時間可以試試在莫德林橋碼頭(Magdalen Bridge Boathouse)撐船。因為徐志摩的一首《再別康橋》,大部分人以為在劍橋的康河上撐船才算是正宗,不過在牛津的運河上撐船也是一件愜意的事。可能正是因為在國內名氣不足,牛津的河道並不如康河那麼擁擠。河道也不算特別複雜,只要掌握了撐船技巧,午後的一個小時絕對足以看夠運河兩岸的美景。
當然,如果你覺得撐船太辛苦,想要在午後歇息一番,學院東側運河畔的老廚房(Old Kitchen Bar)是一個好去處。點上一杯咖啡,你便能在河畔悠閒地欣賞來來往往的船隻。
14:30基督堂學院——哈利波特的魔法學堂
基督堂學院(Christ Church)是牛津大學最負盛名的一個學院,同時這座學院還是電影《哈利·波特》的外景拍攝地,每年吸引了大量的遊客慕名前來參觀。基督堂學院主要有兩個景點,大飯堂(Great Hall)以及大教堂(Cathedral)。
基督堂有建議的遊覽路線,只需要跟著它標示的箭頭走就可以參觀完整個學院。首先大飯堂便是電影《哈利·波特》裡霍格沃茨學院大廳所複製的原型,而通向飯廳的樓梯也是電影中新生來到霍格沃茨學院的樓梯。大教堂的尖頂及其對面的湯姆塔樓(Tom Tower)也是牛津的地標建築之一。另一位兒童文學作家,劉易斯·卡羅爾也正是在基督堂學院裡完成了他的代表作《愛麗絲漫遊仙境》。
15:30阿什莫林博物館——英國第一間博物館
阿什莫林博物館的全稱為阿什莫林藝術與考古博物館(Ashmolean Museum of Artand Archaeology),它是英國的第一間博物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學博物館之一。創立於1683年,博物館始自英國古文物家埃利亞斯·阿什莫爾(Elias Ashmole)捐贈給牛津大學的第一批文物標本。
阿什莫林博物館其重要藏品包括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拉斐爾畫作、英國唯一一處米諾斯文明館藏、英國最重要的中國現當代藝術作品集。博物館的臨時展區也經常有塞尚、高更、亨利·摩爾、弗蘭西斯·培根等等西方大師的畫作展覽,非常值得一看。博物館同時也注重東西文化的交融,徐冰、朱銘等人的作品也在阿什莫林辦過專題展覽。博物館考古展區以人類文明為線索,從古埃及、兩河流域、希臘羅馬、印度到中國、日本,其豐富程度令人眼花繚亂。
17:00老鷹與小孩酒館——酒館晚餐
老鷹與小孩酒館(The Eagle and Child)是牛津最著名的一家酒館之一,它還有一個綽號叫「Bird and Baby」。這座酒館建立於1650年,得名於德比伯爵徽章上的圖案。在英國內戰期間,這家酒館被用作保皇黨軍隊的小劇院。但真正讓這家酒館名聲顯赫的是它和跡象文學社的緊密聯繫。
J.R.R.託爾金和C.S.劉易斯經常在這家酒館討論創作,可以說他們在這些酒桌之上的交談深遠地影響了整個20世紀英國文學的發展動態。酒館的牆上掛著託爾金和劉易斯的照片,吧檯背後的架子上也擺滿了《魔戒》的電影周邊。你可以在這裡點一杯他們的特色麥酒(Ales)和一份烤牛排,愜意地享受一頓晚餐。
18:30大學公園——日落小憩
大學公園(University Parks)佔地30餘公頃,位於牛津查韋爾河(Cherwell River)西畔。1853年,大學從默頓學院購買了這片土地,包括了現在的理科院系、自然歷史博物館以及皮特·瑞文博物館的用地。據說大學公園會在特定的節日慶典關閉公園,以提醒公眾這座公園屬於大學的私有財產。
不過後來為了使大學公園得到有效利用,這個規定並沒有延續至今。在牛津大學植物園的主管威廉·巴克斯特(William Baxter)的監管下,大學公園引入了許多異域的植物品種。公園還承辦了不少運動和娛樂活動,你不僅能在這裡遇到鍛鍊健身的學生,運氣不錯還能趕上馬戲團、長跑節等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