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在臺灣2020大選中慘敗,黨主席吳敦義將率一級主管總辭,根據臺灣「東森新聞雲」最新調查,4.2萬網友支持前新北市長朱立倫擔任下屆黨主席,第二名是「立委」蔣萬安,獲得3萬2744名網友支持(27.79%)。
朱立倫 視頻截圖
臺灣2020大選結束後,「東森新聞雲」在官網與APP上進行快問快答,以了解網友的意向,調查時間自1月12日晚間7點到1月13日晚間7點,調查題目為「您認為誰適合擔任國民黨下屆黨主席?」一共收到11萬7807名網友回復。
獲得第一名的為朱立倫,獲4萬2447名網友支持(36.05%),第二名是「立委」蔣萬安,獲得3萬2744名網友支持(27.79%),第三名是高雄市長韓國瑜,獲1萬1497名網友支持(9.75%),第四名是前臺北市長郝龍斌,獲得4373名網友支持(3.72%),另有2萬6716名網友選擇其他(22.67%)。
據報導,目前國民黨內聲量最大的是主張由朱立倫接任主席,也有人認為找中生代重振國民黨,包括中央委員連勝文、「立委」蔣萬安、江啟臣、許淑華。另外,挺韓大將前臺北縣長周錫瑋、不分區「立委」曾銘宗也都被點名。
延伸閱讀:
韓國瑜發聲不參選國民黨主席,不會拿1.6億新臺幣選舉補助款
臺灣2020「大選」結果出爐,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得以連任,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敗選。吳敦義宣布將辭去國民黨主席,臺媒稱韓國瑜有望參選黨主席,不過他13日已表示拒絕。1月14日凌晨,韓國瑜在臉書重申,強調黨主席「不是我心之所向」,意味著不會參選。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聯合報》消息,島內選舉結束,韓國瑜13日回高雄市上班,他表示,「過去3個月無法陪著市民,感到抱歉,接下來和市政團隊會全力拼市政。」被問到是否參選黨主席,他稱「沒這規劃」。
有關外界關切韓國瑜選後仍可領逾1.6億元新臺幣選舉補助款一事,韓國瑜競選辦公室發聲明稱,選舉補助款是由推薦政黨即中國國民黨向「中央選舉委員會」領取,並非韓國瑜本人領取。
14日凌晨,韓國瑜再通過臉書聲明,「選舉補助款我一塊錢也不會拿」。他說,「選舉補助款依照法規必須全部交由中國國民黨領取,作為候選人的我不會拿到一塊錢,就算我拿得到也會全部捐出去,而其他選舉期間的各項捐款,我們也都將在近期內依法公布明細。」韓國瑜最後表示,「選舉補助款和國民黨主席一樣,都不是我心之所向。」
此外,《中時電子報》13日報導稱,臺灣「孫文學校」校長、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當日表示,將參選國民黨主席。張亞中說,民進黨的「臺獨分離主義」立場無法為兩岸創造和平,將使兩岸關係永遠處於敵對,國民黨的優勢在於能為兩岸創造和平。
公民團體發起的「罷免韓國瑜」將進入第二階段聯署,還傳出號召外縣市民眾遷入高雄一起參與罷免,對此,韓國瑜表示,他當上高雄市長兩個月就出現了,罷免是民主自由可貴的一面,自己以平常心面對,他該做的事就是全力拼市政。至於是否參選黨主席一事,韓表示,完全沒有規劃。
臺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遊盈隆認為「窮寇莫追」,蔡英文已「飛龍在天」, 絕對有能力阻止罷韓,就看她的政治智慧。
另外,民進黨高雄市議會黨團上午也舉行了「回來上班就專心市政」記者會,民進黨高雄市議員陳致中要韓向市民誠心道歉,陳致中說,民間團體發起的罷韓行動能否成功,取決韓市長的態度,如果做得好,民進黨團站在市民利益角度也會給掌聲。民進黨高雄市議員鄭光峰則說,如果做不好,民進黨議員除了強烈質詢,也不排除配合民間團體發動罷韓「雙殺」。
臺大教授張亞中:要做「中國國民黨」,不再做「美國臺灣國民黨」
2020臺灣「大選」,國民黨潰敗,國民黨主席吳敦義11日當晚請辭。在黨主席可能要換人之際,之前在國民黨2020黨內初選失利的「孫文學校」校長、臺灣大學政治學教授張亞中再度站出來,通過臉書宣布自己要參選國民黨主席。而剛剛敗選的韓國瑜則稱,黨主席不是自己「心之所向」,意味著他不會參選。
張亞中表示,若能當選,將努力和大陸談判籤署「國共兩黨創造兩岸和平備忘錄」。
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13日宣布將參選國民黨主席。張亞中當天在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國民黨不應再像過去幾十年那樣繼續做「美國國民黨」、「臺灣國民黨」,而要真正做「中國國民黨」,在兩岸關係的「暗淡期」重新扮演維護與創造和平的角色。他同時表示,如若自己能當選,將會努力和大陸談判籤署「國共兩黨創造兩岸和平備忘錄」。
高雄市長韓國瑜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承認敗選後,國民黨主席吳敦義於11日晚間宣布請辭黨主席。張亞中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表示,未來四年的臺海局勢將更為不樂觀,因為在大陸、臺灣和美國這三個決定臺海局勢的變量中,沒有一個變量能在可預見的未來促使兩岸關係好轉。
他解釋稱,對民進黨來說,他們本次選舉動員口號即是「抗中保臺」,未來對大陸的立場只會更壞,而不可能好轉;對大陸來說,寄希望於臺灣當局已完全不可能,寄希望於臺灣人民也難以找到抓手;而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由於島內執政者的「甘願配合」,「臺灣牌」相比「貿易牌」、「科技牌」和「南海牌」或許將成為最容易被美國利用的一張牌,美國有望通過在一兩年內籤署自貿協定等方法通過經濟手段進一步拉攏臺灣,甚至不排除將臺灣當作「毒餌」,製造兩岸衝突,迫使大陸以武力處理紛爭,進而將中國拉入戰爭的泥潭。
張亞中認為,面對這一局面,國民黨應大力推動改革,在兩岸關係中重新扮演維護與創造和平的角色,這應當成為國民黨區別於民進黨的最大不同點,也是國民黨必須擔負起的歷史責任。「在島內,現在已只有國民黨還有機會去創造兩岸和平,倘若國民黨都不去做,那兩岸關係就真的僵掉了。」
「但在過去這些年中,國民黨臺前的政治人物始終把所謂的『臺灣安全』而不是『兩岸和平』擺在第一優先的位置,甚至表現得仿佛它是『美國國民黨』、『臺灣國民黨』一樣,而不是『中國國民黨』。最近一些青年黨員甚至還發出了『拋棄九二共識』的說法,雖尚未成為國民黨的主流,但這已是一個值得注意的苗頭。」這名臺灣政治學者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表示,倘若未來國民黨還繼續這麼做,將再無存在的必要。
在13日公布的「參選聲明」中,張亞中這樣寫道:「他們(指『對手』)批評『和平協議』,我們就不敢要和平協議!他們不認同『中國』,我們就也不敢說我們『也是中國人』!他們要強行通過『反滲透法』,我們擋都不敢擋!我們不敢旗幟鮮明地表達自己應有的立場,以為只要媚俗、只要依靠『討厭民進黨』就可以贏得選舉。這樣的黨為什麼不敗?不敗,沒有天理啊!」
在兩岸政治氣氛日益緊張與民意嚴重割裂的背景下,張亞中坦言,自己的理念或許在各方都顯得「不討好」,自己在黨內也並無太多政治資源,但他認為,這才是對臺灣人民和兩岸前途負責任的態度,「我知道這條路會很艱難,但我會努力走下去。」
張亞中表示,如果自己真的能夠當選國民黨主席,將推動國民黨和島內有關兩岸的論述從「抗中保臺」轉向「和中護臺」,亦將推動尋求同大陸談判籤署「國共兩黨創造兩岸和平備忘錄」。「武力統一畢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我們還是應該一起更多思考與尋找和平統一的『方法論』」,張亞中對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這樣表示。
來源:綜合中國臺灣網 環球網 觀察者網 直通臺灣
流程編輯:tf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