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肥」青梅添瀉藥 「神奇涼茶」摻西藥

2020-12-17 新華網客戶端

  被查獲的含非法添加物的「減肥」零食。

  被查獲的添加了西藥的涼茶

  被查獲的含非法添加物的「減肥」零食。

  賣「神奇涼茶」的涼茶鋪

  為全力維護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廣州警方以空前力度重拳懲治各類食品安全違法犯罪,為營造良好食品安全環境提供了強有力的刑事保護。昨日通報,今年上半年,廣州警方共破獲食品犯罪案件125宗,依法刑事拘留276人,逮捕218人。

  「減肥」零食竟然加了致瀉化學物質

  近年來,一些所謂的健康無添加的減肥產品受到社會愛美人士的熱烈追捧,眾多減肥產品以日常零食為載體,大肆宣稱具有較好的減肥功效,但實際上是一些不良商家在食品中非法添加了一些致瀉類化學物質,通過致瀉達到減肥目的,消費者食用後會產生嚴重腹瀉等不良狀況。

  今年初,廣州市公安局食藥環偵支隊通過市場巡查,發現保健品市場上十分流行的一類宣傳食用後能清腸排便從而達到減肥效果的青梅、玫瑰茄等果脯、蜜餞類食品,可能添加國家禁止添加的非食品原料。

  偵查員按照偵查經驗,分析認為該食品可能添加了「酚酞」「西布曲明」等常見致瀉類違法添加成分,但經檢測後發現並無上述物質。為進一步確認這些蜜餞、果脯類食品是否合法合規,是否確實對人體無害,偵查員對該產品的買家、市場的客戶進行走訪調查。消費者反映,在服用少量該產品後,即出現明顯甚至嚴重的腹瀉狀況。而在這款產品註明的配料表中,卻沒有任何一項具有強效致瀉效果的成分。

  偵查員將樣品帶到相關藥檢部門進行檢測,檢測結果顯示:送檢樣品中分別含有雙醋酚丁、脫乙醯比沙可啶(比沙可啶的衍生物)兩種具有通便導瀉作用的化學物質,人食用過量會對人體器官造成極大的危害,甚至導致死亡。此外,這兩種成分必須經過人工合成進行添加。

  然而,一個核心的法律難題出現了:雙醋酚丁、脫乙醯比沙可啶兩種物質並非國務院有關部門公布的食品禁用物質,難以認定為刑事犯罪進行打擊。偵查員根據相關司法解釋,依法邀請廣州市辦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食品安全庫的多名行業權威專家進行集中論證,專家組一致認為雙醋酚丁、脫乙醯比沙可啶對人體危害巨大,違法添加雙醋酚丁、脫乙醯比沙可啶這兩種非食品原料的食品屬於「有毒、有害食品」。

  搗毀3家生產加工地下工廠

  食藥環偵支隊立即組織展開全面調查,迅速確定了問題食品的加工工廠、倉庫、辦公室、檔口等多個地點的確切位置及該團夥行為規律。4月26日,食藥環偵支隊組織警力對涉案公司開展突擊抓捕,分別在白雲區棠景街機場路附近及江高鎮「廣州酵×生物科技公司」控制丁某、楊某等15名涉案人員,扣押「曼曼輕」酵素青梅、「戀瘦」酵素玫瑰茄、「戀瘦」酵素葡萄柚、「戀瘦」辣木葉酵素粉、「戀瘦」綜合果蔬酵素粉成品等產品共計45萬包,涉案金額達500多萬元。

  6月18日,在廣東省公安廳的指揮協調下,廣州警方調集警力赴省外搗毀向「廣州酵×生物科技公司」提供有毒、有害食品半成品的生產加工廠2家,控制員工近百人,抓獲該兩家加工廠老闆鄧某、張某,現場繳獲青梅、玫瑰茄等果脯、蜜餞類有毒、有害食品共30餘噸,經初步統計,其累計銷售金額5000餘萬元。

  目前,上述4名工廠老闆丁某、楊某、鄧某、張某因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涼茶瓶底驚現藥物顆粒殘留

  涼茶,對於很多在廣州生活和工作的人來說,就像老火湯和美食一樣,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上火了,喝涼茶;喉嚨痛,喝涼茶;感冒了,也要喝涼茶!不少街坊信奉「大病找醫生,小病喝涼茶」,甚至將之作為夏天解暑飲品,覺得涼茶是用中草藥熬製而成,多喝無妨。殊不知,一些不法商家為了牟利,竟罔顧顧客的健康,在涼茶裡違法添加非正規渠道購入的西藥,讓顧客誤以為其「特效」涼茶有治病功效。

  今年1月,海珠警方接到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移送的群眾舉報線索:在海珠區西滘大街的「桂×涼茶」涼茶鋪購買了1瓶裝涼茶飲用後,竟在瓶底發現有白色和黃色顆粒,懷疑涼茶內加入了藥品,擔心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

  海珠警方迅速聯合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 「桂×涼茶」涼茶鋪開展現場抽樣檢查。檢查結果顯示:該涼茶鋪出售的涼茶中含有布洛芬、水楊酸等西藥,不符合國家食品安全法規定。但對於上述檢測結果,涼茶鋪經營者封某非但不承認有違法添加藥品的行為,而且還提出了行政複議。

  地毯式摸查鎖定「加料」涼茶鋪

  海珠警方迅速對「桂×涼茶」等上述城中村地區的涼茶店展開全面摸底偵查,收集固定相關證據。

  經過連續多日偵查,民警發現了上述地區的一些涼茶店經營者在倒裝涼茶過程中的一些特殊舉動:當店員將裝好的瓶裝涼茶遞給顧客時,如果顧客向其提出想買見效快、療效好的「特效」涼茶時,店員就會將這瓶涼茶拿進店鋪裡間。約1分鐘後,店員會再拿出這瓶涼茶,遞給顧客,並稱「這就是特效涼茶,包你喝了什麼病痛都沒有」。

  經檢測機構檢驗,這些「特效」涼茶中均含有西藥成分。摸查行動中,警方先後發現「桂×涼茶」等5間涼茶店和藥店均存在向涼茶內違法添加藥物的行為。

  在充分掌握了上述涼茶鋪和藥店違法添加藥物的證據後,海珠警方迅速聯合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及市場監管局等部門,於4月17日展開聯合執法,並邀請廣東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一起,對位於南洲轄內的5間涼茶店、藥店展開聯合執法,現場查獲其通過非法渠道購入的藥品一批,抓獲封某、陳某、楊某等經營者和店主8名。

  一鍋普通涼茶功效全靠加「料」

  經審查,封某等嫌疑人交代了其向涼茶內違法添加藥品進行銷售的事實。

  嫌疑人陳某交代,其在城中村內經營的藥店也同時出售涼茶。在附近居住的外來務工人員出現咽喉、腸胃不適或感冒發燒之類的症狀時,為圖省事,往往會到其店鋪購買涼茶飲用,以緩解身體不適。為了增加收入,陳某在其售賣的止咳茶和感冒茶中分別添加了紅黴素和撲爾敏,以使涼茶功效明顯,見效快。陳某還將其涼茶命名為「神奇止咳涼茶」「特效感冒茶」。雖然陳某具有職業醫師資質,但他對涼茶中添加藥品的劑量卻十分隨意,從不稱量,有時甚至混合添加多種藥物。由於擔心有顧客飲用「加料」涼茶過量而引起不適,陳某在售賣時非常謹慎,往往每次只賣給顧客1瓶涼茶,並讓對方有需要再來購買。

  本案另一嫌疑人楊某供述,其每天在店內熬製涼茶後,會將事先磨成粉狀的藥品放在隱蔽之處。楊某隻有小學文化,完全不懂醫術,針對顧客出現的不同病症,他只是將不同的藥品添加進涼茶中,便聲稱其涼茶可以治療不同病症。其售出的「加料」涼茶每瓶可賣到8元,利潤率在40%~50%。

相關焦點

  • 涼茶摻西藥!梧州「涼茶」系列案件全部審結
    梧州民間歷來有喝涼茶消暑祛溼的傳統,然而,一些不法經營者卻在涼茶上做起了文章。日前,梧州「涼茶」系列案件6件案件全部審結。  2019年10月28日,梧州有關部門破獲了「勇順涼茶鋪」經營者江某、「周七涼茶店」經營者周某等6起涼茶摻西藥案件。
  • 涼茶鋪老闆往涼茶中加止咳西藥 被判刑六個月
    廣州日報訊 今年7月25日,廣州日報報導了《這檔涼茶超有效?秘方竟是加西藥》:越秀區中山六路一家涼茶鋪的鋪主王某為了增加涼茶的功效、吸引更多回頭客,往涼茶中違法添加治療咳嗽、感冒的西藥。法院針對「涼茶是否屬於食品」、「『涼茶+西藥』是否屬於刑法規定的添加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進行了評判。
  • 廣州一涼茶鋪涼茶檢出西藥成分 鋪主稱不知違法
    越秀區中山六路一家掛名為「香港益×堂」、營業執照登記為「鼎趣好食品商行」的涼茶鋪打出這樣的招牌,不料卻內藏貓膩。近日,鋪主王某面臨刑事責任,就是因其往涼茶中違法添加治療咳嗽、感冒的西藥,以增加涼茶的功效、吸引更多回頭客。昨日,王某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在越秀區法院公開審理。王某稱,這樣的「秘方」是從親戚處學來的。
  • 你喝的涼茶裡可能加了西藥!
    祛溼消暑,不少廣東人會飲一杯涼茶。>吸引回頭客,增加營業利潤,有涼茶經營者竟非法在涼茶裡添加西藥!廣東又有涼茶店因非法添加西藥被查處!新塘群星村、大墩村兩家涼茶店被抽檢到的5份涼茶樣品含有對乙醯氨基酚、氯苯那敏西藥成分嚴重違反《食品安全法》有關規定
  • 涼茶非法添加西藥 兩店主被判刑
    中國消費者報報導(記者顧豔偉)因在涼茶中添加西藥牟利,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粵順涼茶行經營者趙某彬、鍾生涼茶店經營者鍾某培,因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於近日被梧州市長洲區人民法院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和九個月。
  • 在涼茶裡添加西藥的罪與非罪
    經查,疫情期間,部分不法商戶為牟利,在涼茶裡非法添加不明成份的西藥。送檢40份涼茶樣品中,有15份樣品不同程度含有西藥「對乙醯氨基酚」、「布洛芬」、「馬來酸氯苯那敏」等成分。目前,涉案11家涼茶店鋪已被依法查封,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涼茶是一種傳統中草藥植物性飲料,具有一定的藥用功效。
  • 瀉藥摻麵粉冒充"進口"減肥藥 成本幾元賣500一瓶
    (原標題:瀉藥摻麵粉就成「進口」減肥藥)現場查獲的各色膠囊通訊員高雷攝從藥店購買瀉藥,換個印有英文包裝的瓶子,搖身一變竟成為澳大利亞原裝「進口」減肥藥,價格也隨之暴漲上百倍。
  • 有人在這種食品裡摻瀉藥,千萬當心
    四月不減肥、五六七八月徒傷悲 隔離時間一長 大家都肥了一圈眼看露肉的季節就要到了減肥事業又紅火了有些小夥伴最近>也跟風用了高大上產品酵素但要小心的是有不法分子在酵素摻了瀉藥……福建廈門一家公司因生產經營的酵素梅、水晶酵素凍、益生菌酵母軟糖中添加匹克硫酸鈉
  • 瀉藥減肥有哪些副作用
    核心提示:對於愛美的女性朋友來說,願意使用所有的方法來進行減肥,甚至有一些女性朋友還會使用吃瀉藥的方法來達到減肥的目的,也就是瀉藥減肥方法,這實在是一種瘋狂的舉動,相信大家都知道瀉藥會給人們帶來危害,非常的大。
  • 有人在這種食品裡摻瀉藥,千萬當心!
    四月不減肥、五六七八月徒傷悲隔離時間一長 大家都肥了一圈眼看露肉的季節就要到了減肥事業又紅火了有些小夥伴最近也跟風用了高大上產品酵素但要小心的是有不法分子在酵素摻了瀉藥一些非法商家為達到減肥等效果,在食品中非法添加匹可硫酸納。目前,國家有關機關已經發文嚴格禁止此類行為。廈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認定該酵素生產公司行為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情節嚴重,決定對該公司處罰如下:1.沒收違法所得115961元。2.處貨值金額127491元的三十倍罰款3824730元;以上罰沒款合計3940691元。
  • 果蔬粉摻西藥成海外代購保健品,一粒成本四五毛最高能賣80元
    號稱「不搞虛假宣傳、不搞仿冒貼標、不欺騙消費者」,打著美國、日本代購的幌子,藥店購買西藥,換個包裝,搖身一變成為美國、日本代購的保健品。五顏六色的美容膠囊,其實是果蔬粉摻著西藥,成本4、5毛錢一粒,微商團隊最高一粒竟賣到80元!
  • 微商果脯蜜餞能高效減肥?當心有瀉藥
    信息時報訊 (記者 羅陽輝 通訊員 劉瀚立 張毅濤 陳玉敏 高蓓蓓)微商朋友圈經常發青梅、玫瑰茄等果脯、蜜餞類食品,宣稱能高效減肥,真的嗎?其實就在這些食品裡加了違禁的瀉藥!可怕的是,食用後,嚴重者甚至造成人體器官衰竭。
  • 朋友圈宣傳「很減肥」,別上當!小心網購這種「梅」,讓自己倒黴
    這種號稱吃幾顆「話梅」就能減肥的方法...... 讓眾多小姐姐心動不已 這不就是傳說中「躺著瘦」嗎? 可當你回頭觀察配料表時,發現它也就是糖漬青梅(青梅、食用鹽、食品添加劑)、葡萄糖、低聚木糖,跟我們吃的果脯一樣樣的,哦~不對!價格比一般的果脯貴十幾倍。 我國食品安全法規定,列首位配料含量最大,食品配料由多到少,依次遞減順序排列。像這種一看就是糖漬青梅!
  • 喝減肥茶喝出了結腸黑變病?有些減肥產品,說是清腸,實則為瀉藥
    有一款減肥茶她回購了無數次,當時店員介紹說喝了這個減肥茶上廁所特別暢快,再也不會便秘,而且還能使皮膚變得更好。剛服用減肥茶的時效果很好,何女士從3-4天排1次便變成了1天1次,有時候更是一天幾次,排便順暢了,體重也減輕了,何女士覺得這減肥茶是真有效,便長期回購服用。
  • 吃這種東西要小心,有人在裡面摻了瀉藥,被罰沒3940691元!
    眼看露肉的季節就要到了減肥事業又紅火了有些小夥伴最近也跟風用起了酵素但要小心的是有不法分子在酵素裡摻了瀉藥……福建廈門一家公司因在生產經營的酵素梅、水晶酵素凍、益生菌酵母軟糖一些非法商家為讓消費者達到減肥等效果,在食品中非法添加匹可硫酸納。目前,國家有關機關已經發文嚴格禁止此類行為。
  • 青梅有什麼好處的呢?能減肥嘛?
    青梅是可以減肥的,不過青梅的減肥效果有限,只能起到輔助減肥的作用,所以想單靠吃青梅來減肥是不現實的,需要配合其他的減肥方式,下面就來看看青梅之所以能夠減肥的原理。  1、青梅的青梅精成分  青梅中含有豐富的青梅精,幾乎每公斤青梅中含有20克青黴素,是目前所發現的含青梅精最高的水果,而青梅精能增強體力,同時還有清潔身體,減肥美容的功效。
  • 治病「神果」實為普通蜜餞 清腸疑是「瀉藥」功勞
    多位專家及律師表示,這種發展下線、多級分銷的營銷代理模式已經涉嫌非法傳銷,並且消費者反映的「改善便秘」是因為其產品中加入了決明子、鬱李仁等「瀉藥」成分。不少代理商還在微信群中「分享」自己或顧客食用隨便果後身體狀況「改善」的案例,如減肥、祛痘,治療痛風、糖尿病、高血壓、乳腺癌甚至助孕等。但從國家食藥監總局的查詢信息顯示,「隨便果」的加工廠商為詔安縣能裕食品有限公司,但其對應的生產許可證編號QS3506 1701 0275產品類型僅為「蜜餞類」普通食品,且並沒有正規保健食品批文等「藍帽子」信息。
  • 廣東11家涼茶店鋪被查封,裡面竟然添加了……
    祛溼消暑,不少廣東人會飲一杯涼茶。不過,為提高涼茶「療效」,吸引回頭客,增加營業利潤,有涼茶經營者竟非法在涼茶裡添加西藥!一些涼茶經營者非法在涼茶裡添加西藥近日,廣州番禺警方在當前開展的「颶風2020」專項行動中,查處了一批非法涼茶店鋪,抓獲涉案人員15名,繳獲有毒有害涼茶原材料一批。今年以來,由於疫情原因,一些群眾選擇飲用涼茶來增強抵抗力,而部分不法商戶為了牟利,在涼茶裡非法添加不明成份的西藥。
  • 網紅減肥食品竟摻這藥,罰300多萬元!
    網紅減肥食品竟摻這藥,罰300多萬元!尤其是網紅產品務必要小心一些不法分子為了讓產品「立杆見影」在其中添加了藥品福建廈門一家企業就因在酵素中添加「瀉藥」被罰三百多萬元4月23日上午,福建廈門思明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廈門某公司
  • 「減肥青梅」竟加「毒料」
    原標題:「減肥青梅」 竟加「毒料」 昨日,廣東省公安廳組織全省公安機關在廣州、汕頭、江門三地同步開展打擊食藥環犯罪「崑崙」行動暨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成果展示活動。 據介紹,今年7月份以來,全省公安機關強力開展打擊食藥環犯罪「崑崙」行動暨整治食品安全問題聯合行動,取得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