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微信流行以來,其表情包的內涵也在不斷發生變化。
不同年齡層的用戶由於所關注的圈子不同,對表情包的理解的偏差也就越來越大。
這個表情,年輕人大多理解為「笑到流眼淚」,反正就是特別好笑的意思。
而長輩呢,有的就會以為是「哭」的意思。
不過在微信自帶的表情包中
無疑是最讓年輕人頭疼的!
雖然我們大多知道長輩發
就是表示微笑的意思。
但對於長期把
理解為「呵呵」、「不想理你」等不友好的意思的人來說,看著還是瘮得慌……
尤其是這雙眼睛~
但我們絕對不能因為自己的喜好限定長輩的喜好啊!
要互相理解!多多溝通!互相尊重!互相包容!
有網友則留言表示希望騰訊能改一下微笑表情的眼睛。
其實我們在很多非微信自帶的表情包中也存在著很大的理解偏差。
比如有時候長輩會因為自己孩子發個帶人臉的表情包而誤以為那是孩子對象的照片~
有時會因為代溝而接收不到你的訴求。
有時會發生些搞笑的,這樣的~
或那樣的誤會~
有時候一些誤會還能當快樂源泉~
但如果有時誤會嚴重了,那就該溝通溝通,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一下啦!
昨天,一個「表情包代溝」引發的師生問題上了熱搜。
這代溝,連騰訊公司自己都看不下去了,發文普及了一些「微信表情包語法」,還呼籲:科普表情,人人有責。
原來,廣東潮州市某中學的一名學生在微信群裡向一位老師提問時,在問題後面加了敲打的表情。
這位老師以為學生是想「敲打」她,非常生氣,就嚴厲批評了這個學生,問這個學生「在家父母有沒有教」,還讓該學生寫檢討。
群裡有幾位因此事發言的學生也惹惱了這老師,然後,就被一起罰寫檢討書了。
例如這位:
而且這位老師對於檢討書的要求也是非常嚴格……
狐妹覺得吧,這位老師能因為兩個
表情搞得這麼嚴重,不聽學生解釋,固執己見,甚至上升到學生的家教……
在學生再三解釋與道歉後~
依然在群裡強調學生的「素質問題」……
動不動就說為教到某位學生感到「悲哀」……
長篇大論地「教育」……
只能說,確實是代溝惹的禍!
同時這裡面也摻雜了些素質問題!
但不是學生的素質問題……
不過該學校的校長告訴記者,這個誤會目前已經打消了。
希望老師和同學們能和平相處吧。
雖說和解了,但可能是為了愛與和平吧~
騰訊在昨天對這個「敲打」表情包做了專門的解釋~
學生黨表示,我們很多同學對於「敲打」的理解差不多是下圖這位網友說的這樣滴~
不過表情包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很多時候還是得聯繫語境來理解的。
最後,小狐還告訴我一些表情包的乾貨,讓狐妹分享一下:
1、在表情框內長按表情包,可以快速移到最前或者刪除該表情包。
2、在對話框長按表情包,可以搜索相關表情。
3、在微信搜索選擇「表情」,可以直接搜索表情。
還可以選擇自己收藏的表情搜索相關表情。
希望大家都能愉快地聊天,特別是懂你的表情包。
圖片來源:網頁截圖、微博@澎湃新聞、@致我們、@夢想成真好孩子 1920 、@精彩段子君、@經典搞笑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