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抗疫大決戰,河南企業A爆了:水餃大王、火腿冠軍、口罩一哥齊上陣

2020-12-22 donews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快刀財經(ID:kuaidaocaijing);作者:朱末

降!十五連降!2月18日0-24時,全國除湖北以外地區新增確診病例56例,多個省市區新增病例為0,新增治癒出院首次超過新增確診。

積極信號不斷傳來,不知何期的疫情,終於撥開重重霧障,前方曙光將現,但仍任重道遠。

當前的疫情防控到了終極對壘的關鍵階段,全面總攻的號角已經吹響,武漢勝則湖北勝,湖北勝則全國勝。

「我們要把最硬的龍鱗給你」,一方有難,八方馳援,山東搬家式、江蘇散裝式、熱情東北一體式相繼湧現,成為狙擊疫情最堅定的後盾,但我以為,在這場大決戰裡,還有個省份不該被遺忘。

誰?河南。

拉橫幅、堵小路、改豫劇……河南的響應速度和防疫措施引發全網刷屏,鮮有人知的是,悶聲幹大事的河南企業更硬核。

疫情爆發後,雙匯火腿、三全水餃等食企將上百噸食物連夜送出;牧原股份捐資2億元,胖東來捐贈5000萬,共度時艱;在被稱作「中國醫療耗材之都」的河南長垣,44家醫療物資生產企業提前復工,每天連軸加班生產百萬隻醫用外科口罩,數千套防護服,爭分奪秒供應一線醫護人員。

據最新數據統計,河南省民營企業、商會及企業家個人,已累計捐款物10.1億餘元,「硬核河南」之後,「厚道河南」亦讓人刮目相看。

01

全方位物資供應

成抗疫中堅力量

緊急馳援武漢,河南很早就開始了。

除夕當晚,就有長垣當地企業裝箱了20萬個醫用外科口罩、200萬個一次性醫用口罩、50萬頂醫用帽、20萬隻醫用手套,在新年鐘聲還未敲響時發車趕往武漢。

大年初三,長垣市醫用口罩生產企業果決復工,產量增至平時30倍,機器24小時不停,在人力和材料成本飛漲的情況下,有的企業寧願每天虧損幾萬元,也絕不漲價。

▲工人們加班加點趕製口罩 來源:新京報

如果沒有這次疫情,恐怕無多少人知曉,長垣這個河南小城,竟是中國赫赫有名的醫療耗材之都,也是全國最大的醫療器械和衛生耗材之都。

據新華社報導,長垣日產醫用口罩165萬隻,防護服5000套,其中醫用外科口罩105萬隻,約佔全國一半,不僅是此次疫情中醫用物資的核心力量,也是護衛生命的戰士。

試想,如果沒有長垣的產能支撐,一線醫護人員會陷入怎樣的困境。事實上,河南與湖北接壤,河南本身的疫情也比較嚴峻,但河南優先支援武漢。

防控疫情,消毒物資必不可少。在接到武漢三家單位求助後,平煤神馬臨危受命,部署捐助180噸消毒劑,蔚林化工、河南浩森、天源化工三家企業捐贈84消毒液50噸、消毒粉3噸,可配製成含氯消毒劑8000噸。

這些遠不是全部。宇通客車第一時間向武漢疫區緊急捐贈價值350萬的10臺負壓救護車,負壓救護車被稱為「戴了N95口罩的救護車」,是極其稀缺的醫療救助資源,這些車,是宇通公司將1個月的生產周期壓縮到10天左右趕出來的。

得知武漢火神山醫院急需醫療櫃,河南洛陽14家鋼製家具企業通宵加班,湊齊大器櫃180臺、二鬥櫃230個、1.2米辦公桌80張,即刻送往武漢。

同時行動的還有河南食品企業。疫情爆發後,三全食品捐贈了2600箱21000多份自加熱米套餐,一線醫護人員幾分鐘就能吃上熱飯,在特殊時刻,是一種極大的安慰。

緊接著,南陽想念面業5天連送了720噸掛麵,安陽企業也送出了215噸掛麵,雙匯集團和思念食品亦加急生產。

除卻果蔬蛋肉,河南於2月4日向湖北省武漢市送達火腿腸19000箱共39.9噸,速凍湯圓4600箱共41.9噸,速凍水餃4600箱合計41.9噸,合計2.82萬箱、123.7噸,保障抗疫工作人員的飲食。

▲工人師傅奮力裝卸

2月15日,雙匯集團又將晝夜兼程、跨國採購的3135箱防疫物資送至湖北省武漢市,合計155949套(個),其中防護服42884套、隔離服81250套、口罩31815個,在現下疫情決勝階段,堪稱及時雨。

有力出力,有錢出錢,放在河南企業身上絕不是喊口號。從22頭小豬起步,用20多年打造出千億市值的牧原股份及創始人共捐贈2億元人民幣,這是湖北、山西、安徽、江西、湖南、河南中部6省中最大的一筆捐款。

在全國捐款榜單中,知名企業一抓一大把,有個小商超卻極其顯眼:胖東來。他只是河南三四線的一家連鎖超市,跟地產、金融、網際網路等行業比起來,超市利潤就是「芝麻與西瓜」,但創始人於東來卻一口氣捐出了5000萬元。

相較捐款10億的通用和阿里巴巴,胖東來或許微不足道,但就企業體量和實力來說,胖東來碾壓所有。

不但如此,特殊時期,胖東來堅持成本價銷售,且所有門店不歇業,吊打一幫投機漲價的商超同行。

事實上,在河南,像胖東來這樣默默出力的企業還有很多:

信陽西亞和美捐款1000萬元;

仲景宛西製藥捐款捐物約650萬元;

巴奴捐贈500萬元,另捐款價值200萬食材和消毒防護物資;

新鄉春江集團,捐款500萬元;

河南誠城集團,捐款500萬元;

河南礦山集團,捐款390萬元;

河南藍天集團,捐款200萬元;

好想你,捐助價值151萬元產品。

(篇幅有限,文中僅羅列部分)

一批批藥品設備、生活物資紛紛從河南企業發出,湧向防控一線,受疫情影響,很多企業都面臨生存壓力,即便如此,河南企業還是將「義無反顧」發揮到了極致。

02

被低估的河南

真實力A爆了

在河南省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河南省商務廳廳長馬健表示,河南生產了全國三分之一的火腿腸、三分之一的方便麵、四分之一的饅頭、五分之三的湯圓、十分之七的速凍水餃,一度被調侃為「炫富式穩定物價」。

作為農業大省,河南農作物產量連續8年全國NO.1,小麥、菸草、芝麻產量全國NO.1,不但餵飽了本省人,每年還有200億斤糧食支援外省。

時至今日,河南不僅是中國糧倉,還是全國方便食品的「宇宙中心」。家喻戶曉的三全速凍水餃、思念湯圓、雙匯火腿以及衛龍辣條等,都創立於河南,河南的公司幾乎承包了全國人民的飯桌。

河南在速凍界的地位有多高?中國第一顆速凍湯圓、第一隻速凍粽子均出自河南,每年中國冷凍食品產業大會,都是在河南省會鄭州舉辦的。

河南生產了全國70%的速凍水餃和60%的湯圓,其中水餃王三全食品,除了香港的灣仔碼頭,全國幾乎再無對手,每天產量多達3000多噸。

2019年,河南省出口的速凍產品共計815批次,貨值高達1.14億元,連續8年保持15%以上的高增長,晉級為「世界廚房」。

不但如此,河南也是低調的養豬大戶。火腿腸帝國「雙匯集團」同樣誕生於河南,市面上每賣出10根火腿腸,就有3根來自雙匯,整個河南省的火腿腸銷量佔據了全國半壁江山,如果算上全部肉類加工產品,河南省要佔去全國七成份額。

隨著2013年,雙匯以71億美元將美國豬肉生產商史密斯菲爾德收入麾下後,雙匯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豬肉食品跨國公司,全國市場份額在15%左右,超過後十位競爭對手的總和。

除此之外,河南省還攬下了全國方便麵產量第一的寶座,中國每生產10包方便麵,就有3.3包來自河南省。

從河南走出的白象方便麵,以大骨面廣為人知,巔峰時期月銷量超3億包,近兩年發展迅猛,大有趕超康師傅的勢頭。在2019年中國品牌價值評估信息發布表上,白象食品品牌價值12.35億元,位於全國食品加工類上榜品牌第9位。

且在全國方便麵十強裡,就有五家來自河南,比如北京人愛吃的南街村麻辣方便麵,山西晉城人民最愛的豫竹方便麵,還有名氣不那麼大但粉絲也不少的思圓、科迪、國華等,均為河南製造。

習慣用實力說話的河南人,還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力。現在的醫療器械之鄉長垣,曾經地處偏僻,更因挨著黃河的「豆腐腰」,災害頻發。

在不起眼的行當中找到機會,是長垣日後崛起的關鍵,從捻棉籤、縫口罩這些簡單的產品開始,長垣漸成氣候。

2019年,中國醫學裝備協會正式將「中國醫療耗材之都」的稱號授予長垣,贏得這份榮譽,靠的是長垣自身強大的生產能力。

在業內有個比喻:「長垣打個噴嚏,全國醫療器械市場都得感冒。」據不完全統計,整個長垣市生產經營醫療器械的企業有2000多家、2169件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涉及20大類醫療企業產品,產品覆蓋面佔據全國市場的80%,產品市場佔有率達60%。

同時,長垣還是脫脂紗布、脫脂棉、一次性無紡布、生物材料、醫用高分子材料、乳膠製品等醫療用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這些優勢,正是長垣能夠迅速生產,支持武漢抗疫的強心針。

▲全國各地醫院前往長垣採購防護物資

河南正加速去標籤,首創跨境電商保稅通關模式,跨境E貿易位居中國第一;省會鄭州創建首個國家級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全球每七部智慧型手機,就有一部來自這裡;127家世界500強企業在河南投資……

在2018年經濟不同幅度下調的大環境下,河南不降反增,喜提全國GDP前五強,位居內陸各省第一名;2019年,河南省GDP突破了5萬億元,達到54259.2億元,交上了一份「硬核答卷」。

這個「寶藏省份」,已經捂不住了。

03

最委屈的背鍋俠

總是深藏功與名

「十個河南九個騙,總部設在駐馬店。九個河南八個偷,機關總部在鄭州。」

飽受地域黑的河南,長期處在鄙視鏈最底層,多年來獨得「鍵盤俠」恩寵,經常莫名遭受地圖炮。

就連生活中,對河南人的歧視都隨處可見。前有某奇藝在招聘的溝通郵件中說:「以後儘量先過濾掉河南人。」

後有北大不顧教育考試院反對,三次堅持退檔某河南考生,在輿情迅速發酵後,身處漩渦中心的北大最後補錄了遭退檔的考生。

但偏見未曾讓河南停下前進的腳步。據2017年河南日報報導,河南省先後有16人榮獲「全國道德模範」榮譽稱號,37人次獲得「全國道德模範」提名獎,3個個人和1個集體被命名為全國「時代楷模」,13個個人和1個群體當選「感動中國」年度人物,795人入選「中國好人榜」,數量均居全國前列。

▲圖:去哪兒網

截至2018年底,河南省在全國志願服務信息系統註冊登記的志願者超過1200萬人,佔全省常住人口12.99%,位居全國第一,志願服務項目26.7萬個,服務總時長1.2億多小時,位居全國第三。

據阿里巴巴的天天正能量發布的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3月,河南省獲獎264次,是最有正能量的省份。

如作家二月河所說:「中原沃土滋養的河南人,不僅能在平凡的日子裡真情相助,而且總是能在為難時刻挺身而出,這是河南人的傳統美德。」

要幫,就全力以赴,要扛,就一扛到底,河南沒贏過一場網絡暴力,卻從未輸過任何一次民族大義 。

萬物復甦的春天即將到來,河南,這次真的中!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繫idonews@donews.com)


相關焦點

  • 警營夫妻齊上陣 逆向而行共抗「疫」
    警營夫妻齊上陣 逆向而行共抗「疫」 2020-02-24 1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戲歌《抗疫頌》誓破毒魔,決戰疫情!
    戲歌《抗疫頌》誓破毒魔,決戰疫情! 聯袂助抗疫,利器斬魔爪。 大愛頌興化,疫除世間誇。 抗疫頌 鄭國榮 大愛同心武漢連 全民抗疫贊莆田 白衣天使勇蹈險
  • 譚哲抗疫兒童詩選
    譚哲抗疫兒童詩選一:小童詩:1、 立春,種下一粒種子文|譚哲我的神兵從天降,請戰抗疫第一線,我的神兵多威武,趕走病魔露笑臉。火神山,雷神山,保衛武漢渡難關,共同抗疫人心齊,造就戰「疫」大醫院。也是偉丈夫,也是好年輕,中華兒女齊上陣,共同抗疫情。
  • 護耳神器、電解質飲料、雲咖啡等齊上陣 暖心抗「疫」助醫護
    下了夜班一整天排不出尿……」「脫下防護服他一口氣喝下四瓶水」「最長一天戴20小時口罩 勒紅了臉磨破耳」……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類似的新聞報導隨處可見,廣大醫護人員奮戰一線,面對未知的病毒機理、有限的醫療資源,不僅工作壓力大、感染風險高、心理負荷重,還要忍受佩戴口罩、護目鏡等護具的勒壓以及無法喝水上廁所的生理極限。
  • WHO公布抗疫感謝企業名單,中國遊戲公司FunPlus上榜
    編者按:各種意義上的為國爭光 國內要聞 《彈丸論破》將聯動《第五人格》 近日,Spike Chunsoft公布了《彈丸論破》系列紀念10周年紀念企劃。
  • 支持黑河抗「疫」,這些企業在行動
    支持黑河抗「疫」,這些企業在行動 2021-01-10 11: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焦作明仁50億產業集群的抗「疫」故事 藥品原價保供 口罩日夜生產
    愛心大藥房的600餘名員工放棄了春節休息,保證了100餘家門店一直有人值守價值50萬元的口罩捐給焦作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捐款、捐防疫物資、組織醫療隊支援湖北……在這場全民戰「疫」中,河南不少企業展現著自己的社會責任與擔當
  • 紙尿褲企業要生產口罩 杭州多家企業「轉產」抗疫保供
    復工當天,金利偉還收到了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醫療物資保障組下發的《關於印發省級重點民用口罩及關鍵材料生產企業(第一批)名單的通知》,可靠護理名列其中。這也意味著,為了保障民用口罩供應,可靠護理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生產口罩。
  • 父子齊上陣,浦城退役軍人抗疫記事
    雖然身處和平時期,沒有什麼大災大難,但針對此次突發的新型冠狀肺炎傳染全國民眾群起防疫抗擊,這更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也更激發了他曾經作為一個軍人的責任和擔當。春節回到老家後,得知仙南村防疫工作人手不夠,劉衛平便和去年剛剛退伍回鄉的堂弟劉偉傑一起主動報名參加了村口的卡點值守工作。
  • 抗疫情在行動 杭州灣信息港企業抗疫工作紀實
    國有難,勇擔當,我們為企業的行動感到驕傲,為將這份浙商精神記錄,特推出信息港企業抗疫工作紀實系列報導,以信息技術篇、生物技術篇、物資捐獻篇,向信息港企業致敬。  信息技術助力抗疫  微醫集團:呼籲更多醫生加入在線抗疫大軍
  • 速凍水餃大王:靠兩字賺100萬,20年前用年薪50萬招人今年賣50億
    根據最新的中國速凍水餃排行榜單中,前三名分別是思念速凍水餃、三全速凍水餃和灣仔碼頭速凍水餃。思念集團在1997年成立,創始人李偉為了紀念香港回歸祖國的懷抱給企業取名為思念。後來創立思念集團生產出來的產品賣不出去,李偉想到了一個大招,就是在1998年開出50萬的年薪招聘人才,讓思念集團的名聲一下子傳播了出去,從而成為了速凍水餃大王,旗下的產品單價雖然不高,但年營收突破了50億進入了去年的民營企業500強。
  • 評論:抗疫特別國債首要目標是幫企業渡過難關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抗疫特別國債首要目標是幫企業渡過難關宏觀大勢如果要論投資價值的話,抗疫特別國債的投資價值並不高。備受關注的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的發行,已經於上周拉開帷幕。繼上周順利發行首批兩期1000億元抗疫特別國債後,第三期700億元也將在今天發行。按照財政部的計劃,今年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的發行將在7月底發行完畢,可以預期,未來幾個星期裡,抗疫特別國債的發行將呈現出緊鑼密鼓的態勢,成為投資市場裡的一件引人注目的事。
  • 河南63歲女董事長上「疫」線被拒,兒子代母「上陣」,寫下這些防疫...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 吳軍集團旗下有10家子公司、38家分公司,2019年營收20多億元。 63歲的母親寫「請戰書」,34歲的「少帥」也搶著上抗疫一線。2020年1月26日至今,幾天來,圓方集團「少帥」、總經理李圓方在鄭大一附院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隔離病區,已工作5天。
  • 【致公科普·抗疫篇】佩戴口罩時如何護膚(中英文圖文)
    【致公科普·抗疫篇】佩戴口罩時如何護膚(中英文圖文) 2020-04-29 02: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國企有大擔當 華菱湘鋼抗「疫」紀實
    對一般企業而言,自己買藥熬製足以滿足需求,但對於員工數量大且春節期間不停產的湘鋼來說,這卻是個勞師動眾的大問題。為保證湯藥定時定量足額供應,湘鋼疫情防控辦和商務公司問詢了多家湘潭本地醫院和製藥廠,生產能力均無法滿足。最後,他們找到長沙市望城區一家企業,按每人每天兩包的量,分批送到每名職工手中。僅這一項開銷就達40萬元。
  • 儲備10億隻口罩,東莞塘廈為全球抗「疫」貢獻力量
    當前,國內已有效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但國外部分國家和地區的疫情還相當嚴重,口罩等防疫物資需求依然很大。今年5月,東莞市塘廈鎮防疫物資出口產業聯盟成立後,迅速布局,構建防疫物資產業集群。本月底,該聯盟預計將在全球範圍內建立100個防疫物資儲備庫,儲備10億隻口罩,為國外老百姓的防疫需求提供便利,助力「東莞製造」支援全球抗「疫」。
  • 御芝林30萬隻口罩支援石家莊抗疫一線
    1月7日,飽含著御芝林全體員工愛心的30萬隻號天牌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被送到石家莊高新區管委會,御芝林人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基礎上,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向在抗疫一線不分晝夜、堅守崗位的防疫人員表示慰問和致敬。石家莊高新區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戴寶進、石家莊高新區經濟發展局局長郝洪恩以及御芝林相關人員出席活動。
  • 抗「疫」歌曲進課堂 河南、新疆學子獲贈《「與祖國共成長」愛國主題教育》出版物
    以原創抗「疫」歌曲《長江長江 我是黃河》為主線打造5個課堂據中原傳媒股份公司總經理林疆燕介紹,這套出版物以疫情防控期間河南省教育界原創抗「疫」歌曲《長江長江 我是黃河》為主線,以社教專題片和主題課為表現形式,分別邀請數位校長、著名主持人和播音員參與創作。
  • 口罩工廠的生死時速:生產線24小時連軸轉,老闆前臺齊上陣打包
    (天下網商記者 章航英 編輯 杜博奇)爭分奪秒的口罩生產線。「戴著口罩出門買口罩,沒買到,還損失了最後一個口罩」——這形象地刻畫了非常時期的口罩緊張局面。眼下,為了擴大產能,一些口罩工廠已經開足了馬力——生產線24小時運轉,就連老闆都上陣打包了。
  • 上陣母女兵,抗「疫」一線情——王俊秀和女兒馬紅霞
    都說「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抗擊新冠肺炎這場戰「疫」中,離石區有這樣一對「母女兵」,她們雖然在不同的工作崗位,卻同樣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上演了「巾幗母女齊上陣」的溫暖故事。她們就是紅眼川鄉賈北裡村擔任鄉村醫生多年的王俊秀和離石區人民醫院婦產科副護士長馬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