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卦第四爻說: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這一句按照通俗的說法而言,並不難解,但是,《易經》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不同的,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解釋,即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心境下對《易經》語句的理解也不盡相同。
對於乾卦·九四爻的理解,要把握的關鍵字是「或」。我們根據這一爻次所闡明大概意思,可以從「或」的如下意思進行探討:
「或」表示不肯定的意思:有「或許」、「也許」的意思,這時這句爻辭的意思是:也許應該騰躍到深淵裡去,這樣做沒有害處。
「或」表示抉擇的意思:或在天、或在淵,或進或退,都沒有害處。
「或」在古漢語中,有時通「惑」,有疑惑的意思:是進是退,是騰於天,還是躍於淵,心中還不確定,但有躍躍欲試的衝動。
普遍的理解,認為這一爻,說明事態的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這個階段經過乾卦的前三爻「潛龍勿用」、「見龍在田」「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演化來的,之所以到了這一地步,是因為有了前三爻的基礎,時勢造就得這一階段需要抉擇了。換言之,就是時機開始成熟了,所以,斷語是「無咎」。
《周易·文言》:九四曰:或躍在淵,無咎。何謂也?子曰:上下無常,非為邪也。進退無恆,非離群也。君子進德修業,欲及時也,故無咎。
這段話並不難理解,孔子解釋乾卦九四爻說:在上位也好、在下位也好,這種情況並非一成不變,而是經常變化的,這種變化並非不正當,是符合事態發展規律的。進退也沒有一定的規律,但是不管進也好、退也好,但不能脫離群眾。君子進德修業就是為了把握時機,君子進德修業,又能把握時機,所以會「無咎」。
《周易·文言》:九四,重剛而不中,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無咎。
乾卦·九四爻,是陽爻卻在偶數「四」的陰位,剛剛從下卦上升到上卦,但仍在上卦的最下方,缺乏安定感,遲疑不決,這時進退應當謹慎,需進退有據,把握最有利的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