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鐵生:世界以痛吻我,而我報之以歌

2021-02-19 洞見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新聞,不一樣的故事,數百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免費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牛皮明明

來源:聽明明吹牛皮(ID: niupimingming)

01

1978年,「四人幫」剛倒臺,27歲的陝西知青孫立哲被誤判為「流毒」,被關在地委大院的窯洞裡,重病在身,還要每天上午掃院子勞改,下午接受專案組審查。

孫立哲絕望到了極點,一度想自殺。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在一千多公裡外遙遠的北京,有一個和他同齡的年輕人,每天寫完上書材料,就坐在輪椅上搖搖晃晃滿北京城跑,到處求人。

輪椅每跑5公裡,就要轉動1500圈。碰到階梯,還要繞著走,這樣一天下來,跑的路比一個長跑運動員都多。

為了救出孫立哲,他走了無數艱難的路,遭受了無數冷眼和拒絕。後來他又寫信,聯繫上了當年孫立哲插隊的地方,發動全村的農民籤名、按手印,做成「萬民折」,然後上書西安。

到了第二年,孫立哲終於被「撈」回了北京。這個撈他回來的朋友,叫史鐵生。

許多人都讀過中學課文《我與地壇》,看到那個飽受命運折磨,抱怨世界不公,甚至對母親大發脾氣的少年史鐵生。可大家從來不曾看到那個為朋友兩肋插刀的史鐵生。

也不曾看到那個被命運摁在輪椅上,精神卻傲然挺立的史鐵生。

倘若你覺得人生幸運,那麼,你應該讀讀史鐵生。倘若你覺得人生充滿不幸,那麼,你一定要讀讀史鐵生!

史鐵生和母親

02

1951年1月4日,史鐵生出生在北京,中學在清華附中就讀,是學校裡的頂尖學生,體育特別好,尤其擅長80米跨欄,他用外八字腳跑步,上身鐘擺式打晃,跑起來像剛出鬥獸場的野牛,只要有他參加的比賽,一衝就是第一名。

18歲那年,史鐵生去陝北關家莊插隊。住在窯洞裡,陝北的冬天,窯洞冷得像冰窟窿,史鐵生就用大衣裹著腦袋,身體蜷成一團,只剩下嘴巴不停地哈氣,以此熬過漫漫寒夜。碰到下雨下雪,就鑽進牛棚,牛棚裡儘是糞尿,連打盹的地方也沒有。

20歲那年,史鐵生在山裡放牛,遭遇暴雨和冰雹,無處可躲。溝溝壑壑的黃土高原上,只剩下暴雨中的史鐵生和一頭老牛。雨停了,回到家,史鐵生發了高燒,大病一場。

他以為自己的身體強壯,扛一扛就過去了。結果,命運跟他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一年後,下肢徹底癱瘓,從80米跨欄冠軍變成了一個輪椅上的人。

從此,史鐵生的人生用一句話概括:主業是生病,業餘寫點東西。他說:「我是殘疾人,但不是廢人。」

癱瘓後的史鐵生一邊寫作,一邊找工作。工作後,每天就搖著輪椅到街道工廠去上班。在仿古家具上畫畫,每月掙十幾元錢貼補家用,一幹就是7年。

早年,他住在北京前永康胡同一個大雜院的最裡邊,從院門到屋門,輪椅得走過幾十米坑窪不平的土路,一不小心,輪椅就要翻車。輪椅翻了,史鐵生也不喜歡喊人,就坐在地上先扶起輪椅,再用雙臂把自己硬撐上去。

他的小屋只有六七平方米,屋裡除了床和寫字檯,剩下的空間僅夠輪椅轉個小彎。這麼個小地方,時常有朋友去看他。在很多人眼裡,史鐵生的人生墮入低谷,應該變得沉默自閉、絕望無比。

可這些朋友見到史鐵生後,驚嘆了,史鐵生不單沒有自暴自棄,反倒異常開朗,聊天起來滔滔不絕,只要好玩的事,好吃的東西,他都為之痴迷。

從文學聊到體育,又從體育聊到旅遊,天南海北,無所不聊。尤其愛聊吃的,聊起來就有滋有味:

「羊肉還是牛街的好!醬牛肉還在白紙坊的地道!」甚至連常營回民鄉的李小老燒餅,他都門兒清。

生病後,史鐵生胃口依然不減,尤其愛吃肉,他又正好屬虎,所以朋友們都笑他,人送外號「食肉動物」。

作家王安憶第一次去看他,以為史鐵生會講述自己的悲慘人生,感慨命運無常。結果史鐵生從頭到尾都在和他聊餃子。王安憶說,史鐵生的樂觀和率真,讓我們這些身體健全的人都自愧不如。

還有一次,幾個朋友去看他,趕上飯點,史鐵生拉著他們說:「都別走,我給大傢伙兒做飯,做好吃的。」大家不願意給他添麻煩,他倒是坐在輪椅上,擼起袖子開始炒菜。一邊炒菜一邊還和大家有說有笑。那頓飯,幾個朋友吃得淚流滿面。

生活就是這樣,真正的強者不會因為某件事而壯烈死去,而會因為某件事興高採烈、認真地活著。

知青時代的史鐵生

03

殘疾對於一個人本就是致命的打擊,而命運給史鐵生的苦難卻剛剛開始。

1980年末,癱瘓的史鐵生又得了腎病,連正常排尿都是問題,從此一生只能插著尿管,隨身帶著尿壺,身上永遠都有一股尿味。

帶著尿壺,不能遠行,他不想給家人添麻煩,大部分時間就獨自一人去附近的地壇呆著,去那裡看書或寫作,一呆就是大半天。下午準時回家,父親打豆漿給他喝,煮些麵條或買點包子、滷煮火燒,他總是悶著頭吃得呼啦啦作響。

要麼好好活著,要麼立馬死。史鐵生只有這兩個選擇,他有一萬種理由選擇死,但是他選擇了處之泰然的態度予以報復命運的凌辱。

他在《我與地壇》中寫道:

死是一件無須乎著急去做的事,

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了的事,

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命運從來可以摧殘一切光鮮皮囊,卻殺不死堅強靈魂。

直到現在,很多人還在說:到北京可以不去長城,不去十三陵,但一定要去看一看地壇。

04

有一個叫陳希米的姑娘喜歡史鐵生的文章,便和史鐵生通信。

陳希米比史鐵生小10歲,西北大學畢業,和史鐵生寫了上百封信後,在雍和宮附近一間低矮的小平房裡,他們初次見面,史鐵生對陳希米說的第一句話:

「你正是我想像的樣子。」

1989年,史鐵生與陳希米結婚。從此,陳希米成了史鐵生的雙腿,兩人相濡以沫,日子雖然清貧艱苦,卻過得有聲有色。

陳希米推著史鐵生去看電影,去找史鐵生愛吃的小館子,史鐵生給陳希米念愛爾蘭詩人葉芝的《當你老了》。兩人共讀一本書,史鐵生讀得快一點,陳希米就要他講,他還故意賣關子:「那你給我做頓炸醬麵,我就告訴你。」

他們的生活真的很幸福,不是給別人看的那種幸福。

史鐵生給陳希米寫情詩:「你來了黑夜才聽懂期待,你來了白晝才看破樊籬。」

陳希米說:「我是鐵生的妻子,所以才要做更好的陳希米。」

愛情,其實就是一次平靜的相逢。他們遇到了,就是遇見了另一個自己。兩人並肩站在世界的同一邊,再一起往前走。

陳希米和史鐵生

05

可是命運從來就沒有公平這回事。

在史鐵生剛剛得到幸福的愛情時,命運又給了他重重一擊。他腎病越發嚴重,最後惡化為尿毒症,腎幹得像核桃。

一個星期,史鐵生三天都在醫院透析。他躺在病床上,看殷紅的血在體外循環過濾,再循環,再過濾,血一圈一圈又重新回到身體裡,每次透析4個半小時,他就看4個半個時。

這樣的日常,持續了整整12年,最後動脈、靜脈點隆起成蚯蚓狀。

他在採訪中卻樂觀地說:

其實十八年前醫生就告訴我,我終有一天要做透析,所以我已經很幸運,因為那個時候透析水平遠不如現在,命運對我已經很善待了。

雜誌主編許慶亮去採訪他,說史鐵生太愛笑了,黑鏡框後的小眼睛眯成一條縫,有時還透著幾分孩子般的狡猾。許慶亮試探地問他,病情會不會好起來?史鐵生卻回答道:「肯定有這麼一天,那一天我就死了嘛。」

說完,他哈哈大笑起來。

他還打趣道:

我的身體就是一架飛機,兩腿是起落架。兩個腎是發動機,它們一起失靈了。我這個機長就要走出來,請身體各部門留些遺言。

史鐵生先後住過三家醫院,北京友誼醫院、朝陽區醫院、宣武區醫院。住過時間最久的醫院是友誼醫院,12間病室,他住過10間。最後,還變成了醫院的「透析模範」。和他熟悉的護士對他說:「你的名字真的沒取錯,你的命比鐵都硬。」

他的主治大夫看慣了生老病死,在史鐵生面前卻不得不服,感嘆道:「史鐵生之後,談生是奢侈,談死是矯情。」

06

史鐵生把疾病交給醫生,把命運交給上帝,把快樂和勇氣留給自己。

中國傳統認為,人死後要入土為安。史鐵生卻不這麼想,他早早立下遺囑,「只要我身上有一樣東西,能留下就留下。」

2010年12月31日凌晨,史鐵生突發腦溢血逝世,享年59歲。陳希米將史鐵生的身體唯一完好無損的肝臟和眼角膜捐獻,史鐵生說:希望器官新的主人能幫我繼續看看這個美好的世界。

四天後,史鐵生的肝臟成功移植給了一個天津肝病患者身上。

這天,是史鐵生60歲的「生日」。在北京798時態空間畫廊,幾百人給史鐵生過「生日」,追思史鐵生。 

現場沒有哀樂,沒有花圈,沒有輓聯,只有一張張落淚的臉。60根紅燭繞成一圈,一張張祝福的卡片別在紅色玫瑰上,寫著:

「鐵生,生日快樂!」、「一路走好!」

尊嚴地生,莊嚴地死。史鐵生一生坐在輪椅上,卻比很多站立的人靈魂更高,身影更長。

07

陳希米與史鐵生愛了整整21年,還將永遠愛下去。

史鐵生走後,陳希米總是隨身帶著他的骨灰。以前史鐵生坐輪椅的時候,常跟她說,很想念坐火車的感覺。她就帶著史鐵生的骨灰去坐火車,一路開往南方。

2012年,陳希米要去德國。史鐵生在世時,對陳希米說他喜歡德國。這一次,陳希米就找出一隻王安憶送的小木盒,裝上了史鐵生的骨灰,放在貼身的口袋裡,帶著他一起去了德國。

在一個名叫羅騰堡的德國小鎮,陳希米長久地駐足,在鎮中心的露天廣場,那一刻,她又感受到了史鐵生,還是穿著那件藍色的風衣,坐在電動輪椅上,就在她的身邊,也在仰頭往上看……

陳希米還買了布穀鳥咕咕鐘,說:「我要將它掛在家裡,聽著它一圈圈轉動的聲音,好像是鐵生來自另一個世界的問候。」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愛一如既往,我將化為灰燼擁抱你。

陳希米看著史鐵生的照片,最常說的一句話是:別忘了你說過的下輩子還要娶我。

史鐵生和陳希米幼年時期。陳希米在書上說道:感謝現在的ps技術,讓我和史鐵生「青梅竹馬」。

08

史鐵生生前說:我常感恩於自己的命運。人的命就像這琴弦,拉緊了才能彈好,彈好了就夠了。我盡力了,所以沒有遺憾。

生命從來不在於長度,而在於寬度。每個人都是一本書,出生是封面,死亡是封底。我們雖無法改變封面前和封底後的事情,但書裡的故事,我們卻可以自由書寫。

讀史鐵生,閱歷越廣,越懂他的曠達。挫折越多,越懂得他的堅強。苦難越深,越懂得他的樂觀。

人生若覺不幸運,只因未讀史鐵生。經歷人生百味,才讀懂他的文字,甚至連標點符號都是鮮活跳躍,讓人感動。

今天,地壇還在,那個昨日在地壇的少年已經化成了傳奇。

年輕時,史鐵生的照片上很少看到笑意,只看到青澀和倔強,反而在中年之後,每一張照片上都在燦爛地笑,仿佛苦難從未降臨在他的身上。正如作家何立偉說:「史鐵生就像一座佛,參透了生死、貧富和一切欲望。」

在苦海泛舟的歲月裡,史鐵生創作了20部短篇小說、6部中篇小說、2部長篇小說、18部隨筆散文、2部電影劇本。

現實是殘酷的,生活是艱難的,但是卻可以用微笑,努力讓它們變得柔軟。

史鐵生雖然走了,但早已化作天上星辰,照亮人間之路。

聰明的人是能認清生活的真相,而睿智的人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以後,依然熱愛它,這正是生命的價值所在。

每個人的一生,即便沒有行走高原大漠,但內心一定要海闊天空。

相關焦點

  • 詩人餘秀華: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
    真名士,自風流,這個世界對於她來說是透明的,無須穿衣,說什麼也不用避諱。她就像那魏晉風流名士,因為今天她在頭條又開撕了,毫不顧忌別人的眼光:「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端午前她宣布將退出頭條:「明天端午節了,真快。
  • 肖戰: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他知道…………對,沒錯,連日來他確實感受到了這個世界對他的惡意,人們總是以最大的惡意去揣度他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行為,甚至是每一份作品。他知道一切,可他更願意相信,還有那麼一群人在支持著他,相信這個世界不只有陰暗的一面。
  • 世界以痛吻我,還要我報之以歌
    每個人都開始擔心內森,原生家庭的影響下內森是一個不會表達愛的人,當看到他和雅基熱戀時曾以為他是熱情洋溢的人,然而那只是他的一個面具,真實的他膽怯笨拙,害怕一切親密的關係,尤其是親子關係,在把家庭生活搞得一團糟之後,一次意氣用事,一次意外讓他被世界拋棄,在那之後他幾乎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下一個崩潰的會不會就是他?
  • 濰坊青州市:世界以痛吻我 我卻報之以歌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11日訊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這句話用來形容濰坊青州市的陳延波再貼切不過了。「我以前在紙廠、酒廠工作過,是優秀員工。但患病後,個體老闆都不願僱傭我。」陳延波告訴記者,多年來他一直沒找到正兒八經的工作,平時在網上賣點土特產等,一年下來也就賺個千餘元,稍微減輕父母的負擔。雖然自己患病,但陳延波一直心懷大愛。2016年,他經人介紹加入了濰坊青州市志願者協會。
  •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 泰戈爾詩歌入元月調考作文題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昨天(1月25日),有著中考首輪「大閱兵」之稱的全市九年級元月調考如期開考,近6萬名考生在泰戈爾的詩情畫意中,為自己的「三觀」註腳。作文要求根據對詩人泰戈爾的一句名詩「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的理解與思考,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她和大多數同學的立意一致,就是遇到挫折時要以樂觀的心態積極面對,雖說不會跑偏,但大家都認為得高分不簡單。
  • 世界以痛吻我,真的沒必要報之以歌:有些人,有些事,不值得
    泰戈爾在飛鳥集中說: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報以歌是何等心胸寬廣的人,才能做到以德報怨,忘記傷害。你傷害了我,而我一笑而過,是歌詞裡寫的,是烏託邦式的謊言。就像你被狗咬了一口,難道要微笑站著一動不動,等它再咬一口。顯然不是,你要做的是,要麼遠離它,要麼給它以震懾,讓它不敢再靠近你。
  • 張靚穎: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1「每一層妄言落下的灰,每一個辯解拖著的疲憊,你好,世界,幸會……」在《夢想的聲音》第三季的巔峰歌會上,張靚穎用這首《一路之下》作為自己在這個舞臺上的年度總結。原曲為昔日的KTV金曲,展現原唱梁詠琪以小女生的純真初嘗感情世界的挫折,但總體上仍是一首小品級的歌曲。靚穎憑歌寄意,把她對舊日情絲的告別唱到歌裡。在管弦樂的鋪排下,用些許program電子樂音色做畫龍點睛,但並不藉助節奏樂器,靚穎用她史無前例的高超語感唱出情感的流動,且直接用聲音來驅動這首歌的grooving,讓此刻新換了短髮造型的張靚穎聽起來也有飄揚的色彩。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世界以痛吻我,我仍報之以歌
    電影講述了松子因渴望愛與被愛而坎坷曲折的一生《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是一部歌舞電影,但是歌舞的背後卻是不幸,在松子遭遇重大的變故時,總是有一首輕快的曲子悠悠的響起人生就是這樣:世界以痛吻我,我卻還是報以之歌昭和22年,松子出生在福岡縣大野島,大學畢業後成為一名普通教師
  • 命運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帶呼吸機的男孩高考662分
    可是,王唯佳不知從哪裡抄來這樣一句話,這句話是:「命運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家人為王唯佳的精神所感動,他們決定和孩子一起共同面對。王唯佳一邊接受治療,一邊堅持學習。今年7月23日,高考成績一放榜,王唯佳就查到了自己的分數,他興奮地喊了出來:「662分,我考了662分!」比本省的本科分數線高出了303分,這一刻,有病的他喜極而泣。最近,他被天津南開大學錄取了。這是一個很感人也很勵志的故事,但卻有不同的觀點。
  • 泰戈爾詩歌精選: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報之以歌。我們把世界看錯,反說它欺騙了我們。而我覺得,為了這個,我已等待得很久了。長日盡處,我站在你的面前,你將看到我的疤痕,知道我曾經受傷,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
  • 世界以痛吻我
    這凝重的詩句,是泰戈爾的。我不知道這兩句詩的原文是怎樣寫的,但卻覺得翻譯得妙。有一回,我的一個學生發來簡訊,說她被至愛的人辜負得很慘,她寫道:「我恨他,因為他讓我恨了這世界!」我慌忙把泰戈爾的這兩句詩發給她,並解釋說,那所有以痛吻我們的,都是要我們回報以歌的;如果我們以痛報痛、以恨報恨,甚至無休止地複製、擴大那痛與恨,那我們可就蝕本了。
  • 杜甫《狂夫》: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用這句話來形容杜甫,再恰當不過。家道中落,兩次落榜;更兼十年風雨在長安,卻身無長一物。更遭小兒飢餓死,淪為階下囚。幸得輾轉至蜀川,寄居在草堂。可憐食無安,只得託故人。奈何故人書信斷,哪得宿與糧?
  •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泰戈爾的詩至今仍在療育人心
    不經意的仰頭看向天空,卻想起了「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讓我心緒得到暫時的安寧。我知陪伴我大學時光的那本厚厚的《泰戈爾詩選》又來療育我。所以,今天的這篇文章紀念於你,也紀念你陪我度過的青蔥時光。記憶中留存著泰戈爾的消息,人們說你是「人類的兒童」,用你最真摯、純淨、不染塵埃的心靈來量度這個世界,書寫這個世界的光明,也用你的文字不斷感染和給予更多的人力量。
  • 記日照大學生陳為坤的勵志生活:世界以痛吻我 我要報之以歌
    齊魯網日照6月8日訊「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總是有這樣一些人,面對生活,他們努力的樣子讓人感動。陳為坤,出生時落下殘疾,寫字、吃飯只能用左手,但他並沒有因此自暴自棄,反而更加努力學習,笑對生活。
  • 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龐貝病男孩王唯佳662分考上南開大學
    他用堅強與樂觀詮釋了「命運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初中時確診龐貝病,每晚靠呼吸機入睡王唯佳來自遼寧瀋陽法庫縣西二臺子村,和同齡人相比,他顯得很瘦弱,1米74的身高,體重還不到90斤。「我當時就想,我都活成這樣了還考啥試,我去廁所用涼水洗臉,洗完之後感覺好點了。我想/我都這樣了,學習再不好,那我該咋辦?還得考試!」
  • 龐貝病少年高分考上南開大學,「命運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他用堅強與樂觀詮釋了「命運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我當時就想,我都活成這樣了還考啥試?我去廁所用涼水洗臉,洗完之後感覺好點了,我想,我都這樣了,學習再不好那我該咋辦?還得考試!」「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既然已經得病了,如果再自暴自棄,不就是順了它的意嗎?我反而要越做越好,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 「人民英雄」張定宇: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
    每天晚上我都會抽筋,非常痛,得起來用體重壓住,嚴重的手需要用熱水才能緩解,但是(病痛)並沒有壓到我。希望在大瘟疫肆虐的時刻,我能用殘缺的身體燃燒出的微弱之光,療愈時間的傷痛。「我是新冠肺炎的康復者,我向張定宇提出捐獻血漿,既是支持他工作,更是為了搶救更多的患者生命。」程琳就是這樣一個女人,從戀愛時開始,就一直是那個懂得並支持著張定宇的女人。
  • 肖戰翻盤操作引人淚目: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一時間,肖戰粉絲成了「萬惡之源」,以至於她們所有的所有好事,都可以被視而不見。你說你看到了肖戰粉絲舉報AO3平臺?如今已經各種實錘表示她們並沒有;而我說肖戰粉絲熱衷於公益事業,以前是,現在也是,接下來依舊是。這不,肖戰翻盤的第一個操作就是成立粉絲公益項目組。
  • 鄭玲玲: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今晚6點半,衣錦教116,請伸出援助之手。我院法學122班鄭玲玲同學,家庭貧困,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異,多次獲各類獎學金、三好學生等榮譽,省級優秀畢業生。「我要調整好狀態,否則蓬頭垢面的就算有心也不會錄用我了。」  她一直是一個優秀而積極地姑娘,這個在校期間拿下各種獎學金、榮譽證書的姑娘,這個一個人的創新創業學分可以撐起整個班的姑娘,在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歌。"
  • 「生命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歌,這八句話送給逆流而上的你」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這大意是講人生就是一趟艱難的旅程,你我都是那匆匆過客,就如在不同的客棧停了又走,走了又停。所以人不應為過往傷懷,而應豁達處事,不要徒增自己的煩惱。2.但偶爾還是會厭惡我自己,為什麼愛在悲傷的時刻講笑話。4.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 站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 一半在塵土裡安詳, 一半在風裡飛揚; 一半灑落蔭涼, 一半沐浴陽光。 非常沉默、非常驕傲。 從不依靠、從不尋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