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20年了,從2003年前後人們對房價開始逐漸關注,到成為茶餘飯後的熱門話題,再到現在的怎麼都也繞不開。不管如何,時間未曾讓上漲的房價剎住車,縱使今年新冠疫情的衝擊,也沒有擋住人們財富膨脹的步伐,你喜歡不喜歡他都這麼蹭蹭的漲起來了。至於原因,可能不只是鋪天蓋地的房產中介們。
1、房產中介
了解房產中介的人可能知道,市面上的房源,很大一部分是虛假房源,尤其是學區房。部分高燒房源,只是中介宣傳需要的幌子而已,目的是吸引你的關注、勾起你的急切。聽風就是雨,學區、地鐵、CBD、醫院等等,他們無孔不入的創造熱度,只為了讓房價再漲會。
近日,眾多房產中介齊聚在上海一業主家,為爭奪客戶而上演全武行的場面,甚是熱鬧。這種為錢拼命,自帶節奏的動作片,也造成了人們對房價的誤判,泡沫只會被吹得越來越大。
2、業主們
房價上漲的另一個原因是擁有住房的業主們,而且功勞還不小。曾經業主群的成立是為了大家對小區的消息互通有無、增進鄰裡關係。現在則成了房價推高的主戰場,小區的部分業主在群裡不斷推高出手價,並且直接鎖定有出售意願的業主,明確最低指導價,拋售的立馬被曝光且直接去家裡喝茶。因此,部分學區房一周均價上漲個三五千元是常事。
學區房的確是稀缺資源,也正因為此,才給了區域內的業主們自抬身價的信心,將房產交易的博弈主導成了賣方市場。
3、地方ZF
不得不說,目前各市財政收入的很大比例是土地收入,不管是深圳、上海還是六線小縣城。賣地掙錢快且容易,畢竟沒錢不好辦事,城市教育、基建、後勤保障,哪個不要錢呢?各市的態度決定了地好賣。建房熱度不減、地價低賣不了,房價自然也不會下降。
拓開眼界,其實有房沒房都壓力山大,一個擔心降、一個擔心漲,永遠的對立面,卻不知也永遠是一條線上的螞蚱。因為房價上漲必然會導致物價的上漲,必然會導致實業的停滯不前,必然把年輕一代的剛需們壓得無法喘息。社會發展規律是波峰波谷式的平衡前行,某一個時間段內的不平衡必然會被打破再造,高房價帶來的社會問題其實是全員受累。
不要再為房價歡呼,靜下心來關心自己的成長,做一個平凡崗位上不平凡的人,所帶來的喜悅會比房價帶來的財富更為踏實。做一個有價值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企業,永遠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