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邵可強 郭兵
鄭州一商戶通過朋友圈信息訂購29.5萬元電動車頭盔,貨沒收到錢打了水漂。5月22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對此事進行報導後,鄭州警方已受理此事。同時,記者走訪發現,鄭州市場上近期熱銷的電動車頭盔「不見蹤影」。數據顯示,5月份以來,河南的頭盔成交額同比增長977%,位居全國第二。
【進展】29.5萬買頭盔「變」安全帽,鄭州商戶從山東回到河南,鄭州警方受理案件
5月中旬,孫先生妹妹孫女士通過朋友圈以29.5元每個的價格訂購了1萬個電動車頭盔,就在孫女士等著收貨時,對方來信息稱,電動車頭盔沒貨了,只有工地安全帽,孫女士想退貨退款,但遭拒絕。
5月19日,孫先生一家4口驅車1200公裡到收款人所在地山東諸城追款,被山東省諸城市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告知「不受理此事」。多次與派出所艱難溝通無果後,孫先生一家於5月21日晚從山東返回河南。
5月22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對此事進行報導後,鄭州警方主動聯繫到當事人孫先生。孫先生和家人於22日上午到轄區派出所重新報案,民警仔細詢問記錄了事發經過和追款過程。「派出所受理了,終於有進展,我們心裡好受多了。」22日下午,孫先生告訴大河報記者。
【變化】熱銷的電動車頭盔「不見蹤影」
(前幾天擺放在商戶門口的電動車頭盔)
5月20日,公安部交管局發文明確,6月1日起,騎電動車不戴頭盔,不處罰。
河南多地市場監管部門也開始行動,向各頭盔用品經營者發布「關於頭盔用品市場銷售價格行為的提醒告誡書」。近日,鄭州市市場監管局也對全市流通領域銷售的頭盔商品開展專項檢查。
多種措施之下,市場上頭盔銷售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5月21日、22日,記者走訪發現,近期熱銷的電動車頭盔「不見蹤影」。在鄭州市南三環、文治路附近一家摩託車、電動車銷售市場,記者發現正規的摩託車頭盔像以前一樣正常銷售,當詢問電動車頭盔的情況時,多家電動車銷售商戶表示,「前幾天接到市場方的通知,不讓賣電動車頭盔了,目前已經下架」。
一摩託車銷售商戶說,21日上午轄區市場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還來到市場進行檢查,主要是查賣電動車頭盔的,「據說是,一旦發現,就作暫扣處理」。
在桐柏路一批發市場,上周記者走訪時,裡邊的小商品店門口都擺放有頭盔,進行售賣。但是,昨天這些頭盔已經「銷聲匿跡」了。商戶稱,「不讓賣啦」。
走訪中,多名電動車經銷商也表示,這兩天經常有市場監管人員檢查,不讓擺放售賣頭盔,鼓勵商戶售賣有CCC認證或者正規廠家生產質量好的頭盔。
【數據】5月份,河南的頭盔成交額同比增長977%!
河南的電動車頭盔銷售又多火爆?
5月22日,大河報記者從京東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一項數據了解到,5月以來,全國摩託車及電動車頭盔搜索量達到去年同期的8倍,成交額同比增幅也接近400%。從成交額上看,河南的頭盔成交額同比增長977%,位居全國第二。
從全國情況來看,江蘇、河南、天津、雲南等省份的頭盔成交額都達到去年同期的10倍以上,上海、河北、寧夏、安徽等省份頭盔的成交額達去年同期的8倍以上,山西、西藏、陝西等地的頭盔成交額也達到去年同期的5倍以上。從各城市等級的頭盔消費數據來看,二線及三線市場增速更為明顯。
京東大數據顯示,從消費者選購頭盔的款式來看,黑色、粉色和白色款的頭盔更受消費者青睞,同時功能上也更注重夏日防曬。從購買了頭盔的消費者畫像來看,男性消費者雖然在頭盔上的花費要高於女性,但女性消費者頭盔的成交額較去年則有大幅提升,同比增幅超過 570%;年齡分布上,26-35 歲中青年群體是購買力最強的年齡段,36-55 歲消費者也在今年購買了更多的頭盔,成交額同比增幅達 470%。
來源:大河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