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蹤丨鄭州一商戶29.5萬買頭盔「變」安全帽 警方已受理此事

2020-12-17 中國網新聞中心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邵可強 郭兵

  鄭州一商戶通過朋友圈信息訂購29.5萬元電動車頭盔,貨沒收到錢打了水漂。5月22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對此事進行報導後,鄭州警方已受理此事。同時,記者走訪發現,鄭州市場上近期熱銷的電動車頭盔「不見蹤影」。數據顯示,5月份以來,河南的頭盔成交額同比增長977%,位居全國第二。

  【進展】29.5萬買頭盔「變」安全帽,鄭州商戶從山東回到河南,鄭州警方受理案件

  5月中旬,孫先生妹妹孫女士通過朋友圈以29.5元每個的價格訂購了1萬個電動車頭盔,就在孫女士等著收貨時,對方來信息稱,電動車頭盔沒貨了,只有工地安全帽,孫女士想退貨退款,但遭拒絕。

  5月19日,孫先生一家4口驅車1200公裡到收款人所在地山東諸城追款,被山東省諸城市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告知「不受理此事」。多次與派出所艱難溝通無果後,孫先生一家於5月21日晚從山東返回河南。

  5月22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對此事進行報導後,鄭州警方主動聯繫到當事人孫先生。孫先生和家人於22日上午到轄區派出所重新報案,民警仔細詢問記錄了事發經過和追款過程。「派出所受理了,終於有進展,我們心裡好受多了。」22日下午,孫先生告訴大河報記者。

  【變化】熱銷的電動車頭盔「不見蹤影」

  (前幾天擺放在商戶門口的電動車頭盔)

  5月20日,公安部交管局發文明確,6月1日起,騎電動車不戴頭盔,不處罰。

  河南多地市場監管部門也開始行動,向各頭盔用品經營者發布「關於頭盔用品市場銷售價格行為的提醒告誡書」。近日,鄭州市市場監管局也對全市流通領域銷售的頭盔商品開展專項檢查。

  多種措施之下,市場上頭盔銷售發生怎樣的變化呢?

  5月21日、22日,記者走訪發現,近期熱銷的電動車頭盔「不見蹤影」。在鄭州市南三環、文治路附近一家摩託車、電動車銷售市場,記者發現正規的摩託車頭盔像以前一樣正常銷售,當詢問電動車頭盔的情況時,多家電動車銷售商戶表示,「前幾天接到市場方的通知,不讓賣電動車頭盔了,目前已經下架」。

  一摩託車銷售商戶說,21日上午轄區市場監管部門的工作人員還來到市場進行檢查,主要是查賣電動車頭盔的,「據說是,一旦發現,就作暫扣處理」。

  在桐柏路一批發市場,上周記者走訪時,裡邊的小商品店門口都擺放有頭盔,進行售賣。但是,昨天這些頭盔已經「銷聲匿跡」了。商戶稱,「不讓賣啦」。

  走訪中,多名電動車經銷商也表示,這兩天經常有市場監管人員檢查,不讓擺放售賣頭盔,鼓勵商戶售賣有CCC認證或者正規廠家生產質量好的頭盔。

  【數據】5月份,河南的頭盔成交額同比增長977%!

  河南的電動車頭盔銷售又多火爆?

  5月22日,大河報記者從京東大數據研究院發布的一項數據了解到,5月以來,全國摩託車及電動車頭盔搜索量達到去年同期的8倍,成交額同比增幅也接近400%。從成交額上看,河南的頭盔成交額同比增長977%,位居全國第二。

  從全國情況來看,江蘇、河南、天津、雲南等省份的頭盔成交額都達到去年同期的10倍以上,上海、河北、寧夏、安徽等省份頭盔的成交額達去年同期的8倍以上,山西、西藏、陝西等地的頭盔成交額也達到去年同期的5倍以上。從各城市等級的頭盔消費數據來看,二線及三線市場增速更為明顯。

  京東大數據顯示,從消費者選購頭盔的款式來看,黑色、粉色和白色款的頭盔更受消費者青睞,同時功能上也更注重夏日防曬。從購買了頭盔的消費者畫像來看,男性消費者雖然在頭盔上的花費要高於女性,但女性消費者頭盔的成交額較去年則有大幅提升,同比增幅超過 570%;年齡分布上,26-35 歲中青年群體是購買力最強的年齡段,36-55 歲消費者也在今年購買了更多的頭盔,成交額同比增幅達 470%。

  來源:大河客戶端

相關焦點

  • 鄭州商戶花了16.5萬買來5000個奇葩頭盔!對方:你報警吧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郭兵 邵可強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5月24日,鄭州萬博商場商戶楊先生向大河報記者反饋稱,花了16.5萬訂購電動車頭盔,收貨後發現,竟是一批加裝了面罩的安全帽。5月25日,大河報記者將此事反饋給了鄭州市警方,警方主動聯繫楊先生了解了事情經過。頭盔熱賣以來,記者接到數個類似的求助,遇到網上訂購頭盔,錢財兩空的情況該怎麼辦?大河報就此諮詢律師。
  • 訂購20多萬元的頭盔變安全帽,對方玩失聯報警無果——來看「頭盔...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邵可強 郭兵 攝影 吳國強 5月20日,公安部交管局發文明確,6月1日起,騎電動車不戴頭盔,不處罰。不過,市民對於「戴頭盔」「買頭盔」等還是議論紛紛,甚至有人付出錢財「打水漂」的代價。鄭州一商戶通過微信訂購29萬餘元的電動車頭盔,轉帳後賣方說只有工地安全帽,要求退款無果,對方進而玩起了失聯。
  • 社會觀察丨「狸貓換太子」 網上買「頭盔」卻收到「安全帽」
    隨著一盔一帶政策的出臺,近期頭盔又成了緊俏的貨物了,不少商戶也是嗅到了商機。這不,在微山的一位胡女士是做微商的,因為有不少朋友諮詢她那裡有沒有頭盔賣,所以她通過朋友介紹花了四萬七千元訂了2000個頭盔,可是沒想到東西寄到之後,讓他大吃一驚!
  • 工地安全帽能當電動車頭盔嗎?鄭州交警5問5答 這樣買頭盔才不踩坑
    頭盔賣斷貨了,有人動起了壞心思。5月18日,有人跟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反饋說,朋友圈裡預訂了3萬元的電動車頭盔,竟然收到一批工地安全帽。「到處都在賣頭盔,什麼樣的合格?」「安全帽能當電動車頭盔使用嗎?」「6月1日起不戴頭盔會罰款嗎?」
  • ...近5萬元經微商買了2000個頭盔 到貨後竟然是轉了六手的工地安全帽
    請刷新試試齊魯網·閃電新聞5月29日訊 隨著「一盔一帶」政策的出臺,近期頭盔成了緊俏的貨物,不少商戶也是嗅到了商機。近日,濟寧微山的一位胡女士是做微商的,因為有不少朋友諮詢她那裡有沒有頭盔賣,所以她通過朋友介紹,花了47000元訂購了2000個頭盔,可是沒想到這頭盔到貨後卻變成了安全帽。胡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已經做微商四五年了,前不久有朋友想要買頭盔,於是自己就聯繫到了一位名叫張軍的淄博微商。
  • 工地安全帽能當電動車頭盔嗎?鄭州交警回應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邵可強郭兵頭盔賣斷貨了,有人動起了壞心思。5月18日,有人跟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反饋說,朋友圈裡預訂了3萬元的電動車頭盔,竟然收到一批工地安全帽。「到處都在賣頭盔,什麼樣的合格?」
  • 「瘋狂的頭盔」!濱州一男子買四萬多「頭盔」,到貨卻成安全帽,結果...
    陳國利說:「我說的是買頭盔,結果給我發來的,這哪是頭盔啊,這就是工地上帶的安全帽。」此消息一出,之前「熱火朝天」的頭盔市場突然冷卻了下來。《小溪辦事》特派員在濟南的一家綜合性小商品批發市場進行了實地調查,雖然這裡並不專門銷售摩託車、電動車頭盔,但在此前頭盔市場的「火熱」時期,很多經營其他商品的商戶也都因為市場行情好採購過一批。
  • 男子花十幾萬買頭盔,收到貨卻是安全帽?賣家:我也不知道啊
    近日有媒體報導,江蘇的李先生在網絡上花了十幾萬買頭盔,但沒想到收到貨後,頭盔竟然變成了安全帽。網上買頭盔,到貨變成安全帽前段時間,李先生在網絡上認識了一位賣頭盔的商家,之後兩人互加微信開始聊天。李先生發現最近一段時間頭盔的需求量大大增多,價格也被炒的非常高,於是就從中嗅到了一些商機。李先生想著既然需求量這麼高,那麼自己可以開一家電瓶車實體店,然後進一些頭盔,賣電瓶車送頭盔吸引客戶。在雙方的聊天中,李先生得知對方賣的頭盔是現貨,可以馬上發貨。之後對方還通過微信主動將頭盔的顏色款式和各類證書發給李先生看。
  • 30萬買頭盔買到1800個安全帽!具體是怎麼回事?當事人已報警
    江夏生活記錄江夏吃喝玩樂行近期一段時間,頭盔成為大眾熱議的話題,因為從六月份開始,騎摩託車必須要帶頭盔。頭盔從以前的30元一個,也上漲到90元一個。也有人花大價錢買頭盔,這不貴州一男子花30萬買頭盔卻買到了1800個安全帽,那具體是怎麼回事?
  • 男子花16萬訂頭盔,卻收到一堆「安全帽」?廠家:我只負責發貨!
    #社會#前半年買口罩後半年買安全帽這不就是一位商戶楊先生就向記者反映,他最近通過朋友圈向一家廠家訂購了5000頂頭盔,總價值約16萬元。但等他收貨時才發現,原本說好的摩託車頭盔竟然全部都變成了「安全帽」。那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楊先生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在售賣頭盔,微信與對方聯繫後,對方表示頭盔全部都是有著3C認證的好貨。
  • 一盔一帶丨安全帽不是安全頭盔!
    一盔一帶丨安全帽不是安全頭盔!10月15日,在大同公安交警支隊三大隊轄區魏都大道武定路路段,摩託車駕駛人李某佩戴不符合安全標準的「塑料安全帽」上路行駛,並且闖紅燈,與駕駛機動車的張某相撞。
  • 貴陽一男子30萬買頭盔買到1800個安全帽
    貴陽一男子30萬買頭盔買到1800個安全帽 2020-05-26 21: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貴陽一男子花30多萬買頭盔,卻收到1800個安全帽
    近日,貴陽花溪區楠苑小區的喬先生在網上花了30萬訂購了一萬多個頭盔。沒想到卻受到了1800個安全帽,還有9000個正在路上,目前喬先生已報警處理。最近受電動車騎行政策影響,頭盔成了熱銷品供不應求,喬先生的客戶也經常問他頭盔的貨源。5月中旬喬先生翻看朋友圈的時候,看到義烏的梁某在發頭盔的貨源信息,隨後喬先生向梁某訂購騎行頭盔。5月19日至5月20日,喬先生共訂購了7單,頭盔總數約11000個,因為喬先生之前和梁某見過幾次,所以喬先生直接向梁某轉帳,前後一共支付貨款36萬元。
  • 花30多萬網購騎行頭盔,打開箱子他傻眼了:一堆安全帽
    原來,喬先生在微信上跟一男子訂購1萬餘個騎行頭盔,結果對方卻給他寄來工地上的安全帽。更讓他氣憤的是,當他準備找對方解決此事時,對方卻選擇了「消失」。為此,喬先生擔心自己給對方支付的30餘萬元打了「水漂」。目前,喬先生已經向轄區派出所報案。
  • 要命還是要錢,這才是電動車頭盔的問題
    這場燒了一個月的「頭盔熱」終究是莫得東風,幾個億的市場瞬間蒸發。只是不知這降溫的大雨落下,早早屯了貨的商家,能靠頭盔擋擋麼?瘋狂的頭盔「搏一搏,單車變摩託」的2020年魔幻變形體是「拼一拼,頭盔變黃金」。
  • 一盔一帶是什麼意思?頭盔是什麼梗?頭盔有多火
    也有網友感嘆稱,「頭盔一天一個價,漲得太快了,昨天賣85,今天就賣120了」,更有網友調侃稱,「自己前兩天158買了兩隻,今天看已經258一隻,忽然覺得自己有賺到」。  據大河報報導,在一些賣奶粉、親子交流群,這幾天討論的話題也是「頭盔啥價」「兒童頭盔有沒有」。
  • 貴陽一男子花30多萬訂購頭盔,卻收到1800個工地安全帽
    ↑ 對方答應給喬先生寄的頭盔。最近,由於頭盔的價格一路上漲,加上喬先生的客戶也都在向他諮詢頭盔的貨源。5月中旬,喬先生翻看朋友圈時,意外發現曾經在義烏加的微信好友梁偉有頭盔資源。「他的朋友圈一直在發關於頭盔的消息。」喬先生說,2019年他在義烏認識梁偉,之後兩人還出來吃了一頓飯,出於這樣的關係,他才決定和梁偉購買騎行頭盔。
  • 買的是頭盔 收到的卻是安全帽
    自今年6月起,騎乘摩託車不戴頭盔開始面臨處罰,一時間頭盔成了搶手貨。7月14日,記者獲悉,新城區法院和未央區法院日前均開庭審理了因買賣頭盔引發的合同糾紛。商家要購買的鐵騎士頭盔和電動車頭盔,最終收到的卻是一堆塑料安全帽。
  • 鄭州一男子朋友圈裡訂購3萬元的電動車頭盔,竟然收到一批安全帽
    【鄭州一男子朋友圈裡訂購3萬元的電動車頭盔,竟然收到一批安全帽】5月18日,鄭州的龐先生反映,近日,他看到有人在朋友圈賣頭盔,急需貨源的他就以每個30元的價格訂了1000個頭盔,對方發來的圖片顯示,預訂的頭盔為騎行頭盔,有前擋風和後腦勺保護,分為黃、紅、藍、粉四個顏色。
  • 安全帽到底能不能代替頭盔?購買的頭盔有什麼標準?來看
    近日,「頭盔漲價」的話題頻頻出現在社交媒體上。仿佛一夜之間,原本少有人問津的頭盔成了搶手的「香餑餑」,價格一天一變,甚至是一天多變。目前,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上,多數頭盔的價位在100到200元之間。普通的「哈雷」型半盔,平時售價為85元,5月16日漲到188元,5月19日又漲到了298元。不少網友表示:還沒反應過來,頭盔的價格已經猛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