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綠燈前的電動車長隊 / 圖蟲創意
請問電動自行車25km/h的限速,和送單KPI之間的矛盾,又有誰能替外賣小哥化解?滿電只能跑30公裡的電池容量,又承載得了外來打工者一家的生計嗎?
想要緊跟新規、新形勢?多關注幾個微商就行。
這不,4月21日公安部剛下發「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的部署通知,從6月1日起將嚴查摩託車、電動自行車騎乘人員不佩戴安全頭盔行為。
「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
嗅著商機的微商出動,讓朋友圈一夜之間成為了頭盔的藍海。「幫親戚轉發」「貨源靠譜」「質量過硬」「價格美麗」洋洋灑灑多版本的文案新鮮出爐,能加劇大伙兒的「頭盔焦慮」的通知文件截圖推波助瀾,便能把頭盔迅速推上搶手商品的寶座,價格成倍上升。
頭盔商人的千言萬語都匯成一句話:「這將是繼口罩後的下一個風口。」更有證券研報指出,「一盔一帶」新政實施,頭盔需求將在短期內爆發,缺口或超2億。
可眼看著6月1日將至,眼看著頭盔價格水漲船高,公安部上周又明確,騎電動車建議佩戴頭盔,但不戴者暫不予處罰。此外,還將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嚴查價格違法行為,斬斷哄抬頭盔價格的違法鏈條。
名牌頭盔表情包隨即誕生。
這場燒了一個月的「頭盔熱」終究是莫得東風,幾個億的市場瞬間蒸發。只是不知這降溫的大雨落下,早早屯了貨的商家,能靠頭盔擋擋麼?
瘋狂的頭盔
「搏一搏,單車變摩託」的2020年魔幻變形體是「拼一拼,頭盔變黃金」。
天眼查數據顯示,自4月21日「一盔一帶」行動發布通知,截至5月18日,3503家頭盔產業相關企業孵化,平均每天125家的增量迅速擠胖了這個市場。
某電商平臺上,5月「頭盔」關鍵詞的搜索量是去年同期的8倍,成交額同比增幅亦接近400%。電動車大省江蘇、河南、雲南多地的成交額均達到去年同期的10倍以上,全國二、三線城市市場增速更為明顯。
頭盔成交額增幅TOP10地區
最先對「一盔一帶」做出反應的是江蘇和浙江。兩省在5月15日同時出臺電動自行車地方管理法規,針對騎車佩戴頭盔制定了相關規定,違者將會被處警告或最高50元罰款,7月1日起施行。
一塊香噴噴的市場空缺擺在了生意人面前,騙子也趁機入局。有媒體發現,僅5月17、18日兩天,與頭盔交易詐騙相關的警情便有12起。他們的手段和幾個月前倒賣口罩的十分類似。
總有安全帽想冒充頭盔
河南大河報跟蹤報導了一樁案件。鄭州的孫女士在朋友圈下單了1萬個電動車頭盔,每個29.5元。等待收貨時,她卻接到對方信息稱,電動車頭盔沒貨了,只有工地安全帽。
申請退貨退款遭拒,孫女士一家不得不驅車1200公裡來到收款人所在的山東諸城追款。他們在當地報案,與派出所多次溝通,卻依然被告知「不受理此事」。
而在全國頭盔生產廠家最為集中的浙江樂清牛鼻洞村,廠家接單接到「爆單」,庫存告急的只能關門謝客。南方都市報記者發現,一家在當地成立了16年的頭盔廠甚至關閉了服務熱線,其銷售經理還索性將微信暱稱改為「沒頭盔」。
某頭盔近期價格浮動
同一時間,來自全國各地的中間商依然在牛鼻洞村的街道上苦苦等待。儘管成本和拿貨價一直在升,但走貨量跑得更快,他們中間有人短短幾天就賺到了200萬元,下一個很有可能是自己。
但當時間來到5月下旬,頭盔的概念股開始全線下跌,做工程塑料的南京聚隆更出現了跌停。經歷了一段驚險十足的過山車旅程,頭盔市場將變得飽和、趨於穩定,散了吧散了吧,中間商大概是等不到了。
興也電動車,亡也電動車
正因為是依附於電動自行車這一千億級的市場,頭盔熱才能被點燃得如此之快。
據《中國電動自行車質量安全白皮書》及中國自行車協會數據,截至2018年年末,我國電動自行車社會保有量已超過2.5億輛。
將這兩億多輛的電動自行車放置於全國大大小小的街道上,人們多了一些便利,又少了一些白白付給堵車的時間;多了幾分意外機率,又少了幾分「鐵包人」的安全性。
在全部交通事故死亡人數中,電動車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數佔到了30%,其中大概80%為顱腦損傷致死。
似乎每隔一段時間,就能在微博上看到發生在不同城市的電動車翻車視頻。4月19日,在河北衡水,一輛電動三輪車與一輛電動自行車相撞,電動自行車車主由於未佩戴安全頭盔,頭部受撞擊,顱內損傷搶救無效死亡。5月21日,安徽界首,一女子騎電動車時不慎摔倒,因未戴頭盔,頭部撞擊路牙石陷入昏迷。
前幾日,浙江1818黃金眼節目亦報導了一樁「頭盔救命」事件。金華東陽民警在開展「一盔一帶」行動時,攔住了一名騎電動車的男子,並勸導其戴好了頭盔。沒想到5分鐘後,該名男子便被一輛轎車撞倒,腦袋著地,下顎骨折,牙齒掉了3顆,但由於佩戴了頭盔,他頭部並無大礙。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數據顯示,事故發生時,騎行頭盔可使受傷者的比例下降70%,死亡率下降40%。
頭盔分類 / 公安部交管局微信公眾號
那是不是戴了頭盔就意味著能快樂駕駛了?
電商平臺一搜查,頭盔款式千千萬,什麼全盔、四分之三盔、半盔;而頭盔的周長與頭圍的契合度、調節器的鬆緊度、護目鏡的清晰度,都會影響到乘車體驗,頭盔的厚度,材料的質量也直接決定了在危險一刻的生死存亡問題。工地搬磚盔過於單薄,帝國風暴兵盔又顯然看不見路,這其中的學問必須多。
但就目前而言,電動車駕駛頭盔的標準尚未出爐,我們在一系列「一盔一帶」後續文章中看到的「3C認證」,也是從摩託車那「蹭」來的。
市面上能買到的頭盔,不是所有都符合標準。/ unsplash
《摩託車乘員頭盔》是目前關於頭盔的唯一強制性標準,質量合格的摩託車乘員頭盔,須通過強制性國家標準(GB811-2010)規定的認證檢測,並經相應的工廠質量保證能力審核,才能通過強制性產品認證(CCC認證)。
有規定稱2018年8月1日起,未獲得CCC認證的摩託車乘員頭盔,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但近期一波漲價的頭盔中,未獲3C認證的在售頭盔也不在少數,市場並無規範。甚至有山地自行車愛好者在多社交平臺大聲哭慘,「別來搶我們的自行車頭盔啦行嗎?」
在最近的兩會上,有人大代表呼籲,要儘快制定電動自行車乘員頭盔強制性國家標準,避免低質低價的競爭現象。通過制定有針對性的標準,我們或許能將電動車駕駛員的腦袋給保護起來。
標準多多,是為了讓你騎車別騎這麼野。
電動車,束首束腳,
還是橫行霸道?
2000年前後,為了解決摩託車事故率、死亡率高,擾亂交通秩序,汙染排放量大的問題,各城市陸續開始限制發放摩託車牌照,限制摩託車進入城市街道。根據中國摩託車商會2019年7月的數據,全國共有190個城市禁摩。
禁摩政策,將摩託車這一在市民生活中分量極大的部分迅速剝離,不少交通問題也接踵而至。道路的擁堵、停車位的緊缺、公共運輸的壓力一下襲向了每一位剛剛失去兩個輪子的人。
電動自行車正是屬於這一時期的特殊產物。回看如今電動車行業的頭部品牌,均是在上世紀90年代,經歷過自主生產的啟蒙階段,趕上了「禁摩」與「非典」的機遇,在21世紀後進入了爆發期。
全球諮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也預估,2019至2023年,中國電動兩輪車的市場複合年增長率將提升至7.22%,與此同時,國內電動兩輪車的市場規模也將達到1089.9億元。
2016年4月14日,江蘇省淮安市區淮海北路街頭,電動車仍是大眾出行的主流。/ 圖蟲創意
電動自行車填補了道路上汽車與汽車之間的空隙,為近距離上班的人提供了便利,也為遠距離上班的人解決了最後幾公裡的疲憊。它還具有一定的承載功能,可以送外賣、送快遞、送菜、送娃……
作為摩託車的「替代品」,電動車輕便、環保,還價格低廉,迅速虜獲了一部分人群的心。
但與此同時,它也表現出和摩託車一樣的問題。有網友指出,電動車最初一無需駕照,二無年齡限制,三無交規限制,四無車道限制,「限了也白限,目前可以說是無敵的王者」。
特別是當路面上電動車的數量隨著外賣、同城送等新興行業的崛起而激增,每位轎車駕駛員必定都曾體驗過那種大車身後竄出來,「自殺式襲擊」的恐懼。
小電驢給了很多人「飛奔」的快感。/ 圖蟲創意
再來,雖然電動車的日常維護成本不如吃油的摩託車,但電池的容量及其所能提供的動力,也限制了電動車的實用性。每逢大雨天,我們總能看到歌頌外賣小哥敬職敬業,騎著電動車蹚水送飯的感人畫面;卻少有人注意到大太陽天,電動車電池沒電,動力不足,爬不上坡,半路拋錨時,家政阿姨們的手足無措。
甚至,如果我們把電力產生的源頭,追溯到燒煤產生的火力,那同樣裡程下,一臺電動自行車造成的汙染,會比摩託車還大。所謂的環保概念不攻自破。
本來是因為「要解決問題」才誕生的電動車,也帶來了許多問題。
2019年電動自行車《新國標》正式實施,該標準涉及生產、銷售和使用管理方面,對電動自行車最高車速、整車質量、腳踏行駛能力、續行裡程、最大騎行噪音、電動機功率等方面都進行了規範。更新了1999年的舊規,再加上「佩戴頭盔」的最新溫馨提示,「馬路之王」電動自行車將徹底被「束首束腳」起來。
新舊國標對比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範,親人兩行淚。」所有新政的出臺都是把安全放在首位後,做出的科學又嚴謹的考量。
但請問25km/h的限速,和送單KPI之間的矛盾,又有誰能替外賣小哥化解?滿電只能跑30公裡的電池容量,又承載得了外來打工者一家的生計嗎?
騎電動車的人,每天有至少兩段旅程會把自己的性命交付給這輛車與生活。或許當春夏秋冬的風穿過頭盔的透氣孔,降臨到發梢,他們會想起那個曾經讓電動車聞風喪膽的竊·格瓦拉,和他的遠大理想:「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了,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
電動車經過十字路口,駛向不同的命運。/ 圖蟲創意
《29.5萬買頭盔「變」安全帽,鄭州警方受理此事,記者調查:市場上電動車頭盔「不見蹤影」》,大河網客戶端
《浙江樂清頭盔生產廠家門口堆滿商家,中間商10天賺了200萬》,河北青年網
《揭秘黃牛頭盔生意經:進價28元賣60元轉手獲利數十萬》,成都商報
《頭盔價格瘋漲背後:原料配件緊缺行業呼籲不要囤貨》,南方都市報
《京東:5月以來,摩託車及電動車頭盔成交額增長近400%》,新浪財經
《2019年中國電動自行車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 新國標正式實施推動行業健康發展》,前瞻網
《頭盔價格要跌了?公安部:6月起不戴頭盔處罰僅限於摩託車,對電動自行車開展宣傳引導》,每日經濟新聞
作者 | 門紀
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