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八、九上冊全科: 期末押題試卷,每科每冊紅包20元;
2、最新部編人教版七上下、八上下、九上下歷史,精品課件(含視頻)每冊30元,學案每冊20元,課課練每冊20元,教案每冊20元, 聯繫因材教育W425673018或18205613175,立即發郵箱或微信。
掃碼進微店拍單。
2019屆九上歷史期末模擬試卷
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30分)
1.以下對古代文明古國的敘述中,錯誤的一項是( )
A.古代埃及是尼羅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類文明
B.古巴比倫國王頒布的《漢謨拉比法典》距今約三千七百多年
C.古代印度人創造了從0到9十個數字的計數方法
D.之所以被稱為文明古國是因為這些國家較早進入封建社會
2. 伯利克裡當政期間,雅典達到全盛。伯利克裡在演說中曾自豪地宣稱:「雅典是希臘的學校」。與他自豪的原因無關的是( )
A.經濟繁榮 B.帝國龐大 C.民主政治 D.文化昌盛
3.右圖是古代羅馬發展演變的線索示意圖,其中③處應填寫的是( )
A.羅馬共和國
B.羅馬帝國
C.西羅馬帝國
D.拜佔庭帝國
4.亞歷山大東徵、羅馬帝國擴張、「阿拉伯數字」、《馬可•波羅行紀》等揭示的古代世界歷史發展的主題或階段特徵是( )
A.古代文明的傳播與發展 B.世界宗教與政治的融合
C.古代經濟與社會的繁榮 D.古代科技與文化的興盛
5.11~12世紀,西歐城市市民爭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貴族的意識強烈,琅城、威尼斯、佛羅倫斯、巴黎、倫敦等爭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貴族的故事在西歐民間廣泛流傳,並為市民稱頌。這反映出當時( )
A.市民浮躁落後的社會心態 B.資本主義經濟快速發展
C.市民文化和觀念日益消極世俗 D.市民階層的價值取向
6.「中世紀晚期,西歐少數商人佔據著生產資料,他們向鄉村手工業者提供原料、甚至生產工具,並預付部分工資,最後收回製成的產品,並投放到市場出售。」材料反映了( )
A.基督教的傳播 B.手工工場的產生 C.新航路的開闢D.工廠制度的確立
7.圖中的「伊斯蘭曆」即伊斯蘭教的曆法,在我國也叫回回曆或回曆,為世界穆斯林所通用。這種曆法把622年定為伊斯蘭教教曆元年,是為了紀念穆罕默德在這一年( )
A.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國家
B.使麥加成為伊斯蘭教聖地
C.使各部落承認了他的獨尊地位
D.基本上統一了阿拉伯半島
8. 下列哪一項屬於大化改新的意義( )
A.廢除貴族世襲制度,實行中央集權制度 B.在封建貴族內部建立嚴格的等級制度
C.標誌著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 D.國家把土地有條件分封貴族,收取賦稅
9.人是一個偉大的奇蹟,他可以利用自然力,可以丈量大地與天空,也可以探測地獄的深淺。蒼穹在他面前並不顯高,地核在他面前並不顯深……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限制他的活動,因而他試圖指揮一切,努力獲得榮耀,他奮力要成為和上帝同樣的永恆者。該材料反映的社會思潮是( )
A.個人主義 B.人文主義 C.啟蒙思想 D.封建主義
10.1821年5月8日,聖赫倫那島上,英國人給死去的法國皇帝拿破崙致以最後的軍人敬禮。
近兩個世紀以來,世界各國對拿破崙的評價褒貶不一。下列對拿破崙的評述正確的是()
A.頒布《人權宣言》,把法國革命推向高潮 B.建立帝國,維護了封建統治
C.頒布《法典》,確立君主立憲政體 D.發動對外戰爭,打擊了歐洲封建勢力
11.新航路開闢後,人類歷史發生了重大的轉折。這一「轉折」主要是指( )
A.使歐洲的商路和貿易中心發生了轉移
B.世界各民族的歷史開始融合為一部統一的人類歷史
C.人類社會開始向資本主義時代過渡
D.歐洲經濟的發展逐漸超過亞洲,成為歷史發展的重心
12.「風能進,雨能進,國王不能進」的典故可以在以下哪部法律文獻中得到體現( )
A.《權利法案》 B.《獨立宣言》
C.《人權宣言》 D.《民法典》
13.斯塔夫裡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從世界史的觀點看,美國革命之所以重要,並不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獨立的國家,而是因為它創造了一個新的、不同類型的國家。」作者充分肯定了美國革命( )
A.贏得了民族獨立 B.建立了民主共和制
C.維護了國家統一 D.建立了君主立憲制
14.導致圖3中現象出現的關鍵發明是( )
A.珍妮機 B.蒸汽機 C.火車 D.發電機
15.下圖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整體發展趨勢示意圖,其中②處對應的歷史事件是( )
A.英國憲章運動 B.《共產黨宣言》發表 C.法國巴黎公社 D.俄國十月革命
二、辨析改錯(每小題2分,共8分)
16.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在題前括號內對的打√,錯的打x,並加以改正。)
【 】①.隨著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到來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 】②.從西班牙開始的文藝復興運動,持續了近三百年,幾乎蔓延到西歐所有國家,影響深遠。
【】③.新航路的開闢打破了以往世界各地相互隔絕狀態,世界開始逐漸連成一個整體。
【 】④.俄國的農奴制曾被稱為「國家腳下的火藥庫」。消除這一火藥庫威脅的事件是彼得一世改革。
三、簡答題(每大題10分,共20分)
1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在16世紀的前25年中,有12000名奴隸被販運,在之後的25年中這一數字達到了40000人,在1550年至1575年間更是超過了60000人。除此之外,這一時期內共有約24萬名歐洲白人移民漂洋過海,這絕對是史無前例的大規模人口遷徙。
——(美)林肯·佩恩《海洋與文明》
材料二
材料三 工業革命的展開是由一系列發明所引發的,而這些發明又很快地應用到實際的生產中,並形成了大規模的生產組織形式——工廠制度。……工業革命引發的社會化大生產加速了社會分工,給廣大勞動婦女創造了就業機會,使他們逐步取得了經濟獨立,提高了婦女的家庭地位,由此改變了傳統的婚姻價值觀、推動了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人們看到了科技所蘊藏的巨大動力,由此煥發了他們學習科技、接受教育的巨大熱情。……1851年英國為舉辦第一次世界博覽會修建了水晶宮。水晶宮本身就是財富的標誌,它的造價達8萬英鎊,這在當時是一個巨大的數字。宮內陳列著萬餘種世界各地的產品,其中英國的產品超過一半。
——根據任海濱:《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民眾觀念嬗變》等整理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指出「奴隸」的主要販運方向,並說明歐洲白人遷徙的主要目的。(2分)
(2)根據材料二分析物種大交換對人們生活和世界經濟的影響。(2分)
(3)社會歷史學家克羅斯比打算用一位航海家的姓名為這一物種大交換命名—— ▲ 大交換。請寫出你的建議並說明理由。(2分)
(4)根據材料三概括工業革命有何影響?(不得摘抄原文,4分)
18.閱讀材料,冋答問題:
材料一 法國啟蒙運動的開拓者伏爾泰不僅很好地繼承了本國16世紀人文主義的傳統,還極力推崇英國的政治制度,說「英國是世界上抵抗君主達到節制君主權力的唯一的國家。」
——《重讀伏爾泰》
材料二 法國史學家託克維爾經常把法國與美國、英國的歷史進行對比,特別指出它們之間的區別:美國沒有封建制度這個強大的敵人;英國貴族並未因革命喪失權力,他們與資產階級實行聯合統治。 ——《舊制度與大革命(序言)》
材料三 儘管大西洋把英、法、美三國永遠地分塥開來,但三國的革命作為資產階級革命不僅有一定聯繫,而且也是相互影響、互相促進的。17世紀和18世紀發生於大西洋兩岸的這三個偉大歷史事件,最大的作用是關於「權利」的訴求或「人權」的伸張。
——《世界史(以文明演進為線索)》
材料四 川普對國會共和黨人的不滿由來已久。上臺半年以來,一方面他競選時承諾推行的政策幾乎沒有一樣實現,許多重大的立法項目都無法在國會中通過;另一方面,國會針對川普親信和團隊成員在2016年大選「通俄」的調查範圍卻在進一步擴大,連他的兒子、女婿也被牽連進去。。。「川普意識到必須通過這種立法的方式解決問題,但是他在通過立法方式解決議題的時候,明顯遭到了建制派共和黨人的強力反撲,建制派有自己的議程,結果就導致出現了這種協調不力的狀態。」XXX表示,「我個人認為,還是他對華盛頓的融入不夠,或者說和華盛頓的規則格格不入,導致這樣一種結果。」
請回答:
(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伏爾泰繼承的「人文主義」是哪一思想解放運動的指導思想?(1分)他所推崇的英國政治制度是什麼?(1分)
(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面對的「強大敵人」有何區別?(2分)
(3)根據材料三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被稱為「第一個人權宣言」的是哪一部法律性文件並回答這三場革命體現了怎樣的人類社會發展趨勢和潮流?( 3分)
(4)根據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川普與國會的紛爭體現了美國政治生活中的什麼矛盾,這一矛盾體現了美國政治權力的運行機制是什麼,最早可以溯源於美國哪部文獻。( 3分)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共3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D
B
B
A
D
B
A
C
B
D
B
A
B
B
C
二、辨析改錯(每小題2分,共8分)
16.( x )①.「電氣時代」改為」蒸汽時代」
( x ) ②西班牙改為義大利
(√ ) ③
(x ) ④彼得一世改革改為俄國1861年改革
三、非選擇題(共20分)
17 (1)從非洲運往美洲。(1分)尋求財富。(1分)
(2)農作物、家畜的交換豐富食物品種;疾病傳播導致美洲土著人口銳減;牛馬等的傳入改變了美洲的運輸方式。(任答1點,給1分)擴大各洲間經濟交流;促進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任答1點,給1分)
(3) 哥倫布大交換。(1分)哥倫布發現美洲,推動物種交換。(1分)
(4) 工廠制出現;女性經濟獨立或提高了婦女地位或解放了婦女;促進了科技教育的發展;英國積累了大量財富,促進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英國成為第一個工業國家;人類進入「蒸汽時代」。(任答4點即可,摘抄原文不得分,4分)
18 (1)文藝復興(1分);君主立憲制(1分)
(2)法國:封建專制制度(或封建統治)(1分);美國:英國殖民統治(1分)
(3)《獨立宣言》(1分);由專制向民主,人治向法治過渡(意思相近即可)(2分)
(4)行政權與立法權的矛盾(1分);三權分立(1分);1787年憲法(1787年美國憲法)(1分)
請長按二維碼,加微信好友
七、八、九年級上冊全科期末押題卷:每科每冊紅包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