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報記者 黃嫣
幾年前,在人們的議論中,德國人託馬斯·巴赫就是國際奧委會下任主席的最大熱門人選。這位在國際奧委會兢兢業業工作20多年的德國人除了業務能力強之外,還在奧運大家庭中構建了自己的交際圈,而他和羅格的諸多相似之處也讓人堅信,他會把羅格和國際奧委會的正面形象,繼續保持並發揚光大。
曾是擊劍奧運冠軍
今年59歲的巴赫曾是一名擊劍運動員,曾獲得過1976年蒙特婁奧運會冠軍;退役之後,他進大學學習法律,獲得經濟法學博士學位;巴赫1991年進入國際奧委會,3年後憑藉著專業的法律知識成為國際體育法院上訴法庭庭長;在鹽湖城冬奧會申辦醜聞曝光後,薩馬蘭奇委任他主管新成立的改革委員會,並且在1996年當選國際奧委會執委。
和所有選舉一樣,當巴赫站上臺前參與選舉後,很快就受到一名運動員的指控,對方認為,巴赫曾使用作弊的手段贏得比賽。據《體育內幕》報導的內容,雖然巴赫獲得的1976年蒙特婁奧運會男子花劍團體冠軍並沒有什麼疑問,但在上世紀70年代早期,作為一個年輕運動員參加比賽時,曾使用溼手套來幹擾計分系統。這一切都是由當時巴赫的一名對手口述的:「我看見巴赫走了過來,抓起一個塑膠袋,裡面裝著一副新的擊劍手套。我當時正坐在他的旁邊,看見那副手套還是溼的。我認為這雙手套被做了手腳。」
不過,這則新聞很快被否認——德國奧委會新聞官克裡斯蒂安·克勞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這樣的指控完全沒有意義:「這是個技術問題,實際上那只是保養劍的一張油紙,並非什麼手套。當時的擊劍運動在計分技術上有很多局限,巴赫先生的榮譽絕非來自作弊。他在蒙特婁奧運會上獲得了冠軍,那時候沒有人站出來說這樣的問題。這麼多年後,突然有一個人跑出來說巴赫先生那時候的手套好像是溼的,我認為這是極端可笑的,完全沒有意義。」
主席競選限制很多
近年來奧委會選舉開創了很多新舉措,對競選規則進行了嚴格的限制,力圖能讓所有競爭者獲得公平的競爭機會。具體包括所有候選人都不允許利用常規手段——張貼海報形式或利用網站來做自我宣傳,廣告也被禁止;所有候選人不允許召開集會來推廣自己的競選活動,也禁止向成員贈送任何形式的禮品,包括宴請;禁止接受第三方的任何金錢或物質的資助等;違反規則的候選人將受到公開警告。另外,國際奧委會委員們被禁止在公眾場合透露自己計劃投票給誰。
佔全天時地利人和
羅格力挺巴赫,因為他和巴赫長久以來親密無間的合作關係,德國人的領導能力早就得到了奧委會內部各方的認可。
和羅格一樣,巴赫在1991年擔任國際奧委會委員後,作為紀律委員會主席一直致力於對奧林匹克運動的淨化,打擊興奮劑。他作為法務方面的代表,為國際奧委會的組織運行規範做出了更多的修正和努力。
此外,巴赫在協助世界反興奮劑機構打擊服用興奮劑方面也建樹頗多。在運動員被查出服用興奮劑後,一些選手會聘請律師對反興奮劑的程序進行檢查,找到漏洞後為自己開脫。巴赫通過一系列手段,不斷和反興奮劑機構一起堵上漏洞,並要求各個國家的體育部門予以配合。
到目前為止,巴赫已經擔任了13年的奧委會副主席,身處中樞機構時間很長,對奧委會的運作程序極為熟悉和了解,是平穩接任和延續羅格理念的理想人選。
在過去的8位奧委會主席中,除了一名美國人外,其餘7人都來自歐洲,加上歐洲委員高達47人,因此早在昨晚投票結果揭示前,天時地利人和佔全的巴赫早已被認定是新一任主席的不二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