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華為天才少年百萬年薪引發網友關注。時下又是一年秋招季,各大網際網路巨頭的校招也相繼啟動。以京東、網易為首的網際網路公司就已經率先開啟2021屆秋招,時至今日,國內主要的網際網路名企都全部開啟了2021屆秋招。
下表是目前已經開啟的第一批2021屆秋招網申的網際網路名企。其中,標為紅色的是還有不到15天就截止第一批申請的名企。
騰訊更是啟動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校招,將面向2021年應屆畢業生開放5000個崗位,總招聘量預計較去年提升42%。同時表示,在雲計算、AI、工業雲等領域的崗位招聘上會有一定的傾斜和支持。
招聘5000人是什麼概念?可供參照的是,2020年,位於深圳的南方科技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的計劃招收本科生人數分別為1100人和1375人,兩校相加的招生總人數都不及騰訊招聘總人數的一半。雖然 8月7日美國總統川普頒布行政命令,45天後禁止美國居民與抖音海外版TikTok、微信海外版WeChat及它們的母公司,進行任何生意往來,導致騰訊暴跌10%,市值蒸發逾5000億港元,但是也無損此次騰訊校招的決心。
不過騰訊某個程度上受益於這次疫情,尤其是遊戲產業和視頻產業,騰訊一季度實現營收同比增長26%,淨利潤同比增長29%,野村在近日預期騰訊第二季度業績將超過市場預期,這或許構成了騰訊此次開啟最大規模校園招聘的底氣。
騰訊是網際網路企業中的龍頭代表,這次大規模招聘一定程度給2021屆畢業生傳遞了積極的訊號,但相比於往年,很多2021屆的畢業生提前進入了焦慮狀態。
就以近日,韓國統計廳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截止到今年5月份,韓國15-29歲的高中、專科及本科等的畢業生,以及退學的青年人共478.7萬人,這其中有166萬人畢業後即處於失業狀態。
這些未能就業的青年人中,約四成左右在準備就業考試或接受職業教育。據悉,今年上半年韓國30大企業中,舉行職員招聘的企業只有15家;約8成多的韓國中小企業在今年沒有招聘計劃。
為躲避「畢業即失業」的殘酷現實,很多韓國大學生選擇延期畢業,目前韓國四年制本科大學生的畢業平均時間為5年零1個月。由於韓國企業在招聘時更加傾向於應屆畢業生,為了在語言等方面提高個人競爭力,韓國約有6成大學畢業生在畢業前有過休學或者延期畢業的經歷。不得不說,今年的疫情的確改變了很多公司的招聘節奏,特別是疫情初期的衝擊下,有的公司因為復工遲、業務受影響而暫停了招聘。但對於2021屆畢業生而言,目前還處在求職早期,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的招聘崗位有望增加。
近十年網際網路迅猛發展,BAT巨頭稱霸,回顧歷年的情況來看,包括華為、騰訊、阿里巴巴等在內的大公司都是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大戶。
我們重點關注10家科技企業的招募情況,將其劃分為三大陣營:第一陣營為偏重硬體的華為;第二陣營是網際網路第一代,包括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網易和京東,興起於PC網際網路時代,歷史均在10年以上;第三陣營是網際網路新銳,包括字節跳動、美團點評、拼多多和滴滴,均崛起於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核心創始人都為80後。
公司僱員人數的數據,收集自公開信息,截至日期為2018年底至2019年8月。無論規模、估值和知名度,這10家公司都屬於最耀眼的群體。
雖然受新冠肺炎疫情等衝擊,上半年就業頂壓前行。隨著我國就業形勢逐步企穩,下半年必定能穩定就業大局。7月20日,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與智聯招聘發布《2020年第二季度應屆生就業市場景氣報告》,其中就指出,從月度數據來看,大學就業景氣CIER指數隨著國內疫情防控的持續向好、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也在逐漸回升,由4月份的0.81上升至6月份的1.07。所以畢業生大可太焦慮,慢慢找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