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漂父母必備收藏:香港名校網解析

2021-12-23 買家代理

閱讀完了以上內容,相信大家也更了解了一個優質的校網對於孩子入學的重要性,那麼如何在名校網眾多的樓盤中選擇適合自己的那個呢?綜合校網條件,我們非常推薦中西區、灣仔區、東區以及九龍城區的樓盤,這四個區佔據了全港最優質的教學資源,坐擁最好的校網條件,孩子上學可實現名校「一條龍」。對於想要孩子上私立和國際學校來講,這四個校網剛好分別處在名校網雲集的港島和九龍塘

每位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都非常的重視,想要贏在起跑線,所以名校網雲集的地方,樓價也比較貴,全港18區房價中這四個區排名都在前5,另一個區為油尖旺區(也有4間頂尖BAND1 A中學)。該選擇哪個樓盤,哪些樓盤性價比比較高,孟母三遷下一站該遷哪裡呢,也要提前了解起來。

關於學校資源可以參考Schooland.hk和myschool.hk

中西區是香港的傳統教育強區,中區以商業大廈、銀行、政府機構為主,是香港商業中心、金融中心和行政機構所在地,是香港最繁華的地段。西區主要以住宅為主。

區內全港排名前10的學校,幼稚園有2所,小學1所,中學3所,其中聖保羅中學是排名第1的香港中學,雖然排名前十不是最多,但中西區的另一個優點是沒有什麼差學校,不管抽到哪個都不錯。

名校大禮包:

幼稚園:維多利亞寶翠園幼稚園、嘉諾撒聖心幼稚園

小學11號校網:嘉諾撒聖心學校、聖士提反女子中學附屬小學、英皇書院同學會小學

中學:聖諾瑟書院、聖保羅男女中學、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英皇書院、英華女學校

中西區是全港最多有錢人居住的地方,房價也為各區最高,達到實用平均尺價為22,086元

中西區包括中半山、金鐘、上環、西營盤、石塘咀、堅尼地城和山頂等。

新盤:藝裡坊2號有部分單位在售,新盤中性價比算高的,長江波老道豪宅項目4季度發售,中西區主要都是重建項目,很少有大型樓盤推出,一般都是獨棟式為主。

二手樓:寶翠園、泓都、帝後華庭、縉城峰、星鑽、曉峰閣等。

灣仔區是香港的核心商業區之一,匯集了香港最多的教育資源。有6所排名前十的幼稚園,3所排名前十的小學,4所位列Band 1A的中學,名校資源非常豐富。

名校大禮包:

幼稚園:銅鑼灣維多利亞國際幼稚園、寶山幼兒園、聖公會幼稚園、天主教聖瑪加利幼稚園、聖保祿幼稚園

小學12號校網:瑪利曼小學、聖諾瑟小學、聖保祿學校小學部、寶血小學、聖保祿天主教小學

中學:瑪利曼中學、聖保祿學校、皇仁書院、華仁書院

灣仔區包括灣仔、銅鑼灣、跑馬地、大坑、渣甸山和灣仔峽,灣仔區是全港18區中唯一一個沒有任何公屋的區域。實用平均尺價為21,793元,僅次於中西區。

新盤:跑馬地東半山的豪宅新鴻基 Central Peak 4季度推售,這個樓盤對於大部分人都是望而卻步的。

二手樓:喜匯、尚翹峰、禮頓山、名門等

東區是港島最先看到日出的地方,家庭住戶的收入中位數在香港18區中僅次於中西區和灣仔區,經濟總量也是排名前列。

東區面積大人口多,涵蓋了許多優秀的學校,坐擁小學四大名校網之一的12校網,有4間名列Band 1A中學。

名校大禮包:

幼稚園:聖保羅堂幼稚園(北角)、明我幼稚園、北角衛理堂幼稚園

小學14、16號校網:港大同學會小學、蘇浙小學、丹拿山循道學校、北角官立小學、香港嘉諾撒學校、培喬小學、滬江小學

中學:庇理羅士女子中學、聖馬可中學、香港中學婦女會中學、張祝珊英文中學

東區區內發展差異較大,越往東的地方價格越便宜,越靠近灣仔區的越貴,不同區域價格差異比較大,整體達到實用平均尺價為17,642元。北角、鰂魚湧住宅價格和灣仔中西區不相上下,但筲箕灣、柴灣則以廉價的公屋和居屋為主。

東區包括銅鑼灣東部、天后、炮臺山、北角、鰂魚湧、西灣河、筲箕灣、柴灣和小西灣。

新盤:新鴻基的海璇2B-2、3期,一期已經入住且有商場配套

二手樓:嘉亨灣、太古城、康怡花園、藍灣半島、香島、柏傲山等。

九龍城區是港島外九龍地區教育資源最為集中的地方,其中全港排名前十的學校幼稚園有2所,其中根德園幼稚園排名第2;小學有4所,坐擁41、34兩大名校網;Band 1A的中學有7所,為十八區最多。

名校大禮包:

幼稚園:根德園幼稚園、國際英文幼稚園、約克國際幼稚園

小學34、41號校網:喇沙小學、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嘉諾撒聖嘉學校、瑪麗諾修院學校小學部、培正小學、民生書院小學、啟思小學、馬頭湧官立小學、九龍塘學校小學部

中學:拔萃男書院、喇沙書院、香港培正中學、瑪麗諾修院學校、華英中學、迦密中學

九龍城區覆蓋範圍較廣,不同區域價格差異比較大,九龍塘和何文田價格較高,整體達到實用平均尺價為17,101元。相比港島高昂的房價,九龍城區的價格稍低。

九龍城區包括九龍城、九龍塘、何文田、馬頭圍、馬頭角、土瓜灣、紅磡和啟德等。

新盤:何文田的128 Waterloo在售,恒基、會德豐位於啟德沐泰街7號和12號的項目也將發售。啟德新區不斷發展,未來有很多的新盤發售。

二手樓:畢架山一號、皓畋、One Homantin、翔龍灣、傲雲峰、啟德一號等。

我們在對各個名校網的樓盤進行綜合比對和分析後,為各位家長篩選出了各個名校網內最值得關注的樓盤,並列出了各個樓盤的均價、樓齡、戶型等信息,有需要的朋友,可以添加我們微信,轉發該文章獲取。關於各個重點樓盤的詳細分析,我們會陸續推出,記得點擊關注和在看。

相關焦點

  • 港漂必備:香港港漂詞典(2)
    港漂er們總是在港漂中遇見各種各樣的新詞彙,所以第二期給大家帶來更多的詞彙。[~仔]仔這個字可謂是百搭了呢,很多時候能聽到。
  • 【港漂】四年港漂媽媽,香港生活三大怕;與港漂對話「我也是香港人」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香港人願意到內地發展,面對這股風潮,留守在香港的內地人有些進退兩難,雖然在港工作遇到一些尷尬,但並不選擇再回內地找工作。堅守就是勝利,加油吧「港漂」一、四年港漂媽媽,香港生活三大怕但有部份「港漂」選擇留下,擔起解決問題的責任,成為香港社會的持份者。成立於2019年的「香港新方向」就聚集了這樣一群「港漂」。在網站首頁上,他們寫下「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為自己與香港美好明天而努力的香港人。」
  • 港漂家強勢助攻:港漂同學的必備技能!
    再加上快節奏的步伐與轉瞬即逝的學校課程,會彷徨到底是留港還是回內地?昂貴的房租與生活費會讓你覺得即使一個月賺一萬多也滿足不了你想要的生活品質,加上背井離鄉的孤獨感與香港溼熱的氣候,更加會讓你失去留港的勇氣。
  • 報告顯示:九成「港漂」盼內地機構赴港辦學
    不過在已回歸23年的香港,仍然沒有一間內地中小學在香港辦學,廣大內地「港漂」希望可在香港引入與自身教育理念和目標更為契合的辦學機構的願望仍難實現。鑑於此,中國絲路智谷研究院和「港漂」最大網上社區「港漂圈」12日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九成受訪者願意讓子女入讀內地機構在港學校。
  • 港漂在香港都考什麼證?
    球球身邊的港漂朋友們,考證的太多了。有的朋友為了備戰考試,上下班路上/吃飯/上廁所都在聽課,甚至有的朋友還把所有的社交軟體都卸載,聯繫只能靠電話。考證真的有這麼重要嗎?球球想說,證書的多少雖然不是衡量一個人能力的標準,但是從職業發展來看,提升自己的能力,擁有一紙證書,確實相當於擁有了一件升職加薪的武器。
  • 「港漂」心聲:我為何留在香港
    港漂青年曾舉辦單身聯誼活動。(資料照片)  2005年,香港高校從內地招收的本科生、碩博生總人數為4112人。2014年,經過「港校熱潮」、「報考降溫」、「止跌回升」等階段,就讀香港高校的內地學生達19606人,其中約1600人為本科生。
  • 港漂:口罩背後的生活真相?
    最後,還得跟自己的小屁孩鬥智鬥勇,父母上班後得考慮:家裡的這些「神獸」會不會認真去上網絡課程?上完網課會不會用電腦打遊戲? 和香港本地家庭不同,港漂族通常在香港舉目無親,自己上班的時候,只能依靠外傭照顧小孩。
  • 從香港到臺灣的臺漂周華健,從臺灣到香港的港漂任賢齊
    【港漂任賢齊,臺漂周華健】2018各大衛視跨年演唱會,連央視也加入戰團,然後各有勝負。看到周華健唱了幾首歌,聲音還是那麼醇厚感性,活力四射,不過也能看到身形已發福,細細一算,華健大哥58了。然而,周華健是個地道的香港人,他在臺灣讀大學,然後就一直在臺灣發展,還在臺灣結婚生子,以致很多人以為他是臺灣人,其實他是臺漂,並且是現在最著名的一位臺漂。 【周華健】1960年生於香港西營盤(周記米店),畢業於臺灣大學。
  • 「港漂」逐夢香港:讓心靈不再漂泊(圖)
    當這些追夢人從內地來到香港時,被稱為「港漂」。  1998年,香港賽馬會資助數十名內地應屆高考生來港升學,自此打開「港漂」之門。2001年,特區政府允許在港就讀的內地生留港工作。截至目前,在港高校就讀的內地生和留港工作畢業生達5萬人左右。  每個「港漂」都有自己的故事,但無論現狀如何,他們很少後悔自己的選擇。
  • 月薪3萬起跳,港漂怎麼在香港當老師?
    十八萬港漂都在這兒相信大多數港漂都是通過留學這個途徑留在香港的,不知道當年各位在香港讀書時有沒有羨慕過你的老師
  • 金融/建築/工程業等...港漂在香港可以考什麼「證」?
    然而港漂獨自生活在香港確實不易,工作上需要的「證」都不知道在哪裡報名。好的,悟了。小職君馬上整理一番在香港對港漂有用的「證」~當然,行業的敲門磚也是必不可少的!金融業就是最多港漂進入的行業啦,畢竟很多港漂er都是衝著香港金融業而來的!
  • 香江漫話:「港漂」非浮萍 心安即是家
    中新社5月12日電 題:香江漫話:「港漂」非浮萍 心安即是家  中新社記者 盧哲  「職場菜鳥,港漂一枚。」畢業於香港城市大學的文旭在自己的微博介紹裡寫道。不知何時,一群從內地來、在港讀書工作的年輕人開始給自己貼上標籤,在網絡共享「漂泊香港」的生活。  「這個詞演化自『北漂』,指年輕人到大城市去追求夢想。
  • 香港名校網解析學區房選擇
    那麼名校數量多的學區,子女們派位派到好學校的機率就大大提高了。國際學校更加重視英語環境與國際化的教學方式,更能銜接國際中學及國外大學的課程,也成為許多將來想要送孩子去國外念書家長的理想選擇,同時國際學校一般是一條龍升學,課業負擔也較少,父母省去很多升學的煩惱,並且提供很好的師資、資源和教學環境。但入校難度也不低,根據學校不同,有不同的申請要求和時間,需要家長提前了解,另外也有不同的學制例如英國、美國及香港學制。
  • 香港政府霸氣招人: 月薪26萬, 會普通話優先, 港漂可申請!
    十九萬港漂都在這兒 今天,本帥在明報上看到香港政府放出一則公開
  • 聽說香港立法會要選舉,港漂的我該選誰?
    香港至今有港漂30多萬人,能投票的怎麼說也有好幾萬,這香港的未來我們也有力貢獻一份!  既然與港漂息息相關,我們還能通過選票發揮自己的小小作用,那圈君就得好好分析,看參選議員們是不是真的都合格!參選議員鄭泳舜 我們港漂在香港需要的正是一個穩定、平等的生活環境,我們關注經濟、關注科技、關注教育、關注香港未來能否更好,關注港漂能否在這片土地上實現個人和社會價值
  • 「港漂」青年:人生驛站的去與留
    香港保險業競爭激烈,她通常晚上8點多才離開。  她們都是內地來港的「港漂」,一同面臨著去留選擇的「七年之癢」。  根據香港入境條例,居住於香港連續7年或以上的中國公民就有資格成為永久居民,「港漂」們戲稱為「七年之癢」。特區政府統計處的數據顯示,2016年,內地來港定居未足7年人士有約16.6萬人。  哪裡更有上升空間,內地還是香港?
  • 香港如今的生活環境和成本,多少人還願意做港漂?
    如果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就意味著要自己租房住,那毫無疑問,工資的一半就要奉獻給房租了。作為港漂中的一員,Candy這份房租是省不下來的。現在香港市郊天水圍一套35平方米的房子就要差不多13000港元,若想住的離市中心近些,每日上班交通時間在一小時之內,房租至少要付出15000至20000港元。對於剛畢業的港漂來說,想一人獨住一套房,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 當港漂遇到陸漂,為何互相羨慕哭了
    當港漂遇到陸漂,為何互相羨慕哭了 2020-12-01 12: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鹽城女孩李彥頡:從「港漂」到有所作為的「新香港人」
    中國江蘇網6月13日訊 隨著香港優才引進計劃條件的放寬,近些年來「港漂」這個群體在香港愈漸壯大,來自內地的各類人才融入到香港的各個行業,鹽城女孩李彥頡也是「港漂」大軍中的一員。2012年,她放棄了家鄉穩定的工作,懷揣夢想來到香港求學。碩士畢業後,一路過關斬將,獲得了令人羨慕的香港(電燈)電力公司工程師的職位。如今,她又成功轉行,投身金融業,即將成為一名「新香港人」。
  • 觀察:「港漂」受關注 內地學生搶了香港什麼?
    近些年香港的高校成了內地學子的熱門選項,香港也有了內地來的「港漂」,關於內地學生搶奪香港教學資源和就業機會的指責也見諸報端,成為香港的一大話題。就此,我採訪了幾位在港就讀或工作的「港漂」,聽聽他們的心聲——  姚 聖 香港大學本科三年級  田靜怡 香港大學本科二年級  林珏瑩 香港大學本科畢業後留港工作兩個月  鄧 嵐 香港大學碩士畢業後留港工作一年  搶了資源和機會嗎?  姚聖:對此沒什麼特別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