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種植,自然環境是第一決定因素。對位於北緯45度、松嫩兩江左岸的肇源來說,得天獨厚的國際水稻黃金種植帶、流金淌銀的松花江水,賦予了肇源大米金字招牌的底氣和稟賦。2019年,經黑龍江國際大米節評委專業評測,肇源大米鈣、鐵、鋅、硒等微量元素均是普通大米的幾倍到幾十倍,蒸出的米飯清香可口、甜香潤滑。
「肇源大米」因產自黑龍江省肇源縣而得名。肇源,位於嫩江、松花江和第二松花江「三江」交匯處,素有「濱江港城、塞北江南」的美譽,是頂級大米的天然產地。幾年來,肇源大米口碑遠揚,從上榜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到入選首批中國100個受歐盟保護地理標誌,肇源大米憑藉著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美譽度躋身國際高端大米行列。
肇源有近百萬畝的優質稻田,年產量在50餘萬噸,其自主培育的「吉源香1號」品種連續兩次榮獲「國際大米節銀獎」。
來自北緯45度的問候!肇源地理坐標在北緯45°內,是世界公認的黃金水稻生產帶,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農作物生長元素含量充足,年有效積溫2900--3100℃,無霜期150--165天,晝夜溫差大,作物生長季日照總數達1295.6小時,境內與雅魯藏布江齊名的國內無汙染河流嫩江婉轉流過,奔騰不息滋養這片豐饒的沃土。
眾所周知,東北大米總是受到人們的青睞,其原因就是環境,由於栽種在肥沃無汙染的土地上,吸收的能量都是來自大自然,不含防腐劑、添加劑等,這樣的大米才是純天然的綠色食品,不會因為各種添加劑而給人們的身體帶來不必要的危害。肇源大米因其「無汙染、無公害、安全、優質、營養」等,被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肇源縣充分利用當地的土壤優勢,突出特色,下功夫推進以肇源大米為主的現代特色農業。
平疇千裡碧浪翻滾,沃野良田稻花飄香。肇源水源豐富,松嫩腹地、沃野良田,賦予了這裡絕無僅有的優質健康糧食產區,為肇源大米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發育環境,打造了國內外絕無僅有的優質糧食產區,為水稻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發育環境,孕育出了品質優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認證的「源自源味」的肇源大米。
肇源境內所處地域土壤為江灣土、黑鈣土、天然鹼土、草甸土,土層深厚,蓄水能力強,有機質含量在3%左右,pH值在7左右,耕性良好,適宜種植水稻。全境多為低地平原,多沼澤、泡泊、河川,地域大體是"水、草、田"三分天下,農業生態環境優良,素有"塞北江南,魚米之鄉"之稱謂。這裡肥沃的黑土地,為水稻種植提供了充足的營養素,在這樣的條件下,生產出的稻米營養豐富,品質天然,顆粒飽滿,香味濃鬱,綿軟爽口,堪稱米中精品。
肇源,四季分明,光照條件好,冬季寒冷乾燥,溫差懸殊,少病蟲害,坐擁松嫩兩江不說,年均降水量還在500毫米左右,為水稻生長提供了良好的環境。獨特的水質、水源和自然生態環境,也「孕育」了肇源大米的獨特口感。憑藉著內外兼修的品質優勢,肇源大米,米粒如珠似玉,蒸飯味香濃鬱,涼飯不回生。
獨特的生態環境,也「孕育」出了肇源大米的醇香口感。肇源區位位置佳、土壤肥、水質淨,是國內外絕無僅有的優質健康農產品產區。松嫩兩江蜿蜒流經肇源265公裡,年徑流量接近18億立方米,肇源僅利用5億立方米左右,兩江水可用空間巨大,灌溉水源充足潔淨。同時,嫩江又是全國除西藏雅魯藏布江之外唯一的國家二級水質河流,江水無汙染,江水澆灌出了優質的健康稻米。
據了解,十三五期間,黑龍江省肇源縣水稻優質品種將全部實現綠色有機標準化,依託肇源縣農產品地理標誌及受歐盟保護地理標誌的資源整合,大力開拓國內外市場,集中培育肇源大米知名品牌,增加產業品牌性收入,提高產業經濟效益,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圖文:肇源大米)
責編:閆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