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轉換思路
科學的思考方法要求我們必須拋棄固有的經驗、預設的立場,從事實出發,對已有的數據進行分析,得出假設,然後再運用數據和案例來驗證假設,從而導出正確的結論。
解決問題的根本就是邏輯思考力,邏輯思考力不但能夠讓問題迎刃而解,而且我們一般常說的先見之明、直覺也是從邏輯思考中產生的。
麥肯錫的邏輯思維經驗包括:不要把假設和結論混為一談;認清原因與現象的不同;全方位努力的想法是錯的;絕對必要的實地驗證過程;不能作為解決對策的就不是結論。
2、如何有效表達
提建議時,要有讓對方採信的方法,即要有邏輯思維做保證的思路。只要所提出的建議擁有完整且足以讓人採信的邏輯結構,就具有說服力。
表達打動人心的要點包括:不是「自己想說的順序」,而是「對方能理解的順序」;不可僅憑現象做判斷;將演示文稿熟記於心;支撐一個結論的「金字塔結構法」;尋找證據,再次檢驗邏輯結構;親自去聽現場的聲音,讓結論站住腳等。
利用「金字塔結構」可以非常清晰的導出我們所需要的結論。金字塔結構源於MECE:mutually exclusive,collectively exhaustive。對於一個重大的議題,能夠做到不重疊,不遺漏的分類,而能夠藉此把握問題核心,並解決問題。導出步驟如下:
A. 查看資料及背景,將導出的小結論、主張列成一張表;
B. 把表上的結論、主張根據主題的類似性作分類;
C. 將同一類型的主張、結論按順序區分;
D. 討論同一級別中的共通結論、主張,將從中導出的結論、主張放在上一段的位置;
E. 重複以上順序,直至完成金字塔。
3、洞悉事物的本質
所謂洞悉本質,就是看清楚問題真正的原因,並導出正確的解決方法。可以採用5w+1h法看清問題的本質。
只有堅持對事不對人,才能洞悉事實,對事不對人的核心在於對事,也就是對於事實要有大量的掌握、分析,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不能被一些預設的立場所左右。為了找出真正的解決方案,首先必須讓自己站在沒有偏見的立場上。
4、學習非線性思維
所謂線性思維,就是套用公式,就會得到正確答案的直線式思維方法。現今的經濟已不同於牛頓的時代,我們要準確無誤地做出判斷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更需要非線性思維。
培養非線性思維的方式包括:保持好奇心,抓住任何機會向自己提問,並在限定時間內解答;採用「先有前提再有結論」的思維模式;注重自我投資學習;堅持簡單生活,需要思考的事情集中思考,不需要思考的事情不要想。
5、產生新構想的思維邏輯
「新構想」並非突如其來的念頭,而是通過不斷地對自己提出質疑,然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而產生的,抱持疑問就是解決問題的源頭。
擺脫陳舊思維方式的訓練方法包括:鍛鍊聯想,調用多感官;試著接觸不同的東西,如藝術、體育;接觸不同的景致可以活躍腦補;思考就是對自己提出疑問;不認為理所當然的人容易成功,要思考背後的邏輯;思考的時候需要有緊迫感;與具有思辨能力的朋友交流等。
6、鍛鍊預知性的邏輯思維
預知性的邏輯思維實質是一種理性思維的推理能力,而具備這種能力的前提就是擁有努力求知不懈怠的態度。
作者總結出兩種預測未來的方法:分解法和實地考察法。分解法就是對已有的技術、產品進行分解,從而預測它的發展趨勢;實地考察法就是要實地觀察人們的消費習慣,總結規律,預測商業發展的方向。
7、開拓者思維
一些新的想法和技術,很可能會讓一些龐大的巨頭企業瞬間崩塌。在這個時代,企業界人士必須具備的是突破現有價值觀的思維能力,換句話說就是具備在商場上的突破能力與開拓者的邏輯。
成功模式的四要素包括:①事業領域定義必須明確,即明確發展方向;②分析現狀進而推斷未來的方向,針對因果關係來設立簡潔而具有說服力的假說;③專注所選方向,即使出現幾個可能的選擇,也應該專注其一;④不能忘記基本假設,排除已經發生變化的情形但不偏離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