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醫生|居然是這樣的職業

2021-01-11 職展未來

隨著生活節奏以及社會整體的飛速發展

大多數人總忙於在物質層面

往往忽略掉了心理的健康

心理醫生

這個在人人口中充滿神秘色彩的職業

到底是做些什麼

來撫平心靈的痛苦和精神的創傷

到底是做些什麼

挽救了許許多多灰色的靈魂和生命

一位優秀的心理醫生是怎樣的呢

心理醫生和心理諮詢師又有什麼區別呢

科普

心理醫生:

主要從事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心理醫生是中國文化語境下通俗的叫法,是歐美範疇裡的心理諮詢師加上主要通過藥物治療的精神科醫生。心理諮詢師是運用心理學以及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遵循心理學原則,通過心理諮詢的技術與方法,幫助求助者解除心理問題的專業人員。

人格條件

1.心理健康程度高

合格的心理醫生應當是一個愉快的、熱愛生活的人,能完美地處理好自己以及病人的心理問題。

2.樂於助人

能夠在與病人的諮詢中,給予溫暖,給予信任感與安全感。

3.有醫德的人

高尚的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是保證從業人員做好本職工作的必要條件。

確保病人的隱私問題不被侵犯,確保醫療手段正規合法,確醫療保費用正常合理。心理醫生只有在求助者同意的情況下才能對諮詢過程進行錄音、錄像。在因專業需要進行案例討論,或採用案例進行教學、科研、寫作等工作時,應隱去可能據以辨認出求助者的有關信息。

4.工作負責

能夠在工作中耐心地傾聽,精力集中不分心,能誠懇坦率地和病人談心,具備「醫者父母心」的工作精神。

心理醫生不得因求助者性別、年齡、職業、民族、國籍、宗教信仰、價值觀等任何方面的因素而歧視求助者,應當一視同仁,盡職盡責。

二者區別

「心理醫生」VS「心理諮詢師」

在中國,這兩者的認證部門、認證證書不同。

心理醫生的資格認證是衛生部的「心理治療師」,以醫療工作者為主要認證對象。而心理諮詢師的認證部委為勞動部,頒發的證書是「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證」。

心理醫生有處方權,可以給病人用藥,而心理諮詢師不可用藥。

心理諮詢師:做的心理諮詢是一種特殊的助人方式。大多數情況下要觸及人的內心隱私,因而保密是心理諮詢師都應遵守的最基本的工作原則。對諮詢者不願講的隱私,可以不多過問,只教給他們一些肌肉放鬆、冥思入靜的方法來滿足他們的要求。

心理醫生:

是學醫學出身的,學醫學還分學一般醫學和精神病學,他們專門設置病房治療重性的精神病人,而學精神病學的醫生中還有一部分又學習了心理學,於是這一部分人被稱做心理醫生;而心理諮詢師是學心理學的,從事該行業的人屬於社會服務類人員。

職業前景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心理醫生這個職業開始走俏。優厚的薪酬待遇與優越的工作環境,為眾多擇業者所追捧。我國的心理醫生需求量很大。而且心理醫生薪酬普遍在每小時300元左右,北京、上海最高可達每小時1000元,故此職業很有發展前景。

世界上心理醫生服務的一種重要形式--EAP服務(企業心理服務),服務對象就是世界500強的企業。世界500強的企業有75%都選擇為員工提供EAP服務。心理醫生是一個可以終生從事的職業,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持續發展。

必備知識條件

醫學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

具有專職心理醫生資格證書。

具備相關工作背景;

臨床經驗豐富;

熟悉心理學、人格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精神診斷和醫學的

心理專家陳智雄提出了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

「一名心理諮詢師不需掌握天下知識,只需心中有道。

道是什麼?愛。

道是什麼?學習。

道是什麼?建立良好的諮詢關係(尊重、熱情、真誠、共情、積極關注)。

道是什麼?上班醫生,下班閒人一個。

或許就是這麼簡單。」

心理諮詢師、心理治療師的生存狀態並不像人們想像中的那樣光鮮亮麗,由於工作原因,心理諮詢師職業生涯中所了解到的社會黑暗面及負面信息是大多數人的N多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這個職業是一個危險的職業,心理諮詢師是高危人群!

那麼,心理醫生在職業生涯中如何先讓自己保持心理健康呢?

值得我們深思。

文末小福利

歡迎關注訂閱 職展未來 公眾號

回復 『心理學筆記』

即可免費獲取 100條

心理學易背筆記

相關焦點

  • 心理醫生涉嫌性騷擾,職業倫理都不要了嗎
    作者:西蒙  日前,一位山東18歲女高中生舉報心理醫生聊天「曖昧不堪」,很快成為輿論場上的熱點話題。不少網友在對涉事醫生強烈指責的同時,也十分關心受害者的心理狀況。
  • 心理醫生都有心理問題嗎?
    心理醫生可能都有心理問題,這是幾年前比較流行的一種觀點!這樣一種觀點其實是投射出了大家的集體潛意識,只不過心理醫生成為了替罪羊!其實,沒有哪個生命是完美無缺的!心理醫生也不例外!生命成長發展的歷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挑戰或者困難,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或多或少的留下一些心理創傷和陰影!而在我們的文化觀念中,如果一個人有心理問題就意味著是一件很丟人的事情!
  • 不和心理醫生做朋友
    這份心願是好的,但是做為心理諮詢師或者心理醫生,我們是拒絕的。一開始建立諮詢關係,心理醫生就確立了和來訪者的職業關係。只是一種職業關係,諮詢結束,關係結束。很多人不太理解,感覺心理醫生太清高了,太商業化了。這裡面真的是大家所想的那樣嗎?
  • perkz稱曾去看過心理醫生,對lol已喪失興趣
    要說英雄聯盟所有職業戰隊中最能整活、最快樂的一支戰隊,那肯定非g2莫屬了。而perkz作為g2的快樂首腦,一直都是以非常樂觀向上的形象示人的,但事實卻不是這樣的。不久前,外媒Inven Global發表了一篇題為《G2 Perkz opens up about burnout and seeking a healthier lifestyle: "I was searching for myself in competition rather than me as a human"》(G2 Perkz:休賽期曾去看心理醫生,整活是為了更好的娛樂觀眾
  • 心理醫生的分類
    大多數人提到心理醫生都想到的是白大褂,會催眠,能精神控制別人的大夫。其實這個詞是民間的稱呼,專業領域並不存在,常見的是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心理治療師(諮詢師),精神科醫生有處方權,但是不負責心理治療,只是開藥去除一些嚴重的症狀,比如幻覺和妄想,一般的心理學家是通過做實驗和測量來發現規律,一般不做臨床工作,心理治療師是沒有處方權的,負責和來訪者進行對話來治療(諮詢師是入門級的治療師,治療師是高手級的諮詢師)。下面看看英文裡這些職業的稱呼。
  • 溫州不少職業女性壓力過大求助心理醫生
    溫州網訊 今天是婦女節,昨天記者從溫州各大醫院獲悉,近年來職業女性因工作和家庭壓力過大求助醫生的數量逐年上升。而對於本報發出的問卷調查,不少職業女性發出感嘆要想做好「賢妻良母」和「職業女性」兩個角色真不容易。一不留神就容易「火山爆發」,甚至引起情緒崩潰。
  • 皮膚病居然源自於心理問題
    然而,近1年來小王時常出現皮膚過敏,而且還找不到原因,被兒科醫生轉診到心理衛生科。經過了解,心理衛生科醫生發現了「秘密」:小王在假期和周末從未出現皮膚過敏症狀;上學期間尤其是考試前,皮膚會不時出現紅疹和瘙癢,且反覆出現。
  • 心理醫生每月賺多少 一天二千?
    ,尤以強迫、偏執和抑鬱三種症狀最為明顯,心理醫生也因此成為一種新興的熱門職業。  丁小姐(某醫院見習心理醫生):我今年剛大學畢業,在學校學的是心理學,現在在一家醫院精神科做見習心理醫生。我現在每月大約能拿1000多元的收入。說實話,當初選擇做心理醫生,就覺得這個職業是個同人打交道的工作,而我比較喜歡和別人溝通,自認為比較樂觀,我覺得自己的心理健康很重要,這有利於我從事這個職業,因此毫不猶豫地進入了這個行業。
  • 心理諮詢師和心理醫生的區別在哪裡?
    心理醫生的資格認證是衛生部的「心理治療師」,以醫療工作者為主要認證對象。,他們專門設置病房治療重度的精神病人,而學精神病學的醫生中還有一部分又學習了心理學,於是這一部分人被稱做心理醫生。03心理諮詢師不是都有處方權心理醫生有處方權,可以給病人用藥,而心理諮詢師不可用藥。
  • 心理醫生到底是做什麼的?
    「心理醫生」聽起來很特殊,因此,我在這裡會將它與其他一些專業性較強的職業相對比,並用例子來說明我們的項目培養出的心理醫生是如何治療一個有常見心理問題的大學生的。在開始介紹什麼是心理醫生之前,我先將心理醫生和其他一些很不一樣但又容易混淆的領域做一下比較。首先是把心理醫生和純心理學研究者區分開。儘管這兩個方向都被冠以「心理學家」的稱號,也都要完成博士學位,但純心理研究與心理醫生完全不同。
  • 成都哪裡可以看心理醫生,去醫院看心理醫生需要掛什麼科
    核心提示:是醫生又和心理掛上鉤的,就是精神科醫生。患者如果是有精神心理問題,要看精神科,或者是精神衛生中心。如果經過醫生診斷是一種精神疾病的話,就需要服藥治療。如果不是疾病,就需要去心理諮詢中心找心理諮詢師做心理治療。   成都哪裡可以看心理醫生?
  • 心理諮詢師和心理醫生一樣嗎?區別在哪裡?
    近年來隨著國家和大眾對心理健康問題的重視,心理諮詢師這個職業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但是很多人經常把心理諮詢師和心理醫生兩者混淆,那麼心理諮詢師和心理醫生一樣嗎?但從2017年11月之後,勞動部將不再頒發心理諮詢師資格證,而是改由用人單位、行業組織按照崗位條件和職業標準開展自主評價。
  • 心理障礙與精神分裂症,上網這樣求助,才能得到網絡醫生詳細回復
    心理障礙在網上如何才能得到網絡醫生更多的幫助,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自從在今日頭條上撰稿以後,每天都會收到全國各地的求助私信,經常看到求助者為得不到回復而抱怨。網絡具有開放性和虛擬性,患者和網絡醫生之間屬於弱關係。本文結合兩個多月的自媒體寫作體會,具體談談心理障礙患者、精神分裂症與雙相障礙患者如何才能獲得網絡醫生更多的幫助。
  • 心理醫生,中醫還是西醫?
    人體失去平衡就會生病,心理同樣如此。中國的心理諮詢師們剛剛艱難地從幕後走向前臺,這個職業的發展很長一段時間內將會變得任重而道遠。 行業動態 2001年4月,勞動部正式推出《心理諮詢師國家職業標準(試行)》,心理諮詢師這一職業被正式列入《中國職業大典》。
  • 產婦拒絕男醫生備皮,為了避免難堪,居然提出了這樣的建議
    雖然小可之前了解過接生時的一些流程,但沒有想到居然是男醫生為她操作。而備皮指的是,醫生將女性私處的毛髮剃掉,這是生產時必須做的一件事情。當男醫生要求小可將身上的衣物脫掉,給她備皮時,小可非常害怕,拒絕男醫生為自己刮毛。
  • 一個心理求助者給心理醫生的一封信
    其實我早想看心理醫生了,一看價格表,太貴,所以一拖再拖,工作十年沒一分錢存款,由於和老婆鬧離婚,平時工資也就4、5千,咬咬牙,找到了您,比其他心理醫生更貴,這段話也反映出了我吝嗇,所以交不到幾個朋友,從小到大也就一個朋友。下面我從各個方面來總體介紹一下自己吧,儘量說的詳細點,方便您診斷,其實內心想法是想減少會診時間,我真的太吝嗇了!請原諒我!
  • 《捫心問診》:醫生也要看心理醫生
    而這部連續三季長達105集(不要膽怯,每集才20多分鐘)的美劇不僅能給觀眾足夠的常識,讓觀眾了解到治療過程中醫生和病人之間必然會出現的「移情」問題,同時又通過醫生個人的經歷對這一職業本身的艱難性有所體會。
  • 美哲課程 丨 如何做一位合格的心理醫生或諮詢師
    做一名心理諮詢師需要哪些特質?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具備這樣的特質?1、拿筆寫下來,或者問問別人,或者找一個諮詢師,看看自己是否具備這樣的特質;2、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做心理諮詢師多大程度是想滿足自己的自戀,比如指點別人的人生啊,拯救別人啊等等這樣的想法,這樣的話建議你還是找點別的事情做做。
  • 心理醫生性騷擾女患者,「汙名化」了多少從業者?
    最近,青島一位心理科醫生性騷擾18歲抑鬱症女患者,上了新聞。溺水的抑鬱症患者抓住了最後一顆「救命稻草」,結果碰到了全然不顧自己不適和病情,還語出齷齪、騷話連篇的心理科醫生,著實令人氣憤。值得注意的是,新聞中的心理科醫生和大家普遍認知裡的心理諮詢師在工作單位、工作性質、相關權限和級別認證體系並不一樣,心理醫生≠心理諮詢師;但是,不論這位醫生作為何種職業定位,在心理行業的範疇中,跨越與患者的邊界,也是一種違反職業倫理的不道德行為
  • 心理醫生和精神科醫生
    心理醫生和精神科醫生 在過去精神科醫生同精神性疾病的病人一樣,讓人覺得不可思議,而得了精神上疾病,卻讓人感覺害怕,生了這樣的病,身邊的人就會對你產生歧視和恐懼,萬一你有一天得病了,最親的人也會離開你,結婚的也要離婚的。現實的社會就是這樣,如果去了精神科的醫院,就會談精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