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節奏以及社會整體的飛速發展
大多數人總忙於在物質層面
往往忽略掉了心理的健康
心理醫生
這個在人人口中充滿神秘色彩的職業
到底是做些什麼
來撫平心靈的痛苦和精神的創傷
到底是做些什麼
挽救了許許多多灰色的靈魂和生命
一位優秀的心理醫生是怎樣的呢
心理醫生和心理諮詢師又有什麼區別呢
科普
心理醫生:
主要從事心理諮詢和心理治療。心理醫生是中國文化語境下通俗的叫法,是歐美範疇裡的心理諮詢師加上主要通過藥物治療的精神科醫生。心理諮詢師是運用心理學以及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遵循心理學原則,通過心理諮詢的技術與方法,幫助求助者解除心理問題的專業人員。
人格條件
1.心理健康程度高
合格的心理醫生應當是一個愉快的、熱愛生活的人,能完美地處理好自己以及病人的心理問題。
2.樂於助人
能夠在與病人的諮詢中,給予溫暖,給予信任感與安全感。
3.有醫德的人
高尚的職業道德。
職業道德是保證從業人員做好本職工作的必要條件。
確保病人的隱私問題不被侵犯,確保醫療手段正規合法,確醫療保費用正常合理。心理醫生只有在求助者同意的情況下才能對諮詢過程進行錄音、錄像。在因專業需要進行案例討論,或採用案例進行教學、科研、寫作等工作時,應隱去可能據以辨認出求助者的有關信息。
4.工作負責
能夠在工作中耐心地傾聽,精力集中不分心,能誠懇坦率地和病人談心,具備「醫者父母心」的工作精神。
心理醫生不得因求助者性別、年齡、職業、民族、國籍、宗教信仰、價值觀等任何方面的因素而歧視求助者,應當一視同仁,盡職盡責。
二者區別
「心理醫生」VS「心理諮詢師」
在中國,這兩者的認證部門、認證證書不同。
心理醫生的資格認證是衛生部的「心理治療師」,以醫療工作者為主要認證對象。而心理諮詢師的認證部委為勞動部,頒發的證書是「心理諮詢師職業資格證」。
心理醫生有處方權,可以給病人用藥,而心理諮詢師不可用藥。
心理諮詢師:做的心理諮詢是一種特殊的助人方式。大多數情況下要觸及人的內心隱私,因而保密是心理諮詢師都應遵守的最基本的工作原則。對諮詢者不願講的隱私,可以不多過問,只教給他們一些肌肉放鬆、冥思入靜的方法來滿足他們的要求。
心理醫生:
是學醫學出身的,學醫學還分學一般醫學和精神病學,他們專門設置病房治療重性的精神病人,而學精神病學的醫生中還有一部分又學習了心理學,於是這一部分人被稱做心理醫生;而心理諮詢師是學心理學的,從事該行業的人屬於社會服務類人員。
職業前景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心理醫生這個職業開始走俏。優厚的薪酬待遇與優越的工作環境,為眾多擇業者所追捧。我國的心理醫生需求量很大。而且心理醫生薪酬普遍在每小時300元左右,北京、上海最高可達每小時1000元,故此職業很有發展前景。
世界上心理醫生服務的一種重要形式--EAP服務(企業心理服務),服務對象就是世界500強的企業。世界500強的企業有75%都選擇為員工提供EAP服務。心理醫生是一個可以終生從事的職業,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持續發展。
必備知識條件
醫學相關專業本科以上學歷,
具有專職心理醫生資格證書。
具備相關工作背景;
臨床經驗豐富;
熟悉心理學、人格心理學、變態心理學、精神診斷和醫學的
心理專家陳智雄提出了
《心理諮詢師心中的道》:
「一名心理諮詢師不需掌握天下知識,只需心中有道。
道是什麼?愛。
道是什麼?學習。
道是什麼?建立良好的諮詢關係(尊重、熱情、真誠、共情、積極關注)。
道是什麼?上班醫生,下班閒人一個。
或許就是這麼簡單。」
心理諮詢師、心理治療師的生存狀態並不像人們想像中的那樣光鮮亮麗,由於工作原因,心理諮詢師職業生涯中所了解到的社會黑暗面及負面信息是大多數人的N多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這個職業是一個危險的職業,心理諮詢師是高危人群!
那麼,心理醫生在職業生涯中如何先讓自己保持心理健康呢?
值得我們深思。
文末小福利
歡迎關注訂閱 職展未來 公眾號
回復 『心理學筆記』
即可免費獲取 100條
心理學易背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