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生活中都會遇到困難,遇到困難的時候很容易把自己陷入被動的狀況,如果我們在遇到被動的時候,經常性的會怨天尤人不跳出現實的泥潭,在焦慮緊張中消耗著生命。
其實要想改變這種局面,只能想出辦法,立刻行動。也只有行動才是改變不盡人意的唯一途徑。
就好像我們在百米跑道的起點處,一旦發令聲響起,邁出第一步後就不會再焦灼不安,而是一步一步邁向終點。
在紅樓夢中,劉姥姥就是這樣的一個行動派。
正是因為有了劉姥姥這個超強的行動派,才改變了劉姥姥一家的命運,甚至改寫了王熙鳳的女兒巧姐的命運。
劉姥姥本來就是一個窮苦的老寡婦,和女兒女婿一起生活,女兒女婿也不富裕,冬天到了,連過冬用的東西都準備不起。
貧賤夫妻百事哀,女婿狗兒喝悶酒,撒閒氣,劉姥姥勸告
「守多大的碗吃多大的飯。沒錢就生氣,算什麼男子漢大丈夫!這長安城中天子腳下,遍地是錢,大家一起想辦法」。
和女婿狗兒相比,這個老太太遇到困難時,首先想到的是要找辦法。
說到做到,替他們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
「二十年前連過宗的金陵王家,他家二小姐現在是榮國府賈政的夫人,現在可以走動走動,如果念舊,發一點好心,或許能度過難關」。
這個想法其實很大膽,她想到的賈家,是「護官符」中提到的四大家族之一,貧富地位懸殊之大,一般人想不到,想到了也不敢冒冒失失去做,何況還二十多年沒有聯繫。
劉姥姥認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大不了捨得老臉去碰一碰,如果有好處,大家都有益,沒好處,就只當去侯門公府見一見世面」。
她心裡明白,嘴上逢迎,利用時機,第一次到榮國府就借到了20兩銀子。
第二次,她以兩口袋野菜瓜果,再次進入榮國府。
這一次,她就進入了王熙鳳和賈母的法眼,在賈府住了幾天,大開眼界,滿載而歸。
以賈母老祖宗的地位,她對任何人都一概不應酬,儘管做為貴族,家裡也經常會有王妃出入,但是周旋一會,席散就止了。
她偏偏陪著劉姥姥,說了一大夜的話,舉辦兩次宴會,陪她走了大半個園子,並且不勝繁瑣一一指示說明,臨走的時候還重重打賞,定下下次相會之期。
更為奇怪的是,賈寶玉平時是最恨老太婆之類的魚眼睛的,但是劉姥姥卻不曾引起他的反感。
並且還把妙玉要扔掉的名貴的成窯杯子送給她。
賈母、王熙鳳、賈寶玉賈府老中青三代都很歡迎劉姥姥,這不能不說是她的智慧。
劉姥姥進大觀園----洋相百出,成了一個歇後語,這也是大家都喜歡劉姥姥的原因。
第一次,卑躬屈膝的向王熙鳳開口借銀子,第二次被王熙鳳插了一腦袋花,而且還要念著「老劉,老劉,食量大如牛,吃個老母豬不抬頭」。
看起來她好像個丑角兒,洋相百出,但是她心裡明白,那些貴族太太就是看他出醜,主動扮演一回又何妨。
在她們的歡笑聲中,她冷靜地朝著自己的目標邁著步子,你們有你們的歡笑,我有我的要求。
並且她對鴛鴦說「咱們哄老太太開個心沒有什麼好惱的,你先囑咐我,我明白了,大家取個樂而已,我要惱,也就不說了」。
她認為這沒有什麼好生氣的,她需要的是滿載而歸的賞賜。
在這樣扮丑角的時候,她心裡有另外一種動力,可以為女兒一家掙了許多銀子,看見女兒女婿夫婦和睦的笑臉,看見孫輩們吃的飽飽的,穿的暖暖的,一家子衣食無憂。
所以這個歇後語還有一個說法就是劉姥姥進大觀園---滿載而歸。
儘管劉姥姥看起來是出醜,被嘲笑,但是她的內心是充實的,她的心是善良的,是為了一家老小的生活。
也正是因為如此,她改變了一家的生活狀況,當後來巧姐遇難時。劉姥姥不忘舊恩,想方設法幫助了巧姐。
劉姥姥是貧窮的,貧窮到為衣食擔憂,但是她的貧窮的是金錢而不是智慧。
劉姥姥是卑微的,卑微到耍寶出醜,來讓別人歡笑,但是她的心地是善良的。
劉姥姥是目不識丁的農村老太,但是她的果敢和行為,讓很多年輕人汗顏。
放到現今社會,如果我們遇到劉姥姥那樣的困難,誰又能夠有勇氣做出劉姥姥那樣的行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