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讓女兒退學回家學禮 不讓孩子碰數理化(圖)

2020-12-22 搜狐網
開心玩雪的小雨點(中),不知道大人們正圍繞她的教育展開激烈辯論



  焦作女孩退學回家自學引爭議

  即使後來返校 父親也不讓女兒學數理化 為此焦作市舉行教育辯論會 北師大博士闡述不同觀點

  商報記者 王向前 文/圖

  在孩子的教育上,家長該扮演怎樣的角色?

  1月19日,圍繞著這個讓無數家長頭疼的焦點問題,焦作市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辯論會。北師大專家、當地的教育學者等應邀參加。

  辯論會的主題,是圍繞11歲的焦作女孩「小雨點」和她爸爸對她的「醒池教育法」的特殊教學。

  小雨點的成長故事

  和別人不一樣的小女孩

  1月19日上午的焦作市,大雪壓城。但在市區一處沒暖氣的會議室裡,30多人正展開著一場辯論。

  辯論伊始,主持人介紹到被稱為「小雨點」的與會者時,坐在會議桌核心位置的一位小女孩站了起來。

  她右手展開,手心朝內,貼住左心位置,彎腰向在座的各位行禮,口中同時問候道:「叔叔阿姨們好!」然後坦然坐下。

  這一舉動,引來熱烈掌聲,「這小孩子就是有禮貌,懂事多了。」有人私下議論。

  「小雨點」只是小名,大名叫孫方信雨,今年11歲。

  「這一禮儀是我創造的,叫醒池禮,是我的醒池教育法中重要教育內容。」辯論會後,56歲的孫常恭解釋,她是小雨點的爸爸。

  而這場辯論會也是圍繞著他們父女進行的,主題就是「小雨點求學之路究竟應該如何走?」

  考慮到辯論讓孩子聽到不合適,主持者讓小雨點到另外一間房間,她拿著隨身攜帶的《弟子規》,教跟著家長來會場的幾個孩子誦讀。  

  父親嫉俗孩子退學

  這位懂禮貌的小孩子為何引得大人們為她的求學路爭論?話還得從她爸爸讓她退學說起。

  2005年11月,擔任小學四年級副班長的小雨點,被爸爸領回家自學。退學前的小雨點成績優異,三年級期末考試全班第二、年級第五。

  「讓她退學,是因我對學校教育體制看透了。在家裡我指導她自學,更有利於她成才。」孫常恭解釋。

  讓孫常恭如此自信的,是他根據自己心得,創立的一套家庭教育方法。他將之命名為「醒池教育法」,正努力推廣。這套教育法出自他自己的省悟。在銀行上班的他於10年前臨退休時,突然覺得前半生有許多事情做得不理想。

  「看過《論語》、《中庸》等典籍後,知道問題是自己在『讓』方面省悟太遲,於是我給自己起藝名『醒池』,告誡自己雖省悟遲,但希望他人早點省悟。」孫常恭說,讓他人早省悟的途徑是教育,於是自那時起開始研究教育。

  靠著鑽研出的醒池教育法,他在焦作贏得「民間教育專家」稱號。於是他也就對小雨點的學校教育不滿。

  「小雨點在學校學習,她累;老師教她也累,知識進步慢;家長接送她也累。」孫常恭說,「小雨點很聰明,照這樣下去,將來頂多考個大專或三本。」

  他決定讓小雨點成為「醒池教育法」第一個完全受益者。越過愛人、學校的反對,他領回了孩子。  

  在家自學中外禮儀

  回到家的小雨點,在爸爸安排下開始家庭教育:早上5點30分準時起床,背誦古詩、學習山東快書等;6點40分看《百家講壇》;7點30分早讀;8點10分開始上課,一天8節課,其中一節是體育;晚上8點30分準時睡覺。

  一天8節課的主要課程,是學習文史哲有關知識,更多的則是中外禮儀知識。

  「我想讓她成為禮儀大師,所以課程圍繞著這一塊做。」孫常恭說,小雨點將《中國禮儀大全》看完,並全部做了筆記。

  為提高學習積極性,孫常恭讓小雨點備課,然後講給媽媽聽。

  2006年,謝延信事跡被媒體報導後,他還讓女兒跑到謝延信家中學習孝道。「百事孝為先,孝也是禮儀。」孫常恭對這點很得意。

  他介紹,小雨點成了家族裡最有孝道的孩子,「每次回家,小雨點只要看到我臉色不好,就會問,爸爸什麼事情不順利嗎?我要是不說,她就會跪下,說是不是她惹爸爸生氣了?我要是不說她就不起來。」

  孫常恭不滿足這些,又增加了課外教育,讓小雨點一個人趕集、去超市買東西,以便見世面,鍛鍊膽量。暑假時,他還讓小雨點日搬磚200塊,連續一星期,以鍛鍊意志。

  2006年11月,小雨點從書上看到外國一少女走遍歐洲故事後,提出自己要遊全國。孫常恭尊重她的要求,安排各地朋友照應。目前,她一個人已把河南的省轄市走完。  

  重返學堂不學數理化

  兩年家庭教育,孫常恭認為是成功的。「小雨點比同齡孩子成熟得多,知識面廣,口才也好。在一次會議上20多人向她提問,她都回答得非常漂亮。」他說。

  不過,就在他按照自己標準努力打造未來的「禮儀大師」時,他的愛人和朋友們對他的行為卻越來越抗議。

  「打一開始我就反對他的計劃,可我說不過他。」孫常恭愛人方書文說。在小雨點獨自出門「長見識」時,她曾尾隨悄悄跟蹤。

  方書文告訴記者,小雨點剛開始在家自學還很投入,但時間長了,就顯得急躁和孤僻,對爸爸言聽計從,對自己時有性子。

  「這都是離開學校造成的。她還是一個孩子,也有一顆童心,需要和同齡孩子在一起玩耍交流。」她對孩子未來十分擔憂。

  方書文再一次就孩子入學問題與孫常恭發生激烈爭執,甚至不惜離婚抗爭。

  2007年9月,孫常恭去焦作市23中推廣教學模式。交談中,校長建議,其實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不可偏廢,如果兩者結合,小雨點成才把握更大。

  反覆思慮,孫常恭把孩子送到了學校,讓上初一。不過他和學校約定,小雨點在校只學語文、英語和地理,他覺得這些課能學習《中國禮儀大全》和《史記》。

  孫常恭不讓孩子學習數理化,他認為數理化等都是用處不大的課程,可以不學。

  「到現在我還很不願意孩子在校學習,想讓她回家。」這個念頭,孫常恭從沒有抹去。

  辯論會上,孫常恭還當眾許諾:期中考試,小雨點語文、英語都考了五六十分,不好。如果期末考試這兩門功課達不到85分,她就得回家自學。

  這一說法,立時遭到在場人士一片譁然。孫常恭不為所動。

  觀點PK

  前日的辯論會,與會者中除帶著孩子前來的家長外,還有小雨點現在所在學校的校長、其他學校校長和一所民間教育研究機構負責人任曉光。北師大博士、陶行知研究會會員程建庭也是此次辯論會主角之一。

  說是辯論會,卻成了所有與會者與孫常恭的爭論會。所有人把矛頭都對準了他。  

  家庭教育PK學校教育

  辯論會上,孫常恭一再強調學校弊端。他說,學生主動學習才會成為更優秀學生,可學校卻存在兩個主動一個被動弊端:老師主動備課主動講課,學生被動聽課。這不利於孩子成長,所以學生只有回家,在家庭中接受教育,才能變被動為主動。同時在家裡還可以靈活安排課程,不浪費時間,使孩子早日學完需要的知識。

  程建庭反駁說,家庭教育只是學校教育有益補充,而不能全靠家庭教育,這是已經被證明過的。「只有學校、家庭、社會三者合作,才能讓孩子快樂學習、成長。」

  他特意強調,每個家庭父母水平不一樣,註定全靠家庭教育無法推廣。「教育不是一定要把孩子培養成什麼,而是為培養合格公民做努力。」 

  數理化PK文史哲

  從讓孩子退學到現在又讓入學,孫常恭一貫觀點是數理化對小雨點成長沒用,不用學習,「我給孩子定的方向是禮儀,只用學文史哲」。

  這一說法遭到了所有在座人士的一片噓聲。

  程建庭說,孫常恭做法不但不科學,還違反了《義務教育法》。初中階段是基礎教育,所開課程都是基礎知識,都不能偏廢的,「數學是百科之母」,否則不利於學生以後發展。同時,廢除數理化與九年義務教育法相悖。  

  家長意願PK孩子意願

  讓小雨點成為禮儀大師,是孫常恭努力方向。之所以選擇這個目標,他說,作為家長,應對孩子的成長有獨到之處。

  「中國有上億兒童,都在學校考功名,難度很高。我不想讓小雨點也走這條路,想讓她走難度不大又易成才的路,禮儀就符合。」孫常恭說,隨著社會發展,懂禮儀越來越重要,現在學禮儀的人不多,容易成才。

  讓孩子一定成為禮儀大師,使得眾人也擔心不已。一學生家長當即站起來說,家長意願能否代替孩子意願,現在家長讓學禮儀,將來長大了不想從事這一行業豈不毀了孩子?並且成為一個禮儀大師,就認為孩子成功了,這樣定義成功是否合適?

  孫常恭回答道,為讓小雨點成為禮儀大師,他早在日常生活中埋下伏筆,「小雨點已對相關知識產生興趣。長大成人後,她對這行會有興趣,也不會對我的安排產生反感」。

  專家建議

  培養模式不適合其他學生

  辯論中,程建庭說,從目前的教育狀況看,小雨點還是不錯的,家庭教育功能發揮得很好,「特別是小雨點的社會實踐教育,對培養一個孩子的動手能力很有用」。

  但他又強調,這種方式不適合所有學生,畢竟目前還是應試教育,每個家庭狀況也不一樣,家庭培養未必能成功。

  他認為,把小雨點定為禮儀大師,是家長根據自己的標準去劃定框框,非常不利於孩子的成長,人生的目標應是孩子在能獨立思考時自己去考慮。

  他認為,一個孩子的幸福必須建立在家庭、學校和社會合作方面,少了哪方都不行。人生也不能用成才去衡量,而應是成功。「人生成功的標準是一個人的潛能、優點能否充分發揮,一生過得是否幸福,只要感到幸福就夠了。」

  最後,他希望小雨點還是能在學校繼續學習。

相關焦點

  • 雲南父親逼迫13歲女兒:要麼退學,要麼斷絕父女關係
    雲南父親逼迫13歲女兒:要麼退學,要麼斷絕父女關係 汪雨春 唐芸/雲南網 2016-11-17 20:32 來源:澎湃新聞
  • 過了小年閨女不能回家?父親因舊俗拒絕女兒回娘家
    本報記者 韓笑 實習生 周鑫                                      父親流著淚  拒絕了女兒回家過年  「今年我哥剛結婚,如果我也帶著老公和孩子一起回家過年,家裡肯定會很熱鬧。」
  • 雲南一男子逼迫女兒:退學或斷絕父女關係二選一
    雲南一男子逼迫女兒:退學或斷絕父女關係二選一 2016-11-17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昆明11月17日電(王禕)近日,網上曝出「鎮雄一男子逼迫13歲女兒要麼退學
  • 馬雅舒混血女兒遭到幼兒園退學,媽媽的「溺愛」,影響孩子一生
    01馬雅舒混血女兒竟然遭到幼兒園的退學馬雅舒為丈夫生下了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兒,兩個孩子都完美結合了中西方的長相,男孩長得非常帥氣,而小女孩則長了一張洋娃娃的臉當她帶孩子出去買菜的時候,只要孩子碰一下蔬菜,馬雅舒都會立即阻止孩子,生怕孩子因此感染細菌。在家裡的時候,馬雅舒就是一名全能媽媽,只要孩子叫她,她就會直接幫助孩子解決任何問題。
  • 為何童話大王鄭淵潔只讓兒子讀到小學,卻把女兒培養成赴美學霸
    屢次上榜中國作家富豪榜的鄭淵潔不可能供不起孩子讀書,據父子二人稱,起因是小學時兒子被老師罵「吃屎都接不到熱乎的」,令鄭淵潔大為驚駭,在兒子小學畢業後就讓其退學,接回家由父親親自培養,為此鄭淵潔還編撰了十本教材作為「私塾」教育之用。
  • 「摳門父親」將女兒退學,讓她10歲參加高考,原因:能省8年學費
    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孔子說過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要求太快,求快反而達不到目的。但是在河南商丘,卻有一個的俗稱「摳門父親」不讓女兒上學,在家自學,背後的原因讓人哭笑不得居然是為了省錢。可是這樣苗助長的教育行為真的好嗎?
  • 兒子抱怨作業多不想讀書,父親同意給辦退學,兒子後成文壇名人
    如今上學的小孩子,已經不似從前那般輕鬆了,每天回家各科老師布置的作業很多,家長為了孩子們將來的學習和發展,通常還會給報各種興趣班和學習班,即便是小學生,日常上學就很忙碌了,即使周末休息兩天,因為各種課外班的緣故,也只能休息一天。
  • 女大學生突然退學失蹤!父親苦尋3年,原因讓人不寒而慄!
    2016年3月,臨近畢業,小周瞞著家人退學了。從小,小周就是一個品學兼優的乖巧孩子。高考以660多分優異成績考入某重點大學,專業成績一直名列前三名。原本,小周還可以順利保送研究生,但在還有3個月就要大學畢業時,她突然悄悄辦了退學,匆匆離開學校,甚至連馬上到手的畢業證和學位證都不要了。
  • 不學禮,無以立,學國學對孩子的影響
    我們都聽過的一句話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在當今傳統文化教育漸漸升溫之際,這句人人皆知的「諺語」在我們心中已經改變了模樣。小夫子的學員們通過誦讀《弟子規》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觀看「黃香溫席」等經典動畫故事讓孩子們進一步了解了孝道的真實意義和最真實的感動;通過老師現實生活中典型故事的分享、聲情並茂的講述讓孩子們有更深刻的感觸。在理解的基礎上能夠活用所學到的知識。
  • 高中生退學回家 一年後被5所美國大學錄取
    圖/記者陳勇  紅網長沙4月12日訊,大部分18歲的湖南孩子,正坐在高三的課堂裡,為高考最後衝刺,但18歲的丁浩洋,此刻正坐在自己的房間裡,看著英文版小說《飢餓遊戲》第二部,為即將開啟的美國生活做調試。2012年10月,他選擇退學回家自學報考美國十所大學,2014年2月底,他收到了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的錄取通知,至4月11日,確認丁浩洋被錄取的美國名校已有五所。
  • 14歲女孩不堪父親打罵出走 父親寫道歉信求出走女兒回家
    唐師傅十分後悔當初對女兒粗暴的態度14歲的孩子,正值青春叛逆期,遭遇缺乏溝通方式的父親,自認家中沒有溫暖,留下字條,離家出走了。父母晝夜尋找,始終無消息,全家人幾近崩潰。父親一頓打 女兒離家出走2013年3月25日早上,倩倩背著書包和弟弟一塊到學校。可她沒有進校門,班主任舒老師在門口遇到她時,她說在等同學,一會就進去。舒老師在上課時沒看到倩倩,便給倩倩母親打電話。全家開始在學校附近尋找。後來父親唐師傅接到一理髮店老闆電話,得知女兒下落跟蹤尋找,終於天黑前在路口遇上她。
  • 上海一父親為探視權10次狀告前妻,6歲女兒卻已經……
    上海一父親為探視權10次狀告前妻,6歲女兒卻已經…… 都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 可是6歲的女孩小雨 每次看到爸爸時,
  • 重點大學女生臨近畢業突然退學失蹤!父親苦尋3年,背後的真相竟然是...
    原本,小周還可以順利保送研究生,但在還有3個月就要大學畢業時,她突然悄悄辦了退學,匆匆離開學校,甚至連馬上到手的畢業證和學位證都不要了。父親老周對此一無所知。小周退學離校後,6月還給他打過一通視頻電話。通話中,女兒表現得一切如常。
  • 我的孩子生命之源孩子不回家怎麼辦?孩子不回家劇情攻略
    我的孩子生命之源孩子不回家怎麼辦?作為一款養孩子的遊戲,很多玩家都會遇到孩子不回家的劇情,那麼應該怎麼繼續呢?下面就來了解下我的孩子生命之泉孩子不回家劇情攻略吧。
  • 他為了自己的畫家夢,讓一年級女兒退學學畫,如今一幅畫賣71萬
    ,為了自己的畫家夢,讓小學一年級的女兒退學學畫,做一位職業畫家。畫家西茜在如今的年代,讓女兒退學是一件很難得到大眾認可的事情,而休學學畫更是不可思議,如今95歲的著名國畫家黃永玉曾經說過一句話:「我對兒童教育是有看法的。但這只能代表個人。
  • 13歲女孩赤腳踩刀刃酒吧賣藝 父親曾想讓其退學
    為了能專心賣藝,父親甚至一度希望讀初一的女兒退學,但女孩的老師和親戚並不贊同,他們做了很多工作才讓他打消要女兒退學的念頭。  女承父業學習魔術「走江湖」  昨天上午,微微的悶熱。13歲的永嘉女孩小謝面對記者的探訪,在家門口當場表演赤腳踩刀刃。她的父親謝繼奎搬來道具,一個帶有兩道凹槽的不鏽鋼刀架,然後將兩把菜刀刀刃朝上插入刀架。
  • 父親為探視權10次狀告前妻,6歲女兒因此得了病
    :不想見到他顧女士和張先生在4年前離婚了離婚時,女兒小雨只有2歲雙方約定小雨的撫養權歸顧女士所有4年來,孩子的父親張先生會定期來探視孩子由於每次探視都不太平>孩子父親申請了探視權強制執行法官也特意趕到了現場當法官問小女孩有沒有壓力時小雨默默低頭不回答雖然法官說了很多鼓勵的話但當要進去見爸爸時
  • 中國最年輕的畫家:小學一年級退學,拜父為師學畫,畫美人更美!
    起源|本期導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很多孩子家長的內心寫照,很多家長為了孩子的成績往往都是大費周章,費盡心思,但是你見過小學一年級便鼓勵自己的女兒退學的家長嗎?聽到這句話,很多人都會想這個人是不是瘋了?
  • 父親為探視權10次狀告前妻,6歲女兒卻早已經……
    4年來,孩子的父親張先生會定期來探視孩子由於每次探視都不太平孩子父親申請了探視權強制執行法官也特意趕到了現場當法官問小女孩有沒有壓力時小雨默默低頭不回答雖然法官說了很多鼓勵的話但當要進去見爸爸時小女孩害怕地表示要
  • 楊路:不學禮,無以立
    大部分朋友留言都出於同一個問題「怎麼能和孩子保持這種和諧不爭吵不頂嘴的狀態?」楊路老師認為,其實每個孩子都是「天使」,之所以會變成「神獸」「魔王」是我們的引導教育出了問題。在所有的教育當中,我一直都覺得「禮儀」是重中之重,只有孩子懂禮知理才能和父母良性溝通,才能聽進去父母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