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教你如何追求投資大師們的年化收益

2020-12-20 越圈網

很多投資者總有個誤區,那就是價值投資太保守,一味地講求安全邊際,卻對企業成長漠不關心,特別是格雷厄姆。

顯然,絕大部分人並沒有讀完名著《聰明的投資者》,再加上網上的以訛傳訛,以及在世巴菲特的深刻影響,格雷厄姆就落下了個只會圖便宜撿煙屁股的名聲。

但是,真相是這樣的嗎?

價值立本,成長發家

投資界似乎已經形成定論,格雷厄姆是「價值投資」的代名詞,是典型的「菸蒂」投資者,但很少有人知道「價值投資之父」人生最大的財富其實來自於「成長股」的投資。他曾經在一家成長型公司身上賺了200多倍從而在其人生的後半場實現了華麗轉身。

格雷厄姆曾用他1/4的資產以每股27美元的價格買入了大量蓋可保險的股票,在之後的幾年裡蓋可保險股價一路飆升至54000美元,這筆投資成為格雷厄姆人生最大的獲利。雖然他後半生的持倉和財富數據無可查證,但查理芒格在史丹福大學法學院演講時曾提到,格雷厄姆「對賺錢不那麼用心,去世時卻腰纏萬貫」。

格雷厄姆對於成長股有多重視?

說出來大家可能不信,他自創了一個關於成長股估值方法的公式:IV=E(2R+8.5)x4.4/Y

這是格雷厄姆發明的判斷股票內在價值高低的簡單公式。其中:

E表示每股收益:每股收益的大小決定了公司內在價值的基礎。每股收益一般取用上一年度的年終數值,通常情況下,也可酌情考慮使用最近三年平均值。每股收益為負的公司,其實沒有內在價值。

R表示預期收益增長率:股票的價值完全取決於未來收益。預期收益增長率一般選用隨後7-10年的預期增長率。如果預期收益為負或逐年遞減,市場會認為此公司沒有前途,不管現在的每股收益E有多大,內在價值都會急劇下降。預期收益為持續增長,說明公司處於上升通道,增長率越高,將來的股價升得越快。

8.5是格雷厄姆認為一家業績穩定增長的公司比較合適的市盈率。從歷史數據來看,8.5倍市盈率遠低於A股市場一貫的平均市盈率(上證綜指的市盈率PE一般在8.8~18區間),也低於歐美市場這些年的平均市盈率。我們雖然可以將此數值調高,以便更接近今日的經濟發展狀況和節奏。但考慮到預測要保守,要謹慎,我們還是使用8.5這個數值,也表示對格老的尊重。

4.4的指的是平均利息。

Y表示AAA級公司債券的當前收益率。在中國A股市場的實際應用中,Y可以用最新的國債利息代替,如2009年3月中旬新發行的國債,最高利息是五年期的4%。根據股市的一般規律,低息利好股市,高息壓低股市。

在利息Y為4%的低息時,4.4/Y=4.4/4=1.1,說明在每股收益和預期增長率不變的情況下,內在價值可按110%溢價評估。若利息Y為8%的高息時期,4.4/Y=4.4/8=0.55,意味著在每股收益和預期增長率不變的情況下,內在價值只可按55%減價評估。

內在價值=E*(2R+8.5)x 4.4/Y公式為我們定量的評估當前股價的高低提供了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

成長型和價值型

成長型公司是指長期發展速度高於平均水平,並讓投資者可以從中獲得滿意回報的公司。如果市場大多數公司的每股收益平均增長率為4%,那麼一家成長型公司的增長率將超過4%,它也將為股東帶來令人滿意的資本收益率。

班傑明·格雷厄姆在1949年版的《聰明的投資者》中提出了自己對成長型公司股票的定義:「一隻成長股可被視為在過去幾年中表現好於平均水平,並有望在將來繼續保持卓越的股票。」他在1962年出版的《證券分析》中進一步闡述了這一定義:「『成長股』一詞適用於過去每股收益大大高於普通股,並預計將來還會繼續保持領先的股票。」

此外,關於成長型投資者和價值型投資者,格雷厄姆也曾給過定義:

成長型投資者就是致力於投資成長型公司的人。諷刺的是,價值型公司至今沒有一個被廣泛認可的通用定義。圍繞本書主題,我們嘗試對價值型公司做如下定義:一家成熟的、成長速度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的公司,其中可能包括許多長期沒有增長的公司。

價值型投資者就是致力於投資價值型公司的人。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內在價值與股票價格之間的差異有時候可以使一家公司由成長型轉變為價值型,反之亦然。內在價值和股票價格之間的差異使得股票分類變得困難。如果股價過低,分析師是否要繼續將成長型公司的股票歸入成長股?

作為價值投資者,在他大部分投資生涯中,格雷厄姆利用價格波動提供的買入賣出時機,為他的投資組合做了無數的交易和買賣。

然而,到目前為止,他最為著名的投資卻是對於成長股的投資——格雷厄姆曾投資了成長早期的蓋可保險公司,並持有很多年。格雷厄姆在這一筆交易中賺的錢遠比他通過價值股交易賺的總和還要多。換句話說,格雷厄姆一生都在追求價值投資,但使他富有的卻是成長股投資。

風險與收益並不一定成正比

人們已經形成一種普遍觀念,即投資者應該追求的收益率,應該與他準備進行的投資風險程度(波動程度)成正比。我們認為,投資者追求的收益率,應該取決於投資者願意、並能夠為他的投資付出多少智慧型努力,這與傳統的觀點恰恰相反。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聽到「風險越大,收益越大」這句話,如果你有一定的投資經驗,並仔細去思考,就會發現這是一句在投資領域被用爛了、但卻荒謬無比的話。

一件物品,打折越厲害的時候,買的人承擔的風險是越小的,對這個人而言,潛在的收益是越高的。

這是我想說的第一個觀點,下次再有人告訴你「風險與收益成正比」時,你就知道他大概率是不懂投資的。

格雷厄姆曾經說過一句話,大意是:「普通人只需要轉變一點觀念(例如長遠來看,股票才是賺錢的),以及掌握一些基本的投資技巧,就可以獲得令人滿意的收益率,但是如果他想要超出這個的收益率,那就要付出艱苦卓越的努力。」

在我看來,這段話的前半部分和後半部分,都是遠遠被大眾低估的。

一個極端是:大眾要麼相信,「普通老百姓不管怎麼努力,想獲得比銀行存款收益率高的投資收益率,是不現實的」,因為「有那好事,能輪得到咱普通老百姓?」

另一個極端是:有些人認為,既然我能獲得5%、6%的收益率,那我努力一下,10%、15%甚至20%,都不會多難吧。

就我個人的經驗來看,格雷厄姆說的這句話,前後兩端都很準確。

嚴格按照他的思想脈絡來投資,只要你買的夠便宜、公司本身質地夠靠譜(其實這一點格雷厄姆非常強調),你虧錢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也能獲得令人滿意的回報。但是,動輒想獲得15%甚至20%的年化收益率,是非常困難的,難度超出了常人的腦力認知。

各位可以看看知名的投資大師的年化收益率,就知道我在說什麼了,最厲害的巴菲特,截至目前的年化收益率已經不足20%了。

但是大家也不要氣餒,在我們資金還不多的時候,在我們還沒有受到各種投資監管限制的時候,追求15%以上的收益率,還是非常值得我們努力的。

相關焦點

  • 投資大師滑鐵盧系列全章節翻譯整合
    這本書是關於不同投資大師在不同階段中投資的錯誤。只要你做投資,犯錯是不可避免的。這本書並非告訴你應該不要犯錯,他恰恰告訴你,犯錯就是投資的一部分。但是我們如何把犯錯成本控制在最小,同時了解每一種策略的局限性。這一次的翻譯系列推出後,反響很大。在我們並不算大的微信公眾號上,平均每一篇閱讀量在1萬以上。而在雪球等其他平臺,平均閱讀量超過了5萬,甚至有個別幾十萬的閱讀量。
  • 巴菲特老師格雷厄姆《聰明的投資者》:投機與投資那些事
    並且在投資所謂的熱門股時,你需要拿出一定比例的資金來做,比如2-3成。甚至高價買入,追求高更價格。投資者:股價大幅下跌,低於合理價格,買入持有,股價大幅上漲,高於合理價格,賣出平倉。高收入和大資金的投資者更注重確定性的收益,哪怕只有年化4%的收益五、股票劇漲後莫買,股票暴跌後莫賣六、進攻型投資者的活動特徵可以被概括為以下四點:(1) 低價購買,高價出售;(
  • 「長壽大師」歐文·卡恩的投資觀
    尤其今天將介紹的另外一位著名價值投資大師,是目前華爾街中最年長的投資者,享年109歲,他就是歐文·卡恩。   擁有84年投資經驗的卡恩投資成就斐然,據《巴倫周刊》報導,投資者如果在1978年向卡恩創建的公司卡恩兄弟投資100萬美元的話,截至2015年這筆資金將上漲至4000萬美元。下面筆者就來介紹一下這位長壽的投資大師歐文·卡恩。
  • 價值投資大師、神奇公式發明人喬爾·格林布拉特:價值的常識|VC洞見
    作者:趙華丹如果你是價值投資者的粉絲,對喬爾·格林布拉特(Joel Greenblatt)的大名不會陌生。他是著名的價值投資者,10年50%的年化收益(費前),讓他成為價值投資者們競相模仿的對象。他所著的《股市天才:發現股市利潤的秘密隱藏之地》讓很多人開始相信自己也能夠成為優秀的投資者。
  • 投資者能學到格雷厄姆的哪些智慧?
    [caption id="attachment_2973849" align="alignnone" width="501"]▲《格雷厄姆經典投資策略》【美】珍妮特·洛 著李曼 譯機械工業出版社2019年11月[/caption]挖掘被低估的股票,並以最小的風險找到隱藏的成功機會。
  • 格雷厄姆老師和他的弟子們
    您看我用雙殺或雙擊這個比喻如何?」 格老師知道戴同學向來喜歡取巧。有機事者必有機心,這種弟子本來不願多教,格老師想想還是勉強道:「這種思路有點跑偏,判斷成長率的高低和市盈率的高低看上去很容易,其實很難——你怎麼知道今年增長30%的公司明年不會增長50%?或者今年增長10%的公司明年不會負增長?
  • 100本值得收藏的投資類圖書
    ,如果你認為你不用整天讀東西也能成為好的投資者,那我無法同意。」——當代最成功的投資大師們的投資理念》(約翰·特雷恩)51、《投資技巧——行之有效的個人理財策略》(約翰·特雷恩)52、《巴菲特教你選股》(約翰·特雷恩)53、《企業戰略博弈——揭開競爭優勢的面紗》(布魯斯
  • 大師教你做投資——索羅斯的趨勢交易
    索羅斯是與巴菲特齊名的投資大師,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在1970年-1984年的15年裡,巴菲特年化收益為23.91%,而索羅斯的年化收益為30.98%,同期標普500年化收益率為8.66%。
  • 巴菲特的老師建議你這樣做投資(一)
    格雷厄姆最有名的書籍是《證券分析》,不過那本書內容太多太艱澀了,一般普通投資者很難讀懂讀透,所以在寫了《證券分析》的十幾年後,格雷厄姆寫了這本《聰明的投資者》專門為普通投資者介紹、小白也能懂的價值投資知識
  • 你真的知道「價值投資」是什麼意思嗎?
    股利的話,你也可以認為是每期到了一個現金流。格雷厄姆在1934年能成為一代大師,在於前人已經做了很多鋪墊。第一個鋪墊就是現值,當時已經有了現值這個概念。據投資思想史考證,現值的概念出現在1202年的《算經》這本書,很遺憾是外國的書。
  • 150萬現金,如何理財,才能有年化10%收益,而且保證安全?
    有網友提問——「150萬現金,如何理財,才能有年化10%收益,而且保證安全?」,理財增加收益是我們最快能夠實現被動收益的途徑了,所以如何投資理財獲得更高收益一直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根據目前的理財產品分析,年化達到10%且保證本金安全的理財產品是沒有的,因為風險與收益是成正比的。但是我們可以進行搭配型理財,在可承受風險範圍內實現最大的收益。一、 投資前期準備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
  • 世界頂尖投資大師們,一致推崇的投資理念是什麼?
    世界頂級投資大師都提倡的核心投資理念是什麼?華爾街是世界股票金融市場的中心地帶。這裡湧現出了一大批世界頂級的投資人。例如,利弗摩爾,索羅斯,巴魯克,羅傑斯,紐伯格等投資巨擘。那麼縱觀華爾街百年的風雲,那些真正的投資大師所共同提倡的投資交易理念是什麼呢?毫無疑問,是止損。被譽為世界長壽炒股贏家的羅伊紐伯格,曾經說過不接受虧損現實就等待滅亡,而接受虧損現實的做法,便是立即止損。而華爾街另一位投資大師威廉歐奈爾甚至說,放手讓虧損持續擴大,這幾乎是所有投資人都可能犯下的最大錯誤。
  • 頂級85句投資定律:決定你收益的不是努力和能力,而是反人性
    如果你所處正確的雪中,雪球自然會滾起來,我就是如此。 所謂滾雪球,我並不僅僅指賺錢。它指的是你對於這個世界的領悟和朋友的累積。 7.我1952年結婚,當時我就跟蘇茜說我會發財的。
  • 金巖石:巴菲特價值投資理論,究竟錯在哪裡?
    來源:中外管理文:金巖石(獨立經濟學家、北京鑫星伊頓投資顧問有限公司CEO)責任編輯:李靖伯克希爾公司股價(BRK.A)2020年1月22日登頂34.7萬美元,3月23日跌到24萬美元,兩個月跌掉3年的收益,這是巴菲特投資生涯中的「活久見」。
  • 債券基金如何做到每年正收益、年化收益超過10%?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整整五年時間裡,不論是債熊股牛,還是股債雙殺,還是過去兩年打破剛兌、債券市場雷聲隆隆,這隻產品每年都是正收益。  2  平姐姐突然明白一季度為什麼那麼多投資者轉向債券投資了。一季度A股大幅反彈,不少投資者一個季度的收益就超過30%,全年的投資任務可以說提前完成。
  • 讀聰明的投資者:教你如何做好資產配置
    格雷厄姆對於防禦型投資者,給出了四大分散配置的選股原則:1.適當分散投資10到30隻股票;2.選股要選大型企業、傑出企業、融資保守型企業3.股息持續發放20年以上4.市盈率不超過25倍格雷厄姆主要是從股票和債券的角度對投資者進行分類的,這是由其當時的歷史背景和個人經歷決定的,並且幾十年前的投資方式可能相對於我們現在的投資者而言操作還是比較複雜
  • 零錢通七日年化收益率1.593%,那麼假如儲戶存入1萬元日收益如何
    另外,一旦提到投資理財,有些人會想到貨幣基金,因為該類理財工具比較適合於普通大眾,對應資金流動較好,年化收益率一般高於銀行定期,同時風險相對較低,尤其相比股市虧損的概率較低,其中包括零錢通、餘額寶等。當然,隨著貨幣寬鬆政策的落實與新冠疫情的衝擊,國內不少貨幣基金每萬份收益已大不如以前,比如零錢通七日年化收益率下調至1.593%,餘額寶每萬份收益下降至0.3897,儲戶存入資金的收益率明顯縮水,還有其他類似的理財工具年收益率表現較為慘澹,因此,不少人又將目光投向銀行,部分銀行儲蓄利率也出現上浮。既然零錢通七日年化收益率1.593%,那麼假如儲戶存入1萬元日收益如何?
  • 望華資本:為什麼要翻譯《併購大師》這本書?
    我們相信,書中的併購套利故事、華爾街人性演繹、「神秘」投資哲理與紀實寫法,會讓你真實感受到那些不斷創造奇蹟的投資大師,如何用一度曾蒙著面紗的「併購套利」方法,為投資者創造可持續、穩定、市場中性、合法依規的超額收益。
  • 為何巴菲特等投資大師都長壽?
    最有力的證據之一就是,2006年,美國《紐約時報》曾經組織了一次全球十大頂尖投資經理人評選,入選者幾乎全部進入了本文下面的長壽名單(過世者最低年齡80歲,在世者最低年齡70歲),唯一的例外是對衝基金巨子普萊斯(Michael Price),因為他1951年生人,現在「只有」68歲。下面就是投資界和長壽界當之無愧的兩棲巨星們。
  • 10本必看的投資經典好書推薦(建議收藏)
    其實我並沒有認為國內作者在投資的思想深度上超越了國外的大師們,而是國內作者的書更適應中國市場的環境,更接地氣,也因此更容易讀懂從而真正的感悟到投資的真諦。4、《手把手教你讀財報1》作者唐朝看這個書名,您可能認為這僅僅是一本講財務報表的書,也必然會十分枯燥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