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記app在中國

2020-12-20 虎嗅APP

印象筆記在最近的更新中,加入了一個中國區獨有的新功能——印象筆記·剪貼板。印象筆記的剪貼板功能是一個新增的 iOS 小組件,幫助用戶在網頁或其他應用中快速捕獲需要記住的內容,並上傳到筆記中。此次更新回應了印象筆記在今年6月完成獨立重組後,「針對中國用戶增加功能」的承諾。

印象筆記的獨立發展之路啟示我們去思考國內筆記軟體的生存狀況。

縱觀國內筆記軟體商業模式,其大多立足於單一產品,依靠付費用戶勉強生存。面對著現存商業化問題及產品創新困局,國內筆記軟體出路何在?

國內筆記軟體面臨著盈利困境

國內在線文檔編輯軟體百花齊放,多足鼎立。有道雲筆記功能全面,覆蓋雲協作、語音識別、網頁簡報等功能,採用「三備份儲存」技術以防資料丟失,解決了個人資料和信息跨平臺跨地點的管理問題。印象筆記移動端應用便捷,可以手寫、錄音、拍照、截屏,還能在筆記內對文字、圖片進行標註,付費版還支持對pdf和office文件的搜索。為知筆記勝在筆記功能多樣性和代碼管理性。

但縱觀國內主打的幾款筆記軟體,我們發現,盈利困境普遍存在。除了騰訊文檔尚沒有付費版本,有道雲、印象筆記和為知筆記的盈利模式都採取的是付費高級帳戶,從而獲得更大內存、更多模板、去廣告、更好的搜索功能等附加功能。

面對盈利困境,早在2012年估值就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印象筆記,也曾探索嘗試新的商業模式,比如開發周邊產品:筆記本、T恤等,然而,在經歷短暫繁榮之後,消費者們失去了對周邊商品的熱情。最後,印象筆記又回到了通過產品本身獲利的方式,即首先是收縮免費用戶使用條件——從原本支持5臺設備變成了只允許在2臺設備之間同步筆記;其次是提高了會員價格,普通會員從每年的25美元上調至35美元,高級會員價格從50美元上漲至70美元。

此舉遭到了早已習慣了免費軟體或者是低價軟體的中國消費者的強烈反感。產品需要生存和發展而進行商業化本無可厚非,但如何在商業利益和用戶利益之前取捨平衡則更能看出一個產品對待用戶的態度和做好的決心。

石墨筆記的盈利主要通過個人收費版和企業版實現。據石墨創始人吳潔曾在採訪中表示,石墨目前擁有千萬個人用戶和12 萬企業用戶,收入來自於個人收費版和企業版,付費用戶續費率為70%。同時,石墨正在嘗試給大企業客戶做一些私有化部署和定製的項目,以及通過SDK輸出產品收費。雖然石墨筆記目前收支仍未平衡,但在吳潔看來,文檔、表格這類工具還不是真正關注盈利的時候。

毋庸置疑,產品經營的最終目的便是盈利,是商業化,然而面對著現存的盈利困境,國內筆記軟體在商業模式上能夠有什麼突破途徑?

筆記軟體的商業模式

首先我們先探討一下什麼是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不單純是賺錢模式,或者是說盈利模式。它還包含了產品模式、用戶模式、推廣模式,最後才是收入模式,也就是怎麼去賺錢。換句話說,商業模式就是你能提供什麼樣的產品,給什麼樣的用戶創造什麼樣的價值,在創造用戶價值的過程中,用什麼樣的方法獲得商業價值。

首先,所有的商業模式都要建立在產品模式的基礎之上。沒有對產品和對用戶的思考,公司不可能做大,走不了多遠。所以,你提供的產品是什麼?能為用戶創造什麼樣的價值?你的產品解決了哪一類用戶的什麼問題?你能不能把貴的產品變成便宜的,甚至是免費的?能不能把複雜的變成簡單的?

這是任何一個創業者在研究商業模式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問題。筆記軟體的核心功能是什麼,編輯+管理+安全。筆記軟體的發展更新應該圍繞著可以反饋其核心體驗的新功能。在Evernote上線的2008年, Evernote是Apple Store裡不多的記錄工具之一。無論是靈光一現的想法還是複雜繁瑣的課堂筆記,無論是不可錯過的工作日程還是要隨手記錄的電話號碼,Evernote志在幫你記錄一切。

然而,當Evernote為了滿足各個細分用戶不斷深化的需求,功能不斷疊加,清單、日程、等各種分類工具開始層出不窮,漸有臃腫之虞。對於一般用戶來說,最具「可用性」的功能仍是,note-taking,而新增的標註PDF文件、智能名片掃描、一鍵演示筆記等功能不過是錦上添花。Evernote前CEO Phil Libin曾經承認Evernote存在「5% 困境」——「很多人都只用到了Evernote 5%的功能,問題在於每個用戶用到的5%功能都不一樣」,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95%的功能並無太大吸引力。

其次,在產品模式之上,還要講用戶模式。這就是說,作為創業公司,一定要找到對產品需求最強烈的目標用戶,並針對目標用戶制定產品戰略。對於今年6月6日剛剛獨立於美國母公司的印象筆記來說,他們需要制定符合中國用戶習慣,「接地氣」的產品功能。

中美市場用戶有著不同的消費習慣,比如美國用戶習慣於使用郵箱登錄,但中國用戶習慣使用微信來登錄;美國用戶會使用信用卡支付,而中國用戶則更傾向於支付寶或者微信支付。印象筆記要做到徹底的本土化,則需要基於國市場不同於其他市場的特性,加快本土研發的實力,重新構建產品。

據印象筆記CEO唐毅透露,自印象筆記獨立之後,其技術團隊規模已經翻倍,產品研發思路不再是「針對中國用戶增加功能」,而是為中國用戶開發和設計功能,且其新功能亟待發布。中國市場潛力巨大,在創建完善的用戶模式的基礎上,我們對印象筆記的發展前景抱有期待。

紅杉寬帶數字基金合伙人徐全利稱,「印象筆記幾年之後有希望超過Evernote的整體估值,沒準還能反向收購,這就是中國市場的潛力。」

再次,商業模式的成功需要真正的推廣模式,即如何跟用戶打交道。推廣模式要根據特定的用戶群和產品,研究市場,去設計相應的推廣方法。在推廣的過程中,要了解用戶使用產品時的需求,以及遇到的困惑和問題,再反饋到產品上不斷調整和完善。

為知筆記因其功能多樣性和代碼管理性深受用戶喜愛。為知筆記功能較全,免費Markdown、各種插件、桌面便籤、各種模板,有問題溝通反饋及時,跟用戶有良好的互動,也開發了團隊版。但是截止到2017年1月1日,為知筆記變更了服務規則,宣布自試用期100天結束後全面收費,如果免費用戶不升級成VIP(付費)便只能使用本地筆記功能,無法同步雲端。雖然價格便宜,個人VIP價格為6元/月, 60元/年。

但是為知的這一做法遭到了諸多用戶的批評,認為這一決定太過霸道。對於深度用戶來說,儘管他們願意付費支持,但是不交錢就中斷基本的雲功能,他們不免擔心下一年是否還要漲價。對於免費用戶來說,連基本的雲功能都不能使用,不能同步筆記,肯定會轉向其他免費的筆記軟體。

為知的做法完全拋棄了免費時代的眾多免費用戶,這讓為知筆記的用戶群體只能維持在一批忠實的老用戶,而其他潛在用戶為什麼選擇為知呢?想必是要基於為知維繫用戶的能力和強大的VIP功能開發,否則沒有用戶增長的為知也就沒有發展。

難道雲筆記不用考慮盈利麼?當然是需要,只不過一款產品,特別是工具類產品,如何處理商業利益和用戶利益之間的平衡,需要慎而又慎。尤其在中國網際網路市場,用戶已經習慣了免費模式。

回答如何盈利這個問題,國內筆記軟體已經做出了嘗試與思考。

打造筆記軟體生態系統

網際網路產品更新迭代日新月異,競爭激烈,靠單一產品存活的時代已成為過去式,而通過打造一個與核心用戶連接的入口級產品,再構建一個獨有生態系統,才是現代網際網路產品成長壯大的必由之路。

所謂入口級產品之於生態,於滴滴,滴滴打車是入口產品;於阿里巴巴,淘寶是入口級產品;於騰訊,QQ是入口級產品;於百度,網頁搜索是入口級產品;於360,安全衛士是入口級產品;於小米,手機是入口級產品。反觀在線筆記軟體,無論是印象筆記還是有道雲筆記、為知筆記,都停留在做單一產品階段。我們該如何圍繞著在線筆記入口級產品打造生態系統呢?

傲遊瀏覽器突破了我們的想像,做出了有益嘗試。傲遊瀏覽器將雲筆記與瀏覽器有機融為一體,納入自身的產品生態。其他在線筆記的一個功能障礙是在於,要在瀏覽網頁的同時記筆記需要安裝瀏覽器插件,但問題是無論瀏覽器升級還是筆記升級都可能導致插件失效,無法剪藏,此時需要用戶重新下載插件並安裝才能重新恢復功能使用。

問題的根源在於瀏覽器與雲筆記是獨立的兩個產品,從而導致這一問題無解。但傲遊雲筆記與瀏覽器一體化的產品設計讓用戶無需插件就能剪藏,完美解決了這一功能障礙。目前,遨遊筆記完全免費,但又有高於其它雲筆記收費版的產品功能,這無疑能夠讓遨遊筆記突出重圍,獲得消費者青睞。

今年6月6日,獨立運營近六年的印象筆記完成重組——在Evernote開放全部原始碼以及其他智慧財產權的基礎上,印象筆記成為一家由Evernote、紅杉寬帶跨境數字產業基金和中國管理團隊三方均衡持股的合資公司,並引入中方資本紅杉寬帶數字基金數億元人民幣投資,開啟了印象筆記「新時代」。

獨立之後的印象筆記,規劃打造圍繞著知識付費的內容平臺。Evernote首席市場官Andrew Malcolm表示,中國的印象筆記會與Evernote存在很大的產品策略區隔,中國有很好的知識付費環境,印象筆記要做的是發展成一個平臺,和更多中國合作夥伴聯合共贏。

根據這個策略,用戶在印象筆記中可以記下從不同渠道獲得的知識,在更多的分享使用後變現,從而提高用戶粘性和活躍度。據印象筆記 CEO 唐毅介紹,印象筆記本土化的一個重要體現便是會做知識付費相關的事情,成為一個內容聚合平臺,也就是可以讓用戶用存在印象筆記中的內容賺錢。

而於今年4月18日推出的騰訊文檔來說,其出生基因就帶著「生態」的標籤。騰訊致力於打通旗下多款產品,而騰訊文檔依靠著微信和QQ的龐大用戶群,未來可期實現多個場景下的應用。騰訊文檔作為一款多人協作式免費文檔工具,目前入口支持全平臺覆蓋,一鍵登錄,包括微信小程序、QQ、TIM、Web官網、App。

從平臺覆蓋來說,騰訊文檔基本做到了極致,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在各類設備上創建和編輯Word和Excel文檔,並分享給微信或QQ好友,授權對方共同編輯,修改動作將實時同步到全部平臺。此外,騰訊的社交優勢在騰訊文檔上也發揮得淋漓盡致。拿最簡單的登錄界面來說,其他同類產品,一般需要輸入帳號密碼,而登錄騰訊文檔,只需要用微信或手機QQ掃一下二維碼即可。

騰訊即時通訊產品部總經理冼業成表示:「騰訊文檔打通QQ、微信社交關係鏈,真正做到辦公社交無縫銜接。接下來,還將持續接入騰訊內外部能力,通過提供最佳辦公體驗,培養中國數億白領用戶使用在線文檔的習慣。」騰訊文檔的另一大殺手鐧是基礎版本免費,而目前也沒有推出其他收費的版本,這勢必會吸引來不少對文檔產品有興趣的用戶下載使用。

在中國網際網路市場,用戶已經習慣了免費應用,因此,在線筆記軟體的商業模式還是要從打造產品生態的角度去挖掘。當基於一個做到極致的產品,圍繞著用戶需要構建出一個獨有生態,雲筆記軟體才有資格去探討盈利的問題。

相關焦點

  • 好用的讀書筆記app軟體推薦
    特意在手機應用商店搜了下「讀書筆記」四個字,發現出來的都是一些有道雲筆記、印象筆記這些在工作辦公中使用的筆記工具,再往下翻就是一些微信閱讀、愛奇藝閱讀之類的看書app,真正針對讀書做筆記這個場景使用的讀書筆記app軟體很少。
  • iPad手寫筆記App的總結與推薦
    在大學上課的時,老師經常會用PPT來講課(其實就是一節課內容太多了,寫都寫不完的那種),大家只需要找準時機截一張圖,就能夠獲得原文筆記,簡直比從大屏幕上拍 PPT 爽得多,但我更樂意把要點以自己習慣的方式手寫記錄下來、添加一點自己小小的想法。這不僅有助於我記憶,還能在複習時幫我回憶上課時的場景。筆記的電子化是我從高中就開始探索的東西。
  • 效率神器 | 實用電子筆記App大盤點
    原標題:效率神器|實用電子筆記App大盤點在前幾期的推送中南小師已向各位分享了好看又實用的筆記大賞可以發現很多學霸擅長利用電子設備做出實用又好看的筆記但網上各類app種類繁雜又功能多樣我們應該如何運用它們做好屬於自己的電子筆記呢
  • 印象筆記 6 周年,除了全新 app,它還更新了哪些印象?
    印象筆記 6 周年,除了全新 app,它還更新了哪些印象?首次擁有產品研發自主權的印象筆記在各大應用市場陸續發布了全新 app,並於 8 月 1 日,在最新的 iOS 版本中推出了 「首個中國獨佔功能」——印象筆記 · 剪貼板。
  • iNote·靈感筆記:既美麗又好用的筆記App
    知名 App 開發商 iDaily 剛剛推出一個全新應用——「iNote·靈感筆記」,延續一貫頂尖的設計和使用體驗,上線首日即獲蘋果官方推薦。「iNote·靈感筆記」是一個功能強大、體驗完美的筆記應用,讓你隨時記錄下靈感妙想,並無限擴展補充。
  • 適合Ipad pro 做閱讀、學習筆記的APP及使用
    我堅持使用iPad作為學習工具,並一直持續至今,在中國和美國的大學課堂都有嘗試,果斷認為iPad+筆記應用提高了我的筆記效率,並且降低了整理筆記和負重的負擔。在使用期間我也一直在嘗試更有效率的使用方法,今天對於大家提出的一些問題,再次分享操作經驗:一、可不可以把PDF Expert上的圖片複製到Goodnotes中?
  • 印象筆記推出中國版App
    IT之家8月3日消息 今年6月份,印象筆記宣布完成重組。作為Evernote已在中國獨立運營近6年的品牌,印象筆記將成為由中方控股的中美合資獨立運營實體,並獲得紅杉寬帶跨境數字產業基金首輪數億元人民幣投資。
  • 12.26原創種草|全網最良心ipad筆記app推薦
    噹噹當~恭喜你點開了全網最最最良心的ipad筆記app種草測評。看到就是賺到,擁有這些app,你的學習工作效率一定會像小微一樣提高n倍!當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你需要擁有一隻ipad pencil。
  • 為什麼要用讀書筆記app?
    對於讀書來說,如果能夠記得清楚當然是很好,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仍舊不可靠否認必須依靠筆記來加強記憶。讀書筆記app就應運而生了——流書。依據流書app的功能進行解讀。首先,打開流書這個軟體,就能看到簡單明了的卡片式筆記。當我們讀書的時候,遇到想要記下來的文字就可以,點擊下面的羽毛按鈕,選擇自己正在讀的書籍。
  • 專訪「印象筆記」小程序團隊負責人:讓複雜、獨立的歸 App,讓輕量...
    印象筆記是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最成功的 app 之一,簡潔、優雅的設計,跨平臺的操作,這些如今看來是移動網際網路產品「標配」的體驗,當時是一個創舉。這樣的體驗也讓它收穫了大量的粉絲。記錄、整理和組織人的想法、任務和信息,是印象筆記最核心的功能,圍繞這些功能,印象筆記還延伸推出了團隊協作、會議演示、名片掃描等企業功能。
  • 「好好學習」APP要不要「做筆記」?
    筆者對「好好學習」app需不需要增加「做筆記」這個功能點進行了一次調研。本文將比較不同有「筆記」功能點的app,根據這些app可以借鑑的點來結合「好好學習」app本身特質,對該app是否添加「做筆記」功能點和如何設計該功能點提出建議。
  • 誰是最好用的 iPad 手寫筆記 App,我用這 6 個做了一次對比
    在一開始,我收集並且體驗了眾多手寫筆記 app 才最終確定下來一款最能夠滿足我的 GoodNotes 5。但是,需求這件事情總是眾口難調。因此,本文選取了比較有名氣的 6 款提供手寫支持的筆記 app,從筆記整理、頁面樣式、寫字體驗、非文本元素的增加進行橫向比較。文章篇幅較長,大家可以利用側面錨點快速定位到自己關心的功能。
  • 有道雲筆記5.5版上線語音速記功能 今日登陸App Store
    網易旗下有道雲筆記最新5.5版本,已經在中國區 App Store 上線,為 iPhone 和 iPod touch 用戶提供全新升級服務。2011年6月份,有道雲筆記正式推出,旨在建立一個輕鬆訪問、安全存儲的雲筆記空間,並解決個人資料和信息跨平臺跨地點的管理問題。
  • 測評|推薦大家一個好用的記筆記app
    我前兩天發現了一個新的記筆記的app,用著覺得還不錯,當即推薦給朋友。
  • 有道雲筆記和印象筆記功能大PK
    我是一個女性app用戶,一般來說,我都能用溜的軟體應該百分之90%的女森應該都能用好吧,200%的直男更不在話下。最近想給男票一個驚喜,寫一個記錄我們戀愛的小日記給送給他,於是需要一個筆記功能的app。打開蘋果手機,一搜關鍵詞「筆記」,出現好幾個軟體,除了蘋果自己的備忘錄之外,排第一的就是有道雲筆記,第二是素記,第三是印象筆記。
  • 小仙女眼中的有道雲筆記和印象筆記
    我是一個女性app用戶,一般來說,我都能用溜的軟體應該百分之90%的女森應該都能用好吧,200%的直男更不在話下。最近想給男票一個驚喜,寫一個記錄我們戀愛的小日記給送給他,於是需要一個筆記功能的app。打開蘋果手機,一搜關鍵詞「筆記」,出現好幾個軟體,除了蘋果自己的備忘錄之外,排第一的就是有道雲筆記,第二是素記,第三是印象筆記。
  • 印象筆記「中國化」更進一步 推出中國版APP |新京報財訊
    新京報快訊(記者陳維城 實習生王健楠)8月3日,印象筆記發布新版APP,新增專為中國用戶開發的Markdown、電腦端密碼鎖、Wigdet剪藏等功能。這是印象筆記重組為獨立實體並擁有產品研發自主權「中國化」後的又一動作。
  • 歷經32個月談判重組 印象筆記重生:謀求中國市場獨立發展
    8月3日,在6周年慶祝活動上,印象筆記(『大象』)發布了新版app,新增專為中國用戶開發的Markdown、電腦端密碼鎖和Widget剪藏等功能。與此同時,其宣布與QQ空間、得到app等本土「玩家」建立合作關係。
  • 印象筆記從Evernote拆分 成獨立中國網際網路企業
    Evernote於2012年進入中國,發布中文版產品——印象筆記,是最早為中國用戶提供獨立中文版軟體服務的矽谷公司之一。此後,Evernote本土化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止,陸續與微博、微信、知乎、得到等app展開API接入合作,持續推動中文自然語言處理等與本土服務密切相關的技術創新。
  • 識墨筆記:App Store 最佳新應用,用它做讀書筆記超方便(支持...
    如果想要分享更多,AppSo(微信公眾號 AppSo)給你推薦一款叫識墨筆記的應用。文字識別,方便摘抄識墨筆記是一款集文字識別、搜索、記錄於一體的閱讀分享應用。你可以通過它收集任意來源的內容,並輕鬆分享閱讀心得。點擊相機圖標,框選擬分享的部分,識別轉瞬完成。識墨筆記的識別率相當高,幾乎不用額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