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都討厭上班?不是想偷懶,而是身陷職業倦怠

2021-02-21 吃相思

無法接受活著大部分時間就是上班,這個問題讓很多社畜高呼:扎心了,老鐵在職場中,有幾個職場人甘心一直就那樣工作下去,把人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用來上班,沒有自由,沒有喜樂?但事實上,上班本來就是一件很日常的事情。有的人能從中找到樂趣,有的人卻始終覺得這種生活很不堪。有位網友就表達了自己這樣一種厭倦上班的想法。在他看來,上班甚至讓他的生存變得無比痛苦。他因為上班這一件事情,幾乎否定了所有的快樂,也因為有很多人以上班為日常,並且在工作之後能保持自己的休閒心態而崩潰。

公司對於這位網友而言,就是一個牢籠,他雖然掌握著牢籠的鑰匙,卻不能自由選擇是否要進去這個牢籠。而這種工作壓力讓這位網友感到不適的重要原因,就在於他總是想著要去工作,而工作又是情非所願的。也正因此,這種低迷的情緒影響到了他的休息生活。對於這位網友來說,工作就像常說的那個詞一樣,讓他成為了社畜。不得不工作,就成為了一種追趕牲畜去耕田的鞭子,讓他無比的痛苦。而這種痛苦一直籠罩著他,使他無法分清生活與工作。很多網友也給他出招,希望他及早走出工作的負面情緒。

有的人會選擇做自由職業,即便收入不穩定,但是足夠養活自己,也算不上是在工作。而且自己為自己工作,還是相對會放輕鬆一點。還有些人會選擇一些簡單的工作,只要能維持生計,節省花費也能過得相對輕鬆。再比如,還可以工作一整年,休息一整年,隔一段時間就去旅遊放風,這樣也可以擺脫工作困境。其實,被工作困住的並不是職場人,而是職場人的思維方式。很多時候找對方法,或許就能擺脫工作的負面心理,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式。

在解決問題之前,要先搞清楚問題來自哪,這三個原因,是你產生職業倦怠的根本上班或許令人厭煩,它可能一成不變,也可能麻煩百出,因此,上班的時候我們或多或少會感受到痛苦。如果想要解決這種痛苦,首先就是要弄清楚痛苦的原因。在現代職場中,讓人變痛苦的原因無非是以下這三種。第一,因為心態不對,在日復一日的上班中產生了職業倦怠。當失敗帶來的恐懼大於成功帶來的喜悅時,個人就會喪失奮鬥的動力,進而產生職業倦怠。人的心態往往會左右一些事情,如果你總是將精力投入在能不能做好這件事情上,就會患得患失,不知道怎樣才能做好,此時,也自然就更容易出錯,壓力也會更大。同樣的,如果你能放平心態,不去在意得失,而是想著實現眼前的目標,這樣就會更加輕鬆。得失心往往是讓人精神壓力很大的一件事,想要維持為一件事奮鬥的信念,必然要調整好心態。如果一直處在擔心工作的心理,自然對於職業很容易疲倦。

第二,因為超負荷工作,在工作中快速消耗了我們的精力。在高速公路上開車的時候,司機的視覺很容易產生疲勞,因為路上的風景幾乎相同,這種重複性的視覺效果就會讓人精力急速損耗。在工作中也是如此,尤其是一些瑣碎、重複的工作。因為超負荷的工作,其實也是千篇一律的,除了消耗精神和體力去解決問題之外,也會因為這些機械性的工作而消磨我們的耐心。長時間沒有新鮮感的工作,很難讓人有積極性去每天面對它。如果你在工作中感到疲倦,或者提不起興趣,可能就是這個原因導致的。

其實,公司的工作氛圍也很影響一個職場人的工作情緒。如果公司的氛圍好,那麼員工做事也會有好的情緒,積極活躍。相反,如果一個公司每天都很壓抑,死氣沉沉,員工也會受到這種氛圍的影響,很難有積極性,甚至會想逃避這樣的工作氛圍。

產生職業倦怠很正常,想要解決它,可以參考這三個方法對於工作的疲憊感是非常正常的,即便是做其他的事情,如果日復一日地去做,也會產生倦怠感。對於這種常態化問題,解決遠比逃避、辭職來得要好。以下這三種方法就能很好地解決職業倦怠,讓你在工作和生活中獲得一些快樂與自由。第一,學會改變心態,把眼光放長遠,不要過於在意一時的得失。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能與人言無二三。其實,每個人一生都會遇到很多不如意的事情,能安慰自己的最終也只是自己。一時的失敗與成功並不能決定一生的命運,更長遠地去看事情,或許會更加容易獲得機遇。有的時候,如果自己能夠改變心態,就能獲得不一樣的視角,如此一來,自然也可以感受到新的工作激情。一時的不愉快是可以通過努力挽回的,但如果一直低迷下去,就永遠無法獲得成功的喜悅。

如果現在正在工作的職業並不喜歡,那也可以想想自己喜歡做什麼。從熱愛的工作中獲取快樂,有時遠比一個不喜歡的職業更能為人帶來積極性。人生的選擇有很多,如果現在的工作真的十分不喜歡,不如趁早止損。越早更換工作,越早改變心態,事情也會在你的改變中有所好轉。及早給自己定位,及早更換,都是為了能縮短倦怠期。畢竟,倦怠期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損失。

第三,要嘗試學習新技能或者創業,在新的挑戰中找到進取的動力。既然會因為重複性的工作而導致對職業產生疲倦性,那不如就學習新技能,讓自己改變一下工作的環境,停止重複性的工作。學習新的知識就會對工作有新的理解,或者有能力自己創業,也會有不同的感受。對於職業的倦怠,其實都來自於環境的持續性和個人的不平衡心態,只要能改善這些問題,快樂工作並不是難事。

關於如何解決職業倦怠,你還有什麼更好的建議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本文轉載自網易號【兒童大戰】,更多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想上班了?
    作者丨奧斯特窩頭斯基 來源丨獵聘 前段時間,《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裡》刷屏,當大家紛紛為外賣小哥鳴不平,卻沒人意識到,這也是外賣小哥自己的選擇——越來越多進城務工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再進工廠或是打工,而是自主選擇成為「外賣小哥」。
  • 為什麼越來越多人討厭上班?不想上班?
    捫心自問一下:「自己為什麼不想上班?」 答:是因為薪資?不喜歡?因為加班?因為同事不好相處?因為自己做的太多、太雜?還是因為想換一份工作? 當你把不想上班的原因想清楚了,那麼問題就解決了!
  • 為啥越來越多年輕人不願上班?網友:討厭上班,很痛苦的一件事
    在今天的職場中,我們普遍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很多年輕人剛剛加入一家公司或者剛剛找到一份工作。沒過多久我就離職了。有的甚至堅持不了三個月。因此,很多公司在招聘時也有考慮。那些年齡太小,工作經驗少的人一般被排除在外。除了一些銷售崗位,一些大公司排斥一些這樣的懶人。
  • 為什麼很多人越來越厭倦上班?
    微博用戶@月半女史 說,自己接觸的大廠員工裡,很多人都有明顯的焦慮或抑鬱,「不停看手機回復工作消息,缺乏睡眠,暴飲暴食,自我厭惡,通過報復性消費獲得短暫的快樂。」「一邊覺得生活無意義,一邊被KPI推著走。」不止是在大廠,這種職業疲憊、焦慮和無意義感是很多人都在經歷的現實。在這樣的背景下,最直觀的反饋恐怕就是——討厭上班似乎正在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情緒。
  • 現在的年輕人 為什麼都不想上班了?
    而我自己, 也在執行這個採訪計劃的過程中漸漸走出了職場,用一年時間,摸索出了一條屬於我自己的「不上班」之路。過去這一年多的時間裡曾有無數人問我:「你為什麼要做這個採訪計劃?」每一次,我給出的答案都很簡單:「因為我就是一個不想上班,卻不知道不上班可以做什麼的人,我相信和我一樣有這種想法的人很多。」
  • 為什麼孩子都上幼兒園了,全職媽媽還不上班?不是想偷懶,很無奈
    文\好孕姐大部分全職媽媽都說過這樣一句話:「等孩子大了,上幼兒園了,我就出去找工作。」因為,當初很多女人選擇當全職媽媽也是無奈之舉,孩子沒人帶或者孩子不放心交給別人帶,只能出此下策。但是,為什麼有的全職媽媽孩子都上幼兒園了,她們還不去上班呢?
  • 7成中國職場人厭班,我們為什麼會陷入職業倦怠?
    在遍地「打工人」的今天,職業倦怠早已不是個體問題,而成為了一個社會性現象:中國工作倦怠指數調查報告顯示,七成的中國職場人輕微倦怠,13%的人重度職業倦怠。,比如會感到肌肉緊張,甚至產生工作障礙4)越來越頻繁地開始懷疑所做工作的意義,對自己的工作是否有貢獻越來越不關心5)工作帶來的焦慮會延續到生活裡,很多時候甚至因為感覺疲憊、缺乏能量而拒絕和朋友進行其他社交娛樂活動如果你發現以上很多症狀自己都能對號入座,那麼是時候重視起你的「厭班情緒
  • 為啥越來越多年輕人不願上班?網友:討厭上班,很痛苦的一件事!
    現在的職場中,我們普遍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很多年輕人剛剛入職一個公司或者說剛剛找到一份工作,才沒幹多久,就直接離職了,有些甚至都做不到三個月,所以,現在很多公司在招聘的時候,也都有考慮,太年輕的,沒啥工作經歷的,一般都排除在外,除非是一些銷售崗位以外,一些大公司,都是很拒絕一些這樣懶散的人的
  • 剛過40歲不想上班怎麼辦?走出職業倦怠期,聰明人都會這麼做
    老馬低下頭說:「我今年剛過40歲,就突然有一種特別不想上班的感覺。而且我問過了身邊很多已經過了不惑年紀的同事、朋友,很多人都說現在巴不得不去上班。你說這是什麼為什麼呀?」我笑了一下,跟老馬打趣道:「說到不想上班,那絕對不是你這些四十歲的人才有的想法,你可以問問現在身邊的那些年輕人,十個裡面估計有一半左右都不想上班吧。」老馬呵呵一笑,不好意思地撓撓頭。
  • 職場社畜一提上班就想哭?年輕人,你可能是進入了職業倦怠期
    其實,被工作困住的並不是職場人,而是職場人的思維方式。很多時候找對方法,或許就能擺脫工作的負面心理,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方式。02在解決問題之前,要先搞清楚問題來自哪,這三個原因,是你產生職業倦怠的根本上班或許令人厭煩,它可能一成不變,也可能麻煩百出,因此,上班的時候我們或多或少會感受到痛苦。如果想要解決這種痛苦,首先就是要弄清楚痛苦的原因。
  • 年輕人情緒衰竭的徵兆 職業倦怠症候群預警!
    年輕人情緒衰竭的徵兆 職業倦怠症候群預警!時間:2020-12-15 23: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年輕人情緒衰竭的徵兆 職業倦怠症候群預警! 職業倦怠是人們在與其他人的關係中競爭時可能出現的情緒衰竭,人格解體和缺乏職業滿意度的症狀。
  • 如何度過職業倦怠期?逃避可恥但有用
    在現在這個工作崗位上,你已經做了一段時間了,你早已熟悉了日常的工作流程。
  • 如何走出職業倦怠?
    忙活了一天也不知道幹成了什麼,一不小心還要加班,別人吃夜宵的時間,你才準備回家,心想,辭職算了,這樣的念頭大概動了一萬遍了…… 假如你也是這樣,很有可能是因為產生職業倦怠了,它有著最顯著「症狀」——不想上班。
  • 孫瑞希:面對職業倦怠,你要如何破局?(附福利:職業倦怠測試量表)
    作者 | 孫瑞希微信公眾號 | 瑞希在線(ID:ruixizaixian01)前言:你是不是總有這樣的困惑:對工作內容沒有熱情,忙得很空虛,沒有成就感;感覺工作和生活割裂,上班只想著要下班;總覺得老闆刁難、客戶難搞、看同事不順眼;總在想自己是不是入錯行,
  • 總是不想上班怎麼辦?3步教你破除職場倦怠魔咒
    如果你有這些感覺,說明你已經進入了職業倦怠期。為什麼會厭倦工作?很多時候,並不是工作本身導致職業倦怠,而是我們自己的適應性出現了問題。與人性相悖的重複性工作、不適配的人際關係常常導致人們厭倦上班。所以,如果沒有找到有效刺激的方法,無論你更換多少份工作,都會反覆陷入職業倦怠的魔咒。
  • 為何會陷入職業倦怠期?因為你少做了這件事
    而即使是認可自己工作價值的人,也會在日復一日的重複工作後,陷入無休止討厭上班的情緒中。其實,人人都難免有不想工作的時刻,如何判斷自己討厭上班的情緒已發展成需要注意和調整的職業倦怠症?向陽生涯,作為一家十九年專注職業規劃諮詢和培訓的機構,接待過八萬多客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正遭遇職業倦怠。
  • 為什麼年輕人越來越討厭親戚?
    但是,即使在2018年的今天,中國的上一代人裡,還有很多人的思維局限在30年前,還停留在找工作要找國企,可以先結婚後培養感情等等這種代溝,讓年輕人和老一輩根本無法溝通,每一秒都是折磨,自然會漸漸遠離。但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這就叫肆意侵犯他人空間,當一個人的私人邊界被侵犯,心理必定處於一種不安定的狀態。年輕人真正討厭的是什麼?不是他們窮,而是他們的精神不足以引領年輕人。
  • 對工作提不起興趣,不想上班,要想解決職業倦怠,只需做到這兩點
    「企業睡人」說的不是在企業睡覺的人,而是指患有職業倦怠症的職場人。職業倦怠百科上給出的解釋是個體在工作重壓下產生的身心疲勞與耗竭的狀態。調查顯示,70%左右的職場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職業倦怠,具體表現為工作壓力大、對工作不感興趣、總是不在工作狀態、身心疲憊。
  • 面對職業倦怠,你要如何破局?
    ;總覺得老闆刁難、客戶難搞、看同事不順眼;總在想自己是不是入錯行,常常想著遞辭呈、換工作……為什麼同樣的崗位,有人卻能做得相當出彩?面對工作,她感覺越來越倦怠,不願意主動溝通、不願意上班、時常遲到。她把這種情況歸因於自己「年齡大了,孩子又處於青春期,精力不夠用」。劉佳負責公司培訓課程在某一區域的市場拓展工作,公司的產品體系比較完備,課程設置非常豐富。前些年,劉佳帶領團隊東奔西突打市場,取得了不錯的業績。近幾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在線教育市場份額越來越大,對傳統教育培訓行業產生了一定衝擊。
  • 突然想起了「職業倦怠」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時候,反正我是常態,就是要去上班前,手頭該做的事都做完了,原本是可以出門了,可是一看時間,好像離平常去上班的時間還早一點點,這麼說吧,平時上班是提前十五分鐘出門的,但這個時候還有二十分鐘,就覺得還太早了,換句話說,我們總是掐著時間踩著點去上班的,即使那十來分鐘在家裡並沒有什麼事可做了也要拖到那個點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