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會陷入職業倦怠期?因為你少做了這件事

2020-12-13 向陽生涯

杭州 外貿業務員(ISTJ-CSI)

每天擠著早高峰的地鐵,趕著上班就不由自主地嘆氣,做不完的工作卻打不起精神,只想著下班……很多人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找不到工作的意義。

而即使是認可自己工作價值的人,也會在日復一日的重複工作後,陷入無休止討厭上班的情緒中。

其實,人人都難免有不想工作的時刻,如何判斷自己討厭上班的情緒已發展成需要注意和調整的職業倦怠症?向陽生涯,作為一家十九年專注職業規劃諮詢和培訓的機構,接待過八萬多客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正遭遇職業倦怠。

結合運用廣泛職業倦怠量表,看看你自己是否有以下典型症狀或相似的體驗:

1) 頻繁地因為工作而身心疲憊,上班時總是精神不佳;

2) 持續的疲憊和焦慮引發身體疼痛,比如會感到肌肉緊張,甚至產生工作障礙;

3) 越來越頻繁地懷疑所做工作的意義,對自己的工作是否有貢獻越來越不關心;

4) 工作帶來的焦慮會延續到生活裡,很多時候甚至因為感覺疲憊、缺乏能量而拒絕和朋友進行其他社交娛樂活動。

向陽生涯CCDM中國職業規劃師專家組提醒您:如果你發現以上很多症狀自己都能對號入座,那麼是時候重視起你的「職業倦怠」了。

為啥會陷入職業倦怠期?那是你少做了這件事。

每個人的職業生涯要長達三十餘年,長期的職業倦怠勢必會影響工作情緒,工作越久越難受。這時不妨先停下腳步,給自己做個職業規劃,結合自己的職業性格和興趣,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目標,再調整心態重新出發,關鍵是——不管在什麼行業從事何種工作,不管工作是辛苦還是忙碌,最根本的目的是讓自己快樂,能夠從事自己感興趣的事,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從中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案例:外貿公司業務員,每天上班下班工作力不從心

曾記得三年前有個杭州姑娘盧晴(化名)找到我,她所學專業是應用英語,大學畢業後進入當地一家外貿公司做業務員,當時工作兩年多的她毅然從公司請辭,原因很簡單:職業發展空間受限。盧晴說自己早上渾渾噩噩踏進電梯到下班糊裡糊塗地走出辦公室大樓,發現工作兩年多能力提高有限,天天在辦公桌前機械地完成著表單和文件,像個機器般工作著。工作卻越來越吃力,越來越力不從心,每天做得不開心,跟她差不多同時進公司的同事基本都已離職,辭職的念頭一直縈繞在她心裡。最近因為業績和其他方面的原因,越來越焦躁的她也辭職了。

邊思考著職業發展方向邊找工作的她並不順利,由於自我認知不夠清晰、缺乏對職業環境的了解,盧晴能找到的工作和以前的外貿業務員性質差不多,她也不想繼續做業務員的工作。她通過網絡找到向陽生涯,想找職業規劃師幫助自己。

作為盧晴的職業規劃師,我之前看過她的簡歷和職業諮詢表,從她的職業經歷和測評結果來看,她大學讀的是應用英語專業,具備良好的英文翻譯及函電書寫能力。她有極強的責任心,做事有條理,具備快速學習的能力,並且臨場應變能力強,能夠基本勝任外貿業務員這一職位的核心素質要求。但她想轉行,因為從專業方面的考慮,轉行的話會較有壓力,工作經驗少又沒有技術積累。如果仍從事原先的工作的話,確實不太熱衷,很難有機會晉升。

為了儘早幫助迷茫中的盧晴找到職業目標,找到適合她的理想工作,我約她來上海進行面談。周六的下午,我們坐在向陽生涯的諮詢室,盧晴訴說著她這兩年的工作經歷,我和她朋友般交流著,聊聊對理想職業的想法。

與盧晴的攀談中,她發現她對職業發展有初步的想法,對於現在的她來說,外貿業務員的工作其實只是協助銷售完成業務工作,主管也想讓她嘗試著做銷售工作,但她的性格並不適合做銷售,所以她很想離開外貿行業。

「其實我對於網際網路行業的工作很感興趣,我不是計算機專業出身,但我平時很喜歡網絡,常常利用搜索軟體,找到我想學的知識自行學習,我同學做外貿工作或是英語老師居多,我也只能和他們走同樣的道路嗎?」我發現眼前的這個女生與眾不同,對於網絡的熱愛程度不亞於男生,這其實是她的性格使然。

結合MBTI專業測評的結果,我發現ISTJ內向、實感、思考、判斷型的她具有樂觀、積極、進取等個性特點,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樂於助人,技術能力型的職業錨體現她明確的職業工作追求、需要和價值觀。

「其實更適合你的工作是技術或某項職能業務工作。因為技術能力型職業錨的你比較熱愛自己的專業技術或崗位工作,注重個人專業技能發展,比如說你可嘗試考慮市場營銷、財務分析、系統分析等工作。」與她深入探討後,盧晴找到適合她的職業方向。

「那我現在怎麼能這樣的工作呢,我之前外貿業務員的工作經驗很難運用到新工作中。」她焦慮地看著我,我也能理解她辭職後找不到工作的心情。

「你可嘗試找電商運營專員這塊的工作。杭州的網際網路公司較多,而電商運營專員的工作是利用有關軟體,進行對商品關鍵字的SEO處理,研究消費者的心理需求,優化對應商品描述文案。你需要突出自己的軟技能,如學習能力,邏輯思維,提煉出和崗位相關的工作經驗亮點去有目標地投簡歷,同時利用找工作面試的機會,了解自己對於電商運營這個職位的認知及差距,近一步明確自己的需求,明晰自己的職業遠景;有機會選擇參加相關的培訓課程提高職場技能;通過網絡或培訓等各種可能的機會,拓展在目標領域的人際關係網絡,相信找到適合的工作並非難事。」

「謝謝您的幫助,我知道該怎麼做了。」比起剛才愁眉不展的盧晴,微笑著的她很美。

「找到職業目標後再找新工作會有工作熱情,但電商運營的日常工作也是非常枯燥,所有工作都是需時間磨練技能,要保持積極情緒,學會與上班和平相處。」在諮詢的最後,我分享給她我的多年工作的想法。

前段時間,向陽生涯諮詢部的老師對以前客戶的職業狀況進行簡單回訪,我從回訪郵件中了解到盧晴如願進入杭州某網際網路企業做運營助理,她很感激職業規劃師的專業指導,讓她清晰地掌握自己職業發展的方向,並且有信心在未來做到更好。

End

你一定也有職業倦怠期吧,跟我們聊聊,你是怎麼處理的呢?

相關焦點

  • 工作無精打採,陷入「職業倦怠期」,3種方法助你擺脫失業危機
    到了下班時間,你只想飛回家,不管那些工作上的瑣事;如果,你也曾有過上述經歷,那麼可能你已經進入了「職業倦怠期」。02 如何擺脫「職業倦怠期」,重獲工作熱情情緒大腦主導情緒,壓過理智,導致情緒失控。而個人不切實際的自我期望、認知偏差及性格的影響,也會決定一個人是否易於陷入「職業倦怠」之中。
  • 如何度過職業倦怠期
    但工作的時候,似乎很少有什麼事情能讓你打起精神、全力以赴——我們把這樣一個職場階段稱為「職業倦怠期」。很多人都曾經或正處在這樣的狀態中,它來的時候往往沒有明顯的預兆,你甚至都未必意識到它的存在,但它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我們的工作狀態。今天,我們就想來聊聊我們該如何度過職業倦怠期。尋求新的挑戰Riceman:我們之所以感到倦怠,很大可能是因為這份工作對我們來說太平淡了,不夠有挑戰。
  • 你知道你正處在職業倦怠期嗎?
    其實,你可能只是進入職業倦怠期職業倦怠指的其實是一種由於工作而引發的心理枯竭現象,並且這種現象和你本身的工作年齡並沒有太大關係。它可以是一個人因為長期從事某種職業,因為沒有升值空間,沒有新挑戰,職業認可度得不到滿足而產生的心理上疲乏厭倦;也可以是一個人因為不知道什麼樣的工作適合自己,而陷入頻繁找工作這個怪圈產生的一種自我否定。
  • 職業倦怠期,我們如何度過?
    而現代人產生職業倦怠的時間也正在越來越短,有的人甚至工作半年到八個月就開始厭倦工作。在工作中,你需要對職場倦怠的狀態保持警惕。無論是由於長期單一領域的工作,還是由於達到上升瓶頸,或者是因為外部的、企業自身的客觀問題,都有可能導致你的倦怠心理。當進入職場倦怠期時,有些人可能並不自知,任其發展,直到慢慢產生對工作厭惡的嚴重負面情緒,同時也失去了生活的平衡。
  • 職業倦怠:你不想上班的罪魁禍首
    其實他們是陷入了「職業倦怠」,沒錯,這篇就是老闆讓我寫給他們看的!什麼是職業倦怠職業倦怠,就是一種疲勞狀態,由長期過度的職業壓力所導致,分別在情緒、精神、身體上表現出倦怠。當職業環境對人的要求,超過了人本身所具有的能力與承受力,或是職業環境無視個人的欲求與動機,這樣職業者的內心就會出現不協調的狀態。
  • 職業倦怠期了?矯情~
    用人上都是「非極致而不為」的理念,這讓整天羨慕別人家公司的小夥伴們都驚呆了,面向30—40這個年齡段的員工開火,真是勇氣可嘉,要知道在很多企業這個年齡段的員工正是職業的黃金年齡,是很多傳統行業的中流砥柱。當然或許與行業性質有關,讓更多的網際網路企業用職場小鮮肉們挑起了工作的大梁。
  • 直面服務行業的職業倦怠
    「我不想幹了,因為我們班長說問題老針對我」「我不想幹了,因為我覺得班組氛圍我不喜歡」錢多、事少都不如心裡爽這點在現在的員工心中埋下了期望的種子,一旦不合意,就會互相傳染職業倦怠感冒。3、公司制度機制講到工作機制這也是職業倦怠的一個核心點。
  • 李誕:如果對工作喪失熱情,怎樣克服職業倦怠期?
    職業倦怠用一句最淺顯的話來說明就是:不想上班。記得之前在網上看到過一個新聞,有一名男子因為實在不想上班,就每天自導自演,在家人面前偽裝自己每天上班下班的樣子。誇張的是,這演著演著就3年過去了。在這3年中,他還花光了家裡給他用來買車的30萬。最後實在是裝不下去了,選擇了要自殺,所幸自殺未遂。
  • 陷入了職業倦怠,該怎麼辦?(下)
    上一篇我們聚焦了「情緒耗竭」是怎麼回事,我們來說說職業倦怠的另一個大問題——「無意義感」。   這是一個比情緒耗竭更普遍的問題。在《2020大眾心理健康洞察報告》中,我注意到,有61.98%的受訪者表示在工作中很少感受到自己做了有價值的事,成就感較低。
  • 什麼是「職業倦怠」? 職場倦怠了怎麼辦?
    這,就是隨著就業競爭的日趨激烈和職場人自身健康的退化,悄然來襲的「職業倦怠」。    關於職業倦怠問題,近年來一直備受關注。職業倦怠期具有階段性、周期性,最明顯的症狀之一是「拖」――工作拖拖拉拉就是不想完成,非要等到最後一刻。職場人士到了35歲左右通常是職業倦怠的高發期,特別是工作上有了一定成就的「白骨精」尤為明顯。
  • 如何度過職業倦怠期?逃避可恥但有用
    我和伍月去泡溫泉,然後又做了美容和SPA,身體的原始放鬆真的能給人帶來特別大的魔力,那些壓抑許久的喪氣,好像都被揉開了。完事以後我和伍月兩個人躺在熱乎乎的地板上,相視一笑。經常被大家問到的一個問題是「作者沒有靈感怎麼辦」,有句話說,就像妓女不能有了情慾才接客,作者也不能只為了靈感去寫作。
  • 年輕人,你可能是進入了職業倦怠期
    02在解決問題之前,要先搞清楚問題來自哪,這三個原因,是你產生職業倦怠的根本上班或許令人厭煩,它可能一成不變,也可能麻煩百出,因此,上班的時候我們或多或少會感受到痛苦。如果想要解決這種痛苦,首先就是要弄清楚痛苦的原因。在現代職場中,讓人變痛苦的原因無非是以下這三種。第一,因為心態不對,在日復一日的上班中產生了職業倦怠。
  • 給處在職業倦怠期朋友的幾條小建議
    在現在這個工作崗位上,你已經做了一段時間了,你早已熟悉了日常的工作流程。但工作的時候,似乎很少有什麼事情能讓你打起精神、全力以赴,我們把這樣一個職場階段稱為職業倦怠期。 我們之所以感到倦怠,很大可能是因為這份工作對我們來說太平淡了,不夠有挑戰。
  • 有職業倦怠期?這3招幫你輕鬆破解
    ,薪酬方面也比市面上的要高一倍,綜合而言這確實是一份相當不錯的工作。一年多的工作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有倦怠期也實屬正常,也是每一個在職場人多多少少都存在著的問題。在一間單位工作久了,從一開始的手忙腳亂到後來的越來越熟練,和同事之間也不需要過多的工作溝通便可以快速地懂對方的意思,得知對方想要的效果,久了人難免會沒有了開始的新鮮感與激情感以及那股奮鬥的勁兒,只好日復一日地重複著昨日的行為,單調地做著自己的工作,混日子,得過且過,如果這種狀態長久地下去將不利於個人的職業生涯發展,個人又應該如何去調整這種狀態呢?
  • 外貿員如何度過職業倦怠期
    很多人做了多年的外貿工作,可以說是輕車熟路了,但到了職業倦怠期之後很難自拔。處於職業敏感的黃金時間,大部分人不會有這種厭世的感覺。很多人感覺做了多年一個工作,也想嘗試去做其他工作,但是,又害怕轉型後自己又要重新開始,得不償失,導致了長期從事一個不太喜歡又不能不做的事情。這時候就要努力去改變下,不要讓差不多了、夠本了的思想困住自己。要敢於衝出這個圈子,走進更大的圈子。
  • 7成中國職場人厭班,我們為什麼會陷入職業倦怠?
    而即使是認可自己工作價值的人,也會在日復一日的重複工作後,陷入無休止的厭班情緒中。「不想上班」的「絕症」,真的還有救嗎?我們結合世界上運用最廣泛的MBI職業倦怠量表,總結出了一些典型症狀,快來看看你有沒有相似的體驗:1)頻繁地因為工作而身心疲憊,早晨起床不得不開始工作時會感到很痛苦,上班時總是精疲力盡2)工作壓力非常大,經常失眠,每天早上醒來都感到焦慮3)持續的疲憊和焦慮引發身體疼痛
  • 「我好累、不高興、我不行」:你可能已經進入了職業倦怠期
    其實很有可能是因為進入了「職業倦怠期」。 上班時間久了之後,很多上班族都會表現出工作熱情消失、難以獲得成就感、對未來看不到希望、對現狀無所適從等等的焦慮心態。這都是典型的「職業倦怠」的表現。 「職業倦怠」會嚴重影響我們生活和工作過程中的對幸福感的感知,很多研究人員將「職業倦怠」列為一種常見的職業病。
  • 沒有職場人願意經歷職業倦怠期
    工作了3—5年之後,很多在蛻變中成長的職場精英慢慢會進入職場倦怠期。伴隨著職業理想慢慢成型到最終實現,努力貫穿著職業生涯之路,具備一定競爭能力也處於管理崗位。但面對社會和生活壓力,遭遇職場瓶頸很難有更大的突破。職業倦怠期是被一直關注的話題,也困擾著從業多年的職場人士。
  • 你有沒有每天很累,一想到工作就頭痛的時候?原來這是職業倦怠期
    菜菜聽完之後,一臉嚴肅的告訴小伊同學:其實這並不是你的錯,這是每個同學都會經歷的職業疲倦期,而且這也不是換一個工作就能夠解決的事情。一、什麼是職業倦怠期職業疲倦期也稱為職場倦怠,它讓你年紀輕輕就失去了工作的興趣,奮鬥的動力。也許在你腦海中,動過幾次甚至幾十次想辭職的念頭,卻因為種種原因沒有付諸行動。
  • 走出職業倦怠期,聰明人都會這麼做
    主要原因有下面兩個:1.職業的倦怠期「職業倦怠期」它指的是一個人長期從事某種職業,在日復一日重複機械的作業中,漸漸會產生一種疲憊、睏乏,甚至厭倦的心理,在工作中難以提起興致,打不起精神,只是依仗著一種慣性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