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馬有一種神奇的特產叫火麻,深愛人們日常的喜愛,在巴馬本地人都愛吃,包括巴馬長壽老人幾乎頓頓要吃火麻青菜湯。巴馬火麻對自然生長環境條件要求相當苛刻,偏愛石灰巖土地方。據調查顯示,目前我國只產於巴馬瑤族自治縣北部,巴馬北部的氣候以及生長條件都非常適合種植火麻,但是產量低因此市場價格也貴。
火麻渾身上下都是寶貝,火麻莖皮的纖維長且有韌性,織麻、制繩、織網等都可以用;種子可榨油,出油率30%,可用作日常食用油,有健康養生的作用,油渣還可以作動物飼料。在中醫裡火麻的果實叫「火麻仁」,其味甘,性平,可入藥,主要作用是潤腸通便。火麻的花,可治邪風,健忘以及月經不調;果殼和苞片,對勞傷,破積、散膿有療效,但其也有一定的毒性,過多服用會讓人狂燥;火麻葉含有麻醉性樹脂,可以製成麻醉劑。
除了上述功效之外,火麻仁既能排毒減脂肪美容,又可滋陰補腎肝。長期吃火麻,對便秘、慢性神經炎及三高等有很大的療效,還可滋補心血,抗衰老和輻射。正因為火麻有神奇的作用,因此巴馬長壽老人身體都相對健康,很少生病,也看不出實際年齡。
巴馬火麻的種植已經有數百年歷史,每每談起火麻,巴馬人都會用方言脫口而出:「天天吃火麻,活到九十八」。有很多專家學者記錄過巴馬百歲老人的飲食習慣,幾乎都以火麻為切入點。根據調查數據發現,火麻油中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營養,含量高達93%,是常見食物油中含不飽和脂肪酸最高的,比深海魚的還高。
根據《巴馬縣誌》記載的一種吃法是:將火麻仁碾碎,然後經過人工過濾,最後各種蔬菜和碎火麻一起燉,這道菜油而不膩,比較清香。這道菜叫火麻湯,延傳至今,在巴馬當地還是相當常見。這道菜看似簡單,實際上對製作非常講究,對火候和時間把控都有一定的要求。
火麻除了常見的火麻湯和火麻油以外,還有火麻茶、火麻酒、火麻餅和火麻糊等,這些火麻的食品正是巴馬人長壽的秘訣之一,因此火麻還被稱為長壽麻。火麻個頭雖小,但是五臟俱全,有著強大的能量,國外有素食達人稱之為神奇種子,可以補充能量和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