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不是神,都有需要他人配合、支持和幫助的時候。
如果你在辦公室的人緣好,遇到困難時同事們都會出面幫你;如果你平時跟同事交流有障礙,當你向他們伸出求助之手時,他們可能會置之不理。
在工作中,如果處理不好與同事之間的關係,你會覺得同事不友好,工作起來沒有動力,上班的激情漸漸地消失殆盡,迷茫的你甚至想到要辭職,一走了之。
大學畢業後,馮明來到公司上班已經有3個月了。當領導把公司自媒體對外宣傳的工作交給了他時,他信心滿滿地接下了個這任務,但一個月後,他的工作沒有任何起色,閱讀量只有幾千人次,粉絲也只有幾百個。
領導知道這個情況後,讓馮明多向同事陳旭學習,說陳旭是新聞專業畢業的,以前公司的宣傳工作都是他負責。
當馮明找到陳旭求助時,他還沒有說完話,陳旭便打斷他,說自己很久沒用自媒體軟體了,宣傳的事情他幫不上忙。
馮明聽了覺得莫名其妙,經過一名同事的提醒,他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原來在一次偶然的聊天中,馮明說過陳旭的壞話,說他只是一個專科生卻在公司裡傲氣得很。剛好他說的這句話被陳旭聽到了,陳旭因此懷恨在心,當馮明來找他幫忙的時候便當面拒絕了。
知道真相的馮明只能杵在原地,後悔不已。
職場是一個大染缸,什麼樣的人都有。與同事交流的時候,我們要謹言慎行,不要在背後評論他人。只有把對方當朋友,對方才會把你當朋友。
在職場中,只有與同事處好關係,大家才能和睦相處,遇到工作上的難題,大家才能一起想辦法,高效快捷地完成。這樣,你才能感受到上班的快樂。不能因為自己的學歷比同事高、能力比同事強,就看不起同事。
世界上不可能有完美的人,每個人有優點也有缺點。在工作中,只有抱著謙虛的態度跟同事學習,才有可能獲得進步。
劉強是公司銷售部的銷售精英,他性格活潑開朗,平時與同事的關係也很融洽。
不知怎的,最近他發現同事小賈好像對他有意見。以前每次跟顧客談生意的時候,他們倆都配合得很好,輕鬆地就能拿下大訂單,領導和其他同事對他們倆一直讚不絕口。可是從上周開始,小賈竟然開始搶他的客戶,私底下還不配合他的工作,跟他說話也是各種冷嘲熱諷的語氣,讓他聽了很不舒服。
起初,劉強覺得大家都是同事,忍一忍就算了。可看到小賈越來越過分,一氣之下他就把小賈「告」到了經理那兒,結果經理把小賈狠狠地批評了一頓。從此,他們成了冤家,見面都不說話了。
其實,劉強並沒有必要去找經理告狀,小賈對他的態度發生了變化,一定是因為他做了什麼事得罪了小賈。他完全可以先去找小賈好好地溝通一下,了解清楚事情的前因後果,再決定是否需要讓經理評判。
職場中,與同事有矛盾、有誤解是在所難免的事情,這時候,矛盾雙方坐下來好好溝通是很有必要的。
事實證明,在一個集體裡,只有大家心往一處想,團結一致為集體服務,集體的力量才會更強大,自己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
不過,與同事溝通需要策略和方法,而不是任性地想說什麼就說什麼。那麼,與同事溝通時需要注意些什麼?
概括來說,有以下幾點值得我們注意:
一、不把所有的心事都說出來
社交中,最忌諱的就是交淺言深。同樣,在職場中,與同事交流也不能把壓在心底的所有話都說出來。因為,當你把所有的秘密,比如對公司領導的看法、對其他同事的意見,在跟某個你自以為的知心同事說出來後,同事並沒有替你保密的義務。
當涉及利益關係時,你說的秘密可能恰好會成為別人算計你的話柄。所以,與同事交流還得留個心眼,不能一股腦全部說出來。
二、不說驕傲自大的話
職場中,有很多人表面上看起來不顯山不露水,實際上他們是深藏不露,擁有某方面過人的本領。
你一時衝動,說了驕傲自大看不起別人的話,只會讓別人覺得你這個人不值得合作。時間久了,你就有可能變成孤家寡人,到時候遇到困難,你想找他們幫忙都沒有人願意理你,還可能被公司所有的同事排擠。
三、不說不利於團結的話
同事之間只有相互團結、共同進取,公司才能有好的發展。在平時的工作中,要本著多交流溝通的態度密切合作,遇到矛盾或誤會時,要說些利於公司團結的話,而不是說風涼話,甚至互相攻擊。
四、學會及時說「不」
當同事遇到困難向你求助的時候,如果你幫不了忙,要學會及時說拒絕,不要硬著頭皮答應,到最後才告訴對方你辦不到。這會讓同事覺得你很虛偽,或者是你故意不幫他,而你們之間的關係會瞬間發生變化。
相反,如果你的理由正當,並及時拒絕,對方不會覺得你虛偽,反而會覺得你誠實。
跟同事打交道是每個職場人都必須面對的事,當你學會跟同事好好溝通後,你會發現和諧友好的同事關係真的存在——同事之間的關係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糟糕,你的工作氛圍原來也能這麼美好。
文/江豐 版權方授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