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工商大學是以經濟學、管理學學科為主,商科特色鮮明的財經類大學,是教育部、商務部確定的浙江省人民政府、商務部和教育部共建的重點大學。學校坐落於浙江省會城市杭州市,現有下沙校區(杭州市下沙高教園區學正街18號)、教工路校區(杭州市教工路149號)和杭州商學院桐廬校區,高考錄取的本科新生在下沙校區就學。
浙江工商大學前身是創建於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業學堂,創校之初即為我省商業教育之先驅,是我國最早創辦的商業專門學校之一。
1980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杭州商學院。
1999年,杭州應用工程學校和杭州化學工業學校併入學校。
2001年,浙江省政法管理幹部學院併入學校。
2004年,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浙江工商大學。
2015年,學校被確定為浙江省人民政府、商務部和教育部共建大學。
2017年,學校被確定為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統計學、工商管理學科入選省優勢特色學科名單。
學校下設25個學院和一個獨立學院杭州商學院,學科涵蓋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歷史學、哲學、藝術學等9大學科,擁有博士學位、碩士學位、學士學位授予權,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有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9個碩士專業學位門類。學校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
現有68(去年新增一個新媒體專業)個本科專業,其中,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28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15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13個),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國家級專業綜合試點,17個省級「十三五」優勢特色專業。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經濟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法學、英語、日語、應用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環境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工商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物流管理、電子商務。
國家級特色專業:會計學、工商管理、統計學、食品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工商管理、會計學。
2020年,學校共有59個本科招生專業,具體分為15個招生專業類(含38個專業)、21個招生專業(含4個藝術類專業)。
2020年面向全國計劃招收4476人,其中普通類計劃3943人(浙江省內2539人),普通高校專升本240人、浙江省貧困專項計劃49人、四年制高等職業教育100人、行政管理(人民武裝方向)70人、少數民族預科班轉入10人、內地新疆班11人、港澳臺僑15人、臺灣免試生2人。
現有全日制本科生24100餘人,各類研究生5000餘人;留學生2200餘人,其中學歷生1270餘名;各類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學生2萬餘人。
2020年,浙江工商大學山東省計劃招生21個專業(類),計劃招生數量72人,實際投檔數量72人。
投檔分數線
投檔最低分數最高的專業(類)為金融學類專業,最低投檔分數為609分,對應最低位次為20684名;投檔最低分數線最低的專業是給排水科學與工程專業,最低投檔分數為579分,對應最低位次為44607名。
選考科目要求
在浙江工商大學計劃招生的21個專業(類)中:
不限選考科目要求的專業(類)是哲學、經濟學類、經濟統計學、金融學類、法學類、新聞傳播學類、工商管理類、會計學、公共管理類、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共有10個招生專業(類);
限選物理的專業(類)是數學類、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物聯網工程、給排水科學與工程、電子商務類專業,共計6個招生專業(類);
選考科目要求為物理或地理的專業是城鄉規劃專業;
選考科目要求為歷史或地理的專業是歷史學專業;
選考科目要求為物理或化學或生物的專業是環境科學與工程類、生物工程專業2個招生專業(類)。
專業(類)包括的專業及招生要求
2020年浙江工商大學在山東省計劃招生的21個專業(類)中,經濟學類、金融學類、法學類、新聞傳播學類、數學類、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工商管理類、會計學、公共管理類、電子商務類、旅遊管理類、外國語言文學類14個招生專業(類)實行大類招生,其他7個專業為按照專業招生。
經濟學類:包括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2個專業;
金融學類:包括金融學、投資學、金融工程3個專業;
法學類:包括法學、智慧財產權2個專業;
新聞傳播學類:包括廣告學、新聞學、網絡與新媒體3個專業;
數學類:包括數學與應用數學、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2個專業;
電子信息類:包括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2個專業;
計算機類:包括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信息安全3個專業;
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包括環境科學、環境工程2個專業;
工商管理類:包括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國際商務4個專業;
會計學:包括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會計(ACCA)專業4個專業(方向);
公共管理類:包括行政管理、土地資源管理、文化事業管理3個專業;
電子商務類:包括電子商務、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物流管理3個專業;
旅遊管理類:包括旅遊管理、酒店管理2個專業;
外國語言文學類:包括英語、商務英語2個專業。
食品科學與工程類:含食品科學與工程、食品質量與安全2個專業(山東省未招生)。
招生特殊要求見下文的招生章程摘要。
浙江工商大學2020年招生章程摘要
高考根據各省(直轄市、自治區)招生主管部門提供的生源情況,確定調檔比例。實行平行志願的省份,原則上按照招生計劃的1:1確定調檔比例;實行非平行志願的省份,調檔比例一般控制在招生計劃的105%以內。錄取的本科新生在下沙校區就學。
考生的身體健康要求,參照《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執行,該《意見》中規定「學校可以不予錄取」、「學校有關專業可不予錄取」的,學校均按「不予錄取」執行。
專業志願間不設分數級差,按照投檔成績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
投檔成績相同者,參考排序分、語文、數學、外語、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等,擇優錄取。
學校公共外語為英語。
部分專業實施大類招生,學生入學後可在專業類內任選專業。
凡在各省(直轄市、自治區)第一批(第一段)錄取的學生,高考成績、學業水平測試成績及綜合素質評價符合選拔條件者,入學後可申請進入章乃器學院創新實驗班學習。
學費及住宿費:
各專業學費標準詳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布的招生計劃。
工商管理類(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管理、國際商務)、會計學、法學類(法學、智慧財產權)、金融學類(金融學、投資學、金融工程)等四大類12個專業6095元/生.學年;
藝術類專業9000元/生.學年;
工科類專業6000元/生.學年;
泰隆金融學院金融學專業18000元/生.學年;
薩塞克斯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專業(中外合作辦學)、通信工程專業(中外合作辦學)專業28800元/生.學年;
其他專業5300元/生.學年。
關於轉專業
學生享有多次轉專業機會。
新生入學時,兩個不同專業的新生經學校審批可申請互換專業;經過一學期或第一學年學習,可在全校範圍內申請改選專業;第二、三、四學期初,在滿足學院規定的前提下,可在本學院內申請改選專業。
符合條件的藝術、體育特長生,可在第二學期初或第二學年初申請改選專業。
在滿足必要條件的前提下,學生可在第二學期初申請從高分專業轉到低分專業。
具體情況需要新生查詢當年學校規定。
浙江工商大學2019屆畢業就業數據
畢業生總體情況
2019屆畢業生共4652人,其中本科畢業生3652人(佔比78.50%),畢業研究生1000人(佔比21.50%);男生1502人,女生3150人;生源來自全國29個省份,其中浙江省2756人,佔比59.24%,其他省份佔比較多為安徽省(8.75%)、江蘇省(3.59%)、湖北省(2.99%);本科畢業生浙江省生源2331人,佔比63.83%,其他省份佔比較多的為安徽省(6.27%)、四川省(3.01%)、江蘇省(2.77%)。
就業率及畢業去向
截至2019年8月25日,2019屆畢業初次就業率為96.90%,其中本科畢生就業率為96.50%,研究生就業率為98.40%。
畢業生就業去向統計表
本科畢業生專業就業率
2019屆本科畢業分布在64個專業,其中有45個專業就業率超過95%,就業率達到100%的專業有經濟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視覺傳達設計、市場營銷、物流管理、信息與計算科學、審計學、給排水科學與工程、應用統計學、國際商務、保險學、數學與應用數學、測控技術與儀器、信息安全、勞動與社會保障、公共事業管理、美術學、海洋技術、阿拉伯語、生物工程、哲學等21個專業。
畢業生就業地區分布
浙江省是2019屆畢業主要就業區域,佔比為80.43%。其中,本科畢業生浙江省就業佔比80.43%,畢業研究生浙江省就業佔比80.44%。
浙江省外就業主要流向了上海市、江蘇省、安徽省和廣東省,佔比分別為4.15%、2.45%、1.57%、和1.43%。
畢業生就業單位性質
2019屆本科畢業生和畢業研究生就業單位均集中在「其他企業(主要為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
本科畢業生就業單位:
其他企業(主要為民營企業)就業佔比74.10%;
國有企業佔比10.36%;
三資企業佔比5.22%;
機關單位佔比5.29%。
升學深造情況
2019屆畢業中,繼續深造人為889人(國內升學643人,出國出境246人)。其中本科生繼續深造867人(考取國內研究生626人,出國出境留學241人),深造率23.47%。
本科生繼續就讀本校研究生數量20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