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圖書館進行「讀者側」改革,效果喜人 「一鍵借閱」 整月包郵...
「在疫情大背景下,使用『一鍵借閱』的讀者大大增加,截至今天,已經快遞借出10萬冊次。」 這一熱門的「網上借書」模式,杭州圖書館幾年前就上線了,名稱先後變過,從「悅借」到現在的「一鍵借閱」。 溫女士是今年在杭州圖書館使用「一鍵借閱」最多的讀者之一。作為寶媽,她借得最多的是兒童讀本。「以前每逢周末都帶小朋友去圖書館,借上10本書,讀一兩個星期。」
-
靈石縣圖書館:打造舒適閱讀環境 提升讀者借閱體驗
讀者通過自助設備借閱讀物 靈石縣圖書館館長霍瑞紅告訴記者,為順應時代要求,靈石縣圖書館不斷創新服務管理模式,加強文獻資源建設和電子資源建設力度,引進自動借閱設備4臺,在大廳新增24個閱覽坐席,對兩個書庫的圖書做了磁條配置,重新更換了安全門,為讀者提供舒心的閱讀環境。
-
蚌埠市圖書館借閱規則調整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據蚌埠日報全媒體消息,記者從蚌埠市圖書館了解到,為了方便讀者,有效提升圖書館的館藏利用率,近日,市圖書館調整讀者證權限,從每張借閱證可外借文獻2冊調整為可外借文獻4冊。
-
燕山圖書館2019年新書上架 歡迎借閱
圖書館2019年新書上架 近日,圖書館2019年新購圖書正式向公眾開放,廣大讀者可到燕山圖書館免費閱讀,也可憑聯合讀者卡辦理借閱手續。
-
重慶出現新的智能借閱模式:書店借書 圖書館還
不過,家住魚洞的陳女士,今年卻為孩子的閱讀解鎖了一種新的智能借閱模式:她用重慶圖書館的讀者證,在解放碑重慶書城借了兩三本新書給孩子閱讀,「我家孩子現在上高中,學習壓力很大,想為他借些書看看,看完後可以把書還到重慶圖書館。」實際上,重慶書城與重慶圖書館「書店借書,圖書館還」的智能借閱模式已被越來越多的讀者青睞。
-
網友建網上流動圖書館 為讀者提供免費借閱服務
從實體店到網絡,人們買書越來越方便,但買回來後便將書「束之高閣」的情況也越來越多。去圖書館借書雖然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借一趟還一趟,也讓不少「懶人」最終放棄。眼下,幾個熱愛閱讀又從事網際網路行業的70後把實體圖書館搬到了網絡上,為讀者提供免費借閱、免費送書的服務,他們為這個圖書館取名叫「青番茄」。
-
廣州天河區圖書館借閱指南
天河區圖書館是廣州市天河區政府投資興建的公共圖書館,直屬天河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領導。主要為天河區政治、經濟、文化建設及社會各界人士提供文獻借閱及信息諮詢等服務。 三、借閱規則及收費標準: 四、圖書續期、逾期、汙損、丟失處理辦法: (註:通借通還書籍如有丟失或汙損等請前往書籍所屬圖書館辦理相關手續。)
-
湖州將有24小時自助圖書館 實施借閱一體化改造
愛看書的市民注意啦,湖州市圖書館將於本月21日起對館內格局進行調整,對設施設備進行升級改造,建設24小時自助圖書館,實施借閱一體化改造。據統計,湖州市圖書館目前有效持證讀者數超過7萬,去年總流通人次達140多萬人次。
-
浙江圖書館閉館日為八旬老農單獨開放借閱
繼多年前杭州圖書館接待流浪漢、拾荒者無門檻閱讀後,7月20日,在浙江又出現了一個「最溫暖」的圖書館,它不僅為八旬老農無押金辦讀者證,閉館日還熱情讓老人進館,破例外借十多本期刊。 於此,麗水市圖書館館長季彤曦這樣解釋:他是位值得年輕人敬重和學習的長輩,也是位令人感動的愛書老人。
-
圖書情報丨打造全國圖書借閱雲平臺 圖書館向「智慧圖書館」轉型 國家圖書館聯合全國公共圖書館啟動文獻共享借閱計劃
該計劃實施分兩階段開展,第一階段是通過與地方圖書館合作,充分利用地方館的總分館體系優勢,按照文獻資源利用最大化和資產可追溯原則,將國家圖書館的館藏複本文獻投入其圖書借閱流通體系,實現外借服務拓展,最大限度地服務於全國讀者的閱讀需求;第二階段,結合「十四五」期間的智慧圖書館建設,建立一個全國圖書借閱雲平臺,打通與合作館間服務平臺的連接埠,實現對文獻的動態管理。
-
石家莊市圖書館借閱榜出爐 10歲小學生借247次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即將來臨,石家莊市圖書館於19日發布了2016年4月1日至今年4月1日的借閱排行榜。該排行榜以圖書館自動化管理系統的歷史記錄為依據統計而成,從中不難發現,借閱量前十位的讀者中,有五位讀者都曾兩次以上進入借閱量前十,閱讀已然成為習慣。有專家指出,隨著信息渠道多元化及網絡盛行,人們的閱讀方式和途徑也開始改變。
-
南京圖書館開通網上借閱
近日,南京圖書館開通 " 免費辦證,網上借書 " 服務。只要利用手機輕鬆操作,就能實現線上選借圖書,還能免費快遞到家,足不出戶就借還書。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 4000 餘名讀者辦理借書證,已借出 400 餘本書。
-
國家圖書館聯合全國公共圖書館啟動文獻共享借閱計劃
據介紹,該計劃實施分兩階段開展,第一階段是通過與地方圖書館合作,充分利用地方館的總分館體系優勢,按照文獻資源利用最大化和資產可追溯原則,將國家圖書館的館藏複本文獻投入其圖書借閱流通體系,實現外借服務拓展,最大限度地服務於全國讀者的閱讀需求。第二階段,結合「十四五」期間的智慧圖書館建設,建立一個全國圖書借閱雲平臺,打通與合作館間服務平臺的連接埠,實現對文獻的動態管理。
-
北大圖書館人性化服務新舉措 讀者可帶包進入閱覽室
記者近日從北大圖書館了解到,新學期圖書館再次推出人性化服務新舉措,從3月2日起,北大師生可以攜帶書包等個人物品進入8個主要的開架閱覽室,以方便讀者在更為寬鬆的環境下學習,改善長期以來圖書館自習座位緊張的狀況,實現自習閱讀一體化的學習方式。
-
杭州圖書館開放玩具借閱 樂高積木和拼圖都可以借
1月8日,杭州圖書館推出了「信用借閱」服務的升級版,代號「閱讀暖冬,溫暖同行」。活動總共有六項,只要你綁定支付寶裡的芝麻信用,現在不僅借書無需押金,這些書還能通過快遞借還。而這次的「信用借閱」升級版裡還添加了免費聽書與借玩具的功能。為了鼓勵市民使用這些功能,杭圖還陸續地向使用「信用借閱」服務的市民發放了一些小禮物。活動繽紛多彩,而其中最受歡迎的,無疑是玩具借閱。
-
打造全國圖書借閱雲平臺 國家圖書館啟動文獻共享借閱計劃
中國網1月22日訊 國家圖書館近日啟動文獻共享借閱計劃,將結合智慧圖書館建設,建立一個全國圖書借閱雲平臺。目前已有72.5萬餘冊文獻進入黑龍江、江西、西藏、甘肅、湖北、吉林等六省的共享借閱體系中,惠及千萬人閱讀。
-
首都圖書館今起閉館3個月 暫停中文圖書借閱服務
「在大家還不熟悉首圖二期之前,連廊的設計就更顯便捷,不用出圖書館,讀者就可以自由穿梭新館與老館之間。」 24小時自助圖書館閉館期間正常開放 搬遷期間,所有文獻、家具、設備都將按照首圖新功能進行一、二期的統籌設計與調配,因此從7月20日開始,首都圖書館中文圖書閱覽及外借服務將暫時關閉。
-
大工2019圖書館借閱大數據來啦,他一年竟借閱了642次!
2019年度圖書館閱讀大連理工大學統計分析報告讀者通過對讀者借閱量與借閱時間散點圖的觀察我們不難看出,讀者更傾向於在離館享用午餐和晚餐前以及晚間閉館前完成借閱。而下午15:00至18:00也呈現出借閱圖書的黃金時段,每單位時間(1分鐘)的借閱量約為302冊,是全天最繁忙的時間區間。
-
浙江一讀者一年借閱926本 怎麼讀完的?
原標題:浙江一讀者一年借閱926本,平均每天2.5本,網友:都看了?《浙江省公共圖書館2018年度閱讀報告》7月8日出爐。數據顯示,一位「70後」男性讀者在浙江的公共圖書館共借閱書籍926本,平均每天2.5本,是2018年在省內公共圖書館借書最多的人。
-
東莞圖書館延長文獻借閱期限
因疫情的關係,全市各分館的圖書借還服務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為了更好地為讀者提供完善的圖書借閱服務,東莞圖書館日前發布通告,進一步延長文獻的借閱期限,應還日期在2020年1月24日至2020年8月1日的圖書,讀者於8月1日前歸還,將不產生滯納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