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開始,又到了家長為孩子「買買買」課外閱讀書籍的季節。不過,家住魚洞的陳女士,今年卻為孩子的閱讀解鎖了一種新的智能借閱模式:她用重慶圖書館的讀者證,在解放碑重慶書城借了兩三本新書給孩子閱讀,「我家孩子現在上高中,學習壓力很大,想為他借些書看看,看完後可以把書還到重慶圖書館。」
實際上,重慶書城與重慶圖書館「書店借書,圖書館還」的智能借閱模式已被越來越多的讀者青睞。只要你手中有重慶圖書館的讀者證,就能在重慶書城借閱一些新書,在規定的一到兩個月內讀完後,歸還到重慶圖書館即可。採訪前一天,重慶晚報記者看到了不少讀者來到書城借書。重慶書城經理朱健安介紹說:「目前,我們平均每天都要借出40-50本圖書。」
第一時間讀新書
「我鄰居是巴南圖書館工作人員,她告訴我這種新借書模式後,我就決定開始試一試。」陳女士辦的是重慶圖書館的B類讀者證。對這一新的借閱方式,陳女士說:「就跟在圖書館借書一樣,新書能借一個月。一個月沒看完,還能打電話續借一個月。實在延期了,就按天繳納少量的滯納金,非常方便。」
被問及為何願意來書城借書,陳女士表示書城的新書量更大,閱讀性更強。「圖書館的書比較老,而且必須去館內一本一本地翻找,實在有些不太方便。」陳女士告訴重慶晚報記者,這不是她第一次到重慶書城來借書,該活動從去年10月推出以來,4個月她為借書至少到重慶書城3次,「如今書城借的書可以拿回家讀,也大大地增加了我日常的閱讀時間。現在,我基本在晚飯後都會看一會兒自己喜歡的書,偶爾周末也會特意帶著孩子來書城選書、借書。」
文藝類圖書借閱多
重慶圖書館相關負責人朱暉告訴重慶晚報記者,讀者只要在微信上綁定讀者證後,打開重慶圖書館微信公眾號,掃描新書條形碼,就能查看到在書城選的書能否借閱。「選好的圖書,在工作人員處理後即可借出。」朱健安說:「目前是活動開啟的初級階段,但從讀者們的反應來看,大家對這種模式的接納度很高,借書活動也比較頻繁。書城平均每天都會借出40至50本圖書,其中文藝類的圖書借閱量最大。未來,我們將和重慶圖書館一起開發新系統,讓市民可以網上借書,然後書城郵到讀者的手中。」
與圖書館借書一樣,書城借書也有它的規矩。「重慶圖書館所辦理的讀者證分為3種。在借書卡上沒有任一借書的情況下,讀者在書城憑A證最多能借2本、B證借3本、C證借5本。」朱暉說:「不過,也不是什麼書都可以借。書城裡像掛畫、辭典以及練習冊、字帖、試卷、填色書等易於汙損的圖書是不可以借閱的。」
未來設立更多還書點
朱暉還告訴重慶晚報記者,這一方式也為重慶圖書館減少了部分選書入藏、入庫的壓力,「讀者歸還給圖書館的圖書,經過編目人員的加工後,會歸入圖書館館藏體系,再次進入圖書館進行流通,供市民借閱。智能閱讀也減少了我們的選書入藏流程。」朱暉說:「過去是圖書館入藏什麼書,決定讀者能借什麼書。自從我們與重慶書城合作推出這一智能閱讀服務開始,讀者借閱的範圍更大了。另一方面,圖書館也能通過搜集讀者數據,進一步研究市民閱讀習慣和傾向。」
目前,解放碑重慶書城所借圖書必須要歸還到重慶圖書館。被問及還書是否方便時,來書城借書的陳女士表示,由於如今方便的交通,還書並不是件十分困難的事,「對於我來說,更重要的是自己看書時間的增加。」朱暉則表示,「目前讀者只能還書到沙坪垻的重慶圖書館,不過,我們計劃未來設立更多的還書點,方便讀者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