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每周質量報告
【提要】
7次通話手機被多扣8分鐘通話費
【同期】就多收了2塊3毛2。
沒發彩信卻被扣除441條彩信費
【同期】扣了我132.3元彩信費。
手機計費不準原因何在
【同期】因為軟體的原因我們確實無法保證的。
《「費」解》 《每周質量報告》本期播出 敬請收看
【標題】《費解》
【主持人1】
在節目的一開始,我們先打個比方:說地上堆放著一噸沙子,你隨手扔一粒沙子進去,然後,你再從沙堆裡揀出一粒沙子來,而揀出的正好是你剛剛扔進去的那一粒。你說,這可能做到嗎?實際上,這幾乎是不可能做到的,這就是數學上說的一個「極小概率事件」,也就是指在理論上有發生的可能,但在現實生活中卻幾乎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然而,即便從概率理論知識還是從生活實踐經驗證明,幾乎不可能發生的「極小概率事件」,卻離奇地發生了。我們來看記者調查。
【字幕】海口市
【正文】
海南移動公司的手機用戶黃生精,前不久在查詢話費詳單時偶然發現:僅2月份,他尾號為6499的手機只打了7個漫遊電話,就被多扣了8分鐘的通話費。
【同期4】海南移動手機用戶 黃生精4號帶
我打7個電話就多收了2塊多,2塊3毛2,就僅僅是我的這個個人,僅僅是這個電話,僅僅就在三天的時間裡面打的電話,就多收了我2塊3毛2的錢。
【正文】
他的話費詳單顯示:這7個5分鐘以上的漫遊主叫電話,都被電信運營商分割記錄成同一個號碼、時間連續的幾段通話來計費。
記者注意到,2月10日,18:41:03秒至18:49:02秒,他有一個7分59秒的主叫電話,被分割成5分48秒和2分12秒的通話計費記錄後,按照現行的漫遊電話不足一分鐘以一分鐘計費的規則,原本應該8分鐘計費的這次通話,結果卻被按9分鐘來扣費,手機用戶為此多付了1分鐘的電話費。
記者注意到,這7個超過5分鐘的漫遊電話,都被分割成幾段通話記錄來計費後,全部成為錯誤話單,並且導致6次通話被多扣話費。
【同期】海南移動手機用戶 黃生精4號帶
向他們投訴,他們也承認這個是,確實是一個電話,確實是分割開來了,但是就不承認是多收了(話費)。
【正文】
手機用戶只有向法院起訴。在4月23日海口市龍華區法院出具的民事判決書中,海南移動承認:發生多收話費的事實,系(電話)交換機計費出現差錯造成;超長話單分割計價,符合規定,系按廣西的標準即每5分鐘分割一次。
然而,記者注意到,我國《通信行業標準》中,並沒有通話時長分割計費一說。而且,這份話費詳單顯示,這7次超過5分鐘的通話,沒有一次是完全按所謂的標準即每5分鐘分割一次來準確計費的。2月10日 20:09:41秒至21:00:13秒,尾號為6499的這部手機有一個50分32秒的主叫電話,如果都按5分鐘分割計費的話,應該形成10個5分鐘和一個32秒的通話計費記錄,只要交51分鐘的話費就行了。然而,話費詳單卻顯示,這次通話被分割成了7個5分鐘、1個5分10秒、2個5分零1秒和1個23秒等11個計費話單,原本只要交51分鐘話費的這個主叫電話,卻被按照54分鐘來扣費,由此,手機用戶僅這一個電話就多付出了3分鐘的話費。
【同期】海南移動用戶 黃生精
肯定是不合理。因為這種通話清單你不管系統你怎麼分割,你至少要不要多收用戶的話費。
【正文】
海南移動稱:該公司的計費系統有合格證書,符合國家規定標準。因為行業標準允許出現細微差錯,概率論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也能證明,對用戶而言,計費差錯是客觀存在的。
記者調查發現,我國《通信行業標準》規定,行動電話網計費差錯率不超過萬分之一。一個通話或簡訊、GPRS流量等計費記錄就是一個話單,也就是說,在1萬個計費話單中,不能出現1個以上的錯誤話單。
而尾號為6499的這部手機,2月份的話費詳單中,有162個通話計費記錄,其中就有7個錯誤話單,計費差錯率高達4.3% 。專家分析後告訴記者,手機用戶大約3000億年才可能遭遇一次這樣的情況。
【字幕】安鴻志 我國著名統計學家 原中國概率統計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統計協會常務理事
【同期6】著名統計學家 安鴻志
就計費系統來說,任何一次通話出現錯誤話單的可能性都是相同的。按照我們國家通信行業標準要求,計費差錯率不大於萬分之一。
按每個月126次通話來計算,某個月出現2次錯誤話單的情況,平均300多年才可能出現一次;而在一個月裡出現7次錯誤話單的情況,大約3000億年才可能碰到一次。像這樣某個月有7個錯誤話單的情況,應該屬於極小概率事件,很難相信,這是電話交換機計費系統自身的誤差記錄。
【正文】
記者注意到,因通話時長被不規則分割計費,而被多扣話費的手機用戶絕不止黃先生一個。記者從《每周質量報告》熱線電話接到的觀眾投訴記錄中,隨機選擇了幾個手機用戶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其中一個手機尾號為5049的手機用戶,也曾經遇到過和黃先生類似的問題。 2008年12月30日,電信運營商把該手機用戶一個35分44秒的通話,分割成25分13秒和10分31秒的通話記錄來計費,由此,僅這一次通話,該手機用戶就多付出了1分鐘的話費。
就在記者調查期間,6月14日,手機尾號為1680的手機用戶也無意中發現,接聽了一個16分鐘的漫遊被叫電話,也同樣被不規則分割成4個通話記錄,由此,多付出了1分鐘的話費。
【同期】海南移動手機用戶 王榮生
將近16分鐘(的通話)但是它分成4段以後,收我17分鐘話費,所以我比較氣憤!不懂它這個收費。
【正文】
記者調查過程中,手機尾號為3309的這名北京移動用戶反映:3月21日這天,他沒有發出彩信,卻被扣了441條彩信費。
【同期9】 北京移動手機用戶 李強
3月21日凌晨6點多到上午10點多的4個多小時裡,那麼彩信的發送記錄就多達441條,扣了我132.3元的彩信費。實際上,21日這一天我沒有發出過彩信;而且我也查了,手機沒壞也沒有病毒。
【正文】
這名手機用戶的簡訊計費詳單顯示:3月21日7點05分17秒,他的手機同時給138號段的一部手機發送了2條彩信;10點28分37秒又同時給137號段的另一部手機發送了2條彩信。
然而,無論這名手機用戶怎麼嘗試,他的手機都無法同時給一個手機號發送兩條彩信。
【同期】北京移動手機用戶 李強
現在把這條彩信發給這個手機號, 那麼輸入一次手機號碼,就有了一個收件人,然後我們再輸一個號碼,你按確認的時候,它立刻就提示是重複的地址,所以說根本就發不出去。
【正文】
在手機用戶向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用戶申訴受理中心申訴後,北京移動最終解釋說:「客戶計費話單是由對方客戶接受返回成功狀態報告為依據的,因此有可能在相鄰時間內發送的彩信,對方同時返回成功狀態報告導致計費話單上顯示同時發送。」這就是說,計費詳單上顯示的彩信發送時間,是彩信接收方收到彩信後、返回成功接收報告的時間。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用手機給隨機購買的不同的運營商、不同號段的9個尚未拆封使用的手機卡,發送彩信,依然很快就產生了彩信發送扣費記錄。
【同期11】北京移動手機用戶 李強
就是說呢,電信運營商拋出的,客戶計費話單是由對方客戶接受返回成功狀態報告為依據,這個理由是沒有說服力的!
【正文】
他的這份簡訊計費詳單還顯示,在3月21日8點18分52秒和8點18分57秒,他的手機還分別給 「801225」的 號碼成功發送過彩信,並被扣費。
然而,記者調查發現,無論怎麼嘗試,始終都無法給801225這個號碼發出彩信。按照北京市電話號碼的排序規則,801225這個6位數的號碼根本不存在。
【同期】
您好,您撥打的號碼不正確,請查證後再撥。
【正文】
那麼, 801225會不會是能夠接收彩信的北京地區的SP簡訊服務企業代碼呢?記者隨即電話採訪了北京市通信管理局。
【同期】北京市通信管理局業務處理室
北京的簡訊代碼,只有1062的,北京的只是1062的,(彩信、簡訊)都是這個號,只有一個1062。
【正文】
那麼,一個空號的號碼,為什麼會以成功接收彩信的電話號碼身份,多次出現在手機用戶的簡訊計費詳單中呢?疑團未解,而不明不白地被扣彩信費的日子卻接踵而來。
記者注意到,這名手機用戶僅3月份的562條彩信、簡訊發送記錄中,就出現7次重複計費,也就是7個錯誤話單。專家指出,如果按屬於交換機計費系統計費誤差萬分之一的標準來算的話,手機用戶在4700萬年裡才可能碰到1次這樣的情況。
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除了通話費、彩信簡訊息等話費詳單讓手機用戶們覺得霧裡看花,使用得越來越多的手機上網所要支付的GPRS流量計費,也讓手機用戶感覺不是那麼明白。
【轉場】
月工資收入只有1700多元錢的外來務工人員賈伯領,用的是每個月20元的WAP上網套餐。但今年3月和4月份,他的手機話費支出就超過1200元。在查詢了自己手機的GPRS流量計費詳單後,他發現,即便關了手機,計費詳單裡也顯示他在用手機上網。記者對他的GPRS流量計費詳單進行了匯總分析,僅3月9日,從0點開始,不到40分鐘,就產生了340元的手機NET上網流量扣費記錄。
【同期】上海移動手機用戶 賈伯領
心疼啊,這都是花錢啊,一個月幾百塊錢幾百塊錢的,而且又沒有使用過。
【正文】
他隨後立即關閉了手機上的NET上網接入點,切斷了手機NET上網的可能,也就無法產生手機NET上網GPRS流量費。奇怪的是,從4月14日晚上11點到4月15日下午4點,儘管他關了手機,但是在4月15日0點51分到1點10分,短短20分鐘的時間裡,又產生了490元的NET上網流量扣費記錄。
【同期】上海移動10086客服專員137號
手機用戶:我手機上關了(NET上網接入點),你們那裡也關了(NET上網接入點),雙重都關了為什麼還要扣費?
這個我已經跟您說了,這個的話,因為軟體的原因的話我們確實無法保證。
【正文】
記者隨後展開調查。在5月2日18點至3日早上7點和5月5日23點至5月6日10點的兩個時間段裡,在記者要求下,賈伯領把手機關機,並將手機卡交到了記者手裡。但6月18日,記者隨同賈伯領在上海移動南京西路營業廳列印出來的GPRS流量計費詳單卻顯示,在5月5日23點至5月6日10點,賈伯領關機的11個小時裡,仍然產生了14.34元的GPRS流量費。
無獨有偶,像賈伯領一樣,被莫名其妙地扣去手機上網流量費的手機用戶遠不在少數。
【同期】上海移動手機用戶 小馬
我睡覺的時候它也在扣我錢,手機關機、睡覺的時候它也在扣我錢。
【正文】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用戶申訴受理中心4月19日的這份《調解意見書》表明:尾號為7001的手機,在3月21日22:44:37秒至22日0:26分,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裡,就有961.8元的手機上網流量扣費記錄。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用戶申訴受理中心建議上海移動給用戶退費。
記者注意到,這些手機用戶的GPRS流量計費詳單裡,有不少上行流量為0,也就是沒有上行流量卻有下行流量的話單。
據專家介紹,手機用戶作為客戶端,要應用網絡點擊頁面等,就要向伺服器端上傳請求信息,形成數據流,也就是所謂的上行流量,而伺服器端收到這個請求之後,會向手機用戶下傳相關的數據信息,形成數據流,這個就是下行流量。
【同期】上海移動營業廳 業務員
記者:上行流量沒有的話,為零的話,這什麼意思?
男:有零的話就是沒有上網呀。
女:上傳為零的話,你根本不能上網,懂嗎,哪裡有流量可言,根本不能上網啊,你上不了網它怎麼扣你流量。
【正文】
記者調查發現,手機即便是被動的接受信息,也不可能出現上行流量為零而有下行流量的情形。專家指出,理論上也不可能會出現上行流量為0,卻有下行流量的情況。
【同期】北京郵電大學網絡技術研究院博士 林昭文
我覺得不大可能會出現這種上行流量為零,下行流量很大的這種情況。通訊是一個雙方的,一個互動的過程,不可能說只是單方的一個通訊。
【正文】
專家分析後指出,賈伯領5月份GPRS流量計費詳單的2726條記錄中,先後21次出現上行流量為零卻有下行流量的記錄,如果是交換機計費系統隨機誤差的話,同樣屬於極小概率事件,手機用戶將近600億年才可能碰見一次。
記者調查發現,手機用戶一個月440分鐘長途通話就被錯誤地多計8分鐘通話時長,計費差錯率為1.8 %;一個月562條信息至少多計8條,計費差錯率為1.4%;一個月2726條手機上網記錄就出現21個上行流量為零卻有下行流量的記錄……
2010年通信行業行風建設的主題是「規範服務、放心消費」,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發布的《關於電信服務質量的(2010年第2號)通告》表明,今年一季度,工業和信息化部及各省(區、市)電信用戶申訴受理機構,共受理用戶關於電信服務的申訴超過19000人次,其中,40%以上都是收費爭議方面的申訴。
【提要】
手機話費數據被刪改
【同期】
第一份單子上的5個重複計費記錄和7個錯誤計費記錄都被電信運營商刪除了。
手機用戶無據可查維權難
【同期】怎麼能夠保證我們手機用戶的合法權益。
《「費」解》 《每周質量報告》正在播出 廣告後歡迎繼續收看
【主持人2】
現實存在的手機通話詳單、簡訊詳單、GPRS流量詳單的一些差錯率,和我國《通信行業標準》允許的計費差錯率萬分之一的標準相比較,還有差距,如果,我們把上述的這些差錯,歸結為系統誤差的話,那麼,接下來,手機用戶遭遇的一件事,卻不是用系統誤差能夠解釋得清的。
【正文】
我國《電信管理條例》第五十八條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對電信網的功能或者存儲、處理、傳輸的數據和應用程式進行刪除或者修改;不得利用電信網從事竊取或者破壞他人信息、損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活動。
然而,北京移動的這名手機用戶告訴記者,他實實在在地親身經歷了自己的手機計費數據被刪改的過程。
【同期】北京移動手機用戶 李強
我在列印自己的話費詳單時,發現3月份的120條GPRS上網記錄中,先後有5次出現了在相同時間有2條WAP上網流量記錄的情況,被重複計上網流量,而且呢,我的手機是做不到同時用兩個WAP接入點上網。另外,我的包月流量還沒用完,就出現了7次扣費記錄——7個錯誤話單。我就在(移動)營業廳列印了2009年3月份的第一份GPRS手機上網流量計費詳單。
【正文】
他告訴記者,僅這一個月,就因為5次重複流量計費和7個1分錢的錯誤扣費,總共被多扣了56塊5毛3分錢的手機上網流量費。
他隨後向運營商反映了這個GPRS流量計費錯誤的問題。2009年7月25日,他在同一個移動營業廳列印出了2009年3月份的第二份GPRS流量計費詳單後發現,那5個重複計費記錄和7個錯誤計費記錄都意外地消失了。
【同期】北京移動手機用戶 李強
看到第二份GPRS流量計費詳單呢,當時我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那麼第一份單子上的5個重複計費記錄和7個錯誤計費記錄都被電信運營商刪除了,他們既沒有告知我,也沒有給我退費。
【正文】
隨後,這名手機用戶再次向移動公司反映計費數據被刪改的問題。2009年8月11日,他在同一個移動營業廳列印出了2009年3月的第三份GPRS流量計費祥單,那5個重複計費記錄和7個錯誤扣費記錄,又回到了單子上。
【同期】北京移動手機用戶 李強
那5個重複計費記錄和7個錯誤扣費記錄從有到無、再從無到有,隨意添加刪改,反映出一個不小的問題,我們手機用戶的信息安全看不出來有保證啊。而且,也不得不懷疑運營商計費數據的真實性。因為計費的數據掌握在他手裡,他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他可以隨便刪改手機用戶的計費數據,多扣你話費,這樣的話,怎麼能夠保證我們手機用戶的合法權益?
【主持人3】
有關部門在今年2月份發布的《2009年全國電信業統計公報》顯示:2009年我國手機用戶已經接近7億5千萬戶,全國移動長途通話時長超過了2376億分鐘、簡訊超過了7840億條,手機上網收入超過了183億元。電信業的快速發展,為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也極大地滿足了我們的生活需要。在我國《通信行業標準》規定:行動電話網計費差錯率不允許超過萬分之一,恪守這一標準要求,既是保障通信業健康發展的需要,也是保障廣大手機用戶合法權益的需要。
(責任編輯:李愷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