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各種考核點都相輔相成。特別是申論的各個題型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通常來說,貫徹執行題一般作為壓軸類題目,包含諸多其他題型的解題思路和方法。像建議書、提案、倡議書等建議類、倡議類的公文寫作,一是考察了考生對申論所有題型解答的基本功——歸納概括,二是考察了考生是否具備提出對策題所重點考查的「發現與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這種方法,既有考查能力的多樣性,又有考查形式的多變性,讓這一類題目自然而然地變成許多考生心中的最大障礙。因此,中政教育專家專門梳理了建議倡議類貫徹執行題目的解題思路,希望能幫助考生們借鑑參考。
01精準審題,找準思路
一般來說,貫徹執行題目的審題過程為:「判斷題型——明確文種——目的意圖——身份定位——作答要求」,分五步走。常規的建議類、倡議類題目的命題方式一般為:「請你寫一份建議書/提案/倡議書/……」。考生明確文種之後,首先可初步判斷公文的格式與結構。大部分情況,此類公文需按照「標題+發文對象+正文+發文單位+發文日期」的格式完整呈現給閱卷人,當然出現「提綱」「不考慮格式」等字樣,或無法得知準確的身份信息等情況例外。對於結構方面,開頭部分務必以遵循材料為原則,採用「問題式開頭」居多,考生應將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為作為主體部分,對於結尾部分,考生需以是否寫及寫什麼,以材料中的總結性段落為根據。
準確定位目的意圖,是將有利於把握文書重點。這樣做既可以目的為導向找準問題核心,更有可能直接運用於文書的開頭、結尾部分成為得分要點。一般身份信息對於完善格式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要明確對方身份寫於發文對象,自己身份落於發文單位。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文書以單位落款而非個人,但在此類文書的2019年真題中,出現過「以沈先生的名義寫一份提案」,這樣的題目直接以個人作為發文單位,需考生們認真審題和全面考量。最後通過審題要求以獲取關于格式、語言等的關鍵信息。
02善於分析,全面找點
考生通過分析明確了文書寫作的基本思路和側重點之後,關鍵步驟便是回到材料中找出得分要點。方法是在找點時,先懂得先整體、後局部的思路,這樣有利於把所有要點找準找全,悉數攬入囊中。
1.先整體:考生首先通讀材料,劃分材料層次,從而判斷出材料的總分邏輯,與要完成的文書邏輯相對應,鎖定開頭及結尾部分的主要內容,準確定位與文書重點密切相關的核心材料。
2.後局部:考生根據開頭、主體、結尾部分的不同需求,回到相應的段落中勾畫要點。寫作過程中對要點進行選取、提煉時,需熟練運用關鍵詞、句、段等基本閱讀方法及要點標註方法,其技巧與其他題型基本一致,不再贅述。
03發散思維,有效加工
1.內容加工:考生要先學會適當發散思維,對要點進行適當架構合併,學會將關鍵詞前置。一般來說,貫徹執行題型的特點及建議倡議類文書的要求,常見的合併方式可包括同義合併、同主體合併、按問題合併、就近合併等方法。考生需根據每一部分的核心內容,在材料中選擇或自行提煉關鍵詞置於突出位置。同時,為滿足建議或倡議的題型要求,需將語言轉述為對策形式。
2.形式加工:對於貫徹執行題而言,形式加工以格式的加工為主,同時注意結構布局。根據題目要求及材料內容合理分配要點,擬寫標題、發文對象、開頭、結尾、發文機關及日期等;對於主體部分,則需適當分條分段和突出重點。
04精益求精,規範書寫
對於寫作文好字就是好牌面,能提升第一印象,容易得高分,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希望考生做到以下幾點:
1.字跡工整、卷面整潔;
2.格式正確,結構完整;
3.合理分條分段,層次清晰,突出重點;
4.符合字數要求。
總而言之,中政教育建議對於倡議類貫徹執行題目的作答,考生既需要紮實的歸納概括的功底,也考驗靈活地提出對策技巧,更要求文字表達能力的提升。因此各位考生需要認真努力學習,做到知識點融會貫通,才能在申論考試中一舉奪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