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發布奶業質量報告 人均奶類消費量36公斤

2020-12-20 中國網新聞中心

新華網北京8月16日電(楊玉雲)8月16日,中國奶業協會首次發布《中國奶業質量報告》。報告顯示,2015年全國乳製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5%,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檢測合格率連續7年保持100%;生鮮乳中乳蛋白、乳脂肪兩大營養成分平均值都已高於國家標準,也高於美國標準,規模養殖場生鮮乳中體細胞平均值低於歐盟限量值、菌落總數平均值低於澳大利亞限量值。

這份報告是在農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等部委的指導和支持下,由中國奶業協會組織編寫並發布。

從2008年以來,我國奶業實現了振興發展,產業面貌呈現四大特徵:一是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2015年我國奶類總產量達到3870萬噸,居世界第三位,僅次於印度和美國;人均奶類消費量36.1公斤,比2008年增加5.9公斤;

二是現代奶業建設步伐加快,奶牛養殖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組織化水平不斷提高,2015年存欄100頭以上奶牛的規模養殖比重達到48.3%,比2008年提高了28.8個百分點,規模養殖場100%實現機械化擠奶;奶農專業合作社超過1.5萬個,是2008年的7倍多;伊利、蒙牛、現代牧業、光明、三元、君樂寶、飛鶴等中國奶業前20強企業乳製品產量、銷售額分別佔全國的51%和54%,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三是乳品質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2015年全國乳製品抽檢合格率達到99.5%,三聚氰胺等違禁添加物檢測合格率連續7年保持100%;生鮮乳中乳蛋白、乳脂肪兩大營養成分平均值都已高於國家標準,也高於美國標準,規模養殖場生鮮乳中體細胞平均值低於歐盟限量值、菌落總數平均值低於澳大利亞限量值;

四是乳品企業競爭力進一步提升,主要乳品企業生產設備、加工技術大都源自國際知名廠商,管理運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伊利、蒙牛進入世界奶業20強;君樂寶嬰幼兒奶粉通過國際公認的全球食品安全標準(BRC)A+頂級認證,其嬰幼兒配方奶粉經香港的嚴格檢測和審查,已經進入香港市場;現代牧業、飛鶴乳業獲得世界食品品質評鑑大會金獎;

據了解,2008年以來,為了改變中國乳業的面貌,國家出臺和完善了奶業法規政策和標準制度,大力開展奶業整頓和振興。

在奶牛養殖環節,不斷加大對奶業的扶持力度,實施了奶牛良種補貼、標準化規模養殖、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使奶業發展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效益提升轉變,從傳統奶業向現代奶業轉變,奶業生產水平和奶源質量不斷提高。

在收購和運輸環節,全面開展奶站清理整頓,嚴格準入管理,堅決取締不合格奶站,奶站數量從2008年的2萬多個減少到8500個,奶站的基礎設施、機械設備、檢測手段和人員素質水平顯著提升。生鮮乳運輸車全部實現專車專用,持證運輸。

在乳品加工環節,落實《乳製品工業產業政策》,對乳製品及嬰幼兒奶粉企業生產許可進行重新審核,淘汰了一批奶源無保障、生產技術落後的企業,大力推進嬰幼兒配方奶粉企業兼併重組,優化產業結構,有力保障了乳品質量安全。

目前,中國乳業正在實施優質乳工程。據相關專家介紹,作為一個動態生產過程的產物,優質乳涵蓋的是整個產業的全面提升,包括研發、奶源、管理和配送。

在研發方面,要集聚全球頂尖創新研發資源,在營養配方、加工工藝等多個方面,達到世界一流水準;在奶源方面,來自條件先進的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牧場,產品中蛋白質、鈣等主要營養成分,原奶菌落總數、體細胞數等關鍵指標,均符合或優於國家標準,比肩全球一流標準;在生產環節,要加強管理,與世界接軌,引入國際頂級質量管理標準及認證,建立並實施完善的、一流的質量管理體系,對產品從源頭到終端的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管控;物流配送環節,要引入現代科技手段,比如全程GPS定位,銷售終端渠道網絡覆蓋消費者生活圈,產品可以實現質量可追溯。

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谷繼承表示,我國奶業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當前,我國現代奶業建設正穩步推進,已具備創民族品牌、建設世界一流奶業的基礎和條件。雖然現階段奶業發展遇到了瓶頸和困難,也存在一些深層次問題,但是中國乳業行業有信心通過8到10年的不懈努力,實現民族奶業的振興。

相關焦點

  • 2020中國奶業20強(D20)峰會數據顯示 我國人均年消費生鮮乳達到35...
    近年來,我國針對奶業發展短板,不斷加大政策支持、質量監管等力度,奶類產量穩中有增、質量穩定上升。2019年人均消費生鮮乳35.8公斤,比2015年增長4.9公斤。這是記者從12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舉辦的2020中國奶業20強(D20)峰會了解到的。
  • 《2020中國奶業質量報告》正式發布,生鮮乳抽檢合格率99.9%
    《2020中國奶業質量報告》正式發布,生鮮乳抽檢合格率99.9% 2020-10-13 22: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平均每天僅100克 我國奶類消費增長蘊含巨大潛力
    吉蕾蕾攝  我國人均奶製品消費量平均每天僅100克,農村居民還很少喝牛奶  奶類消費增長蘊含巨大潛力  我國有100多萬名奶農,1000多萬頭奶牛,幾百家乳企。奶業一頭連著養殖業、一頭連著加工業,一頭連著奶農、一頭連著消費者,既關係城鄉居民身體健康,也關係廣大奶農切身利益。
  • 我國人均奶酪消費不到0.1公斤 居世界平均水平1/26
    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指出,我國奶酪消費才剛剛起步,人均奶酪消費不到0.1公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6。發展奶酪是我國奶業升級發展的突破口。在青少年的體質健康中,牛奶等乳製品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牛奶營養豐富,是最接近完美的食品之一,特別是奶酪的營養價值高,素有「奶黃金」的美譽,富含蛋白質、鈣、磷、維生素等物質,對青少年身體發育有著顯著的作用。
  • 我國人均奶酪消費僅0.1公斤
    原標題:我國人均奶酪消費僅0.1公斤 您家的餐桌上會經常出現奶酪產品嗎?在由中國奶業協會主辦的中國奶酪發展高峰論壇上,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指出,目前我國奶酪年產量約3萬噸,進口連續13年快速增長,但我國人均奶酪消費基數較低,只有0.1公斤。
  • 視頻丨我國人均消費豬肉32公斤 預計到2029年,人均消費豬肉42公斤...
    視頻丨我國人均消費豬肉32公斤 預計到2029年,人均消費豬肉42公斤左右 每日經濟新聞
  • 2018-2019中國乳品行業大數據分析報告
    2018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意見指出,到2020年,我國奶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實質性成效,奶業現代化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到2025年,奶業實現全面振興,基本實現現代化,奶源基地、產品加工、乳品質量和產業競爭力整體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 中國奶業協會:2015生鮮乳菌落總數遠低於國家標準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中國奶業協會今天(16日)發布首份《中國奶業質量報告》。當前我國奶業發展形勢如何,乳品質量安全水平該怎麼評價?  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谷繼承介紹,2015年我國奶類產量3870萬噸,佔世界總產量的4.8%;奶牛單產達到6噸,比2008年增加1.2噸。
  • 經濟日報:奶業振興不妨「動動」奶酪
    近年來,我國奶酪產品市場發展迅速,中國正成為全球奶酪消費增長的新動能。目前,我國年人均奶酪消費量僅為0.1公斤,奶酪進口量連續13年快速增長,體現出巨大的消費潛力。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推進奶業振興保障乳品質量安全的意見》提出,優化乳品結構,發展奶酪等幹乳製品。」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在論壇上表示,要從生產端和消費端同時發力,加快推動奶酪發展上臺階,實現中國奶業的全面振興。在穩定發展液態奶同時,把奶酪培育成乳製品新的消費增長點,讓消費者從「喝奶」向「吃奶酪」轉變。
  • 建設健康中國:奶業發展提質增效 百姓「奶瓶」質優量足
    這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奶業振興的一個縮影——全行業轉型升級加快,在奶源基地建設、技術裝備、企業管理、質量安全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產業素質明顯提升。  世界衛生組織把人均乳製品消費量作為衡量一個國家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發展奶業是增強國民體質、尤其是改善青少年營養健康的重要舉措,也是建設健康中國的必要保障。
  • 龍頭企業向好展示奶業振興前景
    日前,我國奶業龍頭企業伊利發布了2020年前三季度的成績單。報告期內,伊利實現營業總收入737.70億元,同比增長7.42%,淨利潤60.44億元,同比增長7%。面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和突發的新冠疫情,伊利積極應對挑戰,逆勢實現業績的穩健增長,這不僅是我國奶業企業競爭力提升的標誌,也展示出中國奶業的韌性與活力。
  • 中國奶業協會會長:中國奶源已是世界級水平 最大問題是不信任
    農業部原副部長、中國奶業協會會長高鴻賓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高鴻賓表示,「三鹿奶粉事件」對我國乳業造成了毀滅性、系統性的全面打擊,但也使得我們有決心和魄力對整個奶業進行改造。目前,我國奶業已發生巨大的變化,取得了歷史性的進步,2008年的中國奶業和今天的中國奶業有脫胎換骨的變化。
  • 奶酪將成為奶業振興的重要突破口
    奶酪是調優乳品結構、促進奶業振興、增加乳品消費的重要突破口。目前,我國人均奶酪消費不到0.1千克,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26。加快發展國產奶酪,能從根本上推動我國奶業可持續發展,對平衡奶源供需、豐富乳製品種類、減少國產嬰配奶粉對進口乳清粉的依賴、提高國產嬰配奶粉原料自給能力等具有重要意義。
  • 低溫鮮乳大勢所趨 《中國奶業質量報告》重塑市場信心
    在裡約,中國代表團面對挑戰,在逆境時不氣餒,在壓力下敢拼搏,真情流露,自信灑脫,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年輕一代的時代風貌;在北京,最新發布的《中國奶業質量報告2016》(以下簡稱「報告」)也在向世界宣告,現在的中國企業面對挑戰有著怎樣的擔當,如今的中國奶業也同樣讓世界驕傲。
  • 我國人均飲奶量提升至36公斤 乳製品工業協會開展乳品科普宣傳活動
    中國網財經5月31日訊(記者 陳瓊)「我國乳製品市場還有巨大發展潛力,要提倡消費者多元乳製品的攝入」,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美菊5月31日接受中國網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經過多年來的乳品科普宣傳活動,中國消費者的飲奶量大幅攀升,我國人均飲奶量已從二十年前的不足6公斤,提高到
  • 2019年我國豬肉消費量創15年新低
    我國是豬肉消費大國,生豬期貨對應的下遊消費產業以熱鮮肉、冷鮮肉、冷凍肉為主。「受非洲豬瘟的持續影響,2019年國內豬肉產量為4255萬噸,環比下滑21.98%,豬肉消費量僅為3793.7萬噸,創近15年的新低。」某養殖企業負責人告訴期貨日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