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田縣華胥鎮廢棄磚廠斥資100萬改造成窯洞賓館

2020-12-20 中國網

 

 

7月23日,服務員走進窯洞賓館的客房。

 

投資者:改造「大坑」花了近100萬元

有人擔心:這樣建的窯洞安全嗎?

城裡人住著高樓洋房,對窯洞只有模糊的印象。昨日,記者走進位於藍田縣華胥鎮孟家巖村的西安首家窯洞賓館,它的前身竟是一個廢棄的磚廠。

昨日,記者多方打聽終於找到了這個藏身小村莊的窯洞賓館。在一個像四合院子的長方形「坑」裡,排列著12眼窯洞。每眼窯洞的外牆都砌著紅磚。為了提高窯洞的透光性,窯洞的大門用玻璃和鋁合金做成,外面掛一個竹帘子。

走進窯洞,裡邊擺著一張床,一個實木飯桌和四個木凳子,還有液晶電視和風扇。26歲的服務員楊導說:「這次窯洞賓館招聘,我就來了,這種賓館還是第一次看見,特別新奇。」

村民馮會安介紹,這個窯洞賓館前身是一個廢棄磚廠。看著記者不相信,馮會安接著說,2009年前,這裡是一個磚廠,經過近10年的開挖,原本的平地變成了一個大深坑。2009年,因旁邊修高速公路,磚廠被關閉。此後,這個長方形的「大坑」也無法種莊稼,一時成了人跡罕至的一片荒地。

時間一長,這塊地也成了孟家巖村上百戶村民的一塊心病。去年底,村上開始著手改造這個廢棄的磚廠。當時,馮會安就主動請纓,決定在這裡開個窯洞賓館。一年下來,他總共投資了近100萬元。院子中間,還有一個大魚塘和涼亭。大家還為這些窯洞起了一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名稱,如華胥窯、赤帝窯等。

這裡建的窯洞是否安全?馮會安說,現在大家都住在瓦房或樓房裡,不少人對窯洞的印象很模糊,其實這裡的土質是適合建窯洞的,「以前,村裡就有人家打過窯洞,應該是安全的。」

對這個窯洞賓館的安全,記者採訪了附近的村民,有人說「安全」,也有人懷疑「這樣建的窯洞安全嗎?」

(王濤 李丹 孫毅)

 

相關焦點

  • 藍田縣華胥鎮數個村子480箱蜜蜂莫名死亡(圖)
    大量蜜蜂不明原因死亡 記者 王海鵬 攝■ 發生在藍田縣華胥鎮數個村子■ 10戶蜂農損失48萬元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藍田縣華胥鎮其他幾個村子的蜂農家裡。大家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蜜蜂大量死亡,卻找不到原因。一蜂農40箱蜜蜂幾乎全部死亡趙衛春今年36歲,家住在藍田縣華胥鎮旦村五組,四年前他從外務工回來,不顧妻子反對養起了蜜蜂。但就在8月底,他養的蜜蜂卻突然陸續死亡,並且還是一整箱一整箱死去。
  • 原標題:藍田縣華胥鎮垃圾堆百米 仨月未清理 還在不斷增加
    原標題:藍田縣華胥鎮垃圾堆百米 仨月未清理 還在不斷增加3月1日至3月31日,華商報24小時新聞熱線029-88880000收到的讀者投訴中,垃圾堆積、光汙染、紅綠燈故障、噪音擾民等問題較為集中。華商報將這些問題以新聞函件的形式一一發送至各職能部門,3月份共收到回函325件,大部分問題得到有效處理。
  • ...攜手華胥行」--西安市中醫醫院聯合西安市總工會赴藍田縣華胥鎮...
    西安網訊 為認真落實省市委、政府關於精準扶貧攻堅的決策部署,大力宣傳《中醫藥法》,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共同營造「無私奉獻、扶貧濟困」的社會風尚,2017年7月15日西安市中醫醫院聯合西安市總工會赴藍田縣華胥鎮寇嶺村開展扶貧義診活動。
  • 西安藍田縣華胥鎮發生的這個事兒,真的給人深刻警示!
    2020年05月17日20時30分許,陳某某(男,漢族,現年57歲,陝西省城固縣五堵鎮人)駕駛陝西省A928727號電動自行車,沿101省道由東向西行駛至藍田縣新港大道與101省道路口(華胥鎮張家斜村)左轉彎時,適逢賀某某(男,漢族,現年42歲,厚鎮鄉江流溝村村民,)駕駛陝AV9692
  • 藍田縣撤銷4個鎮 藍關鎮現改設藍關街辦
    藍田縣調整鎮村行政區劃的有關通知圖  西安市藍田縣政府日前公布,調整該縣藍關鎮、金山鎮等4個鎮的行政區劃,其中撤銷藍關鎮,改設藍關街道辦事處,調整後的藍田縣鎮村區劃由原來的轄22個鎮,轉變為下轄1個街道辦事處
  • 西安市藍田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檢食品26批次 樣品全合格
    西安乾豐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藍田縣華胥鎮西北家具工業園新港四路1號黑木耳100克/袋2020>藍田縣華胥鎮西北家具工業園新港四路1號西安乾豐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藍田縣華胥鎮西北家具工業園新港四路1號腐竹500克/袋
  • 漢武帝長公主墓地確定 藍田縣華胥鎮支家溝村的墓葬
    不過她的政敵卻沒有把事情做絕,依然保留了她身後之事應有的待遇——獨立的陵園,高大的風土,豐厚的陪葬……   但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她位於藍田縣華胥鎮支家溝村的墓葬,被當地人誤認為荊軻墓。直到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在對這裡進行細緻的發掘與研究後,才為她重新正名。
  • [美麗河北·最美特色建築]南壕塹十三號村窯洞賓館
    美麗河北辦公室/供圖尚義縣南壕塹鎮十三號村窯洞賓館。美麗河北辦公室/供圖  長城網9月14日訊(記者 張欣)近日,記者從美麗河北辦公室獲悉,由河北省委宣傳部主辦的「美麗河北·最美特色建築」創建(宣傳)展示活動在經過網絡投票評選、專家評審等綜合評議後,最終評選出10個「美麗河北·最美特色建築」,尚義縣南壕塹鎮十三號村窯洞賓館位列其中。
  • 自貢富順:廢舊磚廠執行搬遷助推土地生態修復
    「隨著磚廠所在地的廢棄廠房被拆,一場持續近6年的群體性矛盾糾紛終於化解,數十名當地群眾拍手稱快。」近日,自貢市富順縣人民法院與富順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聯合執法,在周圍群眾的見證和全程錄音錄像下,依法將涉案磚廠的廠房及老舊機器設備予以強制拆除,對大小二十餘眼窯洞進行規整填平。
  • 藍田縣抽檢豆製品等食品54批次 全部合格
    糕點藍田縣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50藍田縣華胥鎮王家巖幼兒園食堂藍田縣華胥鎮孟家巖八組藍田縣華胥鎮王家巖幼兒園食堂藍田縣華胥鎮孟家巖八組藍田縣華胥鎮王家巖幼兒園食堂藍田縣華胥鎮孟家巖八組腐竹3.9Kg/袋2019-6-29豆製品藍田縣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
  • 藍田縣2018年「名校+」教育聯合體名單公布
    藍田縣2019年「名校+」工程推進會召開2019年4月24日上午,由藍田縣教育和科學技術局主辦,藍關街道大寨小學、藍關街道堯山初中承辦的藍田縣2019年「名校+」工程推進會隆重召開。推進會上,縣教科局副局長榮利民、吳三相分別宣讀了《藍田縣「名校+」工程的實施意見》《藍田縣「名校+」工程工作考核評價辦法》《藍田縣2019年「名校+」教育聯合體組建名單》等文件。現場還對2019年新組建的12組縣級「名校+」教育聯合體舉行了集體授牌和提升協議籤訂儀式。
  • 陝西省藍田縣農技中心特作站下鄉開展春季食用菌技術指導
    陝西省藍田縣農技中心特作站下鄉開展春季食用菌技術指導    本網訊:3月29日特作站聯合橫嶺農技區域站到藍田縣厚鎮江流溝、華胥鎮張河灣、洩湖鎮兀家巖等種植戶現場,對春季的種植情況、投入產出情況、疑難問題等進行了解和現場解答。    厚鎮江流溝二組為新發展的香菇種植戶,去年投入20多萬元,上料3萬袋,收回成本15萬元。
  • 廢棄窯洞變身「寶藏」!釀起水果醋,年銷售收入可達五百萬元
    [水果醋]陝州區有大大小小的廢棄窯洞十幾個,利用廢棄窯洞,當地的張照杭釀起了水果醋。 一排排的大缸成了獨特的風景線,用蘋果、大棗、柿子和山楂等釀製的十幾個品種水果醋也成了熱銷品。2019年張照杭的水果醋產量達到二百多噸,銷售收入四五百萬元。[烙畫葫蘆]烙畫在我國由來已久,它指的是用燒熱的烙鐵在物體上熨出烙痕,以此作畫。
  • 甘肅將修建窯洞博物館(圖)
    但是現在到這裡,只能看到窯洞被大量廢棄、磚瓦房星羅棋布地蓋在可耕種地帶上。    除毛騰旭和毛騰傑等四戶外,毛家寺村300戶村民選擇了一種與他們的前輩完全不同的居住環境。    毛騰旭是毛家寺小學的校長,今年快六十了,祖祖輩輩都住在窯洞裡,自己也習慣了「冬暖夏涼」的窯居生活。一家老小都住在同一個院子裡,把窯洞的土面用磚砌了一層,內牆用石灰粉刷了一遍,防潮。
  • 華麗轉身,廢棄磚瓦廠變廢為寶
    那些廢棄的廠房、窯洞真的只能淪為廢墟嗎?讓我們看看近年來,那些神奇的變身給我們帶來的驚喜吧。安溪中標村的青梅農莊,就是由一個廢棄磚窯改建而成。綠樹掩映中的農莊裡有花卉苗圃、良田、果園、菜園、魚塘,甚至還有民宿。五年前,這裡還是一座磚窯廠。如今廢棄的磚窯廠成了農莊,磚窯則被改建成了民宿,高聳的煙囪還在,窯洞依然。
  • 藍田縣違規強毀果園 官方承認未通知村民(圖)
    顫抖的雙手拿起一支櫻桃樹枝,陝西省藍田縣新街村一農婦站在自家被摧毀的果園,傷心的留著眼淚。經濟雜果園遭違規強毀 4月11日上午,陝西省藍田縣華胥鎮新街村4組村民30多畝經濟雜果林遭到兩輛挖掘機強行毀園。園主前去阻擋,遭到20多名身著迷彩服,手持砍斧等行兇用具青年威脅。
  • 藍田縣一企業違法侵佔土地 國土局:已責令停工
    其中網友反映的「藍田縣華胥鎮一企業違法侵佔土地」、「山陽閆灣移民小區牆面長期滲水」、「紅廟坡十字通訊塔發電機噪音嚴重擾民」等問題,有了明確結果。藍田華胥鎮一企業違法侵佔土地藍田縣:已責令企業停止違法施工【網友留言】2017年9月13日,網友「泊樂」反映,我是藍田縣華胥鎮張家斜村民,2017年9月7日上午,
  • 巧用廢棄窯洞 打造學習型鄉村 登封開建首家公益性書院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何可 通訊員 宋躍偉閒置的窯洞、空地怎麼辦?如何使這些閒置資源得到有效利用,8月10日,登封市大冶鎮周山村委會與北京讀說天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讀說天下」)籤訂建設香山書院合同協議書,將周山村的39孔廢棄窯洞及窯洞周邊的院落、空地和土地上的樹木等附屬物轉讓給「讀說天下」有償改造使用,建設登封市首家公益性香山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