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感電壓與電流的關係(大小/相位/頻率/數量關係)

2020-12-12 電子發燒友

電感電壓與電流的關係(大小/相位/頻率/數量關係)

發表於 2018-03-13 13:50:31

什麼是電感

電感是閉合迴路的一種屬性,是一個物理量。當線圈通過電流後,在線圈中形成磁場感應,感應磁場又會產生感應電流來抵制通過線圈中的電流。這種電流與線圈的相互作用關係稱為電的感抗,也就是電感,單位是「亨利(H)」,以美國科學家約瑟夫·亨利命名。它是描述由於線圈電流變化,在本線圈中或在另一線圈中引起感應電動勢效應的電路參數。電感是自感和互感的總稱。提供電感的器件稱為電感器。

1、電感電流與電壓的大小關係為

感抗與電阻的單位相同,都是歐姆(W)。

感抗Xl與電感L、頻率f成正比,因此電感線圈對高頻電流的阻礙作用很大,而對直流則可視作短路。還應該注意,感抗只是電壓與電流的幅值或有效值之比,而不是它們的瞬時值之比。

當線性電感元件的電壓電流取關聯參考方向,根據電磁感應定律與楞次定律,得到電壓與電流的關係

注意:

① 電感電壓u 的大小取決於i 的變化率,與 i 的大小無關,電感是動態元件;

② 當i為常數(直流)時,u =0。電感相當於短路。

2、電感電流與電壓的相位關係

電感電壓比電流超前90°(或 p/2),即電感電流比電壓滯後90°

設電流為參考正弦量,即

3、電感電流與電壓的頻率關係

電感電流與電壓的頻率相同,工頻交流電中,頻率都是50HZ。

4、純電感電路中電壓與電流間的數量關係

由於電阻很小的線圈組成的交流電路,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一個純電感電路。

在直流電路中,影響電流跟電壓關係的只有電阻。在交流電路中,情況要複雜一些,影響電流跟電壓關係的,除了電阻,還有電感和電容。

電感對交流電的阻礙作用。為什麼電感對交流電有阻礙作用呢?交流電通過電感線圈時,電流時刻在改變,電感線圈中必然產生自感電動勢,阻礙電流的變化,這樣就形成了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在電工技術中,變壓器、電磁鐵等的線圈,一般是用銅線繞的。銅的電阻率很小,在很多情況下,線圈的電阻比較小,可以略去不計,而認為線圈只有電感。只有電感的電路叫純電感電路。

在純電感電路中,電流強度跟電壓成正比,即I∝U.用1/(XL)作為比例恆量,寫成等式,就得到I=U/(XL)這就是純電感電路中歐姆定律的表達式。把這個表達式跟I=U/R比,可以看出XL相當於電阻R。XL表示出電感對交流電阻礙作用的大小,叫做感抗,它的單位也是歐姆。

線圈的感抗XL跟自感係數L和交流電的頻率f間有如下的關係:

XL=2лfL

由於1亨=1伏·秒/安,1亨/秒=1伏/安=1歐,因此上式中的XL、f、L的單位應分別用歐姆、赫茲、亨利。

電阻是由導體本身的電阻率、長度和橫截面積決定的,跟通過的電流無關。XL=2лfL說明,感抗卻跟通過的電流的頻率有關。例如,自感係數是1亨的線圈,對於直流電,f=0,XL=0;對於50赫的交流電,XL=314歐;對於500千赫的交流電,XL=3.14兆歐。所以電感線圈在電路中有「通直流、阻交流」或「通低頻、阻高頻」的特性。在電工和電子技術中,用來「通直流、阻交流」的電感線圈,叫低頻扼流圈。線圈繞在閉合的鐵心上,匝數為幾千甚至超過一萬,自感係數為幾十亨。這種線圈對低頻交流電就有很大的阻礙作用。用來「通低頻、阻高頻」的電感線圈,叫高頻扼流圈。線圈有的繞在圓柱形的鐵氧體心上,有的是空心的,匝數為幾百,自感係數為幾個毫亨。這種線圈對低頻交流電的阻礙作用較小,對高頻交流電的阻礙作用很大。

交流電路中,純電感電路的電壓和電流的相位相差90°,所以在電阻、電感(即線圈,略掉了線圈直流電阻的影響))串聯的電路中,其電抗Rx(即總的電阻)與電阻R。感抗RL(RL=2πfL)的關係是Rx=√(R^2+RL^2),則總電壓V與電阻上的電壓VR和電感上的電壓VRL關係也滿足這個關係,即V=√(VR^2+VRL^2)。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電阻和電感串聯的正弦交流電路中,電壓與電流的關係
    電爐不僅具備電阻還有一定的電感。電爐不僅具有電阻還有一定的電感。日光燈的整流器和電動機的線圈不僅具有電感還具有一定的電阻。所以我們在討論了純電阻、純電感和純電容的特殊電路之後,還需要進一步分析電阻和電感的串聯電路和有電容的並聯電路。在日光燈電路中,用萬用表交流檔測得燈管和整流器兩端的電壓各位UR和UL,如右圖所示。
  • 電感元件電壓與電流的關係
    打開APP 電感元件電壓與電流的關係 網絡整理 發表於 2020-08-05 16:33:28   電感元件電壓與電流的關係
  • 介紹電感與電壓電流的關係
    1、電感元件的定義:用導線繞成一個螺旋狀就構成了一個電感線圈。線圈的自感磁鏈與產生該磁鏈電流的比值叫做線圈的電感量(又稱自感量),簡稱電感,用符號L表示。因此(2-35)上式中,當磁鏈y 的單位為韋伯,電流的單位為安培,則電感L的單位為亨利,用符H表示。
  • 正弦交流電阻電感串聯電路中電壓與電流的計算
    有些設備可以看作是單一元件結構,如白熾燈、電爐是電阻元件;電抗器和電感線圈是電感元件;電容器是電容元件等這些具有單一功能特性的元件。   實際上大部分設備則是由兩種、三種元件組合而成。如輸電線、電壓器和電動機等,可以看成是電阻與電感元件組合而成。本節重點討論單一元件交流電路中的電壓與電流之間的數量關係和相位關係,並分析能量的轉換和功率,為後面分析複雜電路打下基礎。
  • 交流電純電感電路中感抗電壓電流電功率的關係
    感抗與電流和電壓的關係當交流電通過線圈時,在線圈中產生自感電動勢。根據電磁感應定律(楞次定律),自感電動勢總是阻礙電路內電流的變化,形成對電流的「阻力」作用,這種「阻力」作用稱為電感電抗,簡稱感抗。用符號XL表示,單位也是歐姆。
  • 純電容電路中的電壓、電流、功率
    電壓與電流的相位關係 將電容器接在交流電路中,由於外加電壓在不斷變化,電容器就不斷充電和放電,電路中就不斷有電流流過,即電容器具有通交流作用。電容器兩端的電壓是隨電荷的積累(即充電)而升高,隨電荷的釋放(即放電)而降低,由於電荷的積累和釋放需要一定時間,因此,電容器兩端的電壓變化必然滯後於電流的變化。設電容電壓uc接到電容C的兩端,電容上所積聚電荷的變化和電壓的變化成正比,即ΔQ=CΔu.
  • 電阻、電感、電容的交流特性是什麼?
    一、電阻1.瞬時值關係式:u=RI,也就是通過電阻的電壓等於通過的電流與電阻的乘積,注意這個公式裡面的u、i均是小寫;這個公式中實際使用當中很少用到,它反映的是電壓和電流的瞬時值關係;2.有效值關係:電阻等於電壓與電流的比值,注意這裡的電壓和電流均是有效值,這個是非常實用的公式,我們應該掌握
  • 純電容電路定義_純電容電路電流與電壓的關係
    打開APP 純電容電路定義_純電容電路電流與電壓的關係 發表於 2018-02-27 11:39:23   式中負號表示電感吸收電能時,電容放出電能,電容與電感的功率性質相反。如果只求電容無功功率的大小,則一般用
  • 純電阻、純電感、純電容電路
    純電阻電路1.純電阻交流電路中電流與電壓的關係純電阻交流電路中電流與電壓的頻率相同,初相位相同,相位相同。感抗的大小與交流電流變化的頻率成正比,與線圈的電感成正比。當交流電的角頻率為ω(或頻率為f或周期為T),線圈的電感為L時,感抗為:
  • 常見電感的符號和定義式
    在一塊電路板上,你能見到的電感數量和眾星捧月的晶片數量應該不相上下(基本元器件都為了晶片能正常運轉而工作)。 一根導線,隨便纏繞幾圈就構成了一個電感,這是一種和磁有關的器件。電感在電路中用字母L表示,單位是H(亨利),當然還有更小的單位,它們的換算關係是 1H = 1000mH = 1000000uH , 1uH = 1000nH
  • 電流,電壓,電容,電阻、電感歐姆定,電路律基礎知識
    (功率) = (電流)·(電壓),W(瓦特) = I(安培) ·V(伏特) (1)380V,的電流電壓功率計算公式:I=P/(1.732*U*cosφ)U=電源電壓P=1.732*U*I*cosφ(2)220V,的電流電壓功率計算公式:I=P/(U*cosφ)U=電源電壓P=
  • 乾貨| 如何理解電容、電感產生的相位差
    中和作用使得正電荷數量在電阻內部呈現從高電勢端到低電勢端的梯度分布,負電荷數量在電阻內部呈現從低電勢端到高電勢端的梯度分布,從而在電阻兩端產生了電勢差,這就是電阻的電壓降。同樣電流下,電阻對中和作用的阻力越大,其兩端電壓降也越大。 因此,用R=V/I來衡量線性電阻(電壓降與通過的電流成正比)的阻力大小。
  • 相位差與相位關係、相位差的數字測量
    兩個頻率相同的交流電相位的差叫做相位差,或者叫做相差。這兩個頻率相同的交流電,可以是兩個交流電流,可以是兩個交流電壓,可以是兩個交流電動勢,也可以是這三種量中的任何兩個。兩個同頻率正弦量的相位差就等於初相之差。是一個不隨時間變化的常數。也可以是一個元件上的電流與電壓的相位變化。任意一個正弦量y = Asin(wt+ j0)的相位為(wt+ j0),本章只涉及兩個同頻率正弦量的相位差(與時間t無關)。
  • 什麼是電壓跟隨器?電壓跟隨器是如何實現跟隨電壓的?
    電壓跟隨器是共集電極電路,信號從基極輸入,射極輸出,故又稱射極輸出器。基極電壓與集電極電壓相位相同,即輸入電壓與輸出電壓同相。這一電路的主要特點是:高輸入電阻、低輸出電阻、電壓增益近似為1,所以叫做電壓跟隨器。
  • 電流,電壓,電阻,電容和電感
    但是由於這個定義太過於抽象,一些想像力不是很好的學生可能無法清楚地理解;下面以水流做比喻,假設我們把正電荷或者負電荷(如電子)放大到水分子那麼大,那麼當有誰從水管裡流過時,此時就形成了電流;但是實際情況下沒那麼誇張,電子在導線中的流動速度是以光速進行的!***電壓***
  • 電巢學堂:從四個方面理解電阻、電感、電容產生的相位差
    中和作用使得正電荷數量在電阻內部呈現從高電勢端到低電勢端的梯度分布,負電荷數量在電阻內部呈現從低電勢端到高電勢端的梯度分布,從而在電阻兩端產生了電勢差,這就是電阻的電壓降。 同樣電流下,電阻對中和作用的阻力越大,其兩端電壓降也越大。
  • 交流電純電阻電路公式(電壓與電流的關係及電功率)
    交流電純電阻電路公式(電壓與電流的關係及電功率)本課學習單一元件正弦交流電路(純電阻電路)電壓、電流及交流功率之間的關係。
  • 詳解電容、電感的相位差是如何產生的
    中和作用使得正電荷數量在電阻內部呈現從高電勢端到低電勢端的梯度分布,負電荷數量在電阻內部呈現從低電勢端到高電勢端的梯度分布,從而在電阻兩端產生了電勢差,這就是電阻的電壓降。同樣電流下,電阻對中和作用的阻力越大,其兩端電壓降也越大。  因此,用R=V/I來衡量線性電阻(電壓降與通過的電流成正比)的阻力大小。  對交流信號則表達為:R=v(t)/i(t)。
  • 【基礎】電容電感串聯後的電容值
    我們知道,串聯電路中電流處處相同。這個相同,不僅是有效值相同,而且瞬時值也相同,也就是說,任何時刻都相同。我們又知道,電感和電容中電流與兩端電壓不同相,電容兩端電壓落後於電流90度,而電感兩端電壓超前於電流90度。現在電感和電容中電流相位相同,所以電感兩端電壓與電容兩端電壓相位相反,也就是說,任何時刻電容和電感上的電壓是互相「抵消」的。感抗和容抗都與頻率有關。
  • 電感中電流滯後於電壓,電容超前於電壓的原因
    拋開複雜的數學推理,可以作以下理解: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317.htm電感因感抗抑制電流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