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羊網 2018-04-16
文/金羊網記者 唐波
圖/金羊網記者 王俊偉
金羊網訊 記者唐波報導:豬血製成的補血「神藥」竟然產自東莞!在日前舉辦的中國大健康產業電子商務論壇(簡稱「西湖論壇」)上,來自東莞的廣東紅珊瑚藥業有限公司從全國近7千家藥廠中脫穎而出,獲評中國大健康產業最美工廠獎。該公司的主打產品益氣維血顆粒還與北京同仁堂的阿膠、天士力醫藥公司的複方丹參滴丸等優質產品榮獲大健康產業最具競爭力產品獎。
羊城晚報記者了解到,「西湖論壇」是目前國內最具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大健康產業網際網路高端論壇,也是中國大健康產業當之無愧的年度盛會。東莞的藥企,能與北京同仁堂、湯臣倍健、天士力等知名企業同臺競技,正式得益於近年來東莞生物科技產業的異軍突起。
豬血中血紅素鐵,通過中醫理論採用現代化的工藝技術,來變成益氣維血的系列產品
關鍵詞:高科技、環保廣東唯一入選最美藥廠
一邊是大規模的荔枝園、一邊是現代化的製藥車間,加上李時珍銅像、世界前沿研發實驗室點綴其間,多種元素的和諧兼容,透露著這是一個中西結合的生物製藥公司。13日,記者一行走進了位於松山湖的廣東紅珊瑚藥業有限公司,揭秘這個廣東唯一入選的全國十大最美藥廠究竟長什麼樣。
工人將豬血提取物打碎
在松山湖高新區內,於2016年投產的紅珊瑚藥業,算是首批建設起來的生物科技公司。走進佔地面積近7萬平米廠區,綠樹成蔭、飛鳥成群,包括辦公樓、生產線、食堂宿舍等在內,建築面積達9萬平方米,如果不是門口的招牌,讓人根本想不到這是一家製藥企業。能夠獲得全國大健康產業最美工廠的稱號,除了因為工廠地處風景秀麗的松山湖外,更多的原因在他們的產品代表著中國大健康產業前沿和尖端的科技。此次從上萬種藥品中脫穎而出獲評大健康產業最具競爭力產品獎的益氣維血顆粒就是企業核心產品,這個由豬血提取物製成的補血藥品,在國家醫保目錄中沒有同類產品可以替代,實現了製藥領域的「中西結合」。
實驗人員正驗證樣本
豬血提取要經過破碎、乙醇煮沸、浸泡、生物酶解等多道工序。記者首先走進了其核心提取車間,只見一個200平米的車間內,數個大型不鏽鋼罐容器被一根根鋼管相連,所有的關鍵製作工序都在這裡完成。 「它主要是把豬血裡面的無效成份全部剔除去了,那麼剩下的就是含量很高的血紅素鐵,通過中醫理論採用現代化的工藝技術,來變成我們益氣維血的系列產品。」紅珊瑚藥業常務副總經理郭學祥告訴記者,僅這樣一個車間,每天就要消耗10多噸豬血。這些豬血,都必須是生豬屠宰後兩小時內的新鮮豬血。
實驗人員正驗證樣本
提到豬血加工,大家自然聯想到血腥、髒臭。但整個工廠卻沒有任何血跡,更沒有豬血的腥臭味道,生產加工環節所產生的廢水和廢氣都去了哪兒?原來,一切奧秘都在車間外面的一座國際領先環保處理設施。這座佔地面積不到100平米的處理設備廠,投入數千萬從臺灣引進,處理過後的廢水清澈透明。郭學祥說「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國家一級排放的標準,但我們現在的目標是把這個水(處理過後的廢水)提升到可以飲用的標準,今後至少可以澆花」。
豬血製成的補血「神藥」產自東莞
除了生物提取車間,紅珊瑚的生產車間也實現了「機器換人」,只見一條條的自動化生產線上,一粒粒膠囊被自動裝入藥盒,最終自動打包組裝。其中,為保障藥品的質量,企業還引進了一套智能化設備,電腦通過視頻分析技術,可以對36種不合格的藥品缺陷進行甄別,在自動化線上,設備就自動將不合格品剔除來了。有了這種智能設備後,原本需要60個工人的製藥環節,現在只需要4個人。因此,每天的生產量高達30萬盒。
關鍵詞:支柱產業,大未來
東莞生物產業異軍突起
今年的「西湖論壇」由中國醫藥物資協會主辦,包括中華慈善總會、中國醫藥物資協會、中藥材與中藥飲片專業委員會等組織協辦,匯聚了國內醫藥界的頂級企業和專家。
「在這麼重量級的年度盛會上獲此殊榮實屬不易」東莞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東莞藥企能夠殺出重圍,成為廣東唯一獲獎的企業,除了自身的努力,也更東莞生物製藥整體戰略密不可分。
豬血提取要經過破碎、乙醇煮沸、浸泡、生物酶解等多道工序
記者發現,東莞市政府最近公布了2018年東莞市第四批引進創新科研團隊名單,其中就包括紅珊瑚藥業引進的科技部重大新藥創製項目審評驗收專家汪晴教授的團隊。汪晴教授主要從事「經皮給藥」系統及功能性材料研究,在生物製藥領域具有絕對權威,這項技術是將口服藥變成外用,塗抹或者張貼在皮膚上,就可以直接吸收進入血液。經過前期的臨床實驗,可顯著提高患者用藥順應性和延長有效治療時間。為了助力企業科研攻堅,市政府為此專門配備了500萬科研經費,加上企業3500萬的投入,一共將有4000萬經費保障科研人員的研發。
藥廠草坪上的李時珍默默地見證著豬血變奇藥的神奇
正是這種模式的促進之下,松山湖生物技術產業基地已引進約260家企業,聚集東陽光藥業、三生製藥等生物技術企業,醫療器械、生物醫藥和醫療保健品等領域產業集聚態勢明顯。在公共技術平臺方面,東莞還打造了藥物全分析平臺、保健品分析平臺、省醫療器械檢驗檢測中心東莞分中心、市食品藥品檢測中心、南方醫科大學動物實驗基地等7大公共技術平臺。自2012年以來,東莞已經在松山湖生物技術產業合作基地投入了數百億之巨。
員工們每天上下班都要穿過茂密的荔枝林
雖從製造業城市起步發展生物產業,與別的地方相比,東莞基礎薄弱且專業人才嚴重匱乏,但大手筆的投入也帶來東莞生物產業的異軍突起。據廣東省食藥監局數據顯示,2017年度質量信用A類醫療器械生產企業共92家,其中有13家企業已落戶或即將落戶松山湖生物基地,東莞企業數量排名第三,僅次於廣州和深圳。
「東莞雖然是在生物製藥環境比較薄弱,但我還是非常看好他的未來,首先是政府在這個方面非常支持,其次東莞所處的地理位置,能夠凝聚人才,工業基礎比較好,政商關係也非常好,我覺得東莞生物醫藥產業應該是很有大未來。」廣東紅珊瑚藥業集團董事長王高華認為,生物醫藥是高投入、周期長的產業,國內很多地方都制定了相對應的生物技術產業政策吸引優質項目入駐,東莞在此方面應該再加大力度。
東莞的廣東紅珊瑚藥業有限公司從全國近7千家藥廠中脫穎而出,獲評中國大健康產業最美工廠獎
對此,東莞市生物技術行業協會會長宋濤、東莞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接受媒體採訪時皆表示,已報請市政府加快出臺生物技術產業政策,2018年東莞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通過10到15年的時間,讓生物技術成為東莞下一個支柱型產業。
編輯:吳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