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樂福合資公司股權遭打包拋售 外資大賣場不斷關店

2020-12-19 人民網

  遭遇電商衝擊和經濟放緩的雙重衝擊,曾經在中國市場所向披靡的外資零售商開始品嘗潰敗的滋味。日前,家樂福在中國六個城市的合資公司的股權遭到中方股東拋售,曾經的「香餑餑」儼然成了「燙手山芋」。

  家樂福股權遭拋售

  遼寧成大近日發布公告稱,擬以4.2億元出售所持家樂福全部股權,包括瀋陽家樂福35%股權、大連家樂福35%股權、長春家樂福25%股權、哈爾濱家樂福17%股權、杭州家樂福20%股權、寧波家樂福20%股權。今年上半年,上述六家家樂福合資公司已有5家陷入「虧損」泥沼,累計虧損額近1億元。其中,瀋陽家樂福虧損達6380萬元;哈爾濱家樂福則是唯一一家盈利的。

  「中國零售業正在經歷變革,大賣場模式在萎縮,精品商超這一業態蓬勃發展。」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指出,家樂福高企的關店率反映出家樂福的運作思路嚴重滯後,在以永輝超市為代表的本土商超以生鮮突圍之際,以家樂福為代表的外資商超卻錯失了「轉身」的良機。

  關店應對銷售額下滑

  在外資零售商眼中,中國市場已經由此前的「搖錢樹」變成了「拖油瓶」。家樂福發布的2016財年三季度財報顯示,家樂福亞洲地區的銷售額同比下滑5%,中國市場銷售額下滑達7.8%。

  面對巨大的盈利壓力,曾在中國大舉擴張的外資零售商開始通過「關店」來收縮戰線,家樂福中國陸續關閉崑山、合肥、嘉興、南通、蕭山、寧波、佛山、紹興、長春、焦作、大連、西安、杭州等城市部分店鋪。

  據聯商網統計,2015年主要超市和百貨店共關店138家,超市成為關店的主體。家樂福共關店18家,甚至超過在中國市場的開店數。今年,家樂福並沒有止住關店的步伐。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上半年,家樂福在中國再關3家店。

  排名世界零售業首位的沃爾瑪也難逃關店的命運。今年1月15日,沃爾瑪對外宣布,將在全球範圍內關閉269家店鋪,其中美國本土門店154家,海外市場門店115家。

  對於實體零售店紛紛「斷臂自救」的做法,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郭戈平認為,零售業經過多年的擴張式發展,一二線城市的網點已趨於飽和,零售企業店鋪效益在下降,關店因此成為必然。

  加碼便利店為轉型

  實體零售業好景不再,家樂福等外資零售商開始採取一系列「自救」措施,加碼便利店成為轉型的重要方向之一。朱丹蓬指出,傳統大賣場的業態利潤率每況愈下,便利店和社區商店等小型店鋪成本低,且運作靈活,隨著中國消費結構的不斷變化,面向個人消費者的便利店顯示出更強的生命力。

  家樂福集團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兼執行長唐嘉年指出,大賣場的發展還是有前景和空間的,家樂福未來會在中西部省份城市開店;便利店在一線城市有發展空間,目前上海已開出十多家Easy家樂福。

  外資零售商並不打算放棄中國市場。唐嘉年在今年的中國零售商大會上表示,沒有任何一種業態會消失,某種業態會有增長。在未來,每種業態都會有他們的份額。家樂福的策略是多渠道、多業態、多品牌的零售商品牌。

  -相關新聞

  百貨店也在不斷關閉

  感受到「衰退」寒意的不僅僅是家樂福、沃爾瑪為代表的超市行業,百貨業也在零售業衰退浪潮的裹挾下舉步維艱。

  今年11月初,英國老牌零售商瑪莎百貨宣布,將關閉全球53家門店,裁員人數高達2100人,其在中國內地市場全部10家門店將關閉,此時距瑪莎百貨在北京開出的首家門店還不到一年時間。線上電商的如火如荼與實體零售業的節節敗退形成了鮮明對照。

  瑪莎敗走「賣場」只是百貨業衰退的縮影。在電商衝擊下,百貨業仍在苦熬過冬。今年,號稱「外資百貨第一店」的百盛關閉了太陽宮店;華堂商場的北京門店也陸續關閉,數量從最高峰時的9家門店現在僅剩3家。

  除了受到電商的衝擊,宏觀經濟不佳也是實體零售業難以規避的風險。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副司長尹虹日前在全零售大會上表示,中國進入經濟發展新常態時期,供給側結構改革對零售業創新轉型提出新的要求。

(責編:王琳(實習生)、楊曦)

相關焦點

  • 外資零售巨頭轉型陣痛 家樂福遭中方股東清倉式拋售
    外資企業一股關店潮正洶湧而來。曾經在中國市場叱吒風雲的外資零售巨頭們,正輪番上演集體敗退的戲碼。  日前有消息稱,家樂福在中國六個城市的合資公司股權遭受中方股東清倉式的拋售。近日,遼寧成大發布公告稱,將出售所持有的多個城市家樂福合資公司股權。在其出售股權的6個城市合資公司中,有5家已經陷入虧損。
  • 外資大潰逃,中國的市場怎麼了?家樂福賣身48億,沃爾瑪頻繁關店
    但是最近的幾大外資紛紛開始了自己的「拋售」確實是讓人們看到了零售業的大危機。眾所周知的是這幾年全球的零售行業都在陷入冰凍期,不管是外資企業還是本土企業,都在面臨著巨大的危機。就在不斷的零售業面臨著虧損、倒閉的危機時,已經開始有不少外資企業「逃離」中國市場了,在前有沃爾瑪關閉門店,後有家樂福「賣身」活命之後,中國的各大零售業也紛紛開始蠢蠢欲動。
  • 「遲暮」的家樂福轉身網際網路 外資大賣場重獲新生啟示錄
    外資大賣場在中國的「重生」儘管如今家樂福改造尚未完成,效果也還未完全顯現,但顯然也讓當下的外資大賣場看到了更多希望。上世紀九十年代,麥德龍、家樂福、沃爾瑪、歐尚、樂天瑪特等外資巨頭,及大潤發、好又多等臺資大賣場相繼進入中國大陸爭奪市場。
  • 天津家樂福35%股權遭拋售 "高盧雄雞"再被「打臉」?
    9157萬元,天津家樂福35%的股權――這家國際零售巨頭在天津這個直轄市的合作夥伴天津勸業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5月18日以不足1億元公開在天津產權中心掛牌轉讓。    13年前,荷蘭家樂福(中國From EMKT.com.cn)控股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天津勸業家樂福超市有限公司,其中勸業場土地使用權出資350.萬美元佔股35%。
  • 艾永亮:家樂福慘遭賤賣,沃爾瑪被迫關店,只有它逃過一劫
    2019年6月23號,開店60年的家樂福,宣布將中國業務80%的股權以48億人民幣賣給蘇寧易購,從此正式退出中國。作為曾經大賣場業態的首創者,家樂福也曾掙扎過。2016年11月1號,家樂福將上海斜土路店改造成24小時營業的店鋪,目的是為了方便做「夜貓子」的生意。
  • 家樂福2016在華新開5店 試水24小時大賣場
    聯商網消息:家樂福自2015年開始在中國實施「多業態、多渠道、多平臺」新發展戰略,加大生鮮產品的力度,不斷地進行創新,其在中國新發展戰略初見成效。但是另一方面,過去三年裡,家樂福累計在中國市場關閉了30家門店。受到全球經濟放緩和電商衝擊的雙重影響,家樂福不再僅僅依靠大賣場,也開始進行了便利店布局,並發展電商業務,正在全國打造六個現代配送中心。
  • 繼家樂福之後,又一外資巨頭「扛不住了」
    作為全球第二大消費市場(即將超越美國成為第一),中國一直以來都是各大外資巨頭眼中的香饃饃,以零售行業為例,從九十年開始,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樂購Tesco等等外資零售巨頭紛紛在國內布局,攻城掠地,搶佔國內的零售市場。
  • 強大的中國,正在告別外資的家樂福
    我們注意到,在過去的十年裡,一些外資企業因不適應中國的市場和發展,已經逐步離場,而中國的企業也正在後來居上。就在國慶節前的幾天,最早進入中國的法國超市家樂福,也步入了進入中國市場以來的尾聲,將80%股權賣給蘇寧。家樂福的離場,也正是中國經濟逐漸強大的結果。
  • 沃爾瑪、家樂福越開越「小」 這難道是大賣場趨勢?
    家樂福將此稱之為面積精緻化的賣場。2、類購物中心化:普通家樂福門店只有賣場和收銀臺至出口的外租區,外租區常常由餐飲、服裝、小飾品、飲品等門店組成。而成山路家樂福門店在賣場之外,還提供咖啡吧、顧客休息區、打包臺、冰塊機、直飲水機、免費茶水、自助打包、燈泡測試等服務設施,另外,門店三樓還引進了一家大型現代化影院,租戶業態更豐富和多元化。
  • 外資超市大敗局:三大巨頭市場份額腰斬,家樂福賣身,沃爾瑪關店
    果不其然,2012年,家樂福繼退出俄羅斯、韓國、日本、泰國、美國後,在中國市場也開始頻頻關店,Tesco這一年在中國共關閉了4家門店,沃爾瑪計劃開設的新店面積縮減約30%,並於2013年陸續關閉包括鄭州、杭州及部分二三線城市的門店。
  • 中國超市38年簡史:如何在沃爾瑪、家樂福的壓迫下成長?
    尤其是2003至2006年的3年間,家樂福門店數以每年16家的速度遞增。2004—2010年期間新增的門店數就達到141家,是前九年所開門店的三倍多,覆蓋領域也從2004年之前的14個省區拓展至23個省份。這也使得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家樂福在外資零售始終保持門店數第一,成為中國市場上名副其實的大賣場巨頭。
  • 家樂福、麥德龍接連出售中國業務,外資超市怎麼了?
    家樂福、麥德龍接連出售中國業務,外資超市怎麼了? 蘇寧易購完成對家樂福中國的股權收購不到兩周,2019年10月11日,麥德龍集團、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就聯合宣布,物美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交易完成後,物美集團將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麥德龍繼續持有20%股份。
  • 家樂福、麥德龍接連出售中國業務 外資超市怎麼了?
    蘇寧易購完成對家樂福中國的股權收購不到兩周,2019年10月11日,麥德龍集團、物美集團和多點Dmall就聯合宣布,物美收購麥德龍中國控股權,交易完成後,物美集團將在雙方設立的合資公司中持有80%股份,麥德龍繼續持有20%股份。半年內,兩家外資商超巨頭被中國公司收購。外資超市紛紛退潮,是什麼讓他們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
  • 家樂福上海新店引入餐飲、影院等業態 大賣場購物中心化
    儘管這家店所在的「3公裡商圈」內,有沃爾瑪旗下的山姆會員店,有樂購,也有家樂福自家的新裡程店,但以吃喝玩樂一站式消費的購物中心面目出現的大賣場還是第一家,在上海也不多見。   1995年,在還是傳統商場、雜貨店當道的中國市場,家樂福率先把大賣場這一全新的現代零售業態導入。
  • 合肥:家樂福馬鞍山南路店明年建成
    每日經濟新聞12月29日報導 全球第二大零售企業集團家樂福進入安徽省。昨天,家樂福在安徽的第1家大賣場———合肥長江路店正式開業,這是家樂福在中國的第55家大賣場。  長江店位於合肥市長江西路199號(三裡庵)的安徽國際購物廣場內,總營業面積為8000平方米,總投資為5000萬元人民幣。
  • 華潤系100%接盤TESCO樂購中國業務 外資零售巨頭為何紛紛「改姓」?
    來源標題:華潤系100%接盤TESCO樂購中國業務 外資零售巨頭為何紛紛「改姓」?近日有消息稱:TESCO樂購宣布,將向華潤集團出售與華潤成立的合資公司Gain Land的20%股權,即華潤系100%接盤TESCO樂購中國業務。TESCO是英國老牌零售巨頭。在此之前,家樂福、麥德龍等外資零售巨頭也紛紛「改姓」。
  • 家樂福會退出杭州嗎?
    昨日,家樂福方面表示,關店是因為公司的業態調整,家樂福不會退出杭州市場。家樂福餘杭南苑店昨正式關張昨日下午,記者前往位於餘杭區南興路與世紀大道交會處的家樂福南苑店,老遠便看到有工人正在拆除超市大樓外牆上的家樂福巨大的藍色標誌。走近一看,超市門店大門已經緊閉,玻璃門上貼著《停業公告》和《退卡須知》。
  • 家樂福進入中國24年後易主 正在消失的外資商超大賣場
    6月24日,蘇寧易購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以48億元收購家樂福中國80%股份。這不是家樂福中國第一次傳出出售的消息了,但這次是真的賣了。家樂福是大賣場模式的鼻祖、歐洲第一大零售商,在1995年就進入中國,大賣場這一模式開始引入中國。
  • 十大超市企業2020上半年開店69家、關店8家 永輝、步步高等開店量...
    據贏商網統計,1-6月,永輝、步步高、華潤萬家、物美、大潤發、沃爾瑪、家樂福、卜蜂蓮花、永旺、麥德龍十大超市零售企業旗下的大賣場及精品超市等業態共開店69家,開店總量同比大跌41.53%!期內,3個超市品牌關店8家,超市閉店調整明顯放緩。
  • 十大超市企業上半年開店69家、關店8家 永輝、步步高等開店量下滑
    據贏商網統計,1-6月,永輝、步步高、華潤萬家、物美、大潤發、沃爾瑪、家樂福、卜蜂蓮花、永旺、麥德龍十大超市零售企業旗下的大賣場及精品超市等業態共開店69家,開店總量同比大跌41.53%!期內,3個超市品牌關店8家,超市閉店調整明顯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