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嬴政即位至東漢獻帝建安元年,為何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整合期?

2020-12-18 李大哥說段子

本文系作者李大哥說段子獨家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秦漢文學指從秦王嬴政即位(公元前246年)至東漢獻帝建安元年(196年)之前這一歷史時期的文學,時間跨度前後約四百四十年。秦漢時期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整合期。雖然中華文明自上古三代以來已有長期的發展,並初具規模,但由於春秋戰國以來諸侯的長期紛爭,社會文化形態並沒有真正地完全統一融合,各諸侯國之間的文化差異相當大,文化呈現出鮮明的地域性特徵。秦漢封建中央集權帝國的建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諸侯紛爭的局面。

嬴政雕像

伴隨國家版圖的高度統一,政治意識形態領域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其突出的表現就是對春秋戰國以來各家思想學說的互攝,在博採眾長的基礎上試圖建立符合現實政治需要的具有大一統特點的文化意識形態。無論是秦王朝的以法行政,還是漢帝國的獨尊儒術,都是這一社會政治需求的典型反映。秦漢文人的生存環境即社會文化生活的這一新變化直接影響了秦漢文學的發展走向和文化內涵。

秦朝的兵馬俑

當然,由於秦王朝的統治過分依賴刑罰的嚴酷,過分禁錮思想的多元,以嚴刑酷法和繁重勞役來驅使民眾,結果導致民怨沸騰,很快被農民起義的巨大浪潮所摧垮。在短命的秦王朝,文學並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而真正把文學推向「潤色宏業」地位的則是漢代。所以,從文學創作實績看,所謂的秦漢文學其主體實際是漢代文學。從文學形態看,漢代文學基本是賡續先秦文學而來又有新的變化。

秦朝刑罰的馬

先秦文學基本由詩歌和散文兩大板塊構成,詩歌分《詩經》和《楚辭》兩個系列,散文分歷史散文和諸子散文兩個系列。文學史上其他所謂的神話、寓言、小說,不過是為了文學敘述的需要而切割出來的,實際當時還沒有完全形成獨立的文體形態,但它們潛存的文學因子無疑對秦漢文學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漢代文學的發展和新變即是以此為基礎的,其文學形態大體可劃分為散文、辭賦和詩歌三大板塊。

楚辭

秦漢時期沿襲先秦歷史散文傳統而來的是以司馬遷《史記》班固《漢書》為代表的史傳散文。先秦歷史散文如《左傳》《國語》,或以編年記事或以國別敘史,偏重對歷史事實情狀的記錄,雖然歷史人物也是其不曾忽略的描寫對象,但由於書寫體例的限制,先秦歷史散文並沒有完全把歷史人物的主體精神描寫作為重心。司馬遷、班固變編年國別敘事為紀傳敘事,不只是歷史論著體例的變化,實則蘊含了歷史認知視角的變化,真正實現了歷史散文由記事向寫人的轉變。

司馬遷蠟像

秦漢史傳散文在描寫人物敘事技巧語言描寫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文學經驗,其許多精彩的歷史故事成為後世戲劇、小說的創作素材,其高超的寫人藝術,精細的細節刻畫和場面描寫,匠心獨運的敘述智慧都對後世小說創作產生了重要影響。先秦諸子散文在漢代也發生了一定的變異。由於社會文化背景的變化和時代訴求的不同,漢代散文家對先秦諸子散文精神的繼承也不一樣一方面,是沿襲先秦諸子散文而來的子論著作仍在繼續發展,如淮南王劉安的《淮南子》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王充的《論衡》等。

淮南王劉安雕像

雖然由於社會時代的原因,這些子書的思想內容和時代精神取向與先秦諸子相比已發生很大變化,但就著述形態而言,它們基本是以先秦諸子為依歸的。另一方面,是伴隨文人對社會政治的關注和熱情參與,切合時要的政論散文大量出現,其突出者如陸賈、賈誼、賈山、晁錯、桓寬、劉向、王符、仲長統等。雖然子論著作和政論散文都屬於說理散文,都是從先秦諸子衍生出來的,但政論散文內鑄的作者情感因素和文學表現要比子論著作濃烈豐富得多。

參考資料

·《詩經》

·《楚辭》

相關焦點

  • 建安元年至建安二十五年,是許昌歷史上的崢嶸歲月
    公元196年至220年,即建安元年至建安二十五年,是許昌歷史上的崢嶸歲月。這個時期,東漢王朝十三代皇帝獻帝劉協駕坐許都皇宮,而魏王曹操則實際上總攬著朝廷權柄,故人們將這段歷史冠以漢魏之稱漢魏時期的許都,是曹操的軍事大本營。三國時代許多叱吒風雲的人物,諸如劉備、關羽、張飛以及曹魏集團的著名文臣武將等,都曾在這裡大顯身手,留下了千古佳話。
  • 漢獻帝的年號:東漢王朝最後30年,代表著誰的意志?
    拜《三國演義》所賜,我們最熟悉的年號大約要數中平、初平、建安等年號了,而這其中有兩個都來自於東漢最後一位皇帝-漢獻帝劉協。漢獻帝在位共計約31年,共使用過5個年號。雖然都不出自漢獻帝本人的意願,但卻分別代表了一個時代。1、永初:189年9-12月使用。
  • 秦王嬴政13歲即位,21歲才開始親政,這8年虛位時間主要在幹啥?
    公元前247年,秦莊襄王嬴異人病逝,年僅13歲的太子嬴政即位為秦王。按照戰國傳統,君王在加冠之前是不能親政的,這其中的一個重大原因,在於國家競爭的殘酷性,要求君王必須心智成熟,保證有效理政。秦國自秦孝公開始,除了秦昭王與秦王嬴政,其餘五任君主都是成年即位。秦昭王少年即位,加冠之後仍然未能親政,一直等到五十餘歲時才奪回了親政權,這段路,秦昭王足足走了四十多年的時間。
  • 中華傳統文化研習專題之 建安文學
    高中語文學習任務群中的一個任務是中華傳統文化經典研習。整個高中階段,本部分內容佔2學分,共36課時。如何學習傳統文化經典?
  • 秦始皇嬴政的一生是什麼樣的?13歲立為秦王,21歲親政
    這句話用在嬴政身上,絲毫也不為過。秦昭襄王四十八年正月,嬴政出生在趙國邯鄲。 很多人對嬴政的出生地會有所疑惑,一個秦國的貴族公子,怎會出生在趙國。其實不然,嬴政的父親異人是秦國安國君之子,但是異人卻不受安國君寵愛。
  • 建安七子(上)
    建安七子,是漢建安年間(196—220年)七位文學家的合稱,包括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這七人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學成就,所以「七子」之說,得到後世的普遍承認。孔融(153-208),字文舉。魯國(治今山東曲阜)人。
  • 秦王嬴政:你呂不韋與我有什麼血緣關係?憑什麼號稱仲父?
    公元前235年,負罪在家的呂不韋,突然接到秦王嬴政的來信。信中寫道:「你呂不韋與我有什麼血緣關係?憑什麼號稱仲父?」看完信後,呂不韋自知大事不妙!《史記》中記載,呂不韋看過信後,【自度稍侵,恐誅,乃飲酖而死。】意思是,呂不韋擔心自己遲早會被秦王殺害,到時候免不了會連累家裡人,於是就喝毒酒死了。
  • 嬴政即位開新篇章 《大秦賦》紮根時代吸引新觀眾
    大秦閱兵嬴政即位,開啟秦國歷史嶄新篇章  《大秦賦》劇情緊湊情緒高燃,在上周播出的劇情裡,大秦銳士集結閱兵,場面恢弘氣勢雄偉,充分展現了大秦當時雄厚的軍事實力和精神風採;在威武振奮的閱兵場上,嬴異人(辛柏青 飾)強撐身體最終虐心下線,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 為何秦王在雍城行冠禮,嫪毐卻在鹹陽叛亂?嬴政下了好大一盤棋
    談秦說漢(338)為何秦王在雍城行冠禮,嫪毐卻在鹹陽叛亂?嬴政下了好大一盤棋按照電視劇《大秦賦》的劇情安排,嬴政前往祖地雍城行冠禮時,嫪毐能調動的兵力都在鹹陽;佔領了鹹陽城,就可以清洗嬴姓宗親與楚系羋氏外戚,為立自己與太后的私生子為王掃清障礙;接著出兵雍城,廢嬴政而以太后之詔冊立新的秦王。
  • 《大秦賦》秦王親政,約談生母趙姬,提起宣太后,嬴政的話扎心了
    劇已過半,秦王政經過2年的謀劃,和將近10集的劇情鋪墊,終於在剛播出的第43集中,年僅22歲的秦王也終於完成了自己的加冠大禮,手握大權,準備放手大幹,實現自己統一六國的願景。兵權王權歸一,萬眾歸心,從此秦王再也不受別人的制衡,於是年輕的秦王政準備放手大幹一場。首先就是平定以嫪毐為首的亂黨一族,當眾把曾經這個禍亂朝綱的「假寺人」嫪毐施以車裂之刑。
  • 為何荊軻沒有殺掉秦王?荊軻在臨死之前道出真實原因!
    荊軻以凡人之軀,帶著劇毒匕首,輾轉多次見到秦王,同秦王嬴政纏鬥多時,但就是傷不了嬴政分毫,反而被嬴政砍斷左腿,最後被亂刀砍死。那麼這其中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原因嗎?為何荊軻無法殺掉秦王?荊軻喜好讀書和擊劍,在他遊歷途中,曾經遇到一人名為蓋聶,蓋聶可能是一位劍術大師,荊軻和蓋聶探討過劍術,但由於其他種種原因,兩人又分道揚鑣了。
  • 三國的統一,為何沒有在建安年間完成?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朝廷無力平息,各地群雄並起。舊的社會秩序已破,新的秩序尚未出現。各地諸侯你爭我奪,中原大地戰火紛飛,各種力量野蠻生長,統一的領袖呼之欲出。經過幾年的兼併戰爭,形成區域性統一,曹操統一北方,孫權穩定東南,劉備坐鎮西南。
  • 秦王嬴政為什麼要力促秦趙聯盟,他又是如何消除趙王趙偃疑慮的
    可想而知,秦王嬴政內心對趙國是何等的痛恨,對趙偃自然也是懷恨在心。但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秦王嬴政卻想和趙王趙偃訂立盟約,這又是為什麼呢?這就要說到當時秦王嬴政計劃統一六國的軍事戰略。而這,恰好中了秦王嬴政的圈套。秦國在之前已經提前買通了趙國的丞相趙開,在頓弱、趙開和多方的促成之中,趙王帶著自己內心的疑慮赴上了前往秦國都城鹹陽和秦王嬴政訂立盟約的路途。
  • 東漢末年,狼煙四起,群雄割據地盤
    東漢王朝後半段的百年時間裡,朝廷裡的外戚和宦官們急著奪權,地方的土豪劣紳們則是忙著兼併土地、累積財富。因此貧富的差距懸殊越來越嚴重,破產的農民流浪四方,被饑荒窮困追著四處奔跑。因此爆發了當時的錮之禍和黃巾起義,把搖搖欲墜的東漢王朝政權逼迫到破滅邊緣。時間到了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正值壯年的東漢靈帝突發急病,在永安宮去世。十四歲的少帝繼位清流派黨人結合外戚領袖大將軍何進(何太后之兄),企圖殺害宦官,卻在一連串的錯誤下引發了兩派人馬在洛陽宮城內的火併事件,整個皇宮陷入一片火海及屠殺的慘劇中。
  • 東漢與西羅馬帝國為何崩解?
    作者: 許倬雲來源:《歷史分光鏡》(中華書局2015年版)圖片為坐觀君所加,源於網絡東漢是一個朝代,自有其明白的起訖年份。然而,東漢上承秦代與西漢的典章制度,作為一個政治體,其上限不能不溯及公元前第三世紀。東漢帝祚之終在獻帝之世,但是董卓進洛陽,天下開始紛擾,東漢代表的秩序已經解體,則東漢之崩解實際上應在公元189 年。羅馬帝國,上承由羅馬城邦建立的羅馬共和國。公元前264 年,羅馬統一義大利半島;公元前165 年,羅馬滅馬其頓,確立地中海霸權,執希臘文化圈的牛耳。
  • 漢獻帝禪位給曹丕有多難?按規矩要三讓,「一讓」就讓你眼花繚亂
    朕即位以來天降災難,董卓亂政,群雄割據,以致於天下國土都不是漢土,百姓都不是大漢百姓。3:多虧曹操幫忙,天下才步入正軌。4:堯舜禹之事再提一遍。5:將兩個閨女聘給曹丕,讓使節帶著天子璽綬前往曹丕面前。劉若是很早就加入曹操手下的重要將領,在曹操營中有一定地位。在部分場合中甚至和夏侯惇等人並列。建安年間官至建武將軍清苑亭侯。在建安十八年時,劉若和夏侯惇等人聯名上書勸諫曹操稱公,事成後加官進爵。在延康元年,有勸進經驗的劉若再次率領一百二十人上書勸曹丕受禪。
  • 大秦賦:為何秦始皇嬴政終生未立皇后?或與這一勢力集團有關
    公元前238年,在秦的故都雍城,秦王嬴政的加冠儀式,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之中。而同時,一場針對嬴政本人的叛亂也正在密謀之中。然而,因叛亂者嫪毐沒有兵權,這場叛亂很輕易的就被平息。如果家境衰落才淪落風塵,趙家又為何能庇護趙姬嬴政孤兒寡母在邯鄲的數年?因此,近年來有一個全新的答案,趙姬是趙國埋在秦國的外戚暗線。
  • 《大秦賦》成蛟叛逃結局被嬴政處死,沒想到他的兒子最後當了秦王
    《大秦賦》成蛟叛逃結局被嬴政處死,沒想到他的兒子最後當了秦王由張魯一、段奕宏主演的《大秦賦》正在熱播,由於秦昭襄王去世後,命令呂不韋與太后趙姬輔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