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理解的別稱」請多給孩子一些陽光雨露,滋潤孩子的心靈世界

2020-08-28 七十二變身


前不久,微博上一條名叫「你媽是否逼你✘✘✘了?」上了熱搜,逼著孩子上補習班,逼著孩子考第一名……相信很多媽媽看了會感到無法理解,一句「我明明都是為了你好!」不知扼殺了多少孩子的夢想!


像視頻中的孩子自殺的現象越來越多,這是中國式父母打壓教育下的悲劇。我想起那則經典的阿拉伯寓言故事:說從前一位老農養了一隻老駱駝,它一天到 晚任勞任怨的幹活。


一次主人想看看這個老駱駝到底還能載多少貨物,於是不斷的把穀米袋子放到老駱駝的背上,放了幾十袋老駱駝還是沒有倒,最後主人覺得可能已經達到極限了吧,於是又順手拔起一根稻草放了上去,誰知老駱駝竟轟然倒地。


人的崩潰往往都在一瞬間,但他的形成卻是日積月累導致的。所以身為父母,有時並不清楚孩子身上已經裝了多少袋穀米,習慣的一句話,極容易造成終身無法挽回的遺憾!


「你看看你還不夠給我丟人的呢」「你看別人家的✘✘✘如何如何......」這些基本上是中國式父母的經典臺詞了,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孩子,是否願意聽到這樣刺耳又扎心的話?被自己最愛的人嫌棄、否定是種什麼樣的滋味呢?



視頻中的女孩每天都在接受著這樣的打擊,甚至是侮辱。父母不停的在她弱小的身上放沉重的穀米,終於有一天,她像老駱駝一樣轟然倒地,再也無法醒來。


我相信沒有任何一位父母,願意看到自己的孩子發生這樣的結果,都是愛孩子的,但請不要讓我們的愛因糊塗而變成一種傷害。


著名哲學家泰戈爾曾說「愛是理解的別稱」。所以真正愛孩子,請用心去體會孩子的需要,少一些要求指責,多一些陽光雨露,滋潤孩子的心靈世界。


02


韓國權威教育心理專家吳恩瑛博士曾出了一部書《孩子的壓力》,講到她20多年來研究兒童心理的過程中,有很多家長向她求助:「我的孩子到底為什麼會變成這樣呢?到底我哪裡做錯了?我究竟該怎樣做?我為了他已經傾盡所有了!」


吳恩瑛博士通常會這樣回答:「父母不夠了解子女,噢,不,是沒有時間去了解」。


當然並不是說做家長的就要對孩子百依百順,不能批評教育,那是另一種溺愛的極端。批評可以有,但建議家長在批評孩子前一定要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一下孩子的承受能力。


科學研究表明,人的情緒是會傳染的,當你充滿憤怒、抱怨去批評孩子時,孩子也會產生憤怒和抱怨的情緒。


但如果你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心平氣和的,哪怕態度非常嚴厲,孩子也會感受到你真正為他好的心,他會聽得很認真,這樣才能真正起到教育的效果。



我們對孩子嚴厲的同時,也要注意自己的語言,不要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所謂「嚴」是緊密而不放鬆,對於孩子再小的錯誤都要認真對待,而不是怒吼。


任何批評的話語,目的都是為了教育,並不是發洩自己的憤怒。所以在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時,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只要心中有愛,任何孩子都可以變好的。身為家長的你,如果想要了解更多教育孩子的方法,或是在教育孩子方面有什麼困惑,歡迎您加入「康老師語音課堂」進一步學習,做個懂教育會教育的智慧型父母, 給孩子一片藍天, 讓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

相關焦點

  • 新年獻詞 | 2020,願你在陽光雨露滋潤下恣意翱翔
    新年獻詞 | 2020,願你在陽光雨露滋潤下恣意翱翔 2020-01-01 0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愛在陽光下 信陽市平橋陽光雨露幼兒園舉行2020年畢業典禮
    今天,我們共同迎來了信陽陽光雨露平橋園2020年畢業典禮,這是孩子們人生中的第一個畢業盛禮,也是一個屬於孩子、老師及家長的特別節日。讓我們一起用相機定格美好的瞬間,為孩子的成長喝彩!雨露的滋潤下,我們快樂成長。落落大方、彬彬有禮的陽光雨露小主持人閃亮登場!
  • 「致敬園丁」煙臺萊山初家中學陳旭光:讓愛的陽光溫暖學生的心靈
    多方學習,豐厚專業素養在日常的生活中,陳旭光努力豐富自我的閱讀,豐盈自我的內心世界,使自我擁有高遠的認知和健全的人格。同時,勤學苦練,堅持閱讀各種教學教改材料,提高自己能力,逐步構成了大氣、睿智、平和、的教師氣息,增加了教學的魅力。
  • 請不要以愛的名義控制孩子:最好的母愛,是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陽光下孩子像小鹿一樣快活地奔跑跳躍,觀魚遊淺底、賞百花盛開,捉蝴蝶、捕蜻蜓,盡享大自然的美妙……然而,不能讓孩子輸給身邊人的想法,像魔鬼吞噬著父母的心,讓他們無法享受與孩子一起遊戲的快樂、無法滿足孩子想要和小朋友一起玩耍的祈求目光、也無法讓孩子在周末好好睡個懶覺、更無法讓孩子隨心所欲地做他喜歡做的事情……羔小羊說:「不在乎別人跑得多快,跑的那條路
  • 培養孩子愛音樂、愛閱讀、愛運動,用積極心靈能量造就陽光心態
    培養孩子愛音樂、愛閱讀、愛運動,用積極心靈能量造就陽光心態愛上這三樣,就能讓孩子心態陽光耐挫力強,戰鬥指數爆表每個人都在追求簡單的快樂和長久的幸福,我們希望孩子能快樂幸福一輩子,但我們無法護衛兒女一生,僅僅能和他們平行生活一些年而已
  • 愛,與孩子同行——記外國語學校附屬幼兒園郭建榮老師
    郭建榮是如皋市外國語學校附屬幼兒園的一名普通教師,她二十多年如一日,以身立教,秉持對幼教工作的熱愛,耐心關愛每一個孩子。她勤於筆耕,《如皋教育研究》、《南通教育研究》、《讀於寫》、《小學時代》等雜誌上均有論文發表;多篇論文在江蘇省學前教育學會、早期教育教育新視野、行知杯論文比賽中獲獎。
  • 《父母的界限》- 給孩子真正需要的愛,請後退一些,再後退一些
    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便給孩子報了很多特長班,如繪畫班、小主持人班、象棋班、英語班,補習班等。每到周末,孩子們的日程就安排得滿滿的。父母們都以為,孩子多學一些知識,多掌握一些本領,大人辛苦一點也是值得的。可是他們不知道,他們帶給孩子的,只是一廂情願的愛,孩子們根本就不領情,不接受!偶然機會,我在閱讀《父母界限》時看到了這麼一句話:沒有界限的愛,只能給孩子帶來傷害。
  • 陽光雨露滋養,幸福之花綻放——古滎幼兒園中班開展教師節活動
    如何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埋下愛的種子呢?2020年9月9日,古滎幼兒園中班組的教師圍繞「教師在孩子心中是什麼」這一主題開展了適合中班孩子的慶祝活動。他們通過觀看圖片和視頻「教師的一日生活」,讓孩子充分感受教師一日中都在忙什麼?做什麼?學什麼?對他們是如何呵護和關懷的!進而讓他們懂得了老師的辛苦和付出,激發了他們對教師的崇敬和熱愛。
  • 父母的愛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
    愛的眼神和撫摸,還有父母的姿態、笑容,會幫助孩子的內心變得更加安全。當孩子看到爸爸媽媽的笑容,接觸到爸爸媽媽的身體,聽到爸爸媽媽的聲音,他的大腦可以借著這些人際經驗,形成一些特定的連線,也就是神經元線路(neuron circuitry)。這樣長期在愛的環境可以幫助他把父母的愛內化在自己心中,幫助孩子形成比較健康的神經線路。
  • 王山小學用「五星」滋潤孩子心靈
    國內統一刊號: 王山小學用「五星」滋潤孩子心靈 本報訊 放學後,9歲的汪靈芝放下書包自從學校開展「五星評比」活動後,汪靈芝慢慢轉變了,熱愛學習了、思想活躍了、愛做家務了、尊師敬老了……和汪靈芝一樣,在王山小學有一大批兒童出現了「脫胎換骨」的喜人變化。  王山小學是金拱鎮最偏僻的一所鄉村小學,學校有91名學生,大多是留守兒童,基本都是爺爺奶奶從小帶大,他們由於受到隔代溺愛,常年得不到父愛母愛,或多或少任性、以我為中心、不愛學習等不良習慣。
  • 什麼才是給孩子最好的愛呢?
    有些學校針對這點做過一些嘗試,比如「一二一」活動,就是一個孩子拉著兩個大人的手,共同做一項體育活動,增加親子間的快樂感和親密度。真正的陪伴需要家長們按照孩子本來的樣子去接納他們,全身心的投入,細心體會孩子的感受,理解孩子言行背後的內心需求;並且在孩子需要自己的時候積極回應,讓他/她知道自己一直被愛著。
  • 溫暖成長腳步,共沐陽光雨露——記實小集團魯琦名師工作室學習研討活動
    面對學員們對後進生培養的疑惑,魯老師做了《做後進孩子的擺渡人》的講座。魯老師認為對於後進生,教師先要學會接納學生。她通過真實案例和切身感受闡述了每一個學生在小學、初中、高中、成人各個階段都會有變化,教導年輕教師要欣賞每一個學生的優點。     後進生暫時落後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魯琦老師根據學員撰寫的具體案例指導年輕教師要探尋表面行為背後的內因。
  • 孩子,願你的世界陽光明媚
    ,願你的世界陽光明媚原創/孟小英孩子,願你的世界多一些陽光明媚,少一些憂鬱灰暗。通過一幅畫,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通過下面三個小故事,讀懂孩子的心靈需求。童年是孩子樹立人格的關鍵時期,每一個成年人對身邊的孩子,多一點耐心,多一點愛心,他們小小的心靈裡就會多一縷陽光,其實你對孩子是認真的喜歡還是表面的敷衍,孩子們心裡都有深切的體會,不要小看他們哦!
  • 愛孩子的父母,請不要當孩子的「代言人」
    孩子的成長,如同一顆小樹苗,想要長成參天大樹,需要紮根大地,需要陽光和雨露,需要經過時間的歷練一步步成長壯大。、身體的感知和大腦的思考去慢慢認識這個世界,從笨拙、幼稚逐漸走向熟練與成熟。但是很多父母總是試圖幹預或者代替孩子去經歷成長中笨拙和幼稚的階段,希望自己的經驗和幫助能使孩子少經歷挫折,直接過渡到成熟階段。可是父母愛你不明白,這樣的幫助和保護打亂了孩子成長必須經歷的過程,甚至可能使孩子的發育變得更慢。
  • 做教師要有肚量,用長遠的眼光看學生,雨露滋潤靜待花開
    因為我們是成年人,我們的教育對象是幾歲、十幾歲的孩子。成長的路上,誰不是從無知到有知,從不懂事到懂事!因此,作為教師,要有肚量,允許學生犯錯誤,允許學生改正錯誤,而不能一棒子打死,面對學生的錯誤不留餘地,惡語相向。每一個人,長大的過程中,可能因為無知,可能因為好玩,可能因為淘氣,多多少少都會做出一些行為舉動,令老師不滿意。
  • 請停止以「傷害」的方式愛孩子
    ,不表達出理解,孩子會感受不到你的愛。所以你首先要減少自己內心的負面情緒,要多看到孩子的優點和積極面。」養孩子首要的是養心靈,一個內心豐盈的人,才能性格完整,陽光大氣,才能在這個堅實基礎上,搭建起優質的上層建築,才更能適應長大後的現實世界。前些天,跟兒子聊天,我跟他講了個新聞:一名9歲小孩打碎了學校玻璃,因為要賠償,不敢告訴父母,選擇跳樓自殺。
  • 愛孩子,就不要讓他的世界充滿童話
    從小,父母都跟我們表達生活有多麼美好,世界都是真善美的,希望我們成長為樂觀,陽光的人。但其實真正能成為樂觀的人,並不容易,對孩子一味只灌輸美好觀念,也並不適合現在的社會情況。 朋友的女兒,總給人感覺很嬌氣,女孩媽媽都表示擔憂。但女孩爸爸和爺爺奶奶堅持,孩子小時候就盡其所能給她最好的,無條件地疼愛她,不讓她吃一點苦,受一點委屈。
  • 《草莓》:讓孩子被優美的語言滋潤,獲得更廣闊的視覺體驗
    文|凝媽孩子都很喜歡吃草莓,對草莓的理解是什麼呢?書中有一張圖畫,將草莓從中間切開,讓孩子認識到這裡也藏著秘密,原來裡面是白色的,是太陽照不到的地方。如果再認真一些,我們會發現草莓有的部分也是白色的,花託的部分、和地面接觸的位置等等,因為這裡同樣沒有經過陽光照射。從這裡,孩子初步了解了光合作用。
  • 對愛的理解和感悟
    在大多數情況下人們的生活都是平淡的,但卻處處充滿著愛。愛,多麼熟悉溫暖的一個字眼,充滿著真情,我們被愛所包圍。成長的路上有它相伴,無時無刻地守護在我們身邊。世界是美好的,只要我們每個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正如韋維的那首《愛的奉獻》,唱出了多少人的心聲。但是,又有多少人明白愛真正的含義?又有多少人去感悟過愛的真諦呢?所以說,愛,在每個人心中一直是個既簡單又複雜的話題。
  • 孩子對你越來越冷漠,是不禮貌?他是缺愛!請重視孩子的情感需求
    在女兒1歲時,他們就外出務工了,兩個孩子從小跟著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後來,外公去世了,陪伴在孩子身邊的只有六十多歲的外婆一個人。,但孩子卻不能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常常做出違背父母意願的事情,甚至與父母反目成仇,走上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