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語】
現在職場流行語是:離開了現在崗位、離開了現有平臺,自己還剩什麼?
每個人都需要經常問問自己,是否利用現有崗位,提升了能力,積累了資源,離開平臺後,這些能力和資源是否能助你成長?今天不聊「詩和遠方」,更願意談談「苟且」!
先談談如何做好採購這一行,不認為自己是多好的採購,僅從個人體會和經驗做一些總結。
要做一個至少令自己滿意的採購。
首先,個人認為最基本的條件是對採購職業發自內心的熱愛。
正所謂做一行愛一行,愛一行才能幹好一行。
令自己滿意是指,採購職業生涯各階段的成績令自己內心感到些許滿足和驕傲,然後又重新收拾心情繼續前行,開始新的挑戰。
個人很喜歡採購這個職業就是因為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和對個人綜合能力要求非常高的職業。
採購人不論成功或失敗,幾乎都是在被客戶、對手、供應商、夥伴不斷挑戰的過程中得到錘鍊和成長。
所謂專業就是不要跟買菜大媽一個水平,要對自己管控產品的供需市場信息、對自己內部客戶的需求偏好了如指掌。並且具備良好的採購基本技能,比如品類市場情報採集分析、談判技巧、合同管理、項目管理等。這個方面宮老師有專著《如何專業做採購》一書指導大家,也有"3步打造採購專業"系列培訓可以參考,我不再班門弄斧。再次,好採購需要「一專多能」。
採購有天然的便利條件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識、技能、視野和戰略思維,不斷提升自己。
其實,供應商及其內部很多專業人士都可以成為我們的培訓老師。所以除了採購商務技能,你會很容易拓展技術、質量、精益生產、設備、工藝、環境健康安全、物流等相關知識。
「中國好採購」邀請了各行專家,從各個角度闡述了好採購要懂戰略、懂工業4.0、懂物流、懂銷售、懂人事...這些方方面面都有接觸不假,但要真的到「懂」的地步,確實不容易做到。
如果做到了,就實現了從CPO到CEO的完美蛻變!
現在迫於公司各種KPI壓力,採購往往充當了壓榨供應商的「打手」,而且不少手段都是殺雞取卵的短期行為。或許是因為採購職業本身的高流動率,很少有人會真正注重中長期採購戰略,以及與供應商真正的共贏發展。採購要清晰地認識到你的權力和威嚴更多是來自於公司的背景和採購需求,要經常思考如果脫下了這件皇帝新裝,你還有什麼?離開了老虎的狐狸,還有什麼?從好採購要懂道德從職業發展的角度來說,或許也是為自己「攢人品」,因為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一直喜歡拿生態系統比喻採購的供需環境,純粹或惡性的價格競爭只會導致系統的失衡與崩潰。
最後,不得不提的就是領導力。
在沒有積累到一定階段談「領導力」,可能感覺就是空中樓閣那麼虛幻,難以真正理解和體會,等到了一定境界才可能體會領導力的無處不在與重要性。
當很多優秀的技能融入了你的血液,成為你自然的行為和風格,就成為了你個人獨特的領導力。
採購是一個跟人溝通協調的職業,要成功必定要注重自身領導力的培養,然而或許對某些人來說領導力卻是天賦。
自己離開採購職業崗位,轉型做企業職業經理人已經兩年,回顧這兩年的經歷更是印證了自己以上的一些看法。我從畢業做設計工程師、項目管理、生產管理到走上採購職業發展道路,經過十多年採購經歷,輾轉又回歸到企業做管理者,現在回想起來其實每一步的經歷都給自己的「準備」添磚加瓦。同時對「職業發展」的另一個深刻感悟是,「職業發展往往是規划不來的」。人的職業發展有太多的偶然性,唯有踏踏實實做好當下,不斷學習勇於挑戰自己,更多的「發展」往往「水到渠成」!當採購職業發展碰到天花板,後採購時代可以做什麼?
環顧周圍往往有這些選擇:
當然我們很欣慰看到個別堂而皇之準備的職業採購大佬,很欣喜這是社會和僱主的一種開放、寬容和進步。採購人士都很熟悉的宮老師、劉老師、汪老師、胡老師..不乏成功者卻也不是人人都能行,畢竟培訓和諮詢都需要寬闊的系統知識體系、系統思維和優秀的口才,看這些成功老師的背景往往都還有名校MBA的教育背景。3.轉型做銷售
儘管採購總是感覺自己天天跟各種銷售打交道,總認為做銷售輕而易舉。其實不然,這種角色轉換需要很多思維和行為方式的轉變,個人認為銷售是最具挑戰的職業,業績為王,壓力往往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
這種轉變需要卓越的領導力和快速學習能力,從管理一個職能部門到帶領一個企業是質的飛躍,要求更全面的知識體系、管理技能和溝通協調能力。而且能接受這種轉變的往往只是中小型民營企業,往往與自己之前身處優越條件和成熟流程的全球性外企有天壤之別,這種轉型失敗的案例往往更勝於成功者。但無論如何都不失為一種美好的嘗試。「如果我不做採購了」,這對大多數採購人而言只是一種假設,只希望通過這樣的思考或嘗試能讓有心人變得越來越優秀。「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以上淺薄之見與眾人分享與共勉,相信並祝願優秀的採購人都能走出一條屬於自己「康莊大道」!掃描下方二維碼立即報名
分享是認可,點讚是態度,在看是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