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十多年的磨練,學校的應試教育對我們每個年輕人都有深遠的影響。有一種思維叫線性思維,所謂線性思維就是一種直線思維方法,通過應用公式就可以得出正確的答案。在非線性和複雜系統理論的世界中,只要初始條件略有不同,結果將變得不可預測。
當我們從學生變成專業人士時,很多時候我們仍然會以同一種方式對待人們。這是非常正常的現象。但這並不是說線性思維是一種糟糕的思維,而是在一個多元化,競爭激烈的社會中,面對不同的情況,我們要有一種危機感。我們不僅要有線性思維,而且要建立「非線性思維」。不僅能夠用答案解決問題,而且必須知道如何思考或解決未解決的問題。世界上許多問題都沒有正確答案。初入職場,以下這幾種學生思維,會讓你寸步難行,儘早改掉。
1、依賴的習慣
人們經常抱怨中國的應試教育不能教出真正的人才。除了當前教育模式的利弊外,它的缺點也非常明顯:它沒有培養學生積極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一旦他們脫離了老師的指導,許多人就會茫然不知所措。
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剛進入工作場所的年輕人常常感到不舒服的原因。在工作場所中,沒有老師會教你,會容忍你一次又一次的錯誤。
在工作中,許多人會遇到不了解的知識和問題。就像我前面提到的那樣,他們本能地想到避免,而不是試圖自己解決。
結果,不可避免地就會受到領導和同事的批評,給別人留下工作不力的印象。當面對指控時,他們常常感到委屈:「你沒有教我,我怎麼知道?」在許多情況下,不是他們不願意學習和思考,缺乏意識。
就像許多亂堆的和毀壞的共享自行車一樣,這不是因為使用它們的人不友善,而是因為他們誤解了共享自行車的理念而且缺乏公民意識。
當我們遇到問題時,我們不會自己解決問題,因為多年來,我們已經習慣於依賴老師。
自學能力太重要了,它決定了我們在同行業中的上限。不幸的是,這也是許多工作場所中的嚴重缺陷。我們必須彌補這一課。
2、只要付出了,就有收穫
只要我做了某事,我就會得到一些東西。這也是一種「學生思維」,即因果推理,也就是「因為A而導致B」。
在工作場所,很多時候我們會將努力直接與結果聯繫起來。如果結果不符合我們的預期,我們可能會變得非常沮喪。最極端的情況就是,我們不敢付出了。但是,如果努力與收益不成正比,那麼為什麼我們要努力工作並付出呢?
是的,薪水和努力工作確實有比例,但是你的努力不一定是領導者想要的結果。工作場所比學校要複雜得多。
在考場中,只要你仔細檢查某個知識點,如果該知識點出現在測試問題中,你很有可能就可以正確回答該問題。但是在工作場所中,領導者告訴你要完成的任務可能還包括很多「隱形任務」,「隱形期望」,即領導者沒有說的任務以及他對你的期望。
你認真地完成了領導者給你的任務,但最終領導者沒有按你的意願來稱讚你,並且還會覺得你沒有認真工作。
3、一味的被動
工作場所的被動只會讓你放慢腳步。
在學校裡,學生習慣於被動地吸收知識。在工作場所,這種心態沒有改變,等待你的領導者「帶動」你學習。
但是公司不是學校,你沒有支付學費!沒有人會盯著你敦促你!在學生的思考中,我總是想問你,而不是我能為你提供什麼幫助。
很多想轉行,就會去網上問別人,我想轉行,你認為我應該怎麼做?更不用說他說的問題又大又空。別人無法回答。即使別人知道如何回答,為什麼別人要花時間和精力去回答呢?
這就是學生思維令人討厭的原因。請記住,這個世界是平等交換的,只有遵循這個規則,你才能活出自己。
總結
只有知道誰最適合,每個人才有機會做好事情。但是,學生思維會使他們感到自己是很優秀的,他們永遠是對的!所以,初入職場,以上這幾種學生思維,會讓你寸步難行,建議儘早改掉。
如果大家對職場感興趣,想要更多了解這方面的知識,這裡向大家推薦下面這本管理和領導寶典共5冊,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提升你對職場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