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讓我們一起走進燕園學子的回憶,聽聽他們和基礎學科物理之間的故事!
在校生訪談
林織星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2019級本科生
曾在高中作為旁聽生入校學習
在北大物院已經「生存了一年有餘
在臥虎藏龍的物理學院,隨時隨地都可以與大佬同學一起學習交流。同時,物理學院提供了相當自由的培養方案,在各種課堂上都能遇到各個年級和專業的志同道合的小夥伴。
在這裡,有才華橫溢、深受歡迎的老師,也有豐富多樣、氣氛活躍的課堂,北大物院為本科生配置了最優質的教學資源。
物理學院也充滿著溫情的人文關懷。當遇到困難或事感到迷茫,又或是只是想要找人聊天的時,都可以找到良師益友指點迷津。
除了提供優質的課程資源和學習環境之外,學院還提供了各種各樣的文體活動。當真正參與進這些活動中時,總能收穫到新的維度的快樂。
期待對北大、對物理充滿熱愛的小朋友來到北大物院這個可愛的大家庭!
曾耀萱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大氣與海洋科學專業
2016級本科生
在物理學院,老師和同學一對一交流的綜合指導課,各個專業和研究方向的講座,以及老師在授課過程中融入的自己在研究中的體會和理解,都能讓學生對學院裡不同系所的教授們在幹什麼、和學到的知識有什麼聯繫,有更深的認識。
在與不同方向的老師、師兄師姐交流之後,曾耀萱選擇了大氣與海洋科學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在物理學院學習這門綜合性的學科,常會有更獨特、更深入的理解,也更能感受到它的魅力所在。
希望學弟學妹們在接下來的學習生活中能夠一帆風順,在高考中能夠發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最後能夠堅持自己熱愛的東西。我在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等你!
朱倩澤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2017級本科生
畢業於華中師大一附中
北大校長蔡元培曾說過:「數理之學,發達最早,應用亦最宏,有以數學講音樂者,有以物理講社會學者,故謂數學物理為諸科學之基本。
朱倩澤說,在物理學院的學習中,首先獲得的是知識——跟隨老師們精彩的講解,我們能在物理的瀚海裡暢遊,領略到許多令人嘆為觀止的風景。
除了知識上的引導,物理學院的老師們也從來不吝惜自己的時間與同學們傳授其他領域及生活上的經驗,專門設立的綜合指導課也鼓勵同學們積極與老師們聊天。
在這裡,物理學院為每一位學生提供了重新認識自己,發現自己潛力的機會,從而懂得如何合理地規劃自己的人生。
所以,來吧,同學們,我在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等你!
李嘉軒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天文學系
2016級本科生
畢業於甘肅省定西市第一中學
作為一位天文系的學生,李嘉軒說,在這裡我們不僅可以獲得紮實的數理基礎,接受學術訓練,還可以通過午餐會、研討會、組會等了解到天體物理前沿發展,加入教授們的研究組進行科研訓練。
此外,天文系積極支持同學們國際交流。李嘉軒曾去美國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交換一學期,很多同學也在學院和系裡的資助下參加過國際會議。
回顧即將過去的大學四年,他說,北大、物理學院和天文系給自己打下了紮實的基礎、培養了辯證的思維,更是提供了豐富的學術科研經歷。
選擇北京大學,就是選擇了與卓越同行。我在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等你!
楊天驊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2018級本科生
物理學院設置了很多項目幫助學生了解科研、走入科研。無論是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前沿研究講座課,還是小班學術討論課、科研課題組組會,都讓他滿足了對物理的追求。
北大提供了很好的成長環境,高質量的通識課也讓人收益良多。在學術之外,他感嘆道物理學院讓他對人生對社會有了自己的思考,而不再是做一個只會考試的學生了。
希望每一位喜歡物理的同學都能一直抱著心中的夢想,也能來到這個地方,讓夢想生根發芽,結出豐滿的果實。
王子澳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2017級本科生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最吸引王子澳的,是其充滿挑戰與機遇的學習和科研氛圍。在進行本科生科研過程中,物理學院老師們的認真與耐心也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王子澳說,當他在科研過程中遇到了瓶頸或難題,導師總是願意大門敞開、共同探討,不厭其煩的解答問題,提出新的科研思路。
北京大學的綜合性和物理學院開放的科研氛圍,也讓學生能夠同其他專業的教授和同學深入交流,學習到各個方向的專業知識。
李一一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2017級本科生
物院的基礎課程對新手十分友好,普物課程不僅與高中知識銜接緊密,老師對知識點的講解深入淺出,而且還有許多有趣的演示實驗,幫助她快速掌握知識,而且加深了對物理的興趣。
北大物院提供了難以想像的廣闊平臺和寶貴機會。參與實驗比賽、接觸諾獎學者、在國際會議上進行展示……除了積極融入物院課堂,李一一還參加了本科生科研和更廣泛的國際交流。
在物院學習的三年,我接觸到了最優秀的同學、學習著最前沿的知識、也看到了更加廣闊的世界,希望你們也能來北大物院體驗這樣非凡的經歷,我在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等你!
王玉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2016級本科生
在北京大學物理學院,能夠與最優秀的同儕並肩,向學術廣袤天地的各個方向自由求索。北大物院在學術、科研、國際交流方面提供了國內最頂級優秀的資源。王玉說,只要勇於嘗試、敢於突破,就一定會樂在其中。
物理系囊括了凝聚態、理論物理、高能物理、原子分子光學、技術物理等方向。研究生本科生的合上課程也在研究領域的廣度之餘打通了知識的厚度。本科生科研給予每個同學參與前沿研究的平臺。在王玉看來,本科生科研不僅讓她熟悉知識,鍛鍊實驗能力,也讓她在面對或真或假的報告時保持冷靜,不被所謂的潮流裹挾前行。
物理學院也提供了本科生國際交流計劃。王玉曾經前往萊斯大學交換,並在學校的資助下前往哈佛大學參加夏令營。在提高科研能力的同時,這些經歷也為她帶來了天南地北的好朋友們,並讓她進一步思考,作為中國人在學術界的國際舞臺上如何發聲。
選擇北京大學,就是選擇了自由、獨立、敢為人先。我在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等你!
畢業生訪談
趙宇心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2010屆本科畢業生
後取得香港大學物理系博士學位,並在馬克思普朗克固體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後
2017年於南京大學擔任教授,從事凝聚態理論研究
北大物院的每個分支都很強,從高能物理到凝聚態物理,從理論到實踐,北大物理都是國內頂尖。對於本科生來說,這提供了更多元靈活的專業選擇。在拋卻浮名追求、突破名利束縛的氛圍中,北大物院培養了一批安靜的思考者。
除了科研優勢,物理學院的教學優勢也不容小覷。靈活的選擇系統、充足的課程資源、合理的課堂計劃,重視教學是北大物理一直以來的傳統,也為科研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細推物理須行樂,何為浮名絆此生。
宋雪洋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2017屆畢業生
現於哈佛大學攻讀凝聚態物理博士學位
宋雪洋為我們分享了在北大物理學院四年本科學習經歷的一些感想。
首先,物理學院講求先成人、後成才。前輩們踏實嚴謹的求學精神、為科學獻身的高尚情操、面對困難不屈不撓的品質激勵著物院的學生,讓每一位學生都以做純粹的物理人為目標而努力。
此外,物理學院的教學資源豐富,既有一流科研工作者作為講師,也有專攻教研的教學團隊,讓學生們打下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物理學院也注重因材施教。對於像宋雪洋一樣參加物理競賽保送到物理學院、學有餘力的同學,學院提供免修考試的機會,從而能夠比較快地進入科研的嘗試階段。同時,物理學院的科研實力雄厚,資源豐富,在國內高校中是非常難得的。
在物理學院也有豐富的學術交流機會。和新加坡同學一起交流的夏令營、海峽兩岸的物理節,大三暑假與量子材料中心的老師一同參加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國外高校的科研實習經歷等等,都讓宋雪洋獲得了很多幫助。
我相信來物理學院是你不會後悔的一個選擇,我在北大物理學院等你。
路裕焜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2019屆畢業生
現於麻省理工學院攻讀物理學博士學位
對於本科學習,路裕焜希望對自然科學的本質有更深刻的了解,也希望和志同道合的同學們一起探討問題,而北大物理學院非常完美地滿足了他的希望。
除了進行物理學相關課程學習,物理學院也非常鼓勵同學們參與到科研中。路裕焜說,物理學院對他影響最大的兩方面分別是本科生科研和海外交流。在本科生科研過程中,老師費了很大的心血讓他從科研門外漢變為科研工作者,感受到真正的科研生活。路裕焜也跟隨老師參加多次國際會議並做口頭報告,受益匪淺。在加州理工學院的科研實習、與世界頂尖小組的交流等,也提高了他各方面的科學素養。
此外,物理學院也能按照學生們的興趣發展,幫助規劃未來的人生道路。學院提供機會了解其他學科,邀請各行各業的校友們進行宣講。一些同學在大學期間進入別的領域,訓練的嚴謹的思維能力和紮實的物理基礎,讓他們在別的行業也能表現得很好。
如果你也對自然界充滿好奇心,加入北京大學物理學院一定不會讓你後悔。
柯特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2010屆本科畢業生
柯特印象中的物院沒有太多來自社會的壓力,同學們在最美好的年紀學習人類最美好的智慧。北大也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平臺,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同時,他也在科研和國際交流中獲得了更多的經驗。此外,學校開設的通識課程,也影響了他看待世界的角度和認知自己的方法。
從北大畢業後,儘管柯特不再從事物理研究,物理學院接受的系統化的物理學訓練仍讓他在學習其他領域的時候更容易把握知識體系的內在邏輯,在對數學工具的應用上也感覺更加遊刃有餘。
柯特說,一個人最喜歡的事情往往也是他最擅長的事情,而當你做你最擅長的事情的時候你是最開心的,也是最容易做出成績的。無論是想擁有一片「細推物理的樂土,還是一個「眾裡尋他的平臺,物理學院都可以提供最好的機會。
祝各位學弟學妹們追求所愛,得償所願。
邵立晶
2005年考入北京大學
2007年進入物理專業
2015年獲得物理專業博士學位
2018年回到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擔任研究員
人們對物理世界的探究是一件純粹自然的事情。如何在現有物理學標準模型框架以外探索全新的物理,是一件令人非常痴迷的事情。
邵立晶說,在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最難能可貴的是有一群志同道合的老師、同學、朋友,能無憂無慮地暢談前人建立起的物理學大廈,從而加深對物理學的理解。
易煦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2012屆本科畢業生
畢業之後前往加州理工學院獲得應用物理學博士學位
現今在美國維吉尼亞大學電子工程系任助理教授,物理系任客座助理教授
在易煦看來,物理學院創造的氛圍中,最重要的就是自由與嚴謹。
無論是本科生課程設置、本科生科研項目,還是為本科生提供的對外交流活動,都是這裡的優勢所在。物院的本科生課程非常完備,從普物基礎課到一系列研究生課程,從院內的專業必修課到其他通識教育課,都是可以由學生們自由選擇的。
本科生科研項目則讓物院學生不再單單追尋前人的腳步,而是通過徵服挑戰來取得更大的收穫。易煦說,作為本科階段最重要的體驗,本科生科研讓他真正感受到了如何做物理、如何成為一名科學家,對物理有了更多的認識。
在對外交流活動中,易煦也獲得了非常難得的經驗。這些活動有助於物院學生了解不同學校的風格,拓寬更廣泛的視野。
希望大家能夠來北京大學物理系學習,能夠有快樂充實、有意義的四年本科生涯。
段儕傑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物理學2000級本科生
核技術及應用2004級博士生
「當你還不知道想學什麼的時候,那就來學物理吧;如果你知道你想學什麼,也請先把物理學好。
回顧在北大學習物理的經歷,段儕傑說,北大的學習生活開闊了他的眼界,而物理的學習塑造了他的思維模式和跨界學習的能力。從現象到理論,由理論指導實踐,北大的物理學訓練,對思維、洞察力、邏輯能力、實操能力都是很好的訓練;從長遠來看,對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有很重要的意義。
在物理學習中積攢的這些寶貴財富,讓不是管理出身的段儕傑在團隊管理的工作中也能脫穎而出。
如果再做一次選擇,我還是會選擇到北大讀物理。
董若冰
北京大學物理學院2008屆畢業生
現任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物理和天文系的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系外行星
董若冰說,當年填報北大物理學院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想做一位物理學家。十多年過去了,他很慶幸當時做了這個選擇,擁有了充實快樂的四年,也為日後在學科上的探索打下了優秀的基礎。班裡的同學來自五湖四海,更是高手如雲,無論多難的問題,總能找到有相同興趣的同學進行探討。
物理學院的教學工作也都十分負責。董若冰至今仍能回憶起到辦公室答疑時,老師耐心指導的場景。學院也很重視本科生科研,無論對什麼方向感興趣,幾乎都能找到合適的實驗室,也有機會獲得資金幫助和對外交流機會。
十多年過去了,包括董若冰在內的一些同學留在了科研領域,也有許多進入了國內外的高校擔任教職。即使是興趣不在於研究的同學,也能在北大物院打好基礎,成為一個實事求是的、善於邏輯思考和獨立判斷的人,在社會的其他領域實現自己的價值和理想。物理既能教你腳踏實地,也能助你仰望星空。
如果你對宇宙的奧秘感到好奇,如果你覺得可以用簡單的物理定律來描述我們這個複雜的世界,如果你不願意眼前的生活只有苟且,你還憧憬詩和遠方,那麼北大物理會是你最好的選擇。
來源:北京大學 北京大學招生辦 編輯 | 童禕璐 美編 | 童禕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