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7位教師、6位校友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2020-12-15 中國教育在線

  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來自9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依次從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發起人手中接過獎盃。獲獎者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騰訊基金會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的獎金。北京大學共有7位教師、6位校友獲獎,13位北大人在各自領域脫穎而出。

頒獎現場

  獲獎的7位教師分別是: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陳興,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東蘇勃,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博士生導師黃芊芊,城市與環境學院生態學系特聘學者、教授樸世龍,工學院能源與資源工程系特聘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宋柏,計算機科學技術系講席教授謝濤,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系教授楊越。

  獲獎的6位校友分別是: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系及數學科學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1997級本科生何旭華,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2000級本科生李昂,華東師範大學數學學院教授、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2005級碩士生劉鋼,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2008級博士後魏勇,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1996級本科生顏河,復旦大學物理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技術物理學系1996級本科生張遠波。

  註:以上名單排名不分先後,分別按姓氏首字母排序

2020年「科學探索獎」獲獎者介紹

化學新材料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 陳興

天文和地學

 

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 東蘇勃

城市與環境學院生態學系 樸世龍

信息電子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 黃芊芊

計算機科學技術系 謝濤

前沿交叉

工學院能源與資源工程系 宋柏

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系 楊越

數學物理學

數學科學學院1997級本科校友 何旭華

數學科學學院2005級碩士校友 劉鋼

技術物理學系1996級本科校友 張遠波

化學新材料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2000級本科校友 李昂

天文和地學

地球與空間科學學院2008級博士後校友 魏勇

能源環保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1996級本科校友 顏河

對以上獲獎的北大人表示祝賀!

向朝著科學「無人區」進軍的每一位科學工作者致敬!

  延伸閱讀:

  「科學探索獎」是騰訊基金會發起人馬化騰與北京大學教授饒毅,攜手楊振寧、毛淑德、何華武等科學家,於2018年11月9日共同發起設立的。騰訊基金會將投入10億元人民幣的啟動資金資助該獎項,每年在基礎科學和前沿核心技術方面的9大領域,遴選出50名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

  該獎項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據了解,「科學探索獎」在評選過程中重點關注四個因素:獨立性、創造性、變革性和可行性。相比起過往的研究成就和學術地位,評審委員會更看重申報人本人及其研究方向的未來潛力,鼓勵自由探索。

  今年的科學探索獎體現了「高含金量」:1200多名科技工作者申報,在獎項的提名、推薦、評審過程中,超過800名兩院院士參與其中,僅在提名推薦階段,就有13位諾貝爾獎、圖靈獎、菲爾茲獎得主和100多位發達國家的院士參與。

  和去年第一屆相比,本次獲獎人名單較去年更為多元化,其中女性獲獎人增至5位、35歲及以下獲獎人6位。50位獲獎人平均年齡不到40歲,其中最年輕的獲獎者僅30歲。而在港澳地區首次放開申請後,亦有3位科學家獲獎。

相關焦點

  • 北京大學7位教師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東蘇勃(天文和地學)、城市與環境學院教授樸世龍(天文和地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教授陳興(化學新材料)、微納電子學系研究員黃芊芊(信息電子)、計算機科學技術系講席教授謝濤(信息電子)、工學院能源與資源工程系研究員宋柏(前沿交叉)、工學院力學與工程科學系教授楊越(前沿交叉)等7位教師獲獎。
  • 清華大學6位教師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清華大學6位教師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2020-11-16 15: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校校友劉鋼獲第二屆「科學探索獎」
    9月25日,第二屆「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揭曉,50位青年科學家獲獎。我校校友、數學家劉鋼成為數學物理學領域6名獲獎者之一。  劉鋼校友2005年本科畢業於南京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工程學院,200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獲碩士學位。
  • 2位交大人獲2020年「科學探索獎」
    日前,第二屆「科學探索獎」(Xplorer Prize)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饒毅、潘建偉、鄔賀銓、程泰寧等發起人為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頒獎。其中有2位交大人:鬱昱、劉智攀。
  • 9位北大校友獲2019年美國斯隆研究獎 總數居國內高校第一
    編者按:近日,2019年美國斯隆研究獎獲獎名單揭曉,北京大學有9位校友獲獎。其中在化學領域,北大有5位本科校友獲獎。斯隆研究獎被譽為「諾獎風向標」,旨在獎勵職業生涯早期的傑出青年學者。新聞網轉載微信公眾號「青塔」關於此次獎項評選結果的最新報導(標題有改動),供讀者了解更多信息。
  • 北京大學9位校友獲斯隆研究獎,全國高校第一,閃耀國際舞臺!
    Sloan Foundation) 公布了2019年斯隆研究獎(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獲獎名單。艾爾弗·斯隆基金會公布2019年斯隆研究獎獲獎名單據初步統計,在126名獲獎者中共有19位華人,其中來自北大的校友最多,共有9人,總數居國內高校第一。
  • 這三位福建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2020年「科學探索獎」 14日舉行了頒獎典禮 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獲獎人中 三位福建籍科學家 徐集賢、史大林、陳興
  • 50位青年科學家獲「科學探索獎」 每人300萬可自由支配
    據「科學探索獎」管理委員會透露,本次獲獎人名單較去年更為多元化,其中女性獲獎人增至5位、35歲及以下獲獎人6位,港澳地區首次放開申請後,亦有3位科學家獲獎。  作為國內首個由網際網路企業設立的科技公益項目,「科學探索獎」於2018年由馬化騰攜手饒毅、楊振寧、施一公、潘建偉等知名科學家共同發起。
  • 清華大學6位教師8位校友新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鄭緯民、建築學院教授莊惟敏共2位教師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此外,還有8位校友分別獲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新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的校友為北京大學核物理與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物理學院院長高原寧(2000-2018年任清華大學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近代物理所所長)。清華大學1984級物理系校友、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戴宏傑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 三位福建青年科學家獲本年度「科學探索獎」
    廈門網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記者 林侃) 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來自九大領域的50
  • 4位清華校友獲得2019年斯隆研究獎
    4位清華校友獲得2019年斯隆研究獎清華新聞網2月25日電(通訊員 田陽)2月19日,艾爾弗·斯隆基金會(The Alfred P.Sloan Foundation) 公布了2019年斯隆研究獎 (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獲獎名單,來自美國和加拿大的57所高等院校的126位研究人員榜上有名,其中有4位清華校友:2007級物理系碩士校友、中佛羅裡達大學助理教授馮小峰獲得化學獎;2004級計算機系校友、杜克大學助理教授的鬲融獲計算機科學獎;2002級物理系校友、加州大學聖芭芭拉分校助理教授周鑫獲數學獎;
  • 3位湖南籍學者獲科學探索獎,獎金300萬,最年輕的只有36歲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11月16日訊 據紅網消息,11月14日,2020年「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該獎項面向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領域,獲獎者每人將在未來5年內獲得總計300萬元人民幣獎金,並且可以自由支配。
  • 清華大學7位教師9位校友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清華新聞網10月21日電 10月18日,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頒獎儀式在2020世界青年科學家峰會開幕式上舉行,共有100名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獲獎,其中包括10名特別獎。清華大學有7位教師9位校友榮獲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其中1位教師2位校友榮獲特別獎。
  • 7位頂尖科學家獲2018年未來科學大獎,2位是蘭大校友
    9月8日消息,第三屆未來科學大獎頒獎典禮今日在北京舉行,共有7位頂級科學家獲獎。其中,蘭州大學校友周其林、馮小明均獲「2018物質科學大獎」。2018年物質科學獎獲獎人:馬大為 周其林 馮小明獲獎理由:表彰他們在發明新催化劑和新反應方面的創造性貢獻,為合成有機分子,特別是藥物分子提供了新途徑。
  • 我校95屆校友陳興榮獲「科學探索獎」
    陳興個人履歷:1995年7月龍巖僑中畢業;1998年7月 龍巖一中畢業;2002 清華大學化學系畢業;2002-2007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化學博士學位;2007-2010 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2010  加入北京大學;2016年晉升為長聘正教授,研究方向為化學糖生物學;2020
  • 北大八位教師校友在國際數學家大會作邀請報告—新聞—科學網
    在本屆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有12名華人數學家成為邀請報告人,其中8名為北京大學數學學科教師和校友,他們分別是數論方向的張偉,代數幾何方向的許晨陽和惲之瑋,李群方向的何旭華,動力系統方向的尤建功,數值分析和科學計算方向的張平文、湯濤、金石。此次多名北大數學學院教師和校友成為邀請報告人,彰顯了北大數學學科的實力和國際影響力。
  • 諾獎風向標!2021年斯隆研究獎公布,17位華人獲獎!有你的校友嗎?
    Sloan Foundation)公布了2021年獲得斯隆研究獎(Sloan Research Fellowships)的學者名單,128位學者獲此殊榮,華人學者表現依然十分出色,共有17位華人學者獲獎,其中15位學者都曾在中國高校接受本科教育。
  • 實力:清華大學2位教師、9位校友當選2020 IEEE FELLOW,太牛了!
    11月27日,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IEEE)公布了2020年新選會士(Fellow)名單,在282名新選會士中有2位清華大學教師和9位清華校友。
  • 清華大學6位教師8位校友入選2018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
    清華大學6位教師8位校友入選2018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會士(IEEE Fellow)清華新聞網11月23日電 (通訊員 田陽)11月21日,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Th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 「科學探索獎」名單揭曉,駐馬店2位科學家榜上有名!
    2020年「科學探索獎」獲獎名單來啦,來自九大領域的50位科學家獲獎,7位河南籍科學家,魏勇、王二濤、張遠波、魯巍、陳玲玲、羅坤、魏運,榜上有名。其中,魏勇、魯巍是咱駐馬店人!11月14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50位國內科學家攜家眷走過紅毯,聚集在2020年騰訊科學探索獎頒獎典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