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改是民企走出瓶頸必由之路

2020-12-13 美通社

——訪國電遠鵬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左鵬強

編者按:以前曾有這樣一句話:中國的大企業長不了、小企業長不大。尤其是「非公」企業,表現得更為突出。作為對公有制經濟的有益的補充、對GDP的增長、市場經濟的活躍以及國家稅收的增長有著重要貢獻的民營經濟,卻始終面臨來自企業內外的各方面壓力,尤其是在面臨一些高準入門檻的行業中,能生存下來並得以發展的民營企業可謂寥寥。而左鵬強卻恰恰推著國電遠鵬在電力領域「狂奔」了15年,他如何突破企業發展瓶頸、上市融資後如何繼續推進、在新一輪經濟下行壓力下,他又作何應對?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專訪了國電遠鵬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左鵬強。

國電遠鵬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左鵬強

  闊步前行,擇善者而師從

  中國能源報:請問作為能源領域的民營企業,國電遠鵬的瓶頸是什麼時間到來的,又是如何度過的?

  左鵬強:我們是2001年成立的,那是創業初期。進入市場時靠的是送變電產業起家,到目前為止從事了15年的時間。起家的時候就三五個人,第一年的營業收入大約兩三百萬的樣子,後來有一個階段發展特別快,營業收入每年不止一倍的增長。其實現在回想,那個時候也談不上太多創新,成果更多地是源於專注、執著和努力。另外尤為關鍵的一點是:我們在整個發展的過程中選擇了許多導師,學習、聽取方法和經驗。

  我記得非常清楚地是,2001年7月15日,申奧成功的兩天後,當時整個北京都沸騰了,人們紛紛湧上街頭慶祝。那個時候就有個行業中的經驗豐富的從業者告訴我:機會來了!果然,在籌辦奧運活動的過程中,我們拿下的項目為今天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創業七八年後,有個長者給我提點:「民營企業發展是有瓶頸的,制約期大概是三到五年。」可那個時候我們早已經過了三五年,也沒有遇到什麼瓶頸,幹的挺好。關於我當時這個疑問,那位老師指出:「由於創業個體的敬業、努力程度不同,瓶頸期到來的具體時間可能會有所差別,但是瓶頸仍然在。」於是我就向他請教解決之道,他說民營企業的解決方案必經之路就是股改,民營企業可持續發展乃至變成基業最重要的就是股改。但是當時我並沒有形成具體的股改思路。

  2013年,機緣巧合,我認識了協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朱共山先生,當時我給朱共山先生提了一些分布式能源項目上的可行性建議,同樣朱共山也給了我新能源發展的靈感。隨後我產生了通過新能源對社會做出一些貢獻的想法,並且確定了股改的具體思路。在整個創業發展的過程中,正是所有這些我以之為師的人,成就了今天的遠鵬,其中甚至包括修行的禪師,都教會我很多做人、經商的道理。

  2014年確定的有效轉型方向後,緊接著2015年上半年做的論證,7月25號股改啟動,年末掛牌,這為後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同時,我們的送變電業務也從以前的一個區,延伸到了整個四九城,而後河北、天津,繼而輻射到全國十幾個省份。

  不忘初心,文化指引航程

  中國能源報:我們了解到國電遠鵬進入新能源開發領域時間並不長,而進入的方式有不少是選擇了與光伏扶貧相結合。這是出於什麼樣的考慮?

  左鵬強:扶貧項目與我們企業的文化有很大關係,我們的企業文化定義為「大愛文化」,對於回饋社會的項目,企業在不虧損的情況下,我們是非常認可和積極的。

  不忘初心,是一個企業家不能忘記的情懷。 無論做什麼產業,如果忘記了為什麼進入到這個行業,為什麼做這件事,那就將缺少靈魂,變成了單純的買賣人,而如果將初心貫穿始終,那就是在做事業,做對大眾有益的事。

  公司的發展決策過程中第一要素是「善念」,對社會、對人類有益的事,我們多去做。同時,我們考量決策風險的時候都會從三個維度進行考量,那就是道德風險、法律風險和經營風險。這樣的決策我認為就是正確的。所以,我們選擇優先通過光伏扶貧項目進入新能源領域。

  中國能源報:光伏扶貧過程中企業的收益是否有保障?隨著補貼逐年減少,光伏扶貧項目還能否持續下去?

  左鵬強:首先我們對於盈利空間是經過科學計算的。目前在西北地區,每20兆瓦的光伏扶貧項目要帶800戶貧困戶,每戶3000元;河北省則是60兆瓦帶1600戶,每年400多萬扶貧款要到位,通過扶貧辦將收益發到貧困戶手中,這是產業扶貧。

  我們自己還制定了其它的扶貧政策,比如精準扶貧,通過農光互補項目,把當地的貧困戶組織起來到農場打工,通過農業和光伏的複合合作,解決當地的就業問題,保證每月不低於2400元的收入,尤其是無外出務工能力的農民。

  而對於特困戶,我們則採用直捐的方式進行幫扶扶貧。當然除了幫扶扶貧外,其它的扶貧方式都是可以獲得些微利潤的。總體算下來還是值得投入的。

  說到補貼的調整、電價的調整,這也是國家倒逼科技進步的一種手段,近五年間,矽的單價比以前降低了很多,未來還會降多少,都還說不準。但是隨著科技進步,發電率和轉換率將持續提升,光伏發電的成本會逐步下降到與火電持平的程度,實現平價上網。而且上網標杆電價政策比較有利於我們所做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的發展,所以我還是持樂觀態度。

  洞若觀火,逆勢幾成常態

  中國能源報:當前我國經濟發展仍處於「探底期」,民營企業仍面臨著嚴峻的市場環境和生產經營方面的壓力,您是否有所體會?

  左鵬強:我們企業特別奇怪,每次經濟下行的時候都是我們營業收入上升的時候,每次市場環境不好的時候我們的機會就算來了,得抓住這機會,這一方面取決於對市場的洞察力,另一方面也取決於我們的產品品質和服務。

  如果做送變電的傳統行業肯定是受影響,回款會放慢,但我們有效轉型的新能源業務是國家支持的新興產業,加上對氣候環境的改善壓力,我認為這是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契機。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都積極做出了響應,這就是新能源的市場推動價值,我認為中國在經濟下行的情況下,新能源也會作為GDP支撐的一個點,比如光伏裝機十三五規劃是一億千瓦,現在調整為兩億千瓦,包括風能也脫離了過剩產能的序列,這些都是對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的利好。

  另外,我們的品質和服務也是決定我們在逆境中得以發展的重要保障。產品品質是我們的道德底線,無論競爭多麼激烈、業主或流通渠道對利潤如何壓縮,質量是絕對的底線,不能逾越。我們15年間業績從未下滑的原因就是因為我們堅守了這個底線。

所以我對經濟下行並不擔心。公司去年的營業收入是5億多,送變電大約佔3億,其餘都是新能源收益。而今年的營收預期則是去年的4倍,也就是不低於20億,主要增長點就是新能源的裝機。

  中國能源報:上市後,公司的融資渠道拓寬了,國電遠鵬後續有沒有拓展多元業務的打算?

  左鵬強:沒有。我們過去15年的送變電經驗,是把電網的電接入到項目所在地,是一個下載的過程,現在新能源做上傳的過程,業務的技術路線基本相通,出入不太大。新能源是資金密集型產業,類金融業務。目前我們主要做新能源項目的開發,今年6月30日即將併網110mw,風電50mw,今年待核准的約有700MW。

  後續我們將通過融資,實現更多的裝機,把現在開發的項目落實。當然不排除併購的可能,但僅限清潔能源範圍內。短期內也不會涉足與清潔能源無關的項目。未來,我們將會朝著智能電網、智慧能源、風光儲等綜合項目發展,也不排除朝著售電公司的方向發力。因為公司的目標是做清潔能源上下遊產業整合的綜合服務商。

 

相關焦點

  • 觀瀾|山東民企首次跌出民企500強前十,如何走出陣痛期?
    &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觀瀾|山東民企首次跌出民企500強前十,如何走出陣痛期?&nbsp&nbsp&nbsp&nbsp大眾日報·新銳大眾記者報導,8月22日,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發布。
  • 民企發展之路—勇敢走出去 提升靠自己
    民企發展之路—勇敢走出去 提升靠自己 原標題 [民企發展之路—勇敢走出去 提升靠自己]
  • 鼎欣科技完成股改 「新三板」掛牌在即
    鼎欣科技以全新身份召開了2015年度首次股東大會,對本次股改工作做了全面總結,並就下階段企業在「新三板」掛牌上市的重點工作做了重要部署。        上市融資是企業突破發展瓶頸、實現借力發展的有效途徑,更是進一步拓寬企業融資渠道,提高企業競爭和持續盈利能力的有效手段。
  • 破瓶頸,共發展!這些「星期天工程師」讓慈谿民企活起來,強起來!
    破瓶頸,共發展!這些「星期天工程師」讓慈谿民企活起來,強起來!來源|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羅建雲編輯|林七原標題:《破瓶頸,共發展!這些「星期天工程師」讓慈谿民企活起來,強起來!》
  • 萬裡石董事長胡精沛:民企「走出去」要跟隨央企,服務全球
    在「走出去」的精神引領下,1998年,萬裡石登陸美國石材之都埃爾布頓,首創中國石材 「走出去」先例;2003年,即在南非投資設立石材加工廠再次開創中國石材 「走出去辦廠」之先河。緊接著幾年裡,在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等主流國際市場,萬裡石的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華爾街日報就萬裡石事跡曾在亞洲版頭條刊登,驚呼:中國石材來了!2001年,萬裡石聯合國內3家石材企業應對歐盟反傾銷訴訟。
  • 淨因法師:翻譯已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瓶頸
    淨因法師表示,外國的文化走進來需要翻譯,中國當代的學術研究成果和中國的文化走出去,同樣需要翻譯,高質量的翻譯已經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瓶頸。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徐上傑中國文化走出去,無非是儒釋道三家。現在在歐美,佛教是很興盛的。南傳佛教所有經論都被譯成了英文,南傳佛教在西方世界的傳播是非常興盛的,因為它有足夠的材料供人們學習。
  • 高端應用型翻譯人才極度匱乏成「走出去」瓶頸
    原標題:高端應用型翻譯人才極度匱乏成「走出去」瓶頸  高端的應用型翻譯人才在中國極度匱乏,專業翻譯人員不足3萬人,這已經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的瓶頸。  由中國外文局教育培訓中心舉辦的全國高端應用型翻譯人才培養基地項目協作座談會1日在京舉行。
  • S上石化「三高」總經理上任 引發股改猜想
    對此業內人士表示,S上石化總經理更換,基金加倉,再與公司懸而未決的股改聯繫起來,或許是市場再次憧憬S上石化的股改有實質性進展。王治卿接任總經理        昨日S上石化發布公告表示,公司同意戎光道辭去兼任的總經理職務,同時聘任王治卿擔任公司總經理。同時,公司也同意杜重駿辭去副總經理的職務。
  • 中國民企「荒島求生」:為建煉化島,趕走鱷魚、建橋開航線
    恆逸當年走出去,也是有點「迫不得已」——向上遊煉化產業拓展是公司的既定戰略,但一直到了2014年,國家仍然沒有向民企放開煉化項目。民企國企「抱團出海」此前中國企業的海外項目,很多都參照歐美的行業標準。汶萊PMB項目是目前「走出去」的中國石化行業中第一個從設計、採購到製造、施工全部執行中國標準的項目。
  • 廣東美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改未完成的風險提示公告
    廣東美雅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改未完成的風險提示公告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28日 22:59 來源: 來源:  特別提示:由於公司大股東股權轉讓尚仍在報批中,公司有關重組仍在進行中,尚未完成,故公司在未來一周時間是否能披露股改方案存在不確定性,請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一、目前公司非流通股股東股改動議情況  本公司非流通股股東共計22家,由於本公司大股東股權轉讓及公司重組尚未完成,故公司全部非流通股股東均未向本公司董事會提出股改動議。
  • 湘企百強「新秀」 民企何以佔據2/3
    拼技術、拓市場、樹品牌,民企「新秀」有「高招」時值歲末,位於寧鄉高新區的邦普5期項目施工現場,土建工程進入尾聲,預計明年6月可投產,10萬噸廢舊動力電池循環利用產業化擴建項目的光明前景已近在眼前。在阿聯阿治曼成功運營中東第二大中國商品批發集散地的博深實業,是湘企勇闖「一帶一路」的先鋒,現在正在幫助我省更多的產品、企業「走出去」。今年9月,阿治曼中國城獲評首批6個國家級國際營銷服務公告平臺之一,為客戶提供從原材料採購、生產製造與銷售、物流倉儲及全球結算等供應鏈管理綜合服務,幫助一些想做外貿但缺乏經驗或顧慮重重的企業走出國門。
  • 破解民企「經理荒」
    這些現象,成為榆林國企、民企做大做強的一大瓶頸。針對企業發展的難處,榆林市委人才工作領導小組決定,探索建立職業經理人提升教育與評價體系,通過學歷提升、培訓評價、資質認定,培養了一批高素質的職業經理人隊伍和新時代企業家隊伍。
  • 第65批名單僅S大水一家SST縱橫股改嚴介和退出
    本報訊(記者薄繼東)全面股改第65批名單僅有深市1家公司組成。分析人士猜測,伴隨著未股改公司的數量越來越少,滬深證券交易所今後很可能將不再集中公布股改名單。  獨自組隊第65批名單的是S大水(000673),該股沒有同步公布股改預案。
  • 金沙酒業上半年銷售收入10.47億,董事長張道紅:明年啟動股改
    第三是「力度抗疫」,在特殊時期金沙酒業給予經銷商大力支持,助力大家走出困難。 同時,張道紅表示,北京運營中心的成立代表著金沙酒業進軍京津冀市場的決心與真正的開始。運營中心的成立是要加大對市場的投入,實現市場擴容。北京運營中心要成為金沙酒業體驗館的標杆,要成為金沙酒業走向國際的交流平臺;要成為金沙酒業的黨建文化交流中心;要成為京津冀協調發展的指揮平臺。
  • 黃現師:護航民企發展把握好三個"度"
    組建專業團隊,不斷提升護航民企發展的「精度」。該院創新檢察官辦案體制機制,從優化涉民企案件辦案力量、提升辦案質效入手,探索實行「類案專辦」工作模式。在全院擇優選取了素質能力過硬、辦案經驗豐富、精通經濟金融等專業知識的兩名員額檢察官和兩名檢察官助理,組建形成了一支涉民企經濟類犯罪案件專業辦案團隊。
  • 2018年民企很困難,今明兩年會如何?
    過去的2018年,民營企業經歷了比較艱難的一年,一些民企還出現了倒閉現象。因此,很多企業家在問,明後兩年的情況怎樣呢?形勢會發生變化嗎?民企的困難會加劇嗎?  2018年,確實是民企非常艱難的一年,也確實出現了一些民企困難加劇、效益下降、運行艱難的現象,一些民企還被迫倒閉,甚至包括一些具有一定規模的民營企業,也關門的關門,倒閉的倒閉,形勢比較嚴峻。  而從目前的情況以及對明後兩年的形勢判斷來看,應當是喜憂參半,從外部形勢和市場環境來看,民營企業的困難會加劇,矛盾也會進一步爆發。
  • 「民企扶持工程」資源嫁接活動在京舉辦 環保、農業項目獲資本青睞
    活動主要分為「走出去資源嫁接」專場、「軍民融合資源嫁接」專場、「投融資機構對接」專場等,百餘位來自全國的民企負責人參加活動。環球相互貿易平臺創始人姚海濤表示,民企扶持工程主要依託聯辦單位的十大資源,通過主辦常態化系列活動為企業提供七大版塊立體服務:即「走出去資源嫁接」服務、「投融資機構對接」服務、「混合所有制與國企配套對接」服務、「軍民融合」服務、「優化升級」服務、「高端定製」服務、「優進優出新商業」服務。
  • 哪些是民企?有啥區別?
    汪,大家好,我是易哥,多年保險狗,關注我,和你一起走出保險套路!大家在談論一些公司的時候總喜歡分一下國企和民企。對於剩餘的174家保險公司如果是相對國企來說,那他們都是民企。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很多保險公司都是股份制,而這些股東之中有國有資本,也有民營資本。下面易哥就帶大家來探討一下。因為判斷一家企業是國企還是民企?
  • 股改收官 AMC繼續做強主業發揮獨特功能
    下一步,兩家AMC將按照既定路線擇機「引戰—上市」,以股改為契機,轉型為動力,在做大做強不良資產處置主業的同時,向綜合經營的全牌照金融控股集團轉型。在目前我國經濟承壓、不良反彈的背景下,AMC將繼續深耕主業,進一步承擔化解金融風險、盤活存量資產的獨特功能,服務實體經濟,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 國資委:國企和民企不存在誰進誰退的問題
    對此,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今天上午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只是在當前環境下國企和民企的一種正常的市場化行為,是國企和民企互惠共贏的一種的市場選擇,「不存在誰進誰退的問題,更不涉及意識形態。」彭華崗指出,國有資本、國有企業的進和退,都是基於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的市場化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