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12月土木合相水瓶座。
人們說,新時代要來了?
然而,究竟什麼是新時代?人類會迎來哪些「具體」的改變?
古典卜卦佔星師、美國佔星研究協會NCGR的研究總監李·雷曼博士說:「對於較長時期預測的最佳方法是分析土木周期。」
土木周期約240年更替一種四元素(火、土、風、水),這一次,李·雷曼博士會帶領我們從幾百年土木元素的更替史中,一窺人類那些驚心動魄的事件轉變。包括講述一直到現在的風象時代,未來30-40年,我們將發生什麼?
新時代的主角是誰?
社會將發生什麼大事?
經濟會有什麼轉向?
為什麼時代會這樣變化?
這些問題的答案,也許就藏在李·雷曼博士深入研究的「規律」之中!
01
觀察20年土木周期:
預測時代更替
時代更替:一種基本規律
2020年12月21日,木土合相標誌著時代周期從土元素轉變到風元素,那麼等待世界的又將會是什麼呢?
世代更替,是人類進化的自然過程。一個人完整的一生,始於不斷在成長中進化其獨立性,然後經歷身體心智的衰退,最後迎接死亡的過程。
這樣的過程可能會因個體或集體發生的意外事故所中斷,但整體來看,世代的演變進化都是上一代將自己的知識技能傳承給下一代,再隨之被其超越取代。
古今中外,人類通過不同方式奉行著這一演化過程,縱使曾經歷無數機械產業化變革,也無法改變這個最基本的規律。
每20年土木合相:時代預測觀察法
如果要認真研究這些基本規律,我們就需要分析更長的周期,而不是簡單地像給我們的客戶做運勢分析,或對當前政治局勢做年運分析了。
一般來說,對於較長時期預測的最佳方法是分析土木周期。這兩顆行星大約每20年會出現一次合相,而20年正好對應當時社會一個世代的結婚生子,甚至他們還有下下代的傳承。
20年的時間足以實現閱歷和經驗的更替;但若要使一世代活過更長生命周期,超過一個世代本身,20年又過於短暫。
如今,越來越多佔星師分析世代的演變,都是通過觀察冥王星換座。雖然這的確有道理,但冥王星換座的時間並不能對應現實社會中世代演變的時間節點。
再者說,冥王星在不同星座的行運時長並不一樣,這反而增加了分析的複雜性。有道稱並沒有足夠的證據表明,在嬰兒潮時期之前出生的世代,足夠有意識地給自己取一個固定的稱呼。
但自從1980年以來,佔星師們在星圖中看到了一次徹底的大轉變——土木周期發生了元素上的變化,而在19世紀初以來都沒有看到過。
約每240年的元素變化:世代的劇變
土木周期的元素變化,由阿拉伯佔星師阿布瑪薩爾(787-886)定義,並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分析過更早時期的一次變化情況。佔星師們發現,木土合相會在相同的元素上連續性發生,以兩個寬鬆的三分相(120度)方式遞進演變。
事實上,這兩個三分相一般會在225-228度浮動,因為遞進演變不會精準到240度,所以合相會隨著時間的積累,「滑落」到其他元素上去。而這個「滑落」,就是一次元素變化。
四次元素變化會按照火-土-風-水-再回到火這樣循環進行。回到火元素的那次變化會被看成是一次劇烈合相。阿布瑪薩爾認為,這個循環要花960年的時間,每個元素240年。
但合相併不是12個星座都會恰好涉及,因為行星有逆行狀態,而行星運行軌道又是橢圓狀,所以最初估計的每個元素變化會花240年的時間,是不準確的。
表1-1
(距離目前最近的火元素木土合相時期):
書上所記的「960年」木土周期的實際運行年份,此表顯示為三分一體為變化頻次的木土處於火元素的首次合相信息。
從1-1表我們可以看見,最近一次循環回歸在火元素的合相是在1603年。而那時有許多著名佔星師對其做了分析,他們的確認為那次合相是一次劇變。
02
1603年-1821年:
水火土新舊元素交替
新元素的變化:
社會常迎來新政權
阿布瑪薩爾在他的著作《On the Great Conjunction》中詳細地闡述了,行星合相在不同元素上的重要性。
他指出,每個元素中的星座,按照白羊座為首的順序排列,距離最末的是力量最強的,因此射手座是最強的火元素星座,雙魚座是最強的水元素星座,水瓶座和摩羯座分別是最強的風元素和土元素星座。
這種對一個元素中三個星座作力量劃分的理念,在醫療佔星中也有運用。
阿布瑪薩爾在書中確切地寫道,木土周期標誌新時代的開啟,因為木星和土星的合相帶來新秩序。這種開啟究竟對世界有多大程度的影響,取決於這個元素的合相序列要持續多久時間。
所以說,一次巨大的元素變化,標誌著新的宗教和文化的誕生,意味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而僅僅是木土合相就可能意味著一個新政權登上歷史舞臺。不過這些都只是理論上來說,因為我們也知道並不是每20年就會出現新舊政權的更替變化。
但一個新的合相,至少意味著某些新情況的發生,即使它並不一定暗示現實中會有一位新國王登上了王位。那合相出現元素變化又怎麼說呢?這還真的有點複雜。
1603年-1663年:
水元素反覆、火元素入侵
我們縱觀從現代社會形成之初到當前的案例來看,元素變化的木土合相,一般都預示著,社會在真正地適應新元素,也就是新元素相關事物能穩定地紮根於社會大背景之前,出現舊元素事物的反覆。
比如,在水元素向火元素過渡的時期,1603年,第一次木土合相在射手座8度(火),然後是1623年獅子座6度(火),接著1643年雙魚座25度(水)。實際上,第一次火元素的合相序列,是在1663年發生射手座12度的合相時,才真正意義上的穩定下來。
我們發現,25度雙魚座的那次合相,距離白羊座很近。這次由水元素到火元素的演變,正對應一個新朝代的更替。
當時正值木土合相於水元素尾度,英國海軍獲得了全球大範圍的海上管轄權,開始了漫長的伊莉莎白一世統治時期(統治期:1558-1603年)。伊莉莎白一世最後被詹姆士一世打敗(統治期:1603-1625年),此後開啟了新的斯圖亞特王朝統治期。
伊莉莎白一世
伊莉莎白一世的死完美地終結了一個時代,而詹姆士一世開啟新王朝的時間,恰好距離第一次火元素木土合相非常近。他的兒子,查理二世統治期(1625-1649)正好對應第二次木土合相:這次發生在6度獅子座。(火)
查理一世統治結束後,迎來短暫的共和國時代(1649-1660),之後斯圖亞特王朝復闢,查理二世當政。在歐洲封建君主專制將保守主義和專制主義皆嘗試之後,木土合相的火元素時期才真正穩定下來。
許多佔星師也都是英國內戰雙方的當事人,所以當時掀起了許多關於內戰的討論議題。我們從這個時期發現,由於舊元素的反覆,這個序列的木土元素變化明顯意味著某種奇特力量的短暫「入侵」。
因此,理察·埃德林在一本闡述關於這個時期的木土合相劇變的書中,將這樣「入侵」到雙魚座的力量稱為「合相的逆變/退化」。
任何一次元素變化,不管是否劇烈,都會引發社會變化的大氛圍。引用阿布瑪薩爾的話來說,開始勢必帶來結束。在任何一項社會或政治演變過程中,改變必定會出現某些停滯,因為總有一些人會習慣於舊體制帶來的種種好處而抵制新事物的來臨。
火元素轉向土元素:
民生事業的崛起
關於舊元素的反覆,當木土合相從火元素變化到土元素時,也仍然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在火元素變化期,經歷了工業革命,能源的利用率在社會上被大大地提升了。這個時期也被成為啟蒙時代,倡導推理與思考的力量。
就像769年那次,火元素變化發生在代表智慧的宮位,阿拉伯帝國開啟了百年翻譯運動,將希臘等學術典籍翻譯為阿拉伯語,以吸取先進文化遺產。但即使在某些大肆宣揚現實主義的政治環境時期,君主專制也深受推崇。
為應對集權主義,又爆發了美國和法國革命——對應著火元素能量日益衰退階段。人民和君主權力之間的抗衡,以拿破崙發動改革(1793年),最後稱帝(1804年)達到了歷史高潮。1821年拿破崙去世,而那時木土合相恰好逆變回火元素。
接下來,隨著土元素能量的再次確立和穩定,許多民生事業-大壩,運河,防水工程,交通設施等社會公共設施設備,湧入城市視線。
03
1980年-2020年:
土元素到風元素的跨越
土木第一次合風元素:
計算機技術的風靡
第一次木土合相在風元素是1980年。令美國佔星師們驚訝的是,裡根總統是木土合相時期中,第一位被襲擊卻未遇害的總統,這在我另一篇文章裡有寫過。特庫姆塞詛咒(註:詛咒傳聞土木合相風元素上任的總統會遇害)的解除,標誌著大環境已經改變。
在研究了一系列華盛頓木土合相的案例後,我不再相信詛咒了,因為星圖中傳遞的很多關於10宮(代表總統)的訊息,才是著實令人驚嘆。
從其他維度來分析裡根的任期,以及英國同期執政的柴契爾政府,更能夠定義木土從土元素向風元素的轉變。而這些維度在當時卻鮮為人注意。
隨著電腦技術的發展,這些趨勢也日益加速,因為風能量主導的這場革命來自於不斷進步的電腦技術,它將越來越多的人,產品和物流信息統籌帷幄。這些維度上的議題包括:
美國轉變為服務型經濟體制;
通過電腦對交易頻率,消費者購買情況和數據模型等客觀分析為導向的商務交易形式變化;
美國工會的瓦解,其他地區的工會力量興起;
標準化測試和統一資格證等客觀標準評判機製取代個性化評判;
客戶服務規範化;
電腦的廣泛使用,並更加重視以專業客戶信息在內的數據採集;
通過設備監視和電腦追蹤導致的隱私權侵犯,隨之滋生的匿名跟蹤現象;
橫截面數據的產生,可以將人歸於不同子範疇的複雜分類體系;
個人價值被削弱的同時,消費者多樣性的大力倡導;
重視機器人技術的未來價值,並意識到人更需要消費而不是生產。
從土元素到風元素:
從埋頭工作到樂於分享
木土合相的土元素時期有更多金融領域的呈現,包括通過數字去定義工作,比如時間和工資之間,時間和生產力之間成正比關係,人們仍然更重視看得見摸得著,切實存在,可以定義的東西。
在裡根執政的後期,衍生類和風險投資類金融產品,開始比實際生產力更能提供高利潤,此後這類財富價值開始迅猛發展起來。這是描述元素變化的起始過程最為典型的例子。
工作從製作(土元素)轉變到調控(風元素),而所謂的「調控」則是通過雙手,由雙子座代表。關於金錢,新的創意取代了陳舊的觀念,通過網際網路(風元素),觀念的轉變速度非常快(風元素!)。
那些擅長在風元素領域裡創造的人們被垂青了,而仍然從事舊有工業化相關的勞務人員要麼被淘汰,要麼不再能獲得以前同樣多的報酬。
土元素認為工作就是生活的意義。工作能給人們提供食物和每日生計所需的一切。當我們吃喝玩樂時,我們就是在消耗,衣服、鞋子、食物、手機等等。工作本身則是一種榮耀。
相反地,風元素基本上是抽象的概念。在土元素時代,加密(數字)貨幣對人們是沒有什麼吸引力的,但是風元素時代它卻被大力推崇。空氣中的風能移動一切事物,過程可以是悄然無聲地,也可以是狂風暴雨般地,無論怎樣它一定帶來變動。
風元素也代表語言溝通和交流。土元素性寒,不會把交流重點放在不實際的事物上,而風元素喜熱,樂於與他人分享一切。土元素是乾燥的,需要清晰的標準和界定,而風元素是潮溼的,傾向靈活多變地實現目標。
這種亞里斯多德體系中的,冷而幹的特質向熱而溼特質的轉變,是兩大主要元素變化模式中的其中之一,另一種則是從水元素(冷而溼)轉向火元素(熱而幹)。
若要想提煉研究風元素變化,需要記住的是,這是從冷而幹(土元素)向熱而溼(風元素)在轉變——物質特性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這是從實物到抽象概念的轉變。
對了,風元素同樣也掌管那些需要通過空氣循環的事物。航行、遠距離溝通、天氣以及通過空氣傳播的疾病。在抗生素不再有治療效果的時期,空氣傳播的疾病變得尤為嚴重。
1980年-2020年:
巨大的跨越期
關於元素變化最有力的解釋是,它就像是類固醇的世代承接。談論世代的不同和其優先順序已然是說爛了的話題,但要是談論元素變化如何發生,那部分原因是來自於舊時代集體意識的缺失。
每一位出生在20世紀,並在1980年之前的人,都處於木土合相於土元素,而後發生了元素變化。經歷這些變化的歷史時期——包括逆行——告訴了我們1980-2020年是一個巨大的跨越時期。
而我們是如何受其影響的,某種程度上是取決於我們的年齡,如表1-4所示。
表1-4:年齡群體及其分別對應的年份
你多大的時候開始對一個時代有清楚的記憶呢?作為孩子,你生在什麼樣的環境就意味著「那是什麼」。討論一個時代的開始和結束是為了說明,對時代的不同你是有感知的。
木土合相的元素周期,事實上比人的一生來得漫長。但當變化持續超過40年,在即將產生變化的時候,生命就會呈現出某些巨大的張力和挑戰,引導我們去學習和覺察,而那正是我們此刻的處境。
從佔星學角度分析,風元素變化是從1980年開始的。從表1-4所知,20世紀50年代或更早出生的人依舊能很清楚地記得他們「之前」發生的事情。而1970年之後出生的人要麼已經去世,要麼就是太年輕,沒有足夠的人生閱歷去比對新舊時期。
也就是說,大約65%的美國人都太年輕,無法回憶起土元素變化時期發生的事情,這個年輕也取決於將哪個年齡段作為分界點,而這還是按照木土逆行結束之前統計的!
04
風元素時代:
未來30-40年將發生什麼?
為證實我的推測,我詢問了幾個頗有成就的商務人士,他們的星圖裡都有明顯的風元素特質,讓他們來預測未來30-40年將會發生什麼,看看在這個時期什麼才是影響他們的最大挑戰。我特地選擇他們,是因為他們不是佔星師,不會以我們的語言去思考問題。
而以下列出來的內容卻有很多交集部分:
氣候變化;人口流動遷移;社保養老金的提升導致人口減少,隨之帶來的影響;機器人代替人力工作,尤其當/如果工作變得不再是必須,這樣的趨勢可能導致一個家庭結構的變化。
還有一個他們談及的問題,房地產大幅度降價——而這正好對應了土元素事物的貶值。
讓我們一個個地閱讀這些內容吧,你會發現每一項都具有很明顯的風元素特質。
氣候變化:
從「冷土」到「熱風」
氣候變化在1980年並不是什麼神秘的事兒了。事實上,那時候許多生態組織都預測,大肆燃燒化石燃料將會降低全球溫度,因為燃燒過程中會產生煤煙等空氣汙染物,從而影響太陽到地球的能量傳遞。
請留意,我們正在談論一個土元素到風元素的轉變現象:一個降溫的地球就如土元素一般,因為冷是土元素的特質;然而一個升溫的地球更像是風元素,因為熱是風元素特質。
不僅如此,天氣的變化還帶來實際上的風元素特徵,由於空氣循環的增加而導致了愈多的風暴!
人口增減:
風元素的種子引領時代
令我感到驚訝的是,在談論氣候變化的議題時,全球人口的淨增長卻被忽略了。
但這個現象顯而易見:人越多,就需要運用更多的資源。地球是有感知的,即使我們的靈性層面試圖將身體看成一個外在的覆蓋物,而實物地球卻承載了我們的靈魂,人類的繁衍就是體現其載體功能的一大部分。
在資源高度利用的時代,每個人都在對環境施加著巨大的壓力。同時,由於我們要和他人共享同一片天空和土地,互相競爭資源和碳足跡,那麼潛在來說,每個人對其他人也在施加更大的壓力。
1890年左右開始,迎來了土元素的後半時期,這時候科技社會發展,緊接著出現人口大爆發。到了20世紀70年代,科技創新和人口增漲速度變得時快時慢。緩慢的人口增長到20世紀中葉才到達峰值,而這時候舊有的「工業化」社會氛圍已轉變為人口負增長態勢。
「嬰兒潮世代(1946-1964年人口生育高峰期)是土元素周期的產物,而千禧世代(1981-1996年出生的人)卻是風元素的種子,X世代( 未知世代,1965年-1980年代出生的人)恰處於過渡期。」
但這並沒什麼錯,風元素會解決這個問題的。理智的、非主觀的解決方案其實特別簡單:只要嬰兒潮世代將引領時代的接力棒,交給人口比例最大的千禧世代,人口等式就平衡了。但嬰兒潮世代仍可能會參與民意投票。
在千禧世代成為最大的投票群體時,是否縮減社會福利類項目的唯一爭論點是:嬰兒潮世代很大一部分貧困人群會花費國家更多開支。在這個等式出現轉折之時,法律也將會出現明顯的改變,除非X世代選擇和嬰兒潮世代聯合起來。
人口等式其實還有另一邊,因為很簡單呀,年長者不會再生育繁衍,所以也不會增加人口了。在土元素的末尾時期,人口增速出現了急劇下降。
由於新冠病毒的大肆猖獗,我們更意識到傳染疾病的風險,它也是到目前為止並未被人們所意識到的,影響生育繁殖下降的因素之一,因為大家都知道發熱會影響精子產量。通常,這些改變可能只影響精子幾個月的時間,但也有可能持續很多年。
人口遷移:風傳播種子
風傳播種子。遠古時代,人們離開家,尋找食物、伴侶或更好的居住環境。一個地區的災難,不管是氣候異常、瘟疫、資源短缺或是戰爭,都會導致大規模人口遷移。因此,人口遷移和風元素時期的其他問題:氣候變化和人口過剩問題相互影響著。
然而,人口遷徙本身也經歷了許多曲折。研究表明,當來自同樣地域的群族一起遷移進入一個全新的社會,便會帶來後代的多樣性。
據說,如果老地方和新地方的人都有著共同的宗教信仰或來自同一種族,這個演變將會更快。但過去20年大部分的移民都有著許多的不同,這也加劇了移民雙方關係的緊張。
所以哪一種元素會更擅長整合呢?土還是風?至少在美國,更多阻礙移民融入的是嬰兒潮世代,年輕一代好很多。那麼土元素會如何看待移民現象呢?通過資源。
如果你在思考人們移民到美國的原因,在火元素時期,答案會是宗教、哲學和經濟;而土元素時期,則是希望得到更好的物質生活。
風元素時期的移民者可能會為一些比較原始的理由,饑荒、戰爭,以及氣候變化(事實上,它也並不全是近幾年才出現的現象),我們也可以預想,由於氣候導致的人口遷移將會越來越頻繁。
機器人代替人類?
讓我們追溯到1980年,桌上型電腦必須通過主機才能運行,接下來則是小型計算機的普及。網際網路在數碼時代之前已然存在,只是以一個更為原始初級的狀態。
但即便如此,無論是科幻小說裡的故事還是各大院校裡的研究,都充分說明,人們已意識到未來計算機潛能將超越一切。
同時,人工智慧會成為未來工作的執行者。人工智慧的價值在於它可以重複性作業,完美地完成一天24小時,一周7天,一年365天的工作負荷。
瑞士早就在討論最低工資保障問題(低保):這在風元素變化時期將會是個重要議題。如果機器人工作得更快,更有效率還比人類勞動力廉價,那為什麼不讓人類直接去吃喝玩樂?
元素轉變到風後,我們會重新思考工作的概念,人工智慧或會替代人工,而變得更加富有生產力。那如果機器人來工作,我們人做什麼呢?進入「服務型經濟」時代。
服務型經濟的發展
從土元素到風元素的轉變,意味著金融系統完全以風元素的方式呈現:衍生品、利潤,以及所有的理財工具都以「實際」資金開始,進而通過買賣利潤份額來實現增值。財富種類從單一的黃金,演變得更加多樣分散。
經濟學家羅伯特·J·戈登的書裡詳細記錄了科技的變化,如何顯著地影響了經濟增長態勢。戈登的這些數據和我們現代人認為的內容並不一致。為此他解釋道——因為這些增長基本是來自於小部分的行業:計算機和娛樂休閒領域。(服務型經濟領域)
據戈登介紹,娛樂休閒業,在風元素時期會保持創新變革,不管是音樂還是視頻,都只是另一個數據流——另一個風元素概念。
服務型經濟的薪資相對較低,而在未來,當機器人代替人工後,也會引發人們思考,是否製造業的高收入現象要再度成為現實。
我也做一下補充,因為經濟逐步向可持續性消費在轉變,人們也逐漸適應了氣候變化,所以至少現在社會有些微的繁榮態勢。科技是為土元素服務的,因為土元素總是樂於改良方式來解決問題。
那麼風元素呢?風元素不需要實質上的基礎,事物本身只是個起點,不能成為一切存在發展的骨架。
表1-3:1940-2060,木土元素從土元素到風元素
但是,在土-風新舊元素交替時,也往往會出現舊有土元素的反覆。
土元素落下帷幕的時期,出現其相關盈利渠道的逆勢猛增也並不奇怪。2008年的經濟蕭條期出現許多財富和房地產的轉移變化,大約有30%的實際財富發生了轉移,這些財富本質上都是從土元素時期建立起來的。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才是真正導致財富兩極分化的原因。
因此,我們看到,在土元素的末尾階段,財富的增長在新舊時期達到了最高點。
05
新舊交替的當下:
拒絕改變?還是擁抱變化?
舊元素反覆:適應新事物
想想過去人們有限的壽命,我們可以肯定地說,行星逆行的存在也提供了一個機會,讓人們幾乎徹底地擺脫新元素,重返舊元素「運作」的社會時期,像舊元素還是正常有序存在一般去習慣和重溫它。
這也為木土逆行提供了充分的解釋了。如果我們假定,每一次變化為即將來臨的元素特質的呈現提供了新的「挑戰」,那麼它的最初到來就已讓人們感知到了什麼是「物是人非」。然後舊元素逆回來,人們卻不知道如何去面對和處理了。
在逆行期,人們會缺少在元素變化期時擁有的,對新事物的感知力。但是,那些一直在為改變而奮戰的人會意識到,他們終將是正確的——那些新事物將很快恢復,成為社會的「常態」。
在新時期我們所做的每一個嘗試,證明了有些人是擁抱變化的,而另一些會拒絕它。20年的光景必將會抹去許多分歧,至少到目前為止是這樣。那些拒絕改變,卻在逆行之前倖存下來的人們會變得比以往更加懷舊,認為所有事情還會回到從前。
而與此同時,那些擁抱改變的人們反而會因這過去的20年就這麼被時代所拋棄,而倍感迷惑。
土木逆行期:
懷舊,不如迎面新挑戰
懷舊,在元素變化或木土逆行期會很明顯。在元素變化期出現首次合相時,我們會很準確地感知到大局勢發生了變化——而這就讓一些人開始懷舊。在逆行期,懷舊會體現在,人們會幻想過去的日子還能回來,新來的「妖怪」永遠只能困在阿拉丁的神燈裡。
但事實上,時過境遷。逆行只不過是舊有價值的影子,一部早已被時代拋棄的啞劇,一副格言的插圖在形象地告誡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它會消散在空氣裡——但也要花20年,讓人們有足夠的時間從幻滅中清醒,但也可能製造出更大的混亂,等待新時期來收拾殘局。
從積極層面來說,經歷逆行後,新事物反而可能更順利前行,使整個社會形成一種全新的共識和團結——至少在一段時間內。這樣一來,舊事物的支持者會受挫地敗下陣來。
但是,在美國競選總統的現階段,許多老一輩美國公民仍相當執著於舊有觀念,這也充分地說明,即將到來的元素變化暴露了人們固執而又恐懼的內心世界。不過,他們最多也只有幾年的時間去抵抗時代的洪流—但或許他們覺得必須要試一試。
也許,對於目前社會上的四分五裂,我們能盼來一些解決之道。事實上,分裂本身就是元素變化期的一種特徵。未來是找到解決之道,或是會招致更大的危機,我們拭目以待。
從佔星角度來說,我們要開始理清許多水瓶座的奧秘了。
隨著即將來臨的木土進入水瓶座,幾年後冥王星也會進入這裡,我們將會更清楚地了解,未來是一個土星統治的世界,還是水瓶座引領的時代。火、土、風、水—時間的變化,必如元素規律一般井然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