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我所欲也,錢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那就,舍錢、賒錢、借錢都要買!買!買!為什麼你會花大價錢買新鞋,為什麼你要換新款手機,為什麼寧願月初「剁手」月末「吃土」呢?很可能你是被廣告洗腦了!而且廣告越來越懂「讀心術」,你錢包的抵抗力,只怕會越來越弱!
「讀心術」常出現在電影裡,生活中也有人會,比如劉亦菲……
當然,這只是表演。不過,也別認為「讀心術」很玄幻,其實它就在你我身邊。這塊共享單車的廣告牌看上去很普通,其實,它能準確地預測你想去的地點,吸引不少人來體驗……
網友:共享單車改行玩佔卜了嗎?我真要「膜拜」了!
網友:下次麻煩告訴我彩票碼號吧!
上頭的內容不是瞎猜的,是基於物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分析得到的結果!廣告界的「讀心術」越來越厲害,一半是「黑科技」產品的功勞。比如VR眼鏡能做「眼球跟蹤」,專家根據視線停留時間,就可以摸清一個人的興趣點。
又比如,「皮膚電反應裝置」能讀取人出汗數據;有種感應器,還能讀取人類大腦活動!在測試新產品時,商家就能根據數據,迅速找到最吸引人的賣點。研究還顯示,購買決策由理性和情感雙重因素決定,廣告完全按照你喜歡的方式來,自然事半功倍。某手錶廣告樹了個廣告牌,讓帥哥能根據路人身份,實時互動,效果很好……
目前,不少大公司也投入這行業,比如,百度推出讀心廣告系統,不同人在同一個屏幕前,將看到不同內容……
臉書計劃讓用戶通過想法輸入文字……
狂人馬斯克計劃將可植入大腦的設備直接連接電腦。有了黑科技,將來,商家真會成為你肚子裡的蛔蟲!
短秀菌:打開網頁,每一條推薦都讓我扎心。比如「這條夾克你一定要看,穿上它都能找到女朋友了呢」,它怎麼知道我單身?再比如「增高鞋墊,讓你告別低人一等」,天吶,它怎麼知道我矮,還有這條,「再不買就沒機會了,20塊錢的T恤讓你穿著都能笑醒」。它,它怎麼知道我窮。開個玩笑!這還不是根據你平時的搜索記錄來推算的?廣告再好也要看療效,商家不能「繡花枕頭稻草心——肚裡沒好貨」,消費者呢,也別「番薯腦殼檀木心——不靈通」,讀懂商家的套路,你就能……你還能怎樣,還不是得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