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頻繁咬嘴唇,父母打罵都沒有用,其實這樣做更有效

2020-12-20 佑佑兜兜媽媽育兒經

我是佑佑兜兜媽媽,今天跟大家講一講,寶寶頻繁咬嘴唇的一個問題。

這個問題其實是來自於一個媽媽的求助,也就是她的寶寶如今是一周七個月的樣子,寶寶頻繁的咬嘴唇已經有半年時間,打罵都用上了,可沒有一點效果,還是喜歡咬嘴唇。

這看起來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其實並不然,這只是一個孩子遲到的口腔敏感期而已。

我們都知道,孩子出生沒有多久,他就會出現用嘴巴吐泡泡,或者是有一個條件反射的吸吮動作,包括後面的吸吮手指頭一系列的表現,這個時候剛好是他用口和手去感覺事物的過程。

可正好那一段時間,父母會覺得孩子頻繁的吃手,不太衛生,或者用保護手套把孩子的手給保護起來,制止了寶寶的舉動。

那麼,在生長的這段時間,一個正常的口腔發育被幹預了,以至於孩子慢慢的長大之後,這個遲到的口腔敏感期就再次進行了。

並且被遲到的口腔敏感期,如果還沒有順利的度過,等孩子長大之後,有可能到了四五歲、十幾歲還會出現咬嘴唇、啃手指的習慣。

當面對孩子身上出現這樣的問題,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有一個科學的看待,避免用打罵的方式去對待孩子身上出現的這些問題,因為這是一個非常正常的現象。

說到怎麼幹預的,下面是我給父母的幾點建議:

一、父母調整好心態

雖然這只是一個孩子咬嘴唇的事情,但是不管涉及孩子身上出現的任何問題,父母都是要調整好自己的一個心態。

上面也說到了,孩子頻繁咬嘴唇已經發生了半年的時間,但是按照道理半年時間結束了,孩子口腔敏感期本應該能夠得到緩解和過渡。

可正由於父母的一個打罵,讓這個舉動繼續在進行,因此,你在不清楚原因的時候,越是制止孩子,那麼孩子越是不會聽你的。

尤其孩子比較小又不會表達,或者有自我意識的時候,溝通這一塊是起不到任何效果,包括打罵的方式也是,更會加重惡化這個問題,甚至會傷到彼此的親子感情。

那麼,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父母放鬆心態,儘量做到共情,也就是先理解孩子這一現象的發生,再去了解事情發生的根源在哪裡。

二、適當的引導孩子

(1)不要幹預他,給孩子時間

孩子出現咬嘴唇的情況,不要去幹預她,越是幹預,她越是會反抗和繼續。

就像有一些孩子,想要一個玩具的時候,他在地上撒潑不起來,你不去管他,他自然就會爬起來是一樣的道理。

且一般來說,孩子到了2歲左右,這個情況都會慢慢的去緩解,不過前提是父母不要多加幹預。

(2)儘量讓孩子的嘴巴「不得空」

所謂的嘴巴「不得空」,可以在孩子有出現啃嘴巴的時候,給她拿一點愛吃的水果或者是小零食,去減少孩子頻繁咬嘴巴的頻率。

或者是提供更多軟硬不同的食物,讓孩子充分感受到牙齒、嘴巴在吃不同食物的時候,口腔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3)多帶孩子,一起進行親子互動或者是戶外遊玩

其實我們都會發現兩歲左右的寶寶,他不只有一個咬嘴巴,還有喜歡咬各種玩具、咬鞋子、咬桌子、咬人的一個問題。

但是你會發現,當和孩子做親子互動的時候,他不會出現這樣的行為,因為他的注意力根本就沒有集中在那個上面,也就是他的注意力被分散了。

簡單來說,孩子正是因為沒有事情可做太閒的,不信,你把你的孩子帶到遊樂場去玩一圈,你就會發現孩子去玩的時候,根本就會忘記啃嘴巴、啃手指頭這個事情,哪怕會有出現,出現的次數也不會很高。

所以說適當的帶孩子出去玩,和其他小朋友交流,有效的一個親子互動也是能夠減少孩子這樣情況的發生。

三、帶孩子上醫院檢查

如果父母擔心,那麼可以把孩子帶到醫院去檢查一下,因為不確定孩子是不是因為身體缺少某些元素造成的一個咬嘴唇或咬其他東西的現象。

另外一歲多到兩歲的孩子正處於一個長牙齒的階段,長牙齒都會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覺,也有可能是這樣的原因造成孩子喜歡去咬其他東西去緩解牙齒出牙的疼痛。

佑佑兜兜媽媽的總結

我家的大寶在這個兩歲的時候,出現最多的行為就是喜歡咬指甲,那個時候他的指甲都是不需要剪的,他都直接把十個指甲都給咬掉了。

在他那個時候,我只要他把手洗乾淨了,別把指甲吃到肚子裡面就好,到現在他5歲了,這個情況基本上就沒有了,也就是已經順利的度過了一個口腔敏感期。

因此,我也想告訴其他的父母,孩子不管是咬嘴巴、咬指甲、咬東西、咬人,這都是在孩子發育的過程中一個很正常的現象。

父母不必過於焦慮,不要去命令孩子立刻改掉這個問題,因為你不去幹預她,他自然也會好的,只是時間長短不一而已。

當然,要想讓孩子順利的度過,不止時間,還需要父母更多的陪伴和愛,還有學習,學習之後,我們才會更加的懂我們的孩子。

最後,希望我們的父母能正確看待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任何「問題」,也希望我們的孩子都能順利度過口腔敏感期的延期。

相關焦點

  • 孩子犯錯時,父母打罵沒有用,這樣做更有效
    當孩子上學時沒有動力學習,只想著搗亂,想引起父母的注意,所以,一些孩子為了能夠讓父母引起注意,在學校就不會斷的搗亂。特別是在青春期的時候,父母如果還一味的壓迫孩子不願意做的事情的話,那就會很危險,在學校就是一個學習的地方,學習的時間已經很緊迫了,一點自由的時間都沒有的話就會讓孩子變得特別的壓抑,當孩子一旦爆發出來,就會變得特別的叛逆。
  • 寶寶咬嘴唇危害多,改掉這個壞習慣,媽媽不妨這樣做!
    寶寶經常咬嘴唇的原因1、沒有安全感大多數寶寶經常性咬嘴唇,都是由於安全感不足。2、寂寞無聊也有一些寶寶是由於寂寞、無聊、沒有事幹、缺少陪伴,所以才會通過咬嘴唇的下意識行為來尋求慰藉。3、吮吸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寶寶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常常會通過咬玩具、咬衣服、吃手指等小動作來滿足自己的探索欲望,如果這個時候媽媽阻止了他的這些行為,寶寶就有可能會通過咬嘴唇的方式來代替前面的幾種行為。
  • 寶寶咬嘴唇危害竟然這麼大!想矯正,這樣做
    寶寶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如果總是出現咬嘴唇行為,可能會帶來一系列的口腔問題: 長時間習慣性咬上唇可導致下頜過度前伸,出現前牙反頜; 長時間習慣性咬下唇可導致上面的門牙向唇側傾斜、牙縫過大,同時表現為上牙前凸、下頜後縮、上唇短而厚
  • 寶寶總啃指甲、吃手、咬嘴唇,如何幹預?
    口腔敏感期孩子在學會用手探索世界之前,處在「口腔敏感期」,口腔是他們用來探索的工具。比如我們可能觀察到寶寶最近經常爬來爬去,碰到什麼都放嘴裡啃啃,塞不進嘴的也至少要舔舔才罷休,這就是口欲期/口腔敏感期的表現。
  • 父母用這4個策略應對,比打罵更有效
    尤其是處於口腔敏感期的孩子,什麼東西都會放進嘴裡嘗一嘗,咬自己的手,甚至是咬別人,這都是處於口腔敏感期階段孩子的表現。,看不到動畫畫面的寶寶,便開始情緒激動地在媽媽手臂上咬了一口,都咬出了血印。孩子咬人的原因千萬種,不管是出於何種原因,對於別人來說都是一種冒犯與傷害,不利於孩子自身的成長以及和他人之間關係的建立,父母平時要多留意孩子,找出原因,合理引導。二、孩子愛咬人,父母可以這樣子做1.
  • 寶寶經常咬嘴唇會有哪些危害?
    寶寶出現經常咬嘴唇的原因有哪些?當寶寶感到寂寞無聊時,寶寶就喜歡不由自主的咬嘴唇,這也是寶寶緩解無聊的一種方法。再一種原因和寶寶口欲期是有關係的,一般寶寶大一些了就會緩解,不需要特殊幹預的。還有就是,當寶寶缺乏安全感時,或者是寶寶吮吸的要求沒有滿足時,寶寶長牙時也會出現咬嘴唇的。總而言之,寶寶咬嘴唇屬於壞習慣的,需要及時的幹預糾正。那當寶寶出現咬嘴唇時,需要怎樣糾正呢?
  • 孩子磨蹭多半是家長的原因,打罵並沒有用,用這五個妙招更有效
    導讀:孩子磨蹭多半是家長的原因,打罵並沒有用,用這五個妙招更有效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磨蹭多半是家長的原因,打罵並沒有用,用這五個妙招更有效!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寶寶總是咬指頭?千萬別硬阻止,家長這樣做更有效
    寶寶總是喜歡咬手指頭,只要他看見的東西他都要放嘴裡嘗嘗,這種行為可謂是讓很多媽媽很苦惱,擔心這樣不衛生,會讓寶寶生病。那麼寶寶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這是寶寶正在學習接受這個世界的方式,為了滿足他的認知欲望,只能通過嘴巴來探索這個世界。
  • 寶寶愛咬嘴唇易長殘!5招讓他戒除這個壞習慣
    寶寶經常咬嘴唇的危害1、影響寶寶的咀嚼能力。2、給寶寶帶來一系列口腔問題。3、導致寶寶出牙後牙列不整齊,影響美觀。寶寶經常咬嘴唇的原因1、沒有安全感大多數寶寶經常性咬嘴唇,都是由於安全感不足。2、寂寞無聊也有一些寶寶是由於寂寞、無聊、沒有事幹、缺少陪伴,所以才會通過咬嘴唇的下意識行為來尋求慰藉。
  • 周杰的咬嘴唇,趙又廷的咬嘴唇,張翰的咬嘴唇,都比不上他的……
    周杰的咬嘴唇那時候的紫薇也是好清純呀!趙又廷的咬嘴唇接著二人鬧情緒,又一個壁咚,關鍵是男友力超級強的咬嘴唇,小編記得當時彈幕全都炸屏了!可見大家看到一個吻是有多不淡定!單身狗太多,簡直就是暴擊!趙又廷的咬嘴唇在河邊誤會白淺要跳河時,直接變身,一個迴旋就把喜歡的人抱在懷裡吻!也是沒誰了!呵呵,看彈幕飄過,有的小夥伴說同一個咬嘴唇的鏡頭已經回放了好幾遍,仍然看不夠!
  • 寶寶睡前「又摸又咬」,三步安全有效制止
    最近群裡總有媽媽問:「我家寶寶每天睡覺前一定要摸著我的臉才能睡著,不讓摸,她就會大哭,怎麼都不睡,這是啥情況?」「我家寶寶每次睡覺前要麼摳著我脖子,要麼拽著我耳洞,不讓摳就不睡,怎麼說都不聽!」「我家娃是非得咬著被子一角,嘗試了很多方法沒用,你們家的娃會這樣嗎?」
  • @家長 寶寶嘴唇乾裂、起皮,這麼做能改變
    嘴唇起皮、裂口、乾乾的……冬季天冷乾燥,寶寶嘴唇乾裂問題讓寶媽們煩惱不已,這該怎麼辦?快來跟隨記者一起來聽聽專家怎麼說。長春市兒童醫院兒童保健中心主任李亞介紹說,嘴唇屬於黏膜組織,角質層相對較薄,分泌的皮脂相對較少,比皮膚更加薄弱,也更容易受到損傷。所以,天氣乾燥時,嘴唇容易乾裂、起皮。
  • 4個月後的寶寶見啥咬啥,5種情況下愛咬人,爸媽找到根源這樣處理
    她見老公也不會真的咬疼寶寶,是因為太愛寶寶了才會這樣做,就沒有制止他的行為。漸漸地,小傢伙也會和爸爸「互動」了,尤其是寶爸抱著他的時候,他就會抓起爸爸的手指放在嘴裡咬,或者在爸爸的胳膊上去啃一啃。在寶寶沒出牙時,也不會咬疼爸爸,但寶寶長到4個月開始出牙,到6個月時,已經能在寶爸的胳膊上留下深深的牙印了。就在前幾天,小瑞瑞被爸爸帶了一天,這一天中竟然咬了爸爸5次。寶媽就有點焦慮了,這麼小的孩子咬人,打罵顯然不是最好的方法,但是不管不顧任其發展,又怕再長大一些,變得更難以改正。
  • 孩子愛咬嘴唇不是可愛 或引起錯頜畸形
    愛咬嘴唇或需要反思親子關係既然這些不良習慣會給寶寶的容顏大打折扣,那麼,當孩子出現咬唇等不良習慣時,家長該如何糾正他們呢?黃群分析,其實,孩子愛咬嘴唇,可能與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有關:一方面是孩子感到不安或寂寞,於是通過咬唇的無意識動作來尋求慰藉。對於孩子的這種成長過程中的需求,爸爸媽媽也不用過於擔心,需要做的是,多點給予孩子愛的撫摸。
  • @家長 寶寶嘴唇乾裂、起皮,這麼做能改變
    嘴唇起皮、裂口、乾乾的……冬季天冷乾燥,寶寶嘴唇乾裂問題讓寶媽們煩惱不已,這該怎麼辦?快來跟隨記者一起來聽聽專家怎麼說。長春市兒童醫院兒童保健中心主任李亞介紹說,嘴唇屬於黏膜組織,角質層相對較薄,分泌的皮脂相對較少,比皮膚更加薄弱,也更容易受到損傷。所以,天氣乾燥時,嘴唇容易乾裂、起皮。這些情況容易引起嘴唇乾裂營養因素,缺乏維生素,尤其是缺乏B族維生素。
  • 童年,那些在父母打罵中長大的孩子
    因為弱小的孩子沒有能力與強勢的父母對抗,不得不被迫的無奈的接受來自父母給予的一切。而這樣做對父母來說即維護了自己的權威,又是對不聽話的孩子最簡單、最有效、最省心的管教方式。這種管教方式對有些調皮的孩子也許有些作用,但是什麼事情都得有個度,打罵孩子也一樣。適度的打罵對那些調皮搗蛋的孩子能起到威懾的作用,過度的打罵對孩子的成長和身心健康無疑是不利的。
  • 孩子總是用哭鬧「威脅」父母,父母這樣做比妥協、發脾氣更有效
    有孩子的家庭父母都會有這樣的煩惱——孩子經常哭。只要是孩子不高興了就會用哭表達情緒,餓了會哭、生病了會哭、沒睡醒會哭……這是在孩子剛剛幾個月時的狀態,但是有些孩子已經過了這樣的年齡段了,還是會經常通過哭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意,而這時的「哭」就帶有了某些目的性,用哭來「威脅」父母。
  • 3歲孩子頻繁咬手咬玩具,原來只是口欲期在作祟
    她們覺得很不解的是,孩子為什麼會有流口水、或者是把手的整個拳頭放到嘴巴裡去吃的現象,還有孩子明明已經3歲了,為什麼這一段時間開始有咬指甲、咬玩具、咬人、用手去打自己的嘴唇、把五個手指頭輪番放進嘴裡去吸吮的狀況發生。
  • 父母善用「暗示效應」,比打罵更有效
    小斌在他父母看來就是一個有著「多動症」的小孩子,讓他多坐一會,他都渾身覺得難受。每次寫作業,孩子最多就是只能集中精力做上10分鐘,有的是時候十分鐘還沒有到,孩子就已經想要跑出去玩了。同時他們還會用自己的方式來看待這個世界,如果孩子這時存在一些什麼缺陷,或者某個方面不是做得很好,孩子很容易就會對自己有偏見,陷入自卑的心態當中。父母的打罵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不完美的,不受父母喜歡,他們會把自己看成是一個沒人喜歡的小孩,內心就會變得自卑。
  • 愛咬指甲的寶寶是病還是缺少愛?育兒師這樣說
    思睿媽媽最近和我說:她發現自己3歲的女兒總是愛咬自己的手指甲,而且很頻繁,指甲咬的都快咬到肉了。自己每次看到後都會和寶寶說不許咬,到了後來就是嚴厲批評,可是孩子就是不改啊。孩子咬指甲是病嗎?別說孩子了,我還看到很多大人也有愛咬指甲的毛病,這種習慣就是小時候家長沒有糾正的結果。孩子咬指甲原因主要有三種,一是身體缺乏某種微量元素;二是寶寶存在某種心理疾病;還有一種是性格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