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技術正在加速文旅融合進度。1月8日,在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蘇州峰會上,騰訊文旅攜手文旅客戶、合作夥伴,深度解讀數位技術如何加速重構文化和旅遊產業新格局,利用科技來激活傳統文化和旅遊資源的新產業運營模式,也正在成為行業新趨勢。
(騰訊文旅業務副總裁宋可心發表演講)
2019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提出「促進文化、旅遊與現代技術相互融合,發展新一代沉浸式體驗型文化和旅遊消費內容」等措施。
在這樣的背景下,騰訊文旅以客戶為核心,基於微信、QQ等產品,以及海量C端用戶觸達能力,並依靠支付、安全、文化等經驗優勢,將消費網際網路所積累的能力向產業網際網路輸送,助力文旅深度融合以及數位化發展。騰訊文旅在河南的文創項目,就是很好的例證,為全國「以文促旅」的創新模式發展打造了河南範本。
2019年,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洛陽市人民政府聯合騰訊舉辦了牡丹獎·全球文化創意設計大賽,鼓勵參賽者圍繞洛陽文旅IP展開創作,並利用騰訊技術+創意實現多維展示,最終徵集到1.6萬幅作品,累計獲得7.36億曝光量,提升了河南文旅品牌在年輕群體與主要消費群體之間的品牌美譽度。
除此之外,河南省文旅廳又聯合開封市政府以及黃河流域鞏義、新鄭、孟津、汝州、寶豐、溫縣、禹州、澠池八縣(市)再度與騰訊公司聚焦沿黃1市8縣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發起 「老家河南 黃河之禮」2020國際文旅創意設計季活動,通過搭建「老家河南黃河之禮」非遺數字館官方微信小程序、發起「宋詞中國·世界開封」原創音樂大賽、QQ非遺太極拳表情包、QQ非遺手辦、黃河非遺文創禮物、微視短視頻精品欄目、華服秀等多元文旅創意活動。
一方面,讓更多人深入了解並主動弘揚、傳承和保護黃河文化;另一方面,則通過注入科技、時尚等新元素,數位化、系統化梳理並激活以非遺、文化遺產為代表的文化資源,助力黃河文化帶數字文化建設,將其轉化為可體驗、可消費的產品,從而帶動河南縣域的旅遊業和經濟發展。
實際上,在文旅領域,騰訊已有多年的經驗沉澱,並摸索出一套成熟的數位化運營模式,通過「7合1」的生態服務戰略,圍繞包括解決方案、產品、產業運營、產業生態等提供七大維度的服務,從而打造文旅產業「建設+運營」的生態圈。目前,騰訊在政府文旅、商旅會展、智慧景區、主題樂園四個核心服務領域,已打造了上百個標杆案例。
例如,此前騰訊文旅聯合雲南省,合作落地的「一部手機遊雲南」項目,則以旅遊為切入點,充分發揮了騰訊在雲計算、大數據等方面的技術能力,通過「遊雲南」App、微信公眾號和微信小程序等,覆蓋了遊客在雲南旅遊前、中、後全流程的各項需求,推動雲南旅遊產業的全面轉型升級,同時引領了全國「一機遊」模式創新發展。
此外,騰訊文旅還憑藉多年的產業實踐,為全國首個「上雲」的國家溼地公園——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提供數位化的解決方案,利用科技進一步加強溼地的檢測和保護;與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達成合作,融合落地數字博物館、智慧景區,打造了「數字大佛」全域旅遊示範區。
數位化時代,數位技術在文旅產業的滲透與運用,不僅加快了文化與旅遊產業之間的融合,也對雙方的融合方式、路徑、模式等多個方面帶來了重要的變革。河南文創項目是騰訊文旅以「文化」為切入點展開的全新的文旅產業升級模式的探索與項目的落地實踐,從另一個角度和創新的思維方式,為文化和旅遊產業的深度融合以及數位化升級發展提供了典型示範。
未來,騰訊文旅也將持續發揮自身技術和生態優勢,以及項目落地經驗,不斷探索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模式,開拓文旅產業發展的新空間。幫助更多省市地方進一步激活和創造文旅產品資源,為遊客和用戶提供更加安全、便利和舒適的品質化服務,從而促進文旅產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