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後仍持續緩解!「K藥」有望一線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

2020-12-20 健康一線視頻網

近日,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建議批准「K藥」帕博利珠單抗(商品名:可瑞達)新適應症,用於一線治療轉移性微衛星不穩定性高(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型(dMMR)的結直腸癌成年患者。如果順利,有望在2021年一季度做出審查決定。

▌結直腸癌,80%以上發現就是中晚期   結直腸癌是中國及全球第三大癌症,也是癌症相關死亡的第二大常見原因,好發於45歲以上人群。   結腸直腸部位的癌變通常需要經過「腸息肉→腺瘤→腸癌」的發展過程,發病機制相對明確。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因此,我國大多數結直腸癌患者在確診時已是中晚期。   但其實,只要注意篩查,及時發現並切除息肉,就能阻斷癌變,只需定期複查即可。   好醫友醫療網腫瘤專家麥可·卡斯楚(Michael Castro)博士(曾多次獲評「美國頂尖醫生」)指出,早期發現結直腸癌,通過手術+輔助化療,患者五年生存率高達90%以上;更早期的息肉甚至可以通過內鏡直接「消滅」,治癒率甚至可達100%;而晚期結直腸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則比較不理想。   如今,對於晚期結直腸癌,治療手段也有了較大進步。Castro博士介紹,結直腸癌主要治療手段包括:手術、化療、放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   而MSI和MMR就像駐在身體裡面的「修復師」,專門負責DNA的錯誤修復。這些基因一旦發生突變,DNA複製中的錯誤無法得到及時修復,癌細胞更容易致癌突變。   大約5%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攜帶MSI-H或dMMR,目前這類患者的標準治療方案是化療,但往往對常規化療不敏感。   不過,MSI-H和dMMR腫瘤由於細胞中DNA修復機制的異常,導致其基因組中攜帶大量基因突變,使這些腫瘤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更為敏感。   ▌「K藥」:已獲批治療20多種癌症   帕博利珠單抗主要是通過增強人體免疫系統來幫助發現並抵抗腫瘤細胞。它能阻斷T細胞表面PD-1受體與其受體的結合,從而激活T細胞,使其對腫瘤展開攻擊。   「明星免疫療法」帕博利珠單抗自2014年獲批上市以來,一直備受關注。這款腫瘤免疫療法在多項癌症中展現出了喜人的療效,可全面用於治療黑色素瘤、頭頸癌、非小細胞肺癌、經典霍奇金淋巴瘤、膀胱癌、胃癌等。   目前,帕博利珠單抗已經在20多種癌症中證明了療效,另外還為MSI-H或dMMR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帶來益處。   ▌臨床數據驚豔,2年後仍持續緩解!   一項關鍵3期臨床試驗(KEYNOTE-177)在307例MSI-H或dMMR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中比較了帕博利珠單抗和化療的效果和安全性。數據已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結果表明:   中位隨訪32.4個月後,帕博利珠單抗治療組在無進展生存期方面優於化療組(16.5 VS 8.2個月)。   此外,帕博利珠單抗組和化療組的總體緩解率分別為43.8%和33.1%。在達到總體緩解的患者中,帕博利珠單抗組83%的患者在2年後仍持續緩解。   目前,多數MSI-H / dMMR結直腸腸癌患者在一線治療中主要方案是化療,但療效有限。帕博利珠單抗顯著延長了這類患者的無進展生存期,有望造福更多腸癌患者。   不過,結直腸癌並不是單一疾病,具有高度異質性。臨床經驗表明,不應採用「一刀切」的方法治療結直腸癌,而是需要多學科專家根據患者的具體突變情況及其相互作用,制定個性化的精準治療方案。   好醫友提醒:   結直腸癌的主要篩查方法包括:腸鏡檢查、糞便潛血檢測、虛擬結腸鏡(CT結腸鏡)檢查、DNA檢測、雙重對比鋇灌腸(已較少應用)。腸鏡是結直腸癌篩查的金標準,早篩查、早發現、早治療是對抗腸癌最有效的方式。   Castro博士建議:健康人群應在45歲開始接受篩查。如果有結直腸癌家族史,應在40歲開始定期檢查,或比其家族成員確診年齡早10年開始,以最早時間點為準。

相關焦點

  • 出國看病:2年後仍持續緩解!「K藥」有望一線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
    近日,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建議批准「K藥」帕博利珠單抗(商品名:可瑞達)新適應症,用於一線治療轉移性微衛星不穩定性高(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型(dMMR)的結直腸癌成年患者。如果順利,有望在2021年一季度做出審查決定,這也給部分出國看病患者治療的希望。  結直腸癌,80%以上發現就是中晚期  結直腸癌是中國及全球第三大癌症,也是癌症相關死亡的第二大常見原因,好發於45歲以上人群。
  • 出國看病:2年後仍持續緩解!「K藥」有望一線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
    近日,歐洲藥品管理局(EMA)建議批准「K藥」帕博利珠單抗(商品名:可瑞達)新適應症,用於一線治療轉移性微衛星不穩定性高(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型(dMMR)的結直腸癌成年患者。如果順利,有望在2021年一季度做出審查決定,這也給部分出國看病患者治療的希望。  結直腸癌,80%以上發現就是中晚期  結直腸癌是中國及全球第三大癌症,也是癌症相關死亡的第二大常見原因,好發於45歲以上人群。
  • 結直腸癌一線治療方案,該如何選擇靶向藥?
    結直腸癌目前治療現狀最新數據統計報導,消化道惡性腫瘤中,中國大腸癌(結腸癌&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連年升高。增速約為每年4.2%,遠超2%的國際水平。如今,氟尿嘧啶與葉酸、伊立替康(FOLFIRI)聯合應用是轉移性結直腸癌的一線化療方案之一。
  • FOLFOXIRI升級方案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可行有效?中國學者提出三點...
    在內科藥物治療上,相比其他瘤種的快速發展,結直腸癌領域藥物的研究進展顯得比較緩慢。今年3月,《柳葉刀-腫瘤學》發表了TRIBE2研究Ⅲ期研究結果。對於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研究者建議在一線接受FOLFOXIRI(氟脲嘧啶+奧沙利鉑+伊立替康)加貝伐珠單抗治療的患者,在疾病進展後,重新引入FOLFOXIRI。
  • FDA批准Pembrolizumab用於MSI-H/dMMR 結直腸癌一線治療!
    FDA已經批准pembrolizumab (Keytruda,派姆單抗)單一療法用於不可切除或轉移性微衛星不穩定性高(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dMMR)結直腸癌(CRC)患者的一線治療。
  • TAPUR研究闡明個體化生物標誌物在治療結直腸癌中的重要作用
    大多數(78%)至少接受了3種以上的標準治療方案,在TMB評分為10的患者中觀察到部分緩解,ORR為4%,7例患者的疾病穩定持續了至少16周,DCR達到28%,中位PFS達到9.3周,治療1年後仍有46%的患者存活。2例患者有3級以上藥物毒副反應,包括腹部感染、厭食、結腸炎、腹瀉、疲勞、噁心和嘔吐,1例急性腎損傷。
  • MSI-H晚期結直腸癌一線治療新標準|晚期結直腸癌|一線治療|MSI-H|...
    2020年6月29日,美國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批准Pembrolizumab(中文名為帕博利珠單抗,商品名Keytruda,簡稱K藥)用於微衛星高度不穩定性(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dMMR)用於不可切除或轉移性結直腸癌(mCRC)患者的一線治療。這是FDA首個批准單藥用於一線治療MSI-H /dMMR結直腸癌的PD-1抑制劑。
  • 結直腸癌靶向治療!小野製藥Braftovi三藥方案在日本提交申請,治療...
    一種抗人EGFR單抗)治療不可切除性晚期或復發性BRAF突變結直腸癌(CRC)的補充申請。該研究在先前接受過一種或兩種療法治療後病情進展的不可切除性、晚期或復發性BRAF V600E突變CRC患者中開展,評估了Braftovi二藥方案(Braftovi+Erbitux)、Braftovi三藥方案(Braftovi+Erbitux+Mektovi)、Erbitux與含伊立替康的療法聯合用藥(對照方案)的療效和安全性。
  • 腸幹細胞狀態再生重編程抑制轉移性結直腸癌
    腸幹細胞狀態再生重編程抑制轉移性結直腸癌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2 23:17:32 美國波士頓兒童醫院Fernando D. Camargo研究組取得最新進展。
  • 攜K藥獻禮 Margetuximab有望改善胃食管癌現有治療方案
    Margetuximab是一款Fc段優化的靶向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2(HER2)的單克隆抗體在研藥物。該II期臨床試驗採用margetuximab聯合抗PD-1抗體帕博利珠單抗的不含化療藥物聯合方案,旨在通過協調啟動患者的固有免疫應答和適應性免疫應答機制,達到治療胃癌的目的。該研究入組既往針對轉移性疾病接受過化療和曲妥珠單抗治療的晚期HER2陽性胃食管腺癌(GEA)患者。
  • 免疫前沿:K藥突破乳腺/結腸癌瓶頸;癌症疫苗GX-188E顯療效,未來可期!
    (K藥)治療(MSI-H/dMMR)結直腸癌的KEYNOTE-177研究的第二次中期分析結果,直接比較了一線PD-1治療和化療在這類癌症患者中的療效。這項III期試驗共納入307例既往未接受過治療的MSI-H/dMMR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隨機分為帕博利珠單抗或化療組。經過32.4個月的中位隨訪時間,帕博利珠單抗組的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遠超化療組達到兩倍(16.5 vs 8.2個月,HR 0.60,P=0.0002)!
  • 結直腸癌卵巢轉移的研究現狀及進展
    原文刊發於:《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誌》2020年,第9卷第5期,498-501頁。 摘要 結直腸癌是當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
  • 新研究揭示轉移性結直腸癌的多組學圖譜
    新研究揭示轉移性結直腸癌的多組學圖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4 20:11:59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卓越創新中心曾嶸、吳家瑞以及上海長海醫院張衛研究組合作的最新研究揭示了轉移性結直腸癌(CRC)的多組學圖譜
  • 結直腸癌復發會有哪些跡象呢?有什麼證據證明?還能不能治療呢?
    結直腸癌每年在我們國家新增近40萬人,很多早期、中期及一部分晚期病人經過手術、放療、化療等綜合治療後,體內暫時檢查不到腫瘤了,但由於疾病分期不同、腫瘤病理性質差異以及病人身體狀況等原因,一些病人過一段時間復發、轉移了!復發有哪些跡象呢?怎麼確定復發?如何治療呢?
  • HER-2—你真的了解嗎?
    HER-2的靶向治療顯著延長了HER-2陽性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已成為HER-2陽性晚期胃癌一線治療的基礎策略。 HER-2是影響結直腸癌患者預後的獨立危險因素。曲妥珠單抗和拉帕替尼聯合治療難治性HER-2陽性轉移性結直腸癌,有效且耐受良好。 什麼是HER-2?
  • 盤點2020年十大最常見癌症,都有哪些新療法獲批?|免疫療法|前列...
    而小細胞肺癌獲批的新療法雖少卻精,包括「I藥」度伐利尤單抗(商品名:英飛凡)和化療藥Lurbinectedin(Zepzelca)。【三】 結直腸癌1.BRAF結直腸癌患者迎來首款靶向療法BRAF突變約出現在15%的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中,BRAF V600E突變是最常見的BRAF突變,預後很差。2.「K」藥一線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6月29日,帕博利珠單抗獲批一線治療不可切除或轉移性微衛星不穩定性高(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dMMR)的結直腸癌患者。
  • 上野雅資醫生揭秘:「偏愛」中國人的結直腸癌
    在中國,很多人不知道,當結直腸癌還只是一個腸道內的小息肉時,就可以用腸鏡檢查出來了。  調研數據顯示,97% 的結直腸癌患者患病前未做過腸鏡篩查,其中 87% 的患者未做腸鏡篩查的原因是不知道需要定期做腸鏡篩查。  2.結直腸癌有明顯的徵兆嗎?  那麼對於篩查意識相對薄弱的國人來說,如何判斷自己與結直腸癌是不是「親密接觸」了呢?
  • 2020年抗癌新藥最全匯總,必須轉發+收藏!|FDA|抑制劑|轉移性|新藥|...
    批准適應症:用於一線治療PD-L1陽性(≥1%)、EGFR或ALK陰性的成人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Opdivo+Yervoy+ 2周期雙鉑化療美國上市:2020年5月26日,在O+Y的基礎上與2個周期的鉑類雙聯化療聯合治療獲批。
  • 人類與癌症的史詩級較量:分子靶向治療 倍道而進、一日千裡 _ 東方...
    2014年5月,基於PRIME三期試驗,FDA批准帕尼單抗(Panitumumab,Vectibix,維克替比)與FOLFOX方案聯合用藥,作為KRAS野生型(外顯子2在12、13位點突變)的轉移性結直腸癌一線用藥。PRIME是一項多中心隨機三期臨床試驗,旨在研究在轉移性結直腸癌的一線治療中,FOLFOX方案對比帕尼單抗與FOLFOX聯合用藥的療效。
  • 速遞|默沙東PD-1抑制劑Keytruda一線單藥治療獲FDA批准
    (米內網)國外新藥獲批【結直腸癌】默沙東PD-1抑制劑Keytruda一線單藥治療獲FDA批准近日,FDA宣布批准默沙東(MSD)公司開發的重磅PD-1抑制劑Keytruda(pembrolizumab)擴展適應症,一線治療不可切除或轉移性微衛星不穩定性高